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學校陸續開學,史無前例的超長寒假+網課學習,終於結束了!
但家長和家長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孩子的近視度數比身高漲得快多了!
幾天前,眼科醫院在接診8歲的小女孩時發現,春節前還有125度遠視儲備的近視了:右眼近視150度,左眼近視175度,雙眼均有散光50度。僅4個月時間,雙眼近視度數相當於增長了300度。
醫生詳細問診後發現,貝貝每天上學校4個小時的網課,外加1小時在線輔導班,晚上還要花2小時完成各種課外練習,一天近距離用眼時間達7小時以上。再加上貝貝正處於身體發育階段,這些不科學的用眼方式,導致他近視猛漲300度。讓人遺憾的是,貝貝的近視不可逆轉,也許隨著年齡增長,近視度數還會加深。
醫生說:這段時間,小學生來查視力的特別多。診斷結果令人擔憂,很多孩子兩個月來,視力下降的非常厲害,原因和大量的網課以及缺乏戶外活動不無關係。
宅家停課不停學這幾個月,很多孩子不僅僅要上學校規定的網課,還要上培訓機構的網課,有的是原本線下課改為線上課,有的本來就是線上課。甚至一些教樂器的機構,都把線下課改成了線上課。
如此一來,以前孩子可能一周只需要上線上教育機構的1-2小時網課,現在時間足足增加了三倍。
再加上有一些作業也需要用APP完成,還有些琴童要彈鋼琴……
近日,新華社公布了一個我國青少年的近視率:數據令人震驚!我國青少年兒童的近視率,竟然已經達到了一半以上!
對於這個數據,很多網友表示震驚:
這也是總書記牽掛的一件大事!
4月21日,總書記在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考察調研時,對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說了這麼一句話:「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還有身體的健康程度,由於體育鍛鍊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說的『野蠻其體魄』就是強身健體。」
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更新版)》,衛健委對線上學習時間做出明確限制,小學生每天不超過2.5小時,每次不超過20分鐘;中學生每天不超過4小時,每次不超過30分鐘。
這裡特別把衛健委關於電子產品的使用給大家劃個重點:
1.電子產品的使用
(1)儘可能選擇大屏幕電子產品,優先次序為投影儀電視桌上型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
(2)應選擇屏幕解析度高、清晰度適合的電子產品。
(3)使用電子產品時,調節亮度至眼睛感覺舒適,不要過亮或過暗。
2.電子產品的擺放
(1)電子產品擺放位置應避開窗戶和燈光的直射,屏幕側對窗戶,防止屏幕反光刺激眼睛。(2)使用投影儀時,觀看距離應在3米以上;使用電視時,觀看距離應在屏幕對角線距離的4倍以上;使用電腦時,觀看距離應在50釐米(約一臂長)以上。(3)電子產品(如電腦)擺放時,應保證其屏幕上端與眼水平視線平齊。
其實,到眼科門診查視力的家長,經常都會收到醫生這樣一句囑咐:增加戶外運動!
為什麼醫生特別強調戶外活動對近視的保護作用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權威專家的觀點:
來自澳大利亞的兩位眼科專家Rose教授和Morgan教授,就是主要研究戶外活動和近視眼防治整套理論的創始人和推廣者。他們曾做過相關的試驗,結果如圖:
這個圖給我們兩個信息:
1.戶外活動對近視有保護作用;
2.戶外活動對近視眼的保護作用要比視近活動導致近視的作用更強。為什麼這麼說?看左下方這個柱子,這些小朋友讀書非常勤奮,但是他只要有足夠的戶外活動,發生近視的概率還是非常低。
Rose教授還曾做過一個調查問卷,結果表明:近視保護作用與運動與否無關,與戶外暴露的時間長短有關。
下面是專家關於戶外活動預防近視的觀點,可以解答家長的疑惑:
1、戶外活動能預防近視嗎?
是的,而且只需要戶外強光暴露即可。與運動與否無關,與戶外暴露的時間長短有關。每天至少要暴露2小時,才能預防近視眼的發生。每周如果有19小時在戶外暴露就能夠抵消高強度近視活動的影響。即使父母雙方都近視,每周10小時戶外暴露仍有保護作用,孩子發生近視的風險相對比較低。
2.戶外活動可以控制近視加深嗎?
不能。雖然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增加戶外活動能夠抑制近視的發生,但是對於已經近視的孩子來講,作用是有限的,還需尋求其他的方法來幫助他們控制近視的加深。
3.看書多的孩子,只要有足夠的戶外活動也可以有效預防近視嗎?
是的。澳大利亞的眼科專家Rose教授與France教授的研究提示,不管視近活動多少,只要在戶外的暴露時間夠長,近視的風險就能減小。所以說,看書多不怕,儘量增加戶外暴露的頻率,如在課間多戶外活動,積少成多,預防近視的效果可能更明顯。
值得注意的,每天分散的兩小時戶外運動,比集中戶外效果好。臺灣的研究就採用了這個方法:20分鐘課間,一天4個課間,80分鐘。一些動物實驗也證實了,短時間暴露,反覆刺激帶來的保護效果,可能比持續的暴露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