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調節中的另一個重要的參與者——「鉀」
一提到高血壓,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少吃鹽」,減少鈉鹽的攝入確實可以降低血壓。但是人體對血壓的調節中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參與者—「鉀」。
鉀和鈉,就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在人體的各個器官和血壓調節中都同時起著作用。
增加鉀攝入會幫助身體排鈉,在調節血管張力和心臟搏動方面,鉀和鈉更是共同作用,鉀和鈉的平衡維持著我們體內每一個細胞的正常工作。
需要多少鉀?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推薦,預防非傳染性慢性病的鉀建議攝入量是3600mg/天/人。
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通過膳食回顧法測得的每日鉀攝入量,在2011-2015年間僅為1800mg,遠遠低於推薦值。
吃什麼,來補鉀?
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不是「香蕉」?實際上,香蕉屬於含鉀量中等偏高的食物,一個中等大小的香蕉含有422mg(可食部)的鉀,每天要吃9-10根香蕉才能獲取足夠的鉀,光吃香蕉來補鉀肯定是不現實的。

補鉀小貼士:
1、控制鈉的攝入
鉀和鈉的作用往往此消彼長,在增加鉀攝入的同時要注意烹飪方法不能選擇高鹽或者油炸的方式,否則鉀對健康的作用就被高鈉和高油抵消了。比如油炸土豆片的做法就不合適。
2、控制熱量的攝入
高血壓、心血病等很多問題。所以在增加鉀的同時要控制熱量。香蕉雖然含鉀量高,但是熱量也不低,1根香蕉105kcal,而同等含鉀量的菠菜僅有21kcal,同等含鉀量的哈密瓜和西瓜熱量也比1根香蕉低,所以用吃蔬菜和其他水果來補鉀更適合需要控制體重的人群。
3、用高鉀食物替代主食是好方法
大米白面作為主食並不是最營養的選擇,1碗米飯含鉀55mg,1碗掛麵含鉀61mg,這些傳統意義上的主食在加工精製過程中流失了很多礦物質和維生素,用土豆、豆類、紅薯替代主食既能補鉀又能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是很好的方法。比如早餐吃100g紅薯會有460mg鉀,比吃白面饅頭要好很多。
4、不是所有人群都適合高鉀飲食
高鉀飲食適用於健康人群、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的代謝症候群患者。但不適合慢性腎臟病患者,因為腎臟已經出現損傷時,排洩鉀的能力會大大受損,吃進去的鉀排不出來會造成心律失常等嚴重問題,對於常年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確定腎功能沒有發生異常再進行高鉀補充。
當然,人體的平衡狀態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簡單概括的說,高血壓患者的膳食應該是在限制總體能量的基礎上,減少食鹽、增加蔬菜、水果、大豆類、魚類及全穀類食物,同時保證營養平衡的膳食。
當膳食中滿足了這樣的膳食搭配時,大家會發現,這樣的飲食搭配,膳食中的含鉀量也相應的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