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歷史上信長和家康有著諸多剪不斷的關係的關係,兩人是童年的玩伴,竹千代在清州孤苦無依時,受到了來自信長的諸多照顧,兩人形成了事實上的義兄弟。清州會盟之後,兩家又在各自家督的促成下,形成長期穩固的盟友關係。同時,兩人還是兒女親家,五德姬和松平信康的婚姻關係讓兩家的聯繫更加緊密。
也許在外人看起來,這兩人就是孟不離焦焦不離孟的關係,但是事情真的這麼簡單麼?其實仔細分析的話,家康也有殺害信長的動機。
兩人關係的陰霾在形成於1579年的築山殿事件,由於德姬的織田氏背景,使得出身於今川家的築山殿跟她的關係極度惡化,同時信康的行為在這時期逐漸暴戾恣睢,隨意斬殺無辜民眾,逐漸為德姬所不容(此處筆者持保留意見,不排除後世抹黑信康之可能),此時又有築山殿借療病之機,通過醫生敬滅同武田家暗通款曲的流言產生(一般認為此為高坂昌信之謀,意圖離間織田-德川同盟)。1579年,五德寫了一封記載丈夫與婆婆共十二條罪狀的書狀,由和德川信康素有矛盾的德川重臣酒井忠次交由信長,其中最主要的罪狀築山殿和武田的密通。酒井藉此機會坐實了信康的反狀。最終織田信長下令德川家康立刻處決築山殿以及德川信康,最後築山殿在流放途中被家臣所殺,德川信康則是切腹謝罪。
事情雖然了結,但是兩人潛在的矛盾也就此埋下。家康始終對信康之死念念不忘,在家康參加關原之戰時,他還感嘆若信康在世,則吾人無須忍受軍陣之勞。殺子之仇,一直是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之間的一根刺。
動機已經找到了,我們在來看看家康的行動,其中也有諸多不甚合理之處。
本能寺之變發生時,離事發地最近的重要人物是誰呢——除了兩個當事人,離得最近的恰恰好就是德川家康。嗯,事情似乎變得有些有些有趣了,那麼家康在本能寺之變前後發生了什麼呢?我們按照時間軸捋一遍:
五月十五日,家康和新降服的武田舊將穴山梅雪一起前往安土。(第一個疑點,為何不是帶自己手下的名臣宿老同行而是帶了一個剛剛倒戈心性尚不穩定的的降將一起出發呢?有人說帶穴山是為了穴山請賞兼職延續武田家名,然而論起功績和繼承的家格,同為降將的木曾義昌不遜於穴山梅雪,所以這點不能成立)。
天正十年五月十九日,家康和梅雪在安土總見寺欣賞了梅若大夫的能劇。
天正十年五月二十一日,應信長之邀進京。
天正十年五月二十九日在界市接受了界市代官松井友閒的款待。(是日,信長進京,居住在本能寺。此外松井為織田家臣,可以視為信長不在時的官方招待)
天正十年六月一日,家康在界市分別接受了今井宗久等人招待,並和招待者談笑風生(霧)
天正十年六月二日一早,家康匆匆離開了界市。(第二個疑點出現了,這個時間點非常的湊巧,正好是事變當天,難道權現殿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此時同行者不再是穴山梅雪,而是本願寺顯如的佑筆宇野主水(第三個疑點,家康那麼看重穴山梅雪,把他弄到京裡來,怎麼這時候卻把他扔下了?另外本願寺顯如自從向信長降服退出石山御坊之後一直蟄居於紀州,這時候他的身邊人卻出現在離紀州相隔甚遠的界市,還與家康同行,這又是怪事一樁)。
天正十年六月二日,家康離開界市並沒有逗留,而是取道伊賀,抄近路返回三河。是日晚接受信樂豪族多羅尾光俊的款待。
天正十年六月三日,家康在多羅尾光俊的護送下,繼續由伊賀折返三河。途中遇到當地土民的一揆暴動,幸得光俊之子山口道廣援助,驅散了一揆軍勢。
對家康來說,這次越伊賀是他終生難忘的事。在《德川實紀》中就描述為「平生第一艱難」。(註:除了多羅尾家,陪同護衛家康的服部半藏也是伊賀豪族出身,沿途亦發揮自身影響力,召喚伊賀在地武士和忍者前來護衛,時候家康感激伊賀死士的捨命護衛,提拔了一批野武士,並由半藏任組頭進行領導,這就是後來「伊賀同心組」的由來,此處按下不表)
而和家康同行的穴山梅雪呢?就沒那麼好命了,他在宇治田原遭遇當地的一揆暴動,撲街了。(一個久經沙場的宿將,居然給幾個暴亂的土民送了人頭,這事未免太過荒唐。)更讓人對穴山梅雪和德川家康分道揚鑣直至被害疑竇叢生。
就此,我們想提出一個大膽而合乎情理的推論:穴山梅雪之死不是一場意外,而是一場有預謀的謀殺,而這幕後操盤之人,正是德川家康。
家康一生多災多難,自小做過織田和今川兩家的人質,人身安全長期得不到保證。三方原之戰,近乎只以身免,後來的大阪之陣,也差點被人攻破本陣嚇得自刃。這些都是生死須臾的事情,而穿越伊賀固然艱險,但是手下有足以控制伊賀和加賀大批忍者眾的多羅尾一族和服部半藏的存在,總歸是一路順遂有驚無險,何談「平生第一艱難」?那麼,如果說這是「平生第一艱難」,那指的大抵不是旅途中遭遇的風險,而是信長暴亡帶來的政治和軍事風險。
再聯繫到家康獲知本能寺之變後,就拋下穴山梅雪獨自行動和穴山梅雪遇伏被害的事實,我們有理由相信這裡面的風險有相當部分要來自穴山梅雪。穴山梅雪是武田信玄的女婿,長期負責武田家的軍政事務,對於軍事指揮和政治調略均為行家裡手。他在和家康同行的過程中是否從來找家康的宇野主水、今井宗久、松井友閒等人的言行中察覺到了本能寺事變的真相?一旦讓穴山梅雪發現了家康參與本能寺之變的蛛絲馬跡並傳播出去,這對於家康來說不啻於滅頂之災。即使梅雪沒發現家康參與本能寺之變,但是信長的暴亡對於新亡的武田殘黨來說影響還是相當大的,天下無主重新洗牌的時候,難保穴山梅雪不以信玄女婿的身份,重新召集甲信武田舊部,突襲兵力空虛的岡崎城,切斷家康歸路。無論這兩種結果那種結果都是家康所不能接受的,於是穴山梅雪的死亡也就成了必然。(家康派人在宇治田原突襲殺死了梅雪,並偽造了梅雪為當地一揆所害的假象。)
事情至此,大致有了些許眉目。我們可以得出一些推論:本能寺之變是一場光秀主導,多方參與的刺殺事件。首先,要信長消失的是來自以天皇和公卿為代表的高家勢力,當時的信長已經威勢震天,然而卻不肯接受朝廷的任何官職,天皇和朝廷開始畏懼,擔心信長這樣發展下去,一定會撇開朝廷,天下唯己獨尊。為了抑制信長膨脹的野心,那麼他必須死。那麼誰來執行呢?手中有兵權,跟公卿往來密切,而且新近和信長交惡,未來朝不保夕的明智光秀就成了最好的行刑人。同時,家康身背殺子之仇,同時作為武田和伊賀兩大遺黨的庇護者和利益代言人,也參與其中。朝廷設下了讓信長進京的圈套,家康則以應邀之名遲滯了信長在京的行動,並以伊賀忍者眾作為光秀的輔助參戰,最後完成致命一擊的,自然是整件事的主角,明智光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