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鄠邑區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一起因快手帶貨引起的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曹剛通過快手平臺與帶貨主播李元昊相識,後雙方互加微信好友,通過微信聊天,就酒的數量、規格、價格等達成一致,曹剛通過微信轉帳的方式向李元昊支付了價款。但李元昊不僅未交付酒還將曹剛微信拉黑,曹剛因此訴至鄠邑區法院,請求判令李元昊退還貨款。
案件受理後,承辦法官多次聯繫雙方當事人進行「面對面」說法,「背靠背」調解。考慮到被告系未成年在校生,沒有退還原告貨款的經濟能力,承辦法官遂向被告的父母釋法析理,讓他們明白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不僅包括物質上的養育照料,還包括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承擔未成年子女對他人造成損害時的民事責任等。紮實的「庭外功夫」,使被告的父親主動退還貨款,最終以原告撤訴的方式實現案結事了、事了人和的目標。(文中人名均系化名)
法官提示:隨著快手等直播平臺的快速崛起,直播帶貨、短視頻帶貨成為商品銷售的重要方式,帶貨主播應牢記法律底線不可逾越,當出售商品發生糾紛時,自己可能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乃至刑事責任。消費者「隔屏消費」時要保持理性,可通過截屏、錄像等方式事先固定證據,糾紛發生後可通過申請平臺介入、向市場監管行政部門投訴舉報、必要時向法院提起訴訟等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來源:華商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