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札中遇見魯迅先生

2020-12-22 遼版集團

大家對書信並不陌生,書信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書信有很多稱謂,包括尺素、尺牘、魚書、雁帛、鸞箋、手翰、手札。翻開古詩詞,涉及書信的佳句聯翩而至:"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雲中誰寄錦書來""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

書信題材也一直是出版界深耕創作的優質文化類型。書信可貴,貴在獨一無二,貴在天然真淳。書信具有唯一性,忠實記錄了書寫者的真實生活與思想狀態,抒發了書寫者的真摯情感。作為手稿的一種,書信保存了大量寶貴信息,一筆一畫,皆存真意;一塗一抹,也都是書寫者思考過程的留痕,通過比較原始的字句和修改後的不同字句,當有不少發現。

正是出於對書信價值的認可,對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視,遼寧美術出版社啟動了名人書信選題板塊的建設。《魯迅信札珍賞》作為該板塊的標誌性產品,日前問世。書中收錄魯迅先生有代表性的信札共140封,分為致親人和致友人兩類,其中致親人的信札包括致母親、周作人、許廣平等共13封,致友人的信札包括致許壽裳、錢玄同、胡適、蔡元培、臺靜農、曹靖華、鄭振鐸等共127封。

這些信札書寫時間跨度從1904年到1936年,讀者可從中發現魯迅先生信札書寫的變化和思想的變遷,於細微處得到知識上的教益和情感上的共鳴。

披覽《魯迅信札珍賞》,如與魯迅先生晤談,可以從中體會到先生人格之高尚,人情之練達,人性之率真,體驗到先生對事業之熱誠,對後輩之厚愛。

信札中可見魯迅先生對長輩之孝,對孩子之慈。魯迅先生很關心母親的身體,提醒她"上海天氣已漸涼,夜間可蓋夾被";還對母親牙痛給出了中肯的建議,"牙痛近來不知如何?倘常痛,恐怕只好拔去,不過假牙無法可裝,卻很不便,只能專吃很軟的食物了"。因為母親關心孫輩,所以魯迅先生常在信中報告海嬰的近況:"海嬰很好,每天上幼稚園去,不大賴學了""他什麼事情都想模仿我,用我來做比,只有衣服不肯學我的隨便,愛漂亮,要穿洋服了"……信中他說:"他只怕男一個人,但又說,男打起來,聲音雖然響,卻不痛的。"高舉輕打,多好的父親!

提筆寫信的魯迅先生也是甜蜜愛人。我們印象中沉穩嚴肅、不苟言笑的魯迅先生一變而為風趣幽默,對愛人深情款款。1929年5月魯迅先生回北平省親,與許廣平同居三年後首次分別,其時許廣平懷孕待產,他寫信特意用了兩張箋紙,一張上有枇杷圖案,因為枇杷是許廣平喜食的水果;一張為蓮蓬圖案,寓意其有孕在身。許廣平領會其意,在回信中說:"那兩張紙必不是隨意選擇的。"魯迅先生在同月27日的信中承認:"我十五日信所選的兩張箋紙,確也有一點意思的,大略如你所推測。蓮蓬中有蓮子,尤是我所以取用的原因。"信中,魯迅先生稱許廣平為乖姑、小刺蝟,自稱小白象,甚至還在落款處自畫小象,何其可愛、用心!那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寫信給許廣平,細述自己的經歷和感想。

至於魯迅先生對傳播先進文化的熱愛、對青年的提攜等諸多方面,都可以從書中所收入的他致兄弟、友人、青年的信中了解到,茲不一一例舉。

閱讀《魯迅信札珍賞》的過程,就是與魯迅先生相遇的過程,閱讀使我們與魯迅先生心靈相通。《魯迅信札珍賞》會帶給讀者美的享受,讀者可以藉此見識魯迅使用過的紅八行信紙、印花宣紙信箋、紅八行毛邊紙、道林藍格筆記紙、毛邊紅十行信紙、洋印花宣紙、白宣紙、雜誌社稿紙等信紙。這些信紙很有時代感、現場感,而信封上郵票的圖案、郵戳的樣式、檢察機關的驗視章,也帶著時代印痕,給閱讀增添了興味。

《魯迅信札珍賞》是權威的,由遼寧美術出版社聯合北京魯迅博物館打造而成。作者黃喬生是魯博常務副館長,他博觀約取,挑出內容豐富與形式精美的信札奉獻給讀者。體例方面,《魯迅信札珍賞》做了精心設計,書中既收錄信札原件,配以釋文,又精心加以解讀。解讀文字除介紹背景材料之外,還對信札的思想意義作了闡發,可以幫助讀者了解魯迅先生的思想、為人及社會關係。

《魯迅信札珍賞》封面四角,燙烙有四個大字:紙墨芬芳。它無聲提醒讀者,這是一本散發馨香、溫暖人心的書。書的封底還燙烙有"魯迅頓首"四字,告訴讀者,這是來自魯迅先生的致意,是穿越時空的問候。

魯迅先生的信札,基本都入了公藏,偶有流散於社會、進入拍賣市場的,不免成為爭搶對象。嘉德2013秋拍,一封魯迅先生致陶亢德的信,不足兩百字,最後以655.5萬元的價格成交。擁有一冊《魯迅信札珍賞》,飽覽140封書信,雖不能以此計算所得,但終是擁有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

如今電子郵件發達,紙墨芬芳漸成罕物,適當回歸傳統,會為生活增添色彩。如果讀者讀了此書,情動於中,提筆給親友寫信,當他或她打開信封,捧讀散發墨香的書信時,心裡想必會溢滿喜悅!

相關焦點

  • 魯迅先生作品中對兒童觀的解讀
    從20世紀20年代初起,魯迅先生作品就開始進入我們熟悉的小學課本之中,自此以後,幾乎每套小學語文課本都會選入一定數量的魯迅作品,其中涉及的作品包括我們熟知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朝花夕拾》《孔乙己》等,這些作品全部採用兒童作為纏訴者,展現童視野裡所見所聞,社會現實,人情世故,魯迅先生的兒童觀也是直接影響了當代兒童成長和教育變化的重要存在。
  • 對魯迅先生的一些評價
    千年來,魯迅先生在天國之下,只有這一個。也許,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沒有人比得上他了,他是偉大的、崇高的、空虛的英雄戰士、思想先驅和文學巨匠。橫眉冷眼旁觀,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就是他的人生寫照。想念魯迅,敬畏魯迅。
  • 《魯迅先生的笑話》之別思
    在《華蓋集·後記》和《集外集拾遺補編》中,都是收錄有《魯迅先生的笑話》的內容的。今天,我特地把這樣兩個篇章翻開,做了一番悉心的讀與思,覺得頗有趣味,也產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就隨筆記下來了。魯迅先生說:「講話和寫文章,似乎都是失敗者的徵象。
  • 魯迅先生的菜單
    其實,在整個民國時代,在文化人群體中,魯迅的物質生活都是比較優越的。只不過,魯迅長期被捧到神壇上,使得人們很難把美食、佳釀之類,跟他扯上關係。可以說,令魯迅焦慮的,從來都不是錢,更不是飯碗問題。而是來自國事上的、社會上的、精神上的刺激。魯迅自己,日記中愛寫吃喝等瑣事。有段時間,魯迅每天吃啥,許廣平也都是有記錄的。
  • 冷與暖:魯迅先生作品的溫情和荒涼
    冷與暖:魯迅先生作品的溫情和荒涼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魯迅的自題畫像,更是先生一生的誓言和行動的指南。先生的一生用兩個字概括,那就是冷和暖,對朋友的溫情,對弱者的同情和對論敵的冷酷無情。一、得意時朋友認識我們,失意時我們認識朋友。年少的魯迅曾有一段繁華的生活,那時他是闊家少爺,即使不是眾星捧月,但也春風得意,吃喝無憂。
  • 淺析《朝花夕拾》中的父親形象,藤野先生與魯迅的師生之情
    二:父親形象的引伸-藤野先生在魯迅的父親在病與死之後,整個童年時代的魯迅,就缺失了父親的愛,在消逝了父愛的時候,是藤野先生走進了魯迅的生活中,他似乎在藤野先生的身上找到了父親的替代人,因為藤野先生給了他生活中以及學習上的幫助。
  • Q版魯迅先生簡筆畫教程,可愛成這樣的魯迅先生你肯定沒見過!
    無論是那個一波三折的祥林嫂,還是那個潦倒不堪的孔乙己,又或是那個只知精神勝利的啊Q……魯迅先生的筆下塑造了太多太多經典的人物形象,作為讀者,我們看得唏噓不已,作為讀者,我們不由得感慨起先生那棄醫從文的奮世的氣魄!
  • 魯迅先生的情書:我是你的「小白象」,你是我的「小刺蝟」
    魯迅第一次上課時,被學生們成為「怪物」,他們對這個老師的第一印象並不好,表情嚴肅,穿著樸素。坐在第一排的許廣平,首先注意到他兩寸的長髮,堅挺的豎著,身上滿是補丁,上課跳上跳下。但他一開口,他的口音和內容很快徵服了學生,當然也徵服了許廣平,聽了一年課後,她開始給魯迅寫信。兩人之間的互相通信慢慢拉近彼此的關係,熱戀中,魯迅稱呼她為「小刺蝟」,許廣平叫他「小白象」,倆人的語言裡儘是柔情甜蜜。自喻為「小白象」是因為魯迅認為,人應該學一隻象。皮要厚,流點血,刺激一下了,也不該退縮,而是強韌地慢慢地走去。
  • 魯迅先生的犀利深刻,改經典古詩,諷刺國民政府,幽默中帶悲憤
    △ 魯迅先生怎樣將改詩做誅心殺器?這首詩改得滑稽有趣,魯迅先生也曾經改過這首詩,卻是辛辣無比,犀利如匕首了。△ 魯迅先生的犀利與深刻03:魯迅先生改詩諷刺軟弱政府,幽默中暗含辛辣諷刺1933年1月初,日本侵略軍攻陷山海關,26日又大舉入侵熱河,一時間舉國惶惶
  • 從《曼達》到《不存在的信札》,一部誕生於新媒體時代的長篇小說
    近日,作家、文學與藝術批評家吳亮長篇小說新作《不存在的信札》,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12月27日下午,在南京奇點書集,吳亮和評論家何平,進行了一場獨特交流,現場討論熱烈。《不存在的信札》是吳亮繼長篇小說《朝霞》之後的首部新作。
  • 魯迅先生為什麼要留「一字胡」?
    史海鉤沉:魯迅先生為什麼要留「一字胡」?一、鬍子問題曾讓魯迅先生十分苦惱今天我們看魯迅先生的畫像或者遺照,那道濃黑的「一字胡」分外地顯眼,和先生本人「橫眉冷對」"鐵骨錚錚」的風格渾然如一體。魯迅先生的鬍子以至於很多人以為,魯迅先生的鬍子,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 六年級第26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筆記,感受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
    魯迅三弟周建人的大女兒。魯迅逝世時,她才十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周曄回憶伯父的文章,寫於魯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2、寫作背景:作為魯迅的侄女,周曄從小親身感受到 魯迅的關愛和愛護,親眼看到了魯迅關心勞苦大眾,熱愛勞動人民,勇敢地與反動勢力做鬥爭。這些事情都深深感動著周曄,她長大後更是經常懷念魯迅。
  • 逆水寒七夕信札是什麼 七夕信札作用及獲取方法介紹
    導 讀 逆水寒七夕信札怎麼得/是什麼 逆水寒七夕信札有什麼用,逆水寒七夕信札是遊戲中一個七夕活動道具,逆水寒七夕信札怎麼得?
  • 楊超越演唱小紅象,作詞竟是魯迅先生
    到後來了解到這首兒歌的原作者是魯迅先生的時候我是有些驚訝,只是想不到素來認真嚴肅的魯迅也有這麼純真可愛的一面。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歌吧!魯迅先生曾在《答客誚》一詩中寫道: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想著魯迅先生畫像裡嚴峻的目光,突然就體會到了「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溫暖,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的含義。
  • 魯迅先生的那些名言金句
    而周樹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魯迅,因為他的作品大多具有強烈的時代背景,所以讀起來很難理解,學生們都怕學習魯迅的文章。然而有意思的是,現代社會中人們可以經常在網絡上看到魯迅的各種語錄,不管是出於諷刺還是戲謔,人們對魯迅的作品似乎沒有那麼牴觸了,這倒是跟學生時代形成了兩個極端。
  • 《逆水寒》七夕信札獲取攻略 七夕信札作用說明
    這是逆水寒最新上線的七夕道具,可以兌換不錯的獎勵,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要如何獲得,下面就給大家帶來七夕信札獲取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七夕信札獲取方法 逆水寒七夕信札... 逆水寒七夕信札怎麼獲得?
  • 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只願生生世世不再遇見魯迅
    魯迅妻子,無性 無愛守41年活寡只願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魯迅01她,一個21歲的老姑娘在族人的歡呼和司儀的致詞中魯迅面無表情的挑去了新人的蓋頭,第一次正面打量他的「魯夫人」:面色黃白,尖尖的下頜,嘴唇有點薄就顯得臉比較大,前額太亮又顯得有些微禿。因為沒有感情,所以對於魯迅來說談不上什麼失望或者盼望。閒人退去,只留下這對「夫妻」,魯迅只是一味的靜坐不語,朱安小心翼翼的說「睡吧」,魯迅依舊一言不發,他不是沒聽到,是不想搭理這位「魯夫人」。
  • 魯迅先生到底有多矮?6張生活照,還原先生的真實一面
    身高矮個子魯迅先生曾在《魯迅全集》的日記中,寫道:「午後汽車齎蔡(元培)先生信來,即乘車赴慶齡夫人宅午餐,同席為蕭伯納、伊斯沫特列女士、楊杏佛、林語堂、蔡先生、孫夫人,共七人,飯畢照相二枚。」根據日記,我找到了他與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北大校長蔡元培在一起的三人照。
  • 朱安|只願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魯迅
    在族人的歡呼和司儀的致詞中魯迅面無表情的挑去了新人的蓋頭,第一次正面打量他的「魯夫人」:面色黃白,尖尖的下頜,嘴唇有點薄就顯得臉比較大,前額太亮又顯得有些微禿。因為沒有感情,所以對於魯迅來說談不上什麼失望或者盼望。
  • 逆水寒七夕信札怎麼獲得_七夕信札獲取方法
    逆水寒七夕信札怎麼獲得?這是逆水寒最新上線的七夕道具,可以兌換不錯的獎勵,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要如何獲得,下面就給大家帶來七夕信札獲取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七夕信札獲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