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男性頒發的「生育許可證」:為什麼極端女權,會走向惡臭?

2020-12-12 我是徐一

最近,俞敏洪在某個辯論節目中,說了一句引起了很大爭議的話。

他說,「女人生下來就是承擔著育人的責任,如果不生孩子,那麼人生是不完整的,也是對社會不負責任的。」

這個看上去充滿了爭議的言論,的確,引發了很多的討論。

有的人反駁:「那女性生二胎的話,來新東方上課免費嗎?」

還有的人說:「很多女人想要娃不要男人 。」

作家洪晃更是直接表示:「婚姻是男性頒發的生子許可證。」

把生兒育女這件事直接和男女權力對立,甚至作為交換條件換取資源。

這種看似在反駁「女人生育」和「完整」之間邏輯關係的言論,實際上,不過是惡臭女拳在挑起矛盾、製造對立。

01 對女權的維護,轉化成了對同類的敵視

還記得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楊麗萍評論嗎?

有人在楊老師的短視頻下留言,說「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自己都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歲,到了100歲,你的容貌難道還能保護30歲樣子,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是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

這件事,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很多人發言,說女性的價值不應該只取決於是否有兒女、是否有家庭、是否符合社會對她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她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從來沒有放棄堅持屬於自己的權利。

可是,隨之而來的,是papi醬讓兒子隨父親姓這件事,被許多所謂的女權主義者,點名指責甚至辱罵。

同樣是自己的選擇,卻因為牽涉了男女性別,甚至只是下一代的姓隨誰,都能招致對立和惡劣的折辱。

不是世人不尊重女權,不允許女性擁有和男性相同的權利。

而是在爭取權利的同時,女性把這種「尊重」當成了傷人的利器,在維護自己權利的同時,肆無忌憚的去傷害有可能,甚至尚未威脅到自己權利的人。

02 女權,不該是惡臭的戰場

不要把所有性別對立,甚至選擇不同的人,都當成」敵人「。

看過很多具有煽動性的文章,比如《不婚不育保平安》、《男人就是某某,女人就是某某》、《不某某的女人不某某》、《不某某的人生不值得過》等等等等。

這些看似在教會女人怎麼維護自己的權利,怎麼在男女關係中獲得更多的利益的文章,其本質上,都是在拉攏某一個群體,讓他們對另外一個群體產生厭惡、憤怒的情緒。

從而,達到煽動情緒、引發轉發、激化矛盾的目的。

我們維護女權,想要的,不應該是「女皇」待遇,也更不是「女尊男卑」,只是平等、尊重,把對方當成一個「人」來對待。

所謂男人、女人,不過是同一種生物的不同種類劃分,不應該是從屬關係,也更不應該是彼此對立、非此即彼的存在。

相關焦點

  • 仇恨男性,辱罵孕婦,敵視婚姻:女權主義亂象,都怪婦女解放?
    如果你提問「現實主義文學下的自然主義派別是什麼」,那麼你會得到許多有價值的回答。女權主義也是如此,每個人對它的理解都不一樣,沒有任何一個權威說法能得到大多數人的信服。況且這玩意兒的派別真的很多:當地一波女權主義浪潮興起的時候,女人們追求勞動、參政、受教育的權利;而第二波女權主義興起的時候,有追求社會給自己與男性平等機會的自由女權主義,有敵視男人的激進女權主義,有號召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主義女權主義
  • 如果「女權」是一場霸凌,我宣布不再是女權主義者
    在部分女權主義者看來,擁有「冠姓權」,是「女權意識覺醒」的象徵。我獨生女,結婚不要彩禮,家裡買房買車,生孩子憑什麼跟他姓?生育99%的部分都是女性付出,隨母姓怎麼了?女性什麼時候才能堂堂正正站起來?papi醬,作為新時代「獨立女性」的標杆,竟然走上傳統的婚姻道路,這是社會的倒退,是女性的自我放棄。
  • 不生孩子就活該被罵:都2020年了還有這種惡臭「生育機器論」?!
    沒想到,都2020年還能看到如此荒誕「生育機器論」!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未婚未育代表李若彤深有體會:沒有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我為什麼要結婚?剛剛結束8年豪門婚姻的陳德容接力:我的人生我做主!
  • 有許多人為什麼會走向極端?
    這只是僅僅的一個,在當今社會,像這樣極端犯罪的人非常多,好多年前,我們縣也母女兩人被殺害,令人欣慰的是犯罪分子被繩之以法了。為什麼會有些人走向極端,走向犯罪的道路?我想呢,經濟方面的問題應該比較多。過去人都講圖財害命,現在一些人的本性還是不改。但是,掙錢不是走邪道的。
  • 女權運動浪潮下,為何國產大女主劇仍是「瑪麗蘇」偽女權的套路?
    這個邪惡且極端的女權組織在韓國野蠻的生長,他們躲開了公眾視線,始終隱藏在黑暗之中,蠢蠢欲動,她們唯一的目的就是打擊與騷擾男性,堅持完全滅絕韓國男性,構建一個絕對女性化的極端社會體系。而試圖滅絕男性的「Megalia的女兒們」大概就是「極端偽女權者」,他們手段狠絕,不屑於「睡男人」而試圖「滅男性」,這種滅絕手段沒有衡量標準,從剛出生的嬰孩到行將就木的老叟,一概斬立決。她們就像女權站場上的ISIS,狂熱、激進、泯滅人性。
  • 談論女權時我們都在說什麼?
    菲利絲就曾經聲稱,一旦ERA通過,男女會共用衛生間,女性會像男性一樣被徵兵。 其次,一些女性「自身存在的價值」會被女權抹殺。那時候有相當多的家庭主婦,她們奉行「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擔心ERA會讓自己在照顧家庭的同時外出工作,背負雙重負擔。 劇中的家庭婦女們之所以會支持菲利絲,就是源於激進女權對家庭和婚姻的否定。
  • 李銀河:婚姻式微——婚姻制度最終會走向消亡
    給了大家耳目一新的視角,「婚姻制度將來都要不存在了,還催我結婚、生孩子幹什麼呢?」。 「婚姻制度即將消亡」這麼說其實並不準確,應該是:婚姻制度開始式微,開始走向下坡路了。
  • 「田園女權」的品種鑑定
    另外,大家知道沉思錄最近有幾篇文章無法查看,所以請還沒有加過沉思錄微信號的同學請花點時間添加一下,我們會將無法查看的文章備份以及日常各種公眾號相關信息發在朋友圈,時間充裕的時候也會和大家互動一些話題和推書等等。
  • 昨天惹同性戀,今天惹女權:中國女性全球地位最高!女權主義者敢進來看看嗎?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這便涉及到人類社會的一個基本分工問題。人類族群延續需要兩大基本條件:人口生產和物質生產。物質匱乏可以毀滅一個族群,人口無法正常更替,也可以摧毀一個族群。在人類社會基本分工中,男性主要從事謀食工作,以女性輔助之;女性主要從事人口生育和護養工作。 男女最初的分工是基於男女的天然性別差異。人口生產方面,男女責任是不一樣的。男性只要負責數次愛愛;而女性要懷胎十月,還得哺育三年。
  • Papi醬因孩子隨父姓被「圍剿」:女權,不是仇男!
    帶領女性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本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給一些極端的女權主義者,提供傳播謬論的機會。用驢來形容生育後女性的人,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真的是毀三觀,令人憤慨。口口聲聲大喊女權,卻不尊重生育後的女性。這是哪門子的女權?首先,PAPI醬只是倡導女性要自強,但並不是靠女權起家,她主要是做搞笑視頻,不存在靠女權吃飯這一回事。
  • 恩格斯為什麼成了「田園女權」?|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那麼,為什麼寫下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經典作品的恩格斯,會被今人與「田園女權」這一名詞聯繫起來?《微博女權的前世今生:從「政治正確」到「商業正確」》一文作者李思磐看到,「田園女權」一詞意味著「只要權利/權力不要義務」,這個詞已成為一種汙名化的標籤,它既承認女權運動在抽象層面的正當性,又可以被用來指責具體的女權討論。
  • 用偽女權洗腦,兜售Easy Girl賣淫給洋垃圾,這個團夥正在做這樣下流之事
    按伊利丹的話說,奇葩煽動女性仇男,煽動女性恐婚恐育,煽動女性慕洋,煽動女性人身和經濟依附男性,煽動女性消費升級。「打著女權旗號,做的卻是皮肉生意」。其實這種理論基礎並不新鮮,只不過更極端,更露骨。有一些人,雖然沒有參與組織介紹賣淫,但是他們處於這條理論鏈的上遊,源源不斷地輸出仇視言論。
  • 國外也鼓吹女權?管理層僱用女性達69%,巴黎女市長被罰款72萬
    據悉,這名女市長伊達爾戈在2018年的班底共有16人,均被提名為市政廳高級職務人員,其中,女性有11人,而男性有5人,女性人數佔比為69%。《性別平等法案》則規定,政府職位分配男女人數佔比,均需超過40%。
  • Papi醬孩子隨夫姓,被女權噴,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權
    反過來說,如果孩子的父親同意,孩子出生後隨母姓,難道就意味著孩子的爸爸不是獨立男性了,成「妻奴」了?Papi醬孩子隨夫姓被網友噴,可以說這是一場人設惹的「禍」。姜逸磊的公眾形象就是獨立女性,言語大膽,特立獨行。何為獨立女性?簡單說,就是精神獨立、經濟獨立的女性。獨立並不拒絕合作與分享。
  • 女權之辯:真正的女權vs虛假的女權
    共產主義女權與自由主義女權有幾大關鍵性區分,這是必須要講明白了,因為我發現當今網絡上圍繞女性爭論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此,但是絕少有人能說明白。 第一大問題:自由主義女權認為,男女不平等來自於男性搶佔了資源,來自於男性對女性的壓迫。但是共產主義女權認為,歷史的真實情況是少數男性對所有女性和大多數男性的壓迫。自由主義女權體系中沒有這個統治階級、剝削階級和社會金字塔的概念。
  • 談談女權
    但真正要探討女權問題首先需要弄明白,為什么女性受到歧視?為什麼被歧視了幾千年,卻只在最近幾百年裡遭到了強烈反對?理清楚這個前因後果,然後才能想清楚怎樣才能有效改變女性生存現狀。    一、男女不平等的由來  男女不平等的由來,說穿了就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規律:經濟地位決定政治地位。
  • 又一個婦女節,聊聊「不咬人」的女權主義
    不願意或不能進入婚姻的青年女性,雖然不會遭受婚姻內的壓迫,但卻因為沒能在適當的年齡結婚而被當做「剩下來的」、「沒人要的」女人而歧視對待。若干年前不結婚或未結婚的所謂大齡單身女性還有個和同樣情況的男性一樣的名詞叫「單身貴族」,雖然也有揶揄的意味,但也好過今天把女性單獨作為「失敗的」群體稱為「剩女」。
  • 充分了解男性思維,會讓你的婚姻走向幸福
    親密關係走向破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了解男性思維尤為重要。今天我就來講一講親密關係中的男性思維是怎麼樣的。如果你現在在一段關係裡,你覺得男人每天都在傷害你,親密關係破裂的風險就會很大。為什麼說了解男性思維這麼重要呢?
  • 「社論」這樣的「女權」歪了樓
    如果從主張男女平權的角度看,冠姓權的平等,是父母雙方自由選擇父姓還是母姓的權利,而不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不可以隨父姓。傳統中國社會子女隨父姓,是因為從某種程度上,孩子被看作是傳宗接代的工具。現代社會,孩子是愛情的結晶。在父母雙方關係平等的前提下,可以自由協商決定孩子跟誰姓。將冠姓權仍然看作是壓制女性的桎梏、父權社會的遺毒,恐怕持這樣觀點的人,才是陷在封建泥淖中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