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現場,大家聽得非常認真
瀋陽城打哪兒來?瀋陽人的祖先曾經生活在我們腳下的哪片土地上?瀋陽城有哪些震驚世人的考古發現?帶著一連串的疑問,9月7日,瀋陽晚報公眾考古志願者們饒有興致地聆聽了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一隊隊長付永平關於瀋陽城市歷史與考古綜述的講座,從一件件考古發現和一樁樁奇妙故事中了解瀋陽城的「前世今生」。
震驚
瀋陽人類活動史距今11萬年
瀋陽的人類活動史最早該追溯到哪裡?付永平表示,在瀋陽農業大學後山,曾發現過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址。
2012年到2014年,先後3次對瀋陽農業大學後山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5個舊石器時代文化層,發現多處人工遺蹟,出土了盤狀石核、手鎬、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石核、石片等石器,將瀋陽有人類活動的歷史提前至距今11萬年左右。
付永平說,目前,瀋陽地區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22處,有規律地分布在康平、法庫、新民、瀋北、東陵、蘇家屯等地區的山地和丘陵地帶。
「為啥這些地方有遺蹟?」付永平說,「那是因為當時人類都是沿河活動的,在河流邊緣或沿河高崗上。那個年代,這裡的平均氣溫比現在至少高3℃—5℃,冰川消融得很快,極易形成洪水,山區、丘陵因為地勢高不易被洪水淹沒,所以才有人類活動。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遼河衝積平原至今沒有發現舊石器』的問題。」
誤解
「瀋陽」命名並非取義「瀋水之陽」
一直以來,不少人認為「瀋陽」的命名取義「瀋水之陽」,即因瀋陽城在「瀋水」(渾河)的北面而得名。
「這是人們的誤解!」付永平表示,古人將渾河稱為「小遼水」,燕在遼東設郡,因其在「小遼水」的北面,故命名為「遼陽」(並非現在的遼陽市)。西晉建立後,廢遼陽縣,北方民族趁中原內戰之機佔領遼東地區。唐高宗時收復遼東,遼太祖將契丹皇族的私城設為「瀋州城」,元代重修「瀋州城」,並將「瀋州」改為「瀋陽路」,治所也遷到瀋陽。
「『瀋陽』一名的由來,並不是『瀋水之陽』,而是元代瀋州安撫高麗居民總管府和遼陽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合併成後取『瀋州』的『沈』和『遼陽』的『陽』,合稱『瀋陽』。」
變遷
瀋陽城至今2300多年歷史
付永平表示,瀋陽城自戰國時期修築候城以來,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了。瀋陽城的發展歷程是:從邊塞駐軍的小城(候城),發展為縣城(候城縣),毀於戰火後重建,再發展為契丹皇族的私城(瀋州),毀於戰火後又重建,再發展為路城(瀋陽路),再發展成為中衛城(明朝),最終成為新興王朝的都城(清盛京城),清朝遷都後變成陪都(留都)。「瀋陽之所以幾經戰火後又重建使用,就是因為瀋陽所處的重要地理位置。」付永平說,「作為長城防線附近重要的軍事要塞,遼陽扼守遼河一線,控防長城沿線,是一道天然軍事屏障。」直到努爾哈赤統一遼東和東北廣大區域後,長城已不再起作用,戰略性的地理優勢使得努爾哈赤遷都瀋陽,從此瀋陽就成為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
瀋陽有兩條自然崗脊,老百姓俗稱「龍崗」,分別位於西北、東南部。瀋陽的農大後山古人類遺址、新樂遺址、瀋陽城都分布在龍崗上。
2300多年來,雖然瀋陽城的範圍有變化,但核心位置一直都沒有大的變化。
探尋
哪片地下藏著「古城」?
到底瀋陽城的哪片土地下藏著「古城」呢?付永平介紹了如下較著名的古城:
宮后里城址,位於瀋陽市老城區,主要範圍包括瀋陽故宮、瀋河區公安分局、中街興隆大家庭南部。該城址平面近方形,邊長約240米,為夯土砌築。在城外南、東側分布有熱愛裡、大南等處戰國墓群和漢墓群。
青樁子城址,位於瀋陽市渾南區瀋撫新城上伯官村東600米的青樁子自然屯,平面近方形,周長約1500米。西城牆部分暴露在地表之上,牆體長370米。外側呈緩坡狀,內外高差約3米。從城內底層堆積和遺物判斷,該城始建於戰國時期,西漢時期沿用,隨後廢棄。
此外,棋盤山水庫東北角和蘇家屯區陳相屯地區分別發現了石臺子山城和塔山山城,有學者認為塔山山城即為唐朝時的蓋牟城。「還有,瀋陽方城內古城、遼濱塔城址、奉集堡城址、高花城址、石佛寺城址、法庫西二臺子城址、法庫三臺城城址、法庫南土城子城址、康平小塔子村古城均為瀋陽地區遼代城址。」付永平說。
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 唐心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