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離開上海去哪兒都是避暑,所以我又粗門遠行了。進山的路相當原生態,牛羊成群,它們完全不避讓車輛,這裡是它們的主場
我們剛讚嘆完「牛羊一定狠好吃吧」,就看到這群樹林中的雞,嘿嘿
這裡是離昆明市區五十多公裡的宜良縣,這片山頭叫「龍上天」
我們來這裡不是為了牛羊雞,我們是來採菌子的。每年的夏季,幾場雨水一過,山裡就長出了菌子。領隊的大姐是當地人,每年在這裡採菌子
我舉著的這是著名的「見手青」,手摸過後果然逐漸顏色變青
海拔剛過2000米,適合野生菌子的生長。呃,我並不是在手舞足蹈,只是在跨越障礙
發現一塊乾巴菌,巴掌大小
當地大姐介紹,菌子每年會在和以往差不多同樣的位置長出來(這點是不是有點像人類的皮膚癬,難怪叫菌子),她們會留意菌子的長勢,在周圍擺上松枝做標記,提醒自己別踩到
長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採摘了。一塊新鮮的乾巴菌可以賣幾百元甚至上千
然後我們就一路摘了不少菌子,有些大、有些小,有些可以直接拔,但大多數需要用刀子切割,把根留在土壤裡,讓它繼續再長出菌子來
這塊黃牛肝菌已經狠大了
有誰認得這個?當時記了好多菌子的名字,一回來就忘了,我確定不是菌子吃多了失憶
山上路難走,爬坡容易摔倒,但採完菌子特別開心,感覺可以唱出山歌
請務必在當地人帶領下採菌子,一是行路安全、二是避免踩踏,最重要一點,有些菌子有毒,千萬千萬千萬不要亂碰!
朋友問我上山採蘑菇有什麼感受,我說屁股好痛,他們就露出了詭異的笑容。。。冊那蘑菇致幻也不至於讓我屁股痛,是因為進山的路相當破,一路顛簸屁股就好痛。下圖是最好的一個路段,剛修過
一起上山採蘑菇的朋友中有一位大廚otto(吳建安),他是上海浦東嘉裡大酒店的行政總廚,馬來西亞人
剛採的菌子當然要活殺了現吃才過癮,何況我們有大廚
找了個農家樂,喝茶乘涼,坐等美味
土雞已下鍋,放了切片的椰子一起燉,燉到滿山坡都有香氣後,放入新鮮松茸,哦冊那這下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都聞到香氣了
這是讓我們先填下肚子的,雲南火腿夾餅,香
新鮮菌子怎麼炒都香,感覺腦袋裡某個開關被點亮了
當地人喜歡用青紅椒來搭配,一是爽口、二是好看
當地人愛吃的菌子炒飯,香氣蓋過旁邊的鮮花,每人來了三四碗
otto不光跟當地人學了幾樣家常菜,還試了試用牛肝菌做義大利麵,果然狠合適
吃飽了菌子午餐,我們要進行一些遊玩活動。廣東的朋友請注意,這是珠江的上遊。珠江發源於雲南省霑益縣馬雄山,流經宜良後一路向東,直至廣東
宜良狗街火車站。狗街是個地名
雲南一大怪,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這段鐵路是當年法國人修的,直通越南
看鐵軌好像還在使用,但看車站似乎已被荒廢
山上有水庫
水庫旁看到好大一群鴨子,這可是源頭活水鴨
otto畢竟是大廚,也不知怎麼搞的,和看水庫的人聊了會,就進了門衛的廚房,然後炒了盤鴨蛋端出來,未免太香了
我們車上帶著酒,而且都冰著,配新鮮炒鴨蛋嗲。我說能不能搞只鴨子吃,otto說你這樣就有點過混了!
然後我們就下山直奔宜良找鴨吃。這家店叫「學成飯店」,是本地最大的鴨店,我有點不明白,鴨子明明狠具體、狠物質,為什麼叫「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在前面的就是「學成飯店」的總廚,他輕聲說:燒鴨的工藝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傳宜良燒鴨源自於北京傳統的燜爐烤鴨,這門工藝意外地在雲南宜良得到了傳承
宜良麻鴨不像北京填鴨那麼肥,但香氣是足夠的
這位是上海浦東嘉裡大酒店的中餐總廚Jacky(林光明),他跟在宜良大廚後面看他們怎麼烤鴨子,這不是在偷師麼?本地大廚倒是大方,一一說出要點,然後讓他親手嘗試。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要這樣多多傳播才能得以保留
對我們來說就是要多吃,多吃就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支持。宜良燒鴨皮薄香脆、肉質細嫩,一隻完全不夠我們分的,甚至有人當場打包要帶回上海
學成飯店應該是宜良最大的一家燒鴨餐廳,座無虛席、中午就要翻臺,每張餐桌上毫無例外有一隻鴨子。還記得我們在山上水庫見到的那些鴨子麼?這裡是它們鴨生的終點站
上山採菌子、看鴨子還不過癮,我們又去了逛了逛菜場
雲南菜的辛香調味料非常豐富,看著就開胃
城裡人居然猜這是在磨芥末,本地人俗稱「懶豆腐」,是毛豆磨的,夏季消暑美食
宜良本地人的普通話非常不普通,問了好幾個攤位還是沒聽懂這是什麼,直到動用了手機求助模式,才曉得這是「芋頭花」
這裡有好多新鮮的菌子,上山採過菌子才曉得多不容易,所以價錢貴些也是合理
昆明「木水花市場」是全國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場
各種蘑菇開會,沒懂行的人帶路根本看不懂,買東西也容易多花錢
而且吃菌子有一定風險,不懂得如何料理的話會吃出問題
所以我們乖乖地去本地餐廳吃新鮮松茸
對新鮮松茸最好的禮遇就是直接生吃,松茸刺身蘸點醬,嘖嘖,美,補。不過以形補形就算了吧,我可不想變得這麼彎
也可以吃菌子火鍋,服務員會幫大家下料,請注意,千萬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去碰生的菌子,服務員會馬上換掉你的筷子,以免生菌子有殘留毒性
菌子們煮熟了才能吃,不過我們都是讓手機先吃。我在拍這張集體照的時候一直巴望著有人的手機掉進鍋裡,那我就可以拍個小視頻啦。可惜,未遂
跟著大廚們上山採菌子、烤鴨子,逛菜場、吃土菜,對我來說是遊玩,對他們來說,就是一次對食材的溯源和廚藝的採風,好的廚師一定不會總是站在灶臺邊,他們要走出去,看看食材生長的地方、看看當地人的烹飪方法。請看這段短視頻,直擊我們的這次「雲南尋味之旅」
大廚們當然不甘心只是去看一看、學一學、買一買,他們是要把這些雲南的美味帶回上海,這也是嘉裡大酒店首創的「廚源」美食概念。上海最好的酒店自助餐廳——浦東嘉裡大酒店The COOK∙廚餐廳已經推出「滇」覆味蕾,尋味雲南美食系列菜品,足有近二十道,在全年唯一能吃到新鮮野生菌的時節讓大家吃個痛快。不懂識別菌菇、不會烹飪松茸、沒嘗過宜良燒鴨?這些都不是問題,我文中提到的那些美味,現在都已在嘉裡大酒店自助餐廳了,因為食材的季節原因,只供應到8月底
The COOK∙廚餐廳各個檔口都有雲南美食,各種食材也都展示在你面前,我去吃的時候覺得相當親切,如同回到了雲南
不光有菌菇,還有各類雲南蔬菜,比如這個白色的「草芽」,在上海就比較難吃到
除了中西式食物,飲料單裡的彌勒葡萄汁也來自雲南,是用雲南著名的彌勒葡萄新鮮榨取的,我們去葡萄園實地看過
松茸這些年越來越貴,The COOK∙廚餐廳推出堂煎松茸,在客人面前現場煎熟,香啊。這是上海唯一一家供應新鮮松茸暢吃的自助餐廳,而且不限量供應,不過還是要提醒各位,松茸再美味,也不要吃太多
黃牛肝菌是主打的當季菌子,用雲南皺皮椒炒,香。放在其他滇菜館裡這道菜不便宜,不過在自助餐廳你就隨意吧,愛吃就多吃幾口
那天剛上山時正餓,一份荷葉餅夾蜜汁火腿瞬間俘虜我們,餐廳也準備了,熱乎的麵餅夾著淋了蜜汁的宣威火腿,我唯一的提醒就是:別一下子吃太飽
otto自豪地說:你看,我們也做了椰子雞松茸湯
我們在山上吃過的菌子花椒葉撈飯也有供應,你完全可以想像一碗新鮮菌子的撈飯是有多香,何況還有花椒葉的加持。再次友情提醒,飯再好吃也別多吃,不然你吃自助餐就有點虧了
當然也少不了宜良燒鴨,自助餐開檔第一天我就去了,目測每桌除了松茸外,也都會拿燒鴨。還原度是不是狠好?個人覺得調味比雲南原產地的更濃鬱些
我們在雲南吃了幾種米線,主廚決定做一些變化,推出了哈哩牛肉末米線,和餐廳廣受歡迎的叻沙一樣,口感比較偏東南亞風
還記得山上的牛肝菌奶油管面麼?自助餐裡也有。我還發現了意式菌菇Risotto
傳統的烤西冷牛排用上了雲南菌菇汁
菜品太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了,事實上我也並沒有全部都吃,量太大。我問酒店要了份菜單,除了浦東嘉裡大酒店The COOK∙廚餐廳本身原有的各類美食之外,這次「滇」覆味蕾,尋味雲南美食系列菜品包括有(試試看能不能一口氣念下來):
堂煎松茸菇
宜良烤麻鴨
荷葉夾蜜汁火腿
椰子雞松茸湯
黃牛肝菌皺皮椒、菌子花椒葉撈飯
皮帶菌爆炒黑毛豬、濃湯火腿芥蘭頭
黑南瓜排骨湯、雞蛋花炒鴨蛋
清炒南瓜苗、草芽雲南火腿
菌子天婦羅
牛肝菌奶油管面、意式雞油菇米飯
烤帶骨西冷與菌菇汁
哈哩牛肉末米線
全麥麵包配蘑菇醬
彌勒葡萄汁
重點是:餐廳並沒有因為加入了多道雲南當季菌子菜而漲價,The COOK∙廚餐廳本身的菜品就狠強大,何況還加入了這些滇味,因為食材的特殊季節性,雲南美食主題盛宴只供應到8月底。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直達酒店在線商城
自助餐券的品種繁多,請留意使用方法和優惠政策
我是地主陸,帶你們吃喝玩樂的地主陸
微信號:dizhuluweixin
一千多的預算,你在香港能住多大的酒店?
別光在朋友圈裡互相點讚,也要常見面吃飯
本想去阿拉斯加看胸,卻遇見更多萌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