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義弟的刀刃——從本能寺之變的諸多蹊蹺看家康謀殺信長的可能

2021-01-10 吟風社

眾所周知,歷史上信長和家康有著諸多剪不斷的關係的關係,兩人是童年的玩伴,竹千代在清州孤苦無依時,受到了來自信長的諸多照顧,兩人形成了事實上的義兄弟。清州會盟之後,兩家又在各自家督的促成下,形成長期穩固的盟友關係。同時,兩人還是兒女親家,五德姬和松平信康的婚姻關係讓兩家的聯繫更加緊密。

織田信長

也許在外人看起來,這兩人就是孟不離焦焦不離孟的關係,但是事情真的這麼簡單麼?其實仔細分析的話,家康也有殺害信長的動機。

兩人關係的陰霾在形成於1579年的築山殿事件,由於德姬的織田氏背景,使得出身於今川家的築山殿跟她的關係極度惡化,同時信康的行為在這時期逐漸暴戾恣睢,隨意斬殺無辜民眾,逐漸為德姬所不容(此處筆者持保留意見,不排除後世抹黑信康之可能),此時又有築山殿借療病之機,通過醫生敬滅同武田家暗通款曲的流言產生(一般認為此為高坂昌信之謀,意圖離間織田-德川同盟)。1579年,五德寫了一封記載丈夫與婆婆共十二條罪狀的書狀,由和德川信康素有矛盾的德川重臣酒井忠次交由信長,其中最主要的罪狀築山殿和武田的密通。酒井藉此機會坐實了信康的反狀。最終織田信長下令德川家康立刻處決築山殿以及德川信康,最後築山殿在流放途中被家臣所殺,德川信康則是切腹謝罪。

事情雖然了結,但是兩人潛在的矛盾也就此埋下。家康始終對信康之死念念不忘,在家康參加關原之戰時,他還感嘆若信康在世,則吾人無須忍受軍陣之勞。殺子之仇,一直是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之間的一根刺。

德川家康

動機已經找到了,我們在來看看家康的行動,其中也有諸多不甚合理之處。

本能寺之變發生時,離事發地最近的重要人物是誰呢——除了兩個當事人,離得最近的恰恰好就是德川家康。嗯,事情似乎變得有些有些有趣了,那麼家康在本能寺之變前後發生了什麼呢?我們按照時間軸捋一遍:

五月十五日,家康和新降服的武田舊將穴山梅雪一起前往安土。(第一個疑點,為何不是帶自己手下的名臣宿老同行而是帶了一個剛剛倒戈心性尚不穩定的的降將一起出發呢?有人說帶穴山是為了穴山請賞兼職延續武田家名,然而論起功績和繼承的家格,同為降將的木曾義昌不遜於穴山梅雪,所以這點不能成立)。

天正十年五月十九日,家康和梅雪在安土總見寺欣賞了梅若大夫的能劇。

天正十年五月二十一日,應信長之邀進京。

天正十年五月二十九日在界市接受了界市代官松井友閒的款待。(是日,信長進京,居住在本能寺。此外松井為織田家臣,可以視為信長不在時的官方招待)

天正十年六月一日,家康在界市分別接受了今井宗久等人招待,並和招待者談笑風生(霧)

天正十年六月二日一早,家康匆匆離開了界市。(第二個疑點出現了,這個時間點非常的湊巧,正好是事變當天,難道權現殿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此時同行者不再是穴山梅雪,而是本願寺顯如的佑筆宇野主水(第三個疑點,家康那麼看重穴山梅雪,把他弄到京裡來,怎麼這時候卻把他扔下了?另外本願寺顯如自從向信長降服退出石山御坊之後一直蟄居於紀州,這時候他的身邊人卻出現在離紀州相隔甚遠的界市,還與家康同行,這又是怪事一樁)。

天正十年六月二日,家康離開界市並沒有逗留,而是取道伊賀,抄近路返回三河。是日晚接受信樂豪族多羅尾光俊的款待。

天正十年六月三日,家康在多羅尾光俊的護送下,繼續由伊賀折返三河。途中遇到當地土民的一揆暴動,幸得光俊之子山口道廣援助,驅散了一揆軍勢。

對家康來說,這次越伊賀是他終生難忘的事。在《德川實紀》中就描述為「平生第一艱難」。(註:除了多羅尾家,陪同護衛家康的服部半藏也是伊賀豪族出身,沿途亦發揮自身影響力,召喚伊賀在地武士和忍者前來護衛,時候家康感激伊賀死士的捨命護衛,提拔了一批野武士,並由半藏任組頭進行領導,這就是後來「伊賀同心組」的由來,此處按下不表)

而和家康同行的穴山梅雪呢?就沒那麼好命了,他在宇治田原遭遇當地的一揆暴動,撲街了。(一個久經沙場的宿將,居然給幾個暴亂的土民送了人頭,這事未免太過荒唐。)更讓人對穴山梅雪和德川家康分道揚鑣直至被害疑竇叢生。

就此,我們想提出一個大膽而合乎情理的推論:穴山梅雪之死不是一場意外,而是一場有預謀的謀殺,而這幕後操盤之人,正是德川家康。

本能寺之變

家康一生多災多難,自小做過織田和今川兩家的人質,人身安全長期得不到保證。三方原之戰,近乎只以身免,後來的大阪之陣,也差點被人攻破本陣嚇得自刃。這些都是生死須臾的事情,而穿越伊賀固然艱險,但是手下有足以控制伊賀和加賀大批忍者眾的多羅尾一族和服部半藏的存在,總歸是一路順遂有驚無險,何談「平生第一艱難」?那麼,如果說這是「平生第一艱難」,那指的大抵不是旅途中遭遇的風險,而是信長暴亡帶來的政治和軍事風險。

再聯繫到家康獲知本能寺之變後,就拋下穴山梅雪獨自行動和穴山梅雪遇伏被害的事實,我們有理由相信這裡面的風險有相當部分要來自穴山梅雪。穴山梅雪是武田信玄的女婿,長期負責武田家的軍政事務,對於軍事指揮和政治調略均為行家裡手。他在和家康同行的過程中是否從來找家康的宇野主水、今井宗久、松井友閒等人的言行中察覺到了本能寺事變的真相?一旦讓穴山梅雪發現了家康參與本能寺之變的蛛絲馬跡並傳播出去,這對於家康來說不啻於滅頂之災。即使梅雪沒發現家康參與本能寺之變,但是信長的暴亡對於新亡的武田殘黨來說影響還是相當大的,天下無主重新洗牌的時候,難保穴山梅雪不以信玄女婿的身份,重新召集甲信武田舊部,突襲兵力空虛的岡崎城,切斷家康歸路。無論這兩種結果那種結果都是家康所不能接受的,於是穴山梅雪的死亡也就成了必然。(家康派人在宇治田原突襲殺死了梅雪,並偽造了梅雪為當地一揆所害的假象。)

事情至此,大致有了些許眉目。我們可以得出一些推論:本能寺之變是一場光秀主導,多方參與的刺殺事件。首先,要信長消失的是來自以天皇和公卿為代表的高家勢力,當時的信長已經威勢震天,然而卻不肯接受朝廷的任何官職,天皇和朝廷開始畏懼,擔心信長這樣發展下去,一定會撇開朝廷,天下唯己獨尊。為了抑制信長膨脹的野心,那麼他必須死。那麼誰來執行呢?手中有兵權,跟公卿往來密切,而且新近和信長交惡,未來朝不保夕的明智光秀就成了最好的行刑人。同時,家康身背殺子之仇,同時作為武田和伊賀兩大遺黨的庇護者和利益代言人,也參與其中。朝廷設下了讓信長進京的圈套,家康則以應邀之名遲滯了信長在京的行動,並以伊賀忍者眾作為光秀的輔助參戰,最後完成致命一擊的,自然是整件事的主角,明智光秀了。

明智光秀

相關焦點

  • 桶狹間之戰與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的崛起與死亡之謎
    織田信長利用奇襲取得了桶狹間一戰的勝利,今川家的精英損失殆盡,今川家的勢力被武田家和德川家康瓜分了。兩個大對手去世後,織田信長成了唯一能夠結束日本戰國時代的人物。 眼看就要統一日本終結戰國亂世時。一場意外發生了,織田信長最忠心的部下明智光秀叛變了。 本能寺之變 公元1582年,織田信長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謀反,謀殺了織田信長。
  • 本能寺之變:一場改變了日本歷史走向的詭異政變
    日本天正10年6月2日(公曆1582年6月21日)凌晨,日本史上最大也最有名的政變——本能寺之變爆發,織田信長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謀反,日本的「魔王」織田信長隕滅,日本的歷史走向也因此改寫。可就是這樣一起謀反大案,卻處處透露著詭異,有些真相,直到如今也不為人知。
  • 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本能寺之變後做了什麼?你的就是我的
    摘要: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本能寺之變後做了什麼?你的就是我的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這對日本戰國時代的最佳盟友,在同盟的時間內大家相安無事,家康更是緊緊跟隨信長,從未背叛過信長,堪稱戰國時代的奇蹟。但在本能寺之變後,這對奇蹟組合陰陽相隔,從此家康踏上了另外一條道路。在本能寺之變發生時,德川家康按照織田信長的建議前往堺遊覽,得知本能寺之變發生後,德川家康極為驚慌,他預感明智光秀會追殺而來,還有專門狩獵武士的落武者也有可能對他發起襲擊。按照記載,家康身邊的護衛人數極少,想要穿越混亂的京畿地區,一路逃回德川家難度可想而知。
  • 本能寺之變,信長身死,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所謂「本能寺之變」,是指織田信長重臣明智光秀1582年6月2日,率領一萬三千兵力襲擊住宿在京都本能寺的主君信長,日本戰國英雄織田信長就此斃命,歷史由此改寫。本能寺當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明智光秀受命負責招待德川家康,卻因宴席出現問題而招致信長大怒,並罷免了光秀的接待職務,因此光秀才有了反叛之心。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不死,明智光秀、豐臣秀吉等人命運會如何?
    本能寺之變本能寺之變徹底改變了日本歷史的走向,但是如果本能寺的火焰沒有吞沒織田信長,也就是說,織田信長在本能寺能夠逃出生天,明智光秀、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以及織田信長的命運會如何呢?我們一個一個來看看。德川家康再來就是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一直是織田信長的盟友。如果不是織田信長死在本能寺,德川家康上位的機會還是比較小的,他可能會繼續低調做人,畢竟自己的盟友信長不是什麼普通人。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殺,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一敗塗地!
    實際上,本能寺之變後,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我們都看到了,一敗塗地! 只可惜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只把織田信長和織田信忠弄掉了,愣是讓德川家康一路小跑回了三河。想必很多人看到一個打了幾十年仗的人搞出這樣的作戰部署都要氣得跳腳。
  • 京都本能寺,說說本能寺之變
    本能寺院內,有座信長公廟,紀念本能寺之變中死去的織田信長。是由他的三子織田信孝(神戶信孝)所建。 但也無法確認信長的屍體在哪。本能寺之變十天後,從中國迅速回撤的羽柴秀吉剿殺了明智光秀(山崎之戰另寫)。信長死後一個月後,信長三子織田信孝收集了信長的骨灰。後來羽柴秀吉在大德寺總見院為織田信長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那裡後來成了織田信長的家族墓地,而本能寺這裡只是信長的另一座墓。將來到大德寺還會再細寫那段故事,這裡也不多說了。
  • 「本能寺之變」,魔王織田信長自殺,明朝少一大患
    武田信玄死後,武田家強悍的騎兵部隊在長篠之戰中被殲滅,之後由瀧川一益攻滅了武田氏;上杉謙信死後,發生了「御館之亂」,上杉家勢力大大削弱,受到猛將柴田勝家的不斷蠶食;中國地區的毛利家也被羽才秀吉攻下了鳥羽城,逼的毛利氏割地求和。關東的北條氏、東北的伊達氏、九州地區的大友氏都因自身實力不足而對織田氏採取了恭順的態度。信長的敵人僅僅剩下幾個實力偏弱的大名。
  • 本能寺之變丨明智光秀與織田信長的較量,為何會讓日本陷入僵局?
    本能寺之變發生在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於天正十六年六月二日,公元1582年6月21日,發生在今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本能寺的一場叛亂。織田信長的家臣,戰國時期名將明智光秀在京都附近引兵叛變,討伐了正位於本能寺之內的織田信長,並逼迫其長子織田信忠自殺。本能寺之變時發生火災,信長命喪火海屍骨難尋。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明智光秀和豐臣秀吉之間上演權力的遊戲
    本能寺之變在日本的戰國時期,影響最大也意義最大的一次政變,必然是「本能寺之變」。接下來,我們一起聊一聊本能寺之變爆發的背景、經過、結果、原因和影響。二、本能寺之變的經過1582年5月,作為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受邀來到安土城,雙方共同慶祝結盟二十周年,同時也為下一步的聯合作戰進行謀劃。為了體現重視和誠意,織田信長命明智光秀擔任饗宴的總幹事,隆重接待德川家康等人。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兒子及兄弟們都有什麼遭遇?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兒子及兄弟們都有什麼遭遇?本能寺之變對於日本的影響極為深遠,即將成為天下人的織田信長提前退場,讓日本的走向轉了一個方向。信長眼睛一閉,什麼事都和他沒有任何關係,但他的兒子和兄弟們仍然需要在亂世中生存,那麼信長的兒子和兄弟們又有什麼遭遇呢?
  • 本能寺之變前,織田信長統一天下的大業進行到什麼程度了?
    摘要:本能寺之變前,織田信長統一天下的大業進行到什麼程度了?本能寺之變爆發後,織田信長統一天下的願意就此終結,那麼在本能寺之變發生前,信長統一天下的大業進行到什麼程度了?是否處於只差一步就能成為天下人,從而開創全新的歷史呢?
  • 明智光秀為何發動本能寺之變?當真是被織田信長逼得走投無路?
    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殺死其主公織田信長,是影響了日本歷史一件大事。
  • 埋藏了無數信息的本能寺之變:決定織田信長勝負的一戰
    這就是「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率領13,000人,突襲了正在京都本能寺投宿的織田信長。意識到無法與明智光秀對抗的織田信長,在寺院中放火自盡。在本能寺之變中,本能寺也燒於灰燼。明智光秀想要尋找織田信長的遺體,在庭院中卻並沒有見到織田信長的遺體。之后豐臣秀吉在京都山崎擊敗明智光秀,讓他去搜索織田信長的屍體,也同樣一無所獲。
  • 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摘要: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織田信長在本能寺遭叛將明智光秀突襲,身邊沒有足夠護衛的情況下,遺憾地結束了自己的人生,在人生五十年的戰國時代,身為風雲兒的織田信長,一生可謂波瀾壯闊,那麼身亡於本能寺的信長,他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 本能寺之變前後時,織田信長麾下的軍團長都在做什麼?
    摘要:本能寺之變前後時,織田信長麾下的軍團長都在做什麼?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人生走到盡頭,無論是織田家還是其他勢力,都頗有鬆了口氣的感覺。作為即將終結戰國亂世的日本霸主,信長捉摸不透的個性讓人心悸。
  • 本能寺大火中的織田信長和明智光秀
    說到織田信長總有一個繞不開的人物,明智光秀。是的,作為一名資深武士,光秀的光芒離不開信長的信任。然而一句「敵在本能寺」徹底斬斷了光秀對信長最後一絲敬意。戰國時代下克上的例子不少,但本能寺之變無疑是最為突出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 本能寺之變中,明智光秀「謀反」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連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這樣的英雄,也是在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死後才開始考慮奪取天下的,像明智光秀這種程度的武將幾乎不可能在織田信長還活著的時候就想奪取天下。明智光秀不是有志於天下的大人物,這樣的看法實際上一點根據都沒有,只是桑田忠親的感覺而已。不過,他的意見確實直指本能寺之變各種學說分歧的本質 。
  • 本能寺之變「耶穌會幹預說」,耶穌會為了壓制日本而操縱信長
    本能寺之變「耶穌會幹預說」~耶穌會為了壓制日本而操縱信長!「耶穌會幹預說」是指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歐勢力屬於耶穌會(天主教會的男子修道會)通過對信長進行資金援助,推進天下布武,在統一天下之際,利用信長徵服中國,信長為了推進獨自路線而謀殺。
  • 那些動漫常用的梗,日本歷史事件及人物,本能寺之變和織田信長
    在公園1560年,也就是信長掌權後一年,東海島最強勢力今川家率領大軍攻打尾張國,其首領今川義元舉兵兩萬有餘,欲滅尾張國上京城,然而,織田信長僅憑藉4000餘人,便在桶狹間成功突襲今川大軍,拿下了今川義元的首級,這一在常人看來幾乎不可能成功的戰役,使得當時年僅26歲的織田信長一戰成名,也是今川義元的的形象在現在許多動漫和遊戲裡都以一種小丑的形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