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甜品的背後似乎都流傳著一段故事,瑪德琳自然也不例外。瑪德琳(madeleine)又名貝殼蛋糕,因其成品多呈瘦長或圓貝殼狀(前三張圖來自度娘,供舉例參考)。關於madeleine這個名字的來源,相傳最為廣泛的是1730年美食家雷古成斯基流亡在法國的可梅爾西城(commercy)時,有一天他帶的私人主廚在出餐時溜掉不見了,這時有個女僕役臨時烤了她的拿手小點心送出去應急,沒想到竟然很得雷古成斯基的歡心,於是女僕役的名字瑪德琳娜(madeleines)就被用在了這款小點心上。
瑪德琳做法非常簡單,適於日常烘焙,而將其推廣到全世界蛋糕殿堂的功臣非法國大文豪普魯斯特莫屬。他的長篇文學巨著《追憶似水年華》中寫道:突然,往事浮現在我的眼前。這味道,就是瑪德琳小蛋糕的味道,那是在貢布雷時,在禮拜天上午,我到萊奧妮姑媽的房間裡去請安時,她就把蛋糕浸泡在茶水或椴花茶裡給我吃……自此,瑪德琳便被賦予了一種追憶和懷舊的情感。
瑪德琳屬於口感濃鬱的重油蛋糕,出爐時表面有微微的焦黃色,給人一種餅乾的錯覺,一口咬下去,鬆軟的內部結構則給人一種蛋糕柔軟細膩的滿足感。由於配方中使用了大量的黃油和糖,因此個人感覺瑪德琳跟馬卡龍一樣,僅一小塊就足夠一人份的下午茶食用。
【用料】
低筋麵粉60 g,細砂糖60 g(別問,問就是可減,也可用代糖),黃油60 g,雞蛋1 個(約50 g),牛奶12 g,泡打粉1/2 tsp(大概2 g,tsp是一種「小勺」計量單位),抹茶粉3 g(如果做紅絲絨口味就是紅曲粉 3g)
附贈大合影一張:
【做法】
雞蛋打散,加入細砂糖攪拌均勻
加入牛奶,繼續攪拌均勻
加入過篩的低筋麵粉、抹茶粉(或紅曲粉)、泡打粉,攪拌均勻
黃油隔水加熱,稍稍冷卻至溫熱後,倒入麵糊中,攪打至麵糊順滑
將攪勻的麵糊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上層冷藏1 h使其變硬,取出麵糊,待麵糊稍稍回軟至具有流動性後,通過裱花袋擠入表面塗有黃油的模具中
烤箱170 °C預熱10 min,將蛋糕放進烤箱烤20 min,直至瑪德琳膨脹後即可出爐。瑪德琳蛋糕成功的標誌就是突起的小肚子。
【視頻教程】
附上抖音風處女秀視頻教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