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醫李東垣(一)

2021-02-12 羅大倫博士

李東垣(1180~1251),男,漢族,又名李杲,字明之,中國金元時期著名醫學家,晚年自號東垣老人,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李東垣從師於張元素,是中國醫學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屬易水派,是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李東垣十分強調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為在五行當中,脾胃屬於中央土,因此李東垣的學說也被稱作「補土派」。主要著作有《脾胃論》《內外傷辯惑論》《用藥法象》《醫學發明》《蘭室秘藏》《活發機要》等。

—————————————————————————

南宋的北邊

亂世。

沒法兒再亂了。

李東垣出生得很不是時候,在他出生的時候宋朝皇帝已經跑到江南去了,扔下北邊的百姓和土地,把他們交給了從更北邊打過來的金朝統治者。李東垣的家位於真定,就是現在河北省正定以南,正屬於被扔下的地方。對於大金國統治者的模樣大家都比較熟悉,這種熟悉來源於我們小時候常聽的抗金故事,比如《嶽飛傳》之類的評書,這些人的名字比較怪,什麼金兀朮、哈密赤的,都是翻鼻孔大眼睛,相信李東垣對他們的面孔的熟悉程度要超過我們,因為他打生下來那天起就壓根沒有見到過宋朝統治者長得什麼樣,一睜眼看到的都是金兀朮的兄弟們。

我們歷來都比較關心同大金國對抗的宋朝這邊的事兒,因為可歌可泣的比較多。

但是被宋朝統治者扔在北方的這幫如同沒娘的孩子般的老百姓呢?他們過得怎麼樣呢?他們是否也得娶妻生子混飯吃?

從我們對李東垣的敘述中,或許可以找到點兒線索。當然,沒有什麼可歌可泣的,老百姓永遠是打工仔,不管老闆怎麼換,生活都還是要過的,只是老闆有摳門的和不摳門的區別而已,從我們的觀察上來看,打工仔並沒有因為老闆姓金就覺得特跌份兒特抬不起頭,還是照常過日子。

所以,我們必須客觀對待金姓老闆手下的打工仔們。

說李東垣出生在亂世,還因為在他生活的年代,比大金國統治者更北邊的蒙古人已經向南逼近了,也就是說,李東垣基本上生活於一浪壓過一浪的向南邊打的戰爭浪潮中,這是當年的流行浪潮——都覺得南邊的特好欺負。

現在介紹一下新同學——李東垣同學正式的名字吧。

他的名字叫李杲,字明之,晚年自號東垣老人,古人的這個號學問是比較大的,有的是自號,以自己的喜好和志向或長期居住的地面命名的,比如我們的李東垣同學;有的是諡號,是皇帝或者什麼人封的,這種一般都覺得特有面子,所以後人基本上隨時都用——但特點是,活著的時候沒有;有的號是別人給起的外號,比如朱丹溪,這是一種尊重。這個號是怎麼來的,古人必然寫的清清楚楚,如自號,別人尊稱,或皇上給的等等,這是古代的文體。古人特重視名號的問題,您給說錯了,他會很不高興的,如同現在把處長介紹成科長了。

好了,介紹完畢,為了方便,我們還是把李杲同學稱呼成李東垣吧。

李東垣家裡很有錢

不幸中的萬幸是,李東垣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

他出生的家庭是富豪兼地主,如果要選擇兩個字形容他們家,那就是——有錢。

不是一般的有錢,當大金國的統治者初來乍到的時候,曾經想了解一下當地都誰家是大款,就搞了一次統計,統計的結果是李家被曝光了出來,原來首富是很低調的李家啊。

有很多的房子,沒人住的都租給來真定打拼的白領了;有很多的地,空閒的都讓農民種植經濟作物了,所以李家的生活很是舒坦。

那麼李家到底是做的什麼生意才發的大財呢?

歷史的記錄似乎很不清楚。

《元史》的說法兒是他們家早就這麼富了,好多代了都是這個地方的「盛族」。

但是也有人講了個繪聲繪色的靈異故事,說李東垣的祖上年輕的時候還很窮,晚上坐在屋子裡讀書,接著聊齋式的故事就發生了,說他正讀著書呢,從屋裡西邊的地下就冒出來一個美女,這就有點不靠譜了,從地裡冒出一人來,甭管長得多美,一般見了都會嚇暈的,這李東垣的祖父不但沒嚇暈,還坐著和這位美女聊了起來,一般和美女聊天總是要問您住哪兒啊?做什麼工作啊?這位李東垣的祖上也不例外,就問人家姑娘了:您是什麼鬼神啊?屬於哪個部分的啊?美女聽了,嫣然一笑,沒說話,拿起筆來,在案几上寫了行字,寫的是:「許身愧比雙南」。

寫完了,就又回到地裡去了。

這麼看,這位美女的脾氣確實比較古怪,還沒怎麼著呢就走了。

後來這位祖上閱讀了杜甫杜子美寫的詩,恍然大悟,明白了原來她寫的是說自己是金子,然後就在那個美女消失的地方狂挖,結果就挖出了一個竹籃子(掘地得一笥),上壓著一塊石頭,石頭上刻著:「金一笥,畀李氏,孫以醫,名後世」。

這是個典型的不靠譜的「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故事,而且尤其不靠譜的是竟然還預言了李東垣日後的從醫,顯然是讀書人無聊的杜撰。但是我認為它至少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李氏家族的富裕在當年就引起了猜測。

那麼,問題再提一遍:李氏家族到底是為什麼這麼有錢呢?

現在,讓我們來徹底揭開這個歷史謎團吧!

原來,李東垣的祖上是宋朝駐守邊關的大元帥!這位李大元帥晚年奉命鎮守邊關,防止西夏的入侵,現在在陝西省黃陵縣還發現了這位李元帥的墓葬,李東垣正是這位李元帥的四世孫。這下大家明白了吧,一個大元帥的後代有些錢是正常的,但是,你一個宋朝元帥的後代,現在生活在人家大金國的管轄範圍內,這總是容易惹禍的事情,於是李氏家族就編出了一些類似神話的故事,分散公眾的注意力,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做法,果然後世的許多人就被蒙了過去,現在,歷史的真相終於被揭開了。

儒家子弟

這麼個富豪家庭出身的孩子會是一個什麼模樣呢?

通常大家想像富豪的孩子一定是會提籠架鳥,到處遊玩的吧。

但是李東垣同學的家長畢竟是讀書人出身,所以在李東垣稍微懂事就開始讓他學習儒家思想。先後拜了進士王從之和馮叔獻為老師。

結果是,少年李東垣的性格走上了與其他富豪子弟截然不同的道路,他變得異常地嚴謹、端莊和潔身自好。

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個富豪家的子弟,每日做事謙恭、不苟言笑,不是聖賢的事情不談論,不是高尚的道理不學習,這就如同是一群黑鴨子裡長出了只白天鵝,簡直太不尋常了。

以李家首富的地位,往來應酬的事情一定少不了。

但李東垣卻與家族的其他人不同,他只交往那些名士,就是有學問的,道德修養高的。其他的人連理都懶得理。

比如哪位想結交李東垣,遞上帖子,李東垣該找人打聽了,這位人品如何啊?學問如何啊?什麼?曾經和母親罵過架?得嘞,把帖子退回去,您請回吧,我們李大公子忙,不見。

品行上有問題的,您就甭想交往這位李東垣了。

即使是已經交往了的朋友,在大家相處的時候,李東垣也表現得異常的成熟穩重。

比如大家在一起的時候,難免說說笑笑,談論一下天氣,談論一下新聞,尤其是容易談論一些桃色新聞之類的。

碰到李東垣走過來,大家立刻閉嘴不談了。

因為李東垣身上帶有著一股嚴肅之氣,使得大家覺得談論這些東西自己都有點過意不去。

看來李東垣比現在的教導主任還有效果。

李東垣自己呢,人家也從來不和大家談論這些內容,文獻記載李東垣是「忠信篤敬,慎交遊,與人相接無戲言」。

到了李東垣還是一個青少年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儒生了。

附近方圓幾十裡的都知道了,本地首富李家出了一個純粹的、高尚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學子。

但是時間長了就出來問題了。

李東垣的這幫朋友中有個別的人受不了了,有這麼個嚴肅的朋友,擱誰誰也受不了啊。

太正統了,生活中哪裡還有滋味啊。

回頭大家一交流,敢情都有這種感覺啊。

於是這幫兄弟們就拍著腦袋,設計出了一個考驗一下李東垣同學的計劃。

這個計劃如果李東垣同學知道了,一定會後悔得用頭撞牆的——怎麼交了這幫朋友?

看來即使是這麼嚴謹,最後還是交了一些不該交的朋友啊。

考驗李東垣的A計劃

計劃開始實行了。

一個春日的傍晚。

暖風吹的人心都醉了,真是一個容易犯錯誤的好日子啊。

大家在有名的「一笑樓」樓上訂了個包間,設了酒席,都是年輕的學子,舉杯暢談,不亦樂乎!

然後把李東垣也請了來,落座後,先喝了點兒小酒,吃了兩口糖醋魚。

這時臉上有點粉刺的張學長向王學弟眨了眨眼睛,王學弟心領神會,拍拍巴掌。

從包間外面立刻款款走入幾個美麗如花的歌妓,坐在大家的身旁。

李東垣皺了皺眉,低頭不語。

張學長暴露出了自己的本性,仔細地看著美女:「喂!真的很像桃花啊,來,為了漂亮美眉,大家幹一個!」

大家狂飲,李東垣紋絲不動。

張學長看到了,急忙說:「咦?東垣同學很不給面子啊,怎麼沒喝?來,幾位美眉去好好勸勸他。」然後使了個眼色。

歌妓們早就接到了任務,於是都跑到李東垣的身邊,用手拉住李東垣的衣服:「李公子,您就喝了唄。」(使妓戲狎,或引其衣)

接下來李東垣的反應絕對超出了大家的想像。

李東垣忽地站起來,怒斥歌妓們:「別用你們的髒手玷汙了我的衣服!」

說完,把衣服迅速地脫下來,拿把火就地就給燒了(解衣焚之)。

然後穿著貼身的小褂,揚長而去。

留下目瞪口呆的眾人反應不一。

諸位同學:天吶,這位老兄是真的啊!

諸位歌妓的自尊心絕對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相信若干個月內是沒法兒接客了。

樓下的老鴇也很奇怪:發生什麼事情了?先是著了把火,然後一個光膀子的小夥子跑了,接著我的姑娘們怎麼就都廢了?誰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

相信這件事情在當時一定非常的轟動,是當地該年度八卦的頭條。

大家議論之餘,紛紛添油加醋,最後搞的盡人皆知。

我這麼說是有根據的,因為接下來的事情更超出了大家的想像。

這個事顯然已經不是青年學子之間的話題了,連這幫大人們也興致勃勃地加入了討論與猜疑的隊伍。

大家紛紛想知道這位李東垣同學對歌妓的耐受的域值是多少,搞科研的同學一直在琢磨如何設計一個隨機雙盲對照實驗來測試一下他的忍受程度。

不知道李東垣同學被大家研究的心情如何?

估計他還是依舊看自己的書,思考自己的道理。

但是別人的興趣卻與日俱增。

考驗李東垣的B計劃

機會終於來了。

南宋的使臣出使大金國了。

這可是件大事,雖然被宋朝的皇上拋棄在這裡已經很多年了,但畢竟是舊主人嘛,在大金國的官府接待過後,各地鄉紳紛紛宴請南宋的使節。

這為研究歷史的人提供了一些信息,可見雖然當時政府間時有衝突,但民間的氣氛還是不錯的,不知道這樣理解對不對。

南宋的使節就和當地的鄉紳聊天啊,怎麼樣啊?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啊?

不知道哪位欠扁,為了討好使節,竟然把李東垣拒絕歌妓的事情講了。

看來人類的好奇心都是相似的,沒想到這位使節大感興趣:真的嗎?有這等事情,這我可要考察考察啊!

這下這個事情大了,在有關人員的積極敦促下,迅速地組成了一個李東垣品行考察團,考察團的組成的級別是非常高的,您只要看看組成人員的職位就知道了:南宋外交使團的使節,大金國地方政府的首腦,地方鄉紳。

當然,計劃是在李東垣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否則李東垣一定會氣暈的。

在各方的積極促成下,考察團舉辦了一次宴會。

會議開始後,大家都心懷鬼胎地用餘光偷看著年輕的李東垣。

李東垣也是一頭霧水,搞不懂這麼一個高級別的政府首腦磋商會議,怎麼會把自己這個八桿子打不著的人給請來。

宴會開始後,賓主雙方在友好的氣氛中暢談了一下大宋朝和大金國的交往歷史(實際上兩國官員這個時候早已經化敵為友,此刻大家都站在一個立場上等著看李東垣的笑話),然後賓主互相敬酒。

接著行動開始了,也不知是在南宋使節的倡議下還是當地政府官員的提倡下(這個我還沒有考證清楚),歌妓們又出場了,當然,這些歌妓已經不是上次的那些姑娘了。

上次的那些姑娘們還在家裡瘋狂地洗手呢。

現在由主辦方提議,讓姑娘們給李東垣敬酒(諷妓強之酒)。

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刷地集中在了李東垣的身上。

屋子裡瞬時變得靜悄悄的,可以聽到張三剛咬到嘴裡的西瓜流出的一滴西瓜汁滴到盤子上的聲音。

李東垣很為難,面對豔若桃花的歌妓端過來的酒杯。

本能地想不喝,但這是什麼場合啊!

於是一咬牙,喝!接過歌妓手中的酒杯,一揚脖,喝了(不得辭,稍飲)。

「好!」大家齊聲喝彩。

南宋使節笑了,咬了口放到嘴邊的雞大腿。

本地政府首腦也都樂了,原來如此啊,開始伸筷子夾菜。

然後,大家突然發現李東垣站了起來。

所有的人又愣了,他想幹什麼?

只見李東垣不看任何人,徑直走向門口。

剛一出門,就站在了那裡,一動不動。

大家都摸不著頭腦地看著。

片刻,李東垣彎下腰,「哇」地一聲,把剛才吃的喝的全部都吐了出來(遂大吐而出)。

南宋使節的雞大腿一下掉到了面前的菜湯裡。

服了!這是個什麼樣的年輕人啊!跟哪位老師學的啊!徹底服了。

我曾經說過,在歷史資料中,由於醫生的地位問題,留下的信息是很少的,只能從留下的醫學記載中仔細地搜剔出更多的內容。

實際上對李東垣的記載也不多,我看到上面兩則記載後曾經反覆分析李東垣這個人,難道他就真的是這樣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人嗎?

後來在看李東垣治療他的好朋友元好問的醫案中,發現李東垣也是有說有笑的,還頗為幽默,這說明,李東垣在一些不健康的場合,或者是看到違背他的做人原則的事情時是很嚴肅的,但是在同一般朋友相處的時候,還是比較隨和的。

我們並沒有美化李東垣的意思,雖然他的品行在當時是比較出眾的,但是他畢竟是出身於一個如此富裕的家庭,也難免受些影響,在後面的敘述中我們會看到,李東垣是如何不斷地被生活錘鍊,最終成為一個偉大的醫生的。

在經歷了美女的考驗後,李東垣在當地的名聲鵲起,成為了有節之士的典範。

但由於他的家庭條件太好了,似乎他對功名什麼的沒有興趣。

所以日子就在這樣舒坦的方式中一天天度過,似乎再過些年頭,由家裡給託人安排個工作,就可以安穩地度過一生了。

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角按鈕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如果想閱讀更多中醫養生及國學文章,請關注公眾微信號羅大倫博士ID: Drluodalun

相關焦點

  • 李東垣:大金國的滅亡
    回到歷史的長河中,看看那些古代的醫生吧,看看他們是怎樣從一個極其普通的人,最後成長為一代大師,成為中醫歷史中最為耀眼的明星!(羅大倫,中醫博士,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書接上回)大金國的滅亡  寫到這裡,我覺得有點沒法兒跟各位交代了,因為淨寫些悲慘的事情了。
  • 李東垣治療陰囊潮溼的秘訣
    「陰痿陰汗及臊臭論」這個章節一開頭就講案例:    一富者前陰臊臭,又因連日飲酒,腹中不和,求先師治之。曰∶夫前陰者,足厥陰之脈,絡陰器,出其挺末。凡臭者,心之所主,散入於五方為臭,入肝為臊,此其一也。當於肝經中瀉行間,是治其本。後於心經中瀉少衝,以治其標,如惡針當用藥除之。酒者,氣味俱陽能生裡之溼熱,是風溼熱合於下焦為邪。故經雲∶下焦如瀆。又雲∶在下者,引而竭之。
  • 一文讀懂李東垣「脾升胃降」的精髓
    李東垣在其《脾胃論》中,注重脾升胃降的論述;其治脾胃,在調理脾升胃降的基礎上,尤其注重昇陽。本文試從《脾胃論》中發掘脾升胃降的生理作用、病理意義及臨床應用要點。氣機,是氣的運動及其機制。人體臟腑經絡的功能活動,臟腑經絡以及氣血陰陽的相互關係,無不依賴氣機的升降出入。」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環無端,運化萬物,其實一也」。
  • 古代的中醫——補中益氣丸的養生作用
    尤其是在飢餓的時候,如果在處於勞倦的狀態下,則危害更大。 我經常會碰到很多白領向我諮詢:我得了疲勞症候群怎麼治療啊?我的症狀就是渾身無力,總是提不起精神,一幹活就累,愛感冒,抵抗力低,容易鬧肚子,等等。
  • 溼熱內蘊,脾胃不足,李東垣的方劑值得信賴
    除溼補氣湯,又被稱為清神補氣湯,此方劑出自李東垣的《蘭室秘藏》。具有清熱燥溼,益氣昇陽的功效。內溼是一種病理產物,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溼」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則脾就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水溼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溼的入侵,外溼也常因阻脾胃使溼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
  • 李東垣的組方用藥,體現了「衰其大半而止」的治療原則
    本方證屬於中醫症瘕,積聚的範疇,積聚是積病與聚病的合稱。《難經·五十五難》說:「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然。李東垣在《蘭室秘藏·中滿腹脹門》中對本方說明:廣茂、紅花、升麻、吳茱萸各二分,生甘草、柴胡、澤瀉、神曲、青皮、陳皮各三分
  • 李東垣的一方,可謂是遠識深慮,值得我們探討
    扶脾丸,出自李東垣的《蘭室秘藏》。具有健脾胃,消積滯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寒,腹中痛,溏洩無度,飲食不化。表現為胃脘脹痛,腸寒洩瀉,消化不良,氣逆打嗝,嘔吐吞酸,面黃肌瘦,午後潮熱,倦怠少食,精神衰弱等。
  • 國家發展中醫,是投入資本作用大?還是放開中醫政策作用大
    中醫是祖宗留下來的璀璨瑰寶。發展中醫事業,最重要的是傳承。傳承靠什麼?傳承的本質就是人傳人。與其說《黃帝內經》是一部醫學著作,不如說她是一部中國古代的哲學著作,用在修身養性方面,她就是一部醫學的教科書。這部著作為中醫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從中醫的起源上看,黃帝和岐伯的問答,就是這部書對醫學界的宣言。因此我們有理由說,從始祖開始,我們的醫學發展就與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和每一個人的命運結合到了一起。
  • 脾胃派名醫李東垣:頭面紅腫、咽喉不利、口乾舌燥,可以用這個方
    數千年來,華夏大地上不只發生了一次傳染病暴發流行,近如非典,遠至東漢前,古人統稱這些疾病為疫癘、瘟疫等,古代中醫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盡力發揮自己所學所長、繼承又開創,才為中醫提供防治這類傳染性疾病方面的豐富經驗,包括理論指導和具體實踐史料。
  • 古代神醫談縱慾的危害
    在中醫看來天陽地陰、上陽下陰,體現在養生上就是人胸懷應該如天般霽月光風,陰精應該如地般固藏堅貞。沉溺女色讓人戀戀不捨、陰精動搖,與養生要求正好相反。黃帝問:〝我聽說,上古之人壽命都超過一百歲而動作不衰;今天的人年過半百就動作皆衰。這是因為時代變了呢?還是因為人偏離道了呢?〞
  • 此方劑只有五味藥,是李東垣所創
    此方出自李東垣的《脾胃論》,《脾胃論》說:「治因服補胃熱藥,致使上下牙疼痛不可忍,牽引頭腦。滿面發熱火痛,此足陽明別絡入腦也。喜寒惡熱,乃是陽明經中熱盛而作也,其齒喜冷惡熱」。李東垣制此方,是專治陽明實火上衝,經絡受灼,故可出現牙痛齦腫等。
  • 中醫治療「離魂證」醫案!魂魄飛揚!奇症一例!
    我立刻想到了古代《倩女離魂》和《聊齋嬰寧》中的故事,身體還在,但是魂魄卻飛走了。 只是《倩女離魂》裡的魂魄是離開身子去了幾千裡之外的京城,而小L沒那麼嚴重,離開身體幾十公分而已。我起初懷疑她去斯裡蘭卡是不是去參觀過什麼古廟,但小L否認去過古蹟之類的。
  • 李東垣的一方,雖為五官九竅之病,卻與臟腑有關
    麗澤通氣湯出自李東垣的《蘭室秘藏》,具有益氣昇陽、祛風散寒的功效,主治肺氣不足,外感風寒,鼻塞不聞香臭。李東垣說:「夫陽氣、宗氣者,皆胃中生發之氣也。其名雖異,其理則一。李東垣的一方,沒有調氣藥,為什麼以「導氣」來命名呢溼熱內蘊,脾胃不足,李東垣的方劑值得信賴中醫學有奇經八脈之說,張錫純的一方就與此有關《蘭室秘藏》中的一方,是李東垣為心火下陷於脾土之中而設
  • 李東垣秘方——選奇湯臨床治驗
    選奇湯乃李東垣《蘭室密藏》為治眉骨痛不可忍所創之方,由羌活、防風、黃芩、甘草組成。方雖為眉骨痛而設,然而筆者於臨床每以此方化裁應用收效良好,茲舉驗案於下。猜你喜歡:中醫不存在「非法行醫」之說世界上最奇葩的教育——中醫民間中醫都是「非法行醫」成長起來的!為什麼說真正的中醫一定在民間?西醫永遠不可能治好你的病,救你的只能是中醫!2019年,聖人將出,一定就是他!
  • 我國古代中醫那麼厲害,為何到了現代,卻不行了?
    從唐朝的孫思邈之後,中醫就一直都講究醫德。2018年時期,世界衛生組織第1次將中醫列入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裡面。而中醫也有很多經典代表典籍,比如說《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等。在公元前3000年時,中醫就已經誕生,但那個時間段還是遠古時期,甚至夏朝都還沒有建立,中醫也僅僅只是一個概念,並沒有具體落實到某一個社會職位或者文學記錄當中。
  • 中醫人必學:李東垣傳世良方!
    據說李東垣具有代表性的補中益氣湯,最初是受此方的啟發制定的。白朮氣溫味甘,味濃氣薄,陰中陽也,和中益氣去溼,溫脾和胃;荷葉色青氣香升發清陽,可升發脾胃之氣;枳實苦微寒降氣,可祛脾胃痞結,僅此三味就有天地氣交的升降,合乎天地造化的象徵意義。故能強胃、消食、治痞。
  • 簡便易行的中醫美白驗方
    民間又有「一白遮百醜」這樣的俗語,也反映了人們對膚色的喜好傾向。膚色除卻先天遺傳等因素外,日常的呵護保養也起著重要作用。其實,比起名目繁多的美白產品,中醫自古以來就有用來改善面色黑黃或膚色黯淡的傳統驗方,它們遵循中醫整體觀念的指導,強調人與外界環境的平衡,以及強調人體內各部分的協調與平衡。平和的生活心態加以得當的保養,才能調理出白皙健康的膚色。
  • 中醫一碗湯,補脾益氣,脾胃一調百病安
    在中醫當中脾胃具有非常不一般的作用,大家熟知的它們對飲食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作用,這種作用脾叫做運化,胃叫做受納,兩者配合對保持機體正常運轉有著關鍵的作用,被稱為「後天之本」。中醫分人體為中外。「外」指皮毛、肌膚、軀殼、四肢、感官等;「中」就是體內的一切臟腑。於是,一切臟腑之氣虛,用補中益氣法都應該有效。所以,後世中醫把「中」的含義特化,即指動物的消化系統。中醫稱為脾胃。《黃帝內經》裡說:「脾在志為思,過思則傷脾。」這裡的「思」是思慮、思考的意思,思慮過度,就會傷害到脾。
  • 摸索與實踐:中醫的發展史
    中醫是什麼?一般指以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也稱漢醫。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形成理論大約在春秋戰國,之後歷代均有總結髮展。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中醫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
  • 祖傳偏方:李東垣傳世良方!
    據說李東垣具有代表性的補中益氣湯,最初是受此方的啟發制定的。白朮氣溫味甘,味濃氣薄,陰中陽也,和中益氣去溼,溫脾和胃;荷葉色青氣香升發清陽,可升發脾胃之氣;枳實苦微寒降氣,可祛脾胃痞結,僅此三味就有天地氣交的升降,合乎天地造化的象徵意義。故能強胃、消食、治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