最近,俞敏洪在某個辯論節目中,說了一句引起了很大爭議的話。
他說,「女人生下來就是承擔著育人的責任,如果不生孩子,那麼人生是不完整的,也是對社會不負責任的。」
這個看上去充滿了爭議的言論,的確,引發了很多的討論。
有的人反駁:「那女性生二胎的話,來新東方上課免費嗎?」
還有的人說:「很多女人想要娃不要男人 。」
作家洪晃更是直接表示:「婚姻是男性頒發的生子許可證。」
把生兒育女這件事直接和男女權力對立,甚至作為交換條件換取資源。
這種看似在反駁「女人生育」和「完整」之間邏輯關係的言論,實際上,不過是惡臭女拳在挑起矛盾、製造對立。
01 對女權的維護,轉化成了對同類的敵視
還記得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楊麗萍評論嗎?
有人在楊老師的短視頻下留言,說「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自己都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歲,到了100歲,你的容貌難道還能保護30歲樣子,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是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
這件事,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很多人發言,說女性的價值不應該只取決於是否有兒女、是否有家庭、是否符合社會對她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她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從來沒有放棄堅持屬於自己的權利。
可是,隨之而來的,是papi醬讓兒子隨父親姓這件事,被許多所謂的女權主義者,點名指責甚至辱罵。
同樣是自己的選擇,卻因為牽涉了男女性別,甚至只是下一代的姓隨誰,都能招致對立和惡劣的折辱。
不是世人不尊重女權,不允許女性擁有和男性相同的權利。
而是在爭取權利的同時,女性把這種「尊重」當成了傷人的利器,在維護自己權利的同時,肆無忌憚的去傷害有可能,甚至尚未威脅到自己權利的人。
02 女權,不該是惡臭的戰場
不要把所有性別對立,甚至選擇不同的人,都當成」敵人「。
看過很多具有煽動性的文章,比如《不婚不育保平安》、《男人就是某某,女人就是某某》、《不某某的女人不某某》、《不某某的人生不值得過》等等等等。
這些看似在教會女人怎麼維護自己的權利,怎麼在男女關係中獲得更多的利益的文章,其本質上,都是在拉攏某一個群體,讓他們對另外一個群體產生厭惡、憤怒的情緒。
從而,達到煽動情緒、引發轉發、激化矛盾的目的。
我們維護女權,想要的,不應該是「女皇」待遇,也更不是「女尊男卑」,只是平等、尊重,把對方當成一個「人」來對待。
所謂男人、女人,不過是同一種生物的不同種類劃分,不應該是從屬關係,也更不應該是彼此對立、非此即彼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