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吃麵,天下第一!

2021-02-16 掌上天津

如果說要找出一種南北通吃的食物,麵條絕對榜上有名。

入夏,天氣炎熱,人們偏愛口感清涼的麵條;秋冬季節,一碗簡單的熱湯麵能讓人熱乎起來。

每個城市,都有一碗自己的代表麵條。

炸醬麵的靈魂是醬。醬是幹黃醬,一般來說,南城的人喜歡用六必居,北城喜歡用天源,回民則喜歡桂馨齋。

但對老北京人來說,最好吃的炸醬麵,就是自己家裡的。想怎麼整就怎麼整,豐儉由人。

對於武漢人來說,沒有熱乾麵的「過早」,是沒有靈魂的。

一碗正宗的熱乾麵,麵條勁道爽口,色澤黃而油潤,芝麻醬香橫衝直撞進鼻子、嘴巴!

重慶小面遍布大街小巷,數量僅次於蘭州拉麵了 。

作料是小面的靈魂。

鹽、醬油、豆豉、油辣子、花椒麵、豬油、蔥花、芽菜、花生碎、芝麻醬……每一家小店的昨天都不一樣,但是沒一碗都是味道濃鬱,辣味直衝鼻尖!

擔擔麵的最大特色,就是面臊,也叫脆臊。將豬腿肉剁成肉末,加上料酒、鹽、胡椒粉、味精調味,再加甜麵醬炒香,簡簡單單,但就是好吃!

河南燴麵為「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河南三大小吃之一。

燴麵在河南麵食中最具知名度,它是河南的一張名片,能代表中原豫地的飲食之風。

刀削麵的靈魂,顧名思義,面葉必須用刀削。

高明的師傅,一分鐘能削兩百刀,刀刀恰好是六寸長。

用刀削出的面葉,稜角分明,中厚邊薄,形似柳葉。「一根落鍋,一根飄,一根白練已出刀,好似魚兒騰空躍。

接下來,天津人耐吃的那碗面,出場了!

天津撈麵主要吃法兒有幾種——三鮮打滷、肉丁炸醬麵、西紅柿雞蛋滷、麻醬花椒油。其中,三鮮打滷面最具天津特色。

有一句老話:"世上最好吃的就是飯,飯裡最好吃的就是撈麵,這面裡最好吃的就是蒜。"撈麵裡最好吃的是不是蒜先擱一邊,但要說撈麵裡最好吃的是打滷,恐怕大部分天津人都不會有異議。

天津處於渤海灣,海鮮可是相當豐富呢,所以,我們不只打滷,還要三鮮打滷,蝦仁那是必須的,其他海鮮,各家各愛,看你愛吃什麼了,隨便選。

三鮮滷@斌斌有禮

如果是作為喜面,這三鮮打滷面的菜碼可就不只是一兩樣了。

吃喜面,配菜就要擺一大桌子。黃瓜絲、胡蘿蔔絲、菠菜、黃豆、青豆、紅粉皮、炒雞蛋、糖醋麵筋、清炒蝦仁、韭菜炒香乾……

反正,一大桌子的菜,都是為了這一碗麵,壕氣!

小編個人覺得,家庭氣息最弄的,除了三鮮打滷面,還有西紅柿雞蛋打滷面。

做法簡單,雖然素,但是就是有魅力讓人嗦囉兩大碗!

如果覺得西紅柿雞蛋滷太蘇樂,那就吃肉丁炸醬滷吧!

只需要一份手擀麵,一份菜碼,一碗炸醬,這就是我們心心念念的味道。

炸醬麵,炸醬絕對是一碗麵的靈魂所在,據說看醬好不好的標準就是用筷子從中間劃開,縫隙不粘合,才算是好炸醬。

黃瓜、胡蘿蔔、豆角、黃豆滿滿的菜碼整整齊齊地碼在上方,澆上用純瘦肉與甜麵醬做的炸醬。

三下五除二的把面拌開,大大的一口送入嘴中,吃的就是這份滿足!

麻醬麵,伏天吃的比較多,因為清爽、涼快。

把麻醬和好,把麵條煮熟,在冷水盆裡一過,澆上麻醬,加上黃瓜絲,青椒絲,胡蘿蔔絲一拌,吃到嘴裡頓感暑氣盡消! 

對了,這碗麻醬麵可千萬不能少了花椒油!熱鍋涼油下花椒,煸的椒香四溢,然後倒一勺放面裡,醬香中又多了一份熱辣!

天津的面,除了這一晚撈麵,還有很多,比如:拉麵

天津「小館子」多,能在小館子中拔得頭籌的應該還是拉麵館。

好吃的拉麵館,在天津各個區都能找到一兩家!紅橋的北路,南開的繼祥,大港的五區……

拉麵各地都有,但是黃湯拉麵天津應該是獨一份吧?

黃湯拉麵,味道跟蘭州拉麵截然不同。口味更重一些,以黃咖喱為湯底,吃起來味辣濃香!

餄餎面和拉麵、刀削麵等麵條相比,名聲沒有那麼大。不過在天津,耐吃吃餄餎面的人也很多。


餄餎面做法簡單,需要用到一個特殊的工具——餄餎床子。把和好的麵團放在餄餎床子裡,把面擠軋成麵條煮熟就行了。製作餄餎面可以用小麥粉或者蕎麥、高粱等雜糧,但是咱們吃的最多的還是麵粉製作的。

在天津,餄餎面基本有兩種湯:牛肉餄餎面和羊肉餄餎面

麵條勁道,湯汁濃鬱,多放點辣子,加個滷蛋,再來盤小菜,吃起來超爽!

除了撈麵和拉麵,

天津的面還有很多很多!

你心中的麵條NO.1是哪一碗?

來說說吧~

相關焦點

  • 城市B面 早餐:天津人的一日始
    他吃著手裡的麵包,心裡很不是滋味。林大生總覺得自己每吃一口都仿佛是對心中那口 天津早餐的褻瀆。想吃上一份熱騰騰的天津早餐,這個願望在他心中愈來愈烈。此刻九點,他靜立在西北角的門欄處。後頭是車水馬龍,此起彼伏的喇叭聲攪合著嗆人 的尾氣,一同奔赴著既定的遠方。
  • 天津人的命,全是撈麵給的!
    圖片來源@綠野薄荷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先得月飯莊,就是以單吃撈麵能成席名遍天津,達官顯貴來吃麵,一桌能擺出近百種拌菜。和上滿滿一碗,麵條反倒成為了配角,連面帶菜吃上一口,頓時心滿意足。無怪乎這碗打滷撈麵可以從春天一直吃到冬天。
  • 吃過這100種老味兒小吃,才算正宗的天津人!
    邊走邊吃,倍兒開心!不管走到哪,見到忍不住多看幾眼!五顏六色的,有橘子味兒、薄荷味兒.以前大街小巷都能聽見吆喝聲,現在少了。這可是個功夫活,不僅要掌握運力還有技巧。才能讓糖人的樣子惟妙惟肖。小孩見了嚷嚷著想要。外地人看熱鬧,咱天津人看門道。香甜可口,回味無窮。
  • 當愛吃的天津人遇上懂吃的七鮮超市 鮮度爆表了!
    天津人對於吃格外講究,早年間在天津有句俗語叫「吃盡穿絕天津衛」。12月18日,京東旗下美食生鮮超市七鮮又一家門店將落地天津市濱海新區寶龍廣場,用新鮮的食材和豐富的美食,為天津再添舌尖上的享受。屆時,濱海新區的市民不僅可以到店品嘗美味,還可使用七鮮APP下單,最快30分鐘美味直送餐桌。
  • 天津人最耐吃的60道硬菜,一道比一道硬可!
    萬物皆可吃!給一碗麻醬,管你什麼菜,天津人能蘸盡整個宇宙!從這裡就能看出來,天津人對吃多講究了吧!以前棒子麵是每天主要的吃食,而菜糰子就是老天津人常做的麵食,滿滿都是家的味道!天津地區特色傳統名點。皮薄色白,松酥香甜,餡種繁多。吃一口就忘不掉的美味!
  • 天津人的2021,吃飽肚子才能「牛」轉乾坤呀!
    天津人的講究,從一碗老豆腐裡就能看得真真切切,一碗熱乎的老豆腐飽含著天津人對早餐的重視程度。 天津人吃飯有多講究?大概就是能把看似普通的食物吃到全國聞名,比如說:牛肉餅。將一個燒餅對半切開,再把切小的醬牛肉塞進去,吃多少塞多少。
  • 天津人飯館必點的幾道硬殼菜
    在天津,地道的天津館子一直是天津人百吃不厭的地方,結婚、滿月、吃喜面,雖然天津新式風格新式菜系的餐廳開了一家又一家,可是要說是家庭聚會,紅白事,天津人還是愛挑天津老字號的飯店。點菜就更有意思了,只要跟著天津老一輩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姑姑嬸嬸吃飯,鰲魚、燉肉一樣也少不了,還要搭配上天津人必點的老味菜。
  • 天津人每天最常吃的早點,一個月不帶重樣兒的,V5!
    天津人愛吃,尤其重視早點,而且一般不會在家裡自己做,都要去外邊吃或者買回家來。
  • 天津人都耐吃的麵館,每一碗都就能夠實實在在溫暖天津人的胃!
    眾所周知,  在天津總能找出100個理由「吃麵」  逢年過節四碟撈麵  過生日來一碗長壽麵  家裡有喜事再來一碗喜面  夏天想吃直接用麻醬拌麵吃  對於愛吃麵的天津人來說,  世界上最優美的姿勢,  可能就在於挑起面的那瞬間!  冬天到了,準備吃麵咯!
  • 論吃點心,還是咱天津人說了算!
    在天津,吃點心不是愛好,而是習慣。上至百歲的老人,下至幾歲的孩童,點心可是大家的心頭好。在天津,點心不只是日常吃食,還是上的了臺面兒的禮品。相聲裡,都說著點心那些事兒:皇家祭祀少不了,八件兒白皮兒呀;乾隆喜歡槽子糕,康熙最愛福字餅;翻毛飛雪的棗泥卷,老佛爺吃了笑成花;至於起士林西點全國第一,溥儀婉容都愛它!糕點店所買的糕點分日常品種和時令品種。
  • 天津人已經太太太太太久沒吃夜宵了!
    俗語說:京油子,衛嘴子,耐吃出名的天津人可真是又好吃,又會吃!天津的燒烤店究竟有多少家?磨掉3層鞋底子都查不全,但是兔子吃過的這些館子,可都是夜宵客的聚集地!一直對鳳爪不太感興趣的兔子,吃了一次原始部落的烤鳳爪被徹底被徵服了!!提前滷製後的的鳳爪又彈又嫩,稍灑點孜然和辣椒麵就錦上添花!對了出門吃夜宵的小零食:牧馬君烤玉米了解一下!烤的焦脆的玉米刷上甜辣醬,還有點叉燒的味道,別提多得勁了。
  • 老天津人夏天最耐的40種吃食!太舒坦了!
    今天小編給您盤盤40種天津人的夏末必備吃食這個夏天結束之前,還沒吃過的趕緊安排上!天津人很喜歡用麻醬拌菜吃,加入蒜泥後味道更棒!天津撈麵,一年四季都是必備家常菜,可以不會做,但是一定要懂得吃。花椒油特別提味兒,菜碼黃瓜絲兒、豆芽兒任選,煮好的面用涼水過一遍,澆上麻醬和鮮炸的花椒油~絕了!
  • 天津人每年春天必吃的11種食物,你還沒吃上?
    對於吃貨而言,如何在春天吃得好才是頭等大事,當然,對於愛吃的天津人來說,應季的美食一樣都不能錯過。聽說下面這11種食物是天津人春天的必吃選項,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ta?吃春餅是中國民間立春飲食風俗之一,如今雖已過了立春,但在春天吃春餅,也不算是過時。
  • 蘇州人吃點心是為了生活,天津人吃點心是為了活著
    南方人晚飯後一定要吃點心。為什麼崎嶇的天津那麼喜歡它?為了加強對北部和東北地區的控制,永樂於19年將首都遷至北京。關鍵是他帶了很多南方人,做點心的手藝也跟著他一起走。所以,事實上,天津人的小吃製作工藝離不開南方祖先的貢獻。
  • 舟山海鮮面榮登浙江特色美食榜!天下第一鮮的味道 你造?
    浦江人常用麥餅招待客人,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吃麥餅,象徵團圓幸福。浦江麥餅又大又薄,要做到薄而不破,黃而不焦,韌而不硬,這才是浦江麥餅的最高境界。」能夠撫慰遊子思鄉的轆轆飢腸,也就只有這隻香香的麥餅了。天下再大,也比不上家裡一隻餅。
  • 天津人奏耐吃卷圈!
    對於外地人來說煎餅果子和狗不理包子是天津早餐的符號可是對於咱土生土長的天津人來說還有一道隱藏小吃雖然沒有名聲在外但是深受自己人的喜愛那就是炸卷圈那種街頭小巷子裡炸出來的渾厚香酥吃著燙嘴摸著暖心的炸卷圈一口咽下去從口腔到食道裡都是踏實心安的感覺是在任何地方都吃不到的
  • 今兒起進入二伏 二伏的面您吃了嗎?
    伏日宜吃麵,北方有句俚語,叫做「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伏日吃麵,這一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
  • 天津的西北角,藏有太多天津人喜歡的老味道,一天三頓吃也不重樣
    天津美食眾多,而天津的西北角,對老天津人來說那可是一個寶藏地兒,因為那裡有最物美價廉的天津老味道。早餐有正味齋的嘎巴菜,他家嘎巴菜的滷子味道特別好,麻醬味兒有一種特別香味,這種麻醬香味兒讓很多人頗為迷戀他家的嘎巴菜,店裡除了嘎嘣菜以外,還有窩頭,一塊錢一個的窩頭兒,特別受歡迎,周圍有很多老天津人,周末也會大清早爬起來去吃早點,排隊的陣勢還是有點驚人的。
  • 硬核執念 天津人600年海鮮情結
    吃魚吃蝦天津為家『借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吃魚吃蝦天津為家』『一鮃二鱠三鰨目』『沒有海貨不吃飯』吃什麼、如何吃、價幾何、怎麼賣……依海而生的天津和會吃懂吃會做敢做的天津人,水產之鮮美被研究到了極致。尤其黃花魚,天津人特喜歡吃,但嚴格來講,老天津衛講究吃的是渤海灣靠近北塘口那塊兒盛產的黃花魚,就是老人常說的『河口花』『花魚』。」天津烹飪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趙永強,曾在清末天津名士周楚良寫的《津門竹枝詞》中看到這樣的文字記錄:「貢府頭綱重價留,大沽三月置星郵,白花不似黃花好,鰓下分明莫誤求」。事實上,明清以來,河口花魚就早被列為貢品。
  • 天津人奏耐吃大餅卷一切!
    據說一個天津人5歲就能獨自拿倆雞蛋出門來套雙餜子的煎餅餜子10歲就開始漿子外帶兩片白豆腐15歲靠鼻子就知道鍋巴菜的滷子是不是放多了20歲吃過的棒槌餜子能繞地球一圈看著什麼都想吃,我把世界夾進了大餅裡。每當感覺身體被生活掏空……想吃大餅夾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