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小酒企:有的生產醫用酒精,有的開賣高度酒

2020-12-23 界面新聞

記者 | 吳容

編輯 | 牙韓翔

「2020年第二批酒到貨,備貨充足,我們過年不放假。」李立在武漢經營一家白酒商行,1月14日在朋友圈吆喝「賣貨」的他,沒想到一周之後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爆發。

酒店停業,聚餐取消,婚宴取消或延遲…….各地白酒行業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年前站上高位的53度飛天茅臺市場流通價有所回落,從2500多元跌至2200-2400元。何時能夠重新開門營業是未知數,李立只能祈求疫情早日得以控制。

為防止疫情擴散,華潤萬家原定2020年2月4日-2月9日的茅臺酒元宵活動改期。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對比旅遊、餐飲等行業,白酒行業受損相對較小,但接下來大型酒企和中小企業以及它們對應的經銷商,可能將面臨兩種不同的生存境遇:前者抵禦風險能力較強影響或不大,而後者可能面臨現金流和庫存危機。而面對挑戰,他們都在積極應對。

中小酒企及其渠道商各有應對

對於白酒行業而言,在這場疫情中最「受傷」的可能要數中小酒企和他們的渠道商。 失去春節聚餐的消費高峰,營收降至冰點的同時還意味面臨庫存高企、員工成本負擔、現金流扭轉難等多重壓力。

在山東從事酒水行業研究的歐陽千裡告訴界面新聞,山東部分小酒廠已開始生產酒精開賣,助力疫情防控。

「做酒的人,基本上與酒圈的資源相對熟悉。有的酒廠會將產能方向調整為可供醫用的75%濃度酒精;有些酒廠利用資源從外地採購醫用酒精,渠道商通過資源協調很容易拿到貨,就可以用來服務原有的客戶。」歐陽千裡對界面新聞說。

山東臨清市衛河酒業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酒廠提前開工對生產酒精的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也對灌裝設備進行消毒和殺菌,預計將生產10萬瓶75%醫用酒精。首批生產的酒精在1月28日捐贈給了當地抗疫一線,後續生產還在進行中。

衛河酒業正在加緊生產酒精。圖片來源:海報新聞。

事實上,部分酒廠並非臨時轉型,而是早有布局,用來抵禦經營風險。

界面新聞留意到,以衛河酒業為例,其母公司臨清衛河釀造集團早已開始多元化發展,旗下子公司還包括濟美釀造公司、福人北方木業公司、北方酒精有限公司、四川大邑久源酒水有限公司。山東另一家原本以系列酒生產經營為主的浮來春集團,目前也已發展了飲食服務、種植加工、房地產、金融等多項業務。

「小酒廠的糧食酒在市面上競爭比較弱,所以不得不在其他方面努力,一般會多元發展釀造廠或生物廠,比如釀造醬油、酒精等。所以,他們很容易轉型,更換產品線來生產符合條件的醫用酒精。大酒企大多放棄酒精業務,小酒廠生產酒精才有活路。」歐陽千裡對界面新聞說。

圖片來源:景芝酒業線上平臺。

此外,針對疫情,部分酒企還和渠道商開展高度酒的業務,酒企負責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酒商分銷並通過郵政運輸。歐陽千裡舉例稱,山東景芝酒業日前推出了一款75度的高度酒,放在線上平臺與渠道商共同銷售,「大概的模式就是渠道商賺取差價,廠家負責郵遞。」

名酒企經銷商影響不大:只要不逼著打款就是幫助

不同於中小酒廠的緊張程度,疫情對名酒企茅臺、五糧液的衝擊較小。

在江蘇從事五糧液經銷的徐強透露,茅臺、五糧液的品牌定位除了宴席、送禮,還有收藏價值,所以不會面臨退貨或庫存大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大部分名酒企已經收到了新年的經銷商打款,也不存在現金流緊張問題。

「據我所知,茅臺近幾年的熱度和控價調整,經銷商一般提前好幾個季度完成打款;五糧液經銷商完成了2020年一季度的打款;另外,劍南春經銷商完成了2020年60%的打款。」徐強說。

為此,對名酒企經銷商來說,他們也還沒有體會到過多壓力。

「過年期間,對我們五糧液經銷商的負面影響暫時沒體現,未來減稅與否看政府,好在我們的專賣店的是自家的,不需要擔憂租金問題,只要(公司)不逼著我們打款就是最大的幫助了。」 徐強說,待2月10日正式開工後,會開展幫助二批商進行動銷等工作。

在江蘇的茅臺經銷商李維也表示,因為茅臺在宴請業務上出貨較少,更多時以團購為主,所以影響不大,「年底該賣的都賣了,客戶預約的基本也都拿到了,我們家裡庫存也不多,我們一直以來都和二批商說不要囤貨,所以二批家裡都是10箱左右的安全庫存。目前一切以疫情為主,只要員工們安全,我們就還可以扛。」

圖片來源:五糧液

界面新聞留意到,2月1日前後,不少酒企已對經銷商們發布了抗擊疫情的一封信,除了強調注意防護,也將會共克時艱。

五糧液在信中表示,會加強與經銷商、客戶的聯繫,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茅臺對經銷商表示,「放假期間,要隨時開通電話聯繫,對53度500毫升普通茅臺酒等要嚴格按照茅臺公司規定的價格做好供應。」兩者均未提到延遲打款等信息。

宴請用酒將處於調整期,尋找新機會點成關鍵

不同於茅臺、五糧液的收藏價值,不少次高端酒的定位在於日常消費,而婚宴、宴請是最好的途徑,但突發疫情多少給這些品牌蒙上陰影。

根據一位劍南春經銷商的介紹,白酒業內習慣以「1000元/每瓶」作為高端分界線,劍南春處於600-1000元次高端價位,「目前劍南春產品中,婚宴用酒佔比約70%,所幸2月本來就是白酒行業的淡季,也是結婚淡季,現在影響還好。但3月、5月是婚宴月,但如果疫情延續到那時,我們肯定有很大影響。」

截圖來源:劍南春

上述經銷商認為,宴請用酒將迎來一段休息調整期,眼下能做的只是休養生息。但他表示有信心,「因為結婚場景不會消失,春天肯定會來的,在這一輪中會被淘汰的是只會是那些沒渠道的酒商。」

在白酒業內人士蔡學飛看來,傳統禮品與婚宴市場的衰退帶來了多元化消費的機會,對於酒企和經銷商而言,都需要尋找新的機會點。

蔡學飛表示,酒企可以精簡品牌結構,優化不同產品結構,同時,藉助去庫存、提高動銷率等舉措,解決生存問題;部分優勢經銷商可以藉機補充產品結構,有實力的經銷商還可以布局線上市場,開展一些類似於會銷、網銷等模式,藉助新媒體等,尋找新的增長方式。

(應被訪者要求,李立、徐強、李維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注意:中小酒企「轉業」生產酒精製品 是不是廣西、雲南甘蔗糖廠的...
    yntw.com糖網編輯註:近日北京商報的報導, 自新冠肺炎暴發以來,酒精、防護服、口罩等醫療救援物資成為稀缺品。在此大背景之下,部分酒企紛紛調整生產線,轉而生產酒精製品。在此大背景之下,部分酒企紛紛調整生產線,為疫情前線提供必要的物資保證。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宜賓國美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美酒業」)、衛河酒業等酒企紛紛調整生產線進行酒精生產。對此,業內人士指出,部分中小型酒企受到疫情影響並未復工,因此未復工期間,利用空閒生產線進行相應改裝,在滿足稀缺品生產的同時,也發揮了最大效能。
  • 春節銷售黃金期受衝擊 酒企「自救」:轉產消毒酒精、推出75度白酒
    「疫情爆發在旺季,這將會影響我們今年上半年的七成以上的營收。」曹磊估計,四月份以後他才能恢復到正常的訂單量了,「那時候已經是白酒消費淡季了。」酒企銷售擔心完不成任務在一線酒商直面疫情期間冷清市場行情的同時,上遊的酒企同樣岌岌可危,尤其是區域性的中小酒企。
  • 科普|讓酒企生產消毒酒精應急?有誤會的網友請看過來
    看到酒企這麼給力,廣大網友更高期望又來了。隨著疫情防控的深入,人們的安全意識不斷提升,對於居家消毒產品的需求持續旺盛,比如消毒酒精就是其中的大頭。近日,記者注意到不斷有網友提出,既然酒精能消毒,缺口又很大,在這種緊要時刻能不能讓酒企生產酒精,滿足供應呢?基本上這個誤會有點大。
  • 綿竹中小酒企 力求以流量促銷量
    「名酒企業擴大產品矩陣,銷售渠道下沉,區域酒的銷售市場在不斷被擠壓。」  ……6月10日上午,四川日報記者走進德陽綿竹產區,綿竹市酒類產業發展局專門舉辦了一場座談會,「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成為與會中小酒企負責人在發言中提到的共同話題。
  • 夾縫求生 綿竹中小酒企賣酒是認真的
    「名酒企銷售渠道下沉,區域酒銷售市場被擠壓。」 「白酒不同於其他行業,雲端招商不能面對面感受品質,效果不理想。」 …… 「夾縫求生」是川酒綿竹產區中小酒企負責人對企業現狀的共同感受,「綿竹以前有四百餘家酒企,現在只有59家酒企。」
  • 綿竹中小酒企 力求以流量促銷量
    「名酒企業擴大產品矩陣,銷售渠道下沉,區域酒的銷售市場在不斷被擠壓。」……6月10日上午,川報觀察記者走進德陽綿竹產區,綿竹市酒類產業發展局專門舉辦了一場座談會,「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成為與會中小酒企負責人在發言中提到的共同話題。
  • 高度烈酒真的可以替代醫用酒精嗎?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醫用酒精像口罩一樣成為了緊俏商品。隨著酒精消毒產品在藥店和網上很快斷貨,網上流行一種說法, 用高度烈酒——比如用波蘭產的酒精度高達96%的「生命之水」,稀釋到75%可以替代醫用酒精殺滅新冠病毒。這種說法是否可靠?
  • 白酒定義:酒精是酒?酒精酒是酒?不,純糧食酒才是酒
    這個度數在那時代可是美酒,因為都是幾度、十幾度的酒。度數不高的道理在於酵母菌生存條件限制,酵母菌把澱粉分解成糖,再分解為乙醇和二氧化碳。但是酵母菌對酒精有忌諱,當分解的酒精濃度到10%,就不再繁殖。也就是說,自然條件下釀酒,發酵到10度時酵母菌不能工作了,繼續發酵,勉強可以撐到18度,酵母菌完全失活了。所以說,在蒸餾技術普及之前,古人喝的酒,十幾度就是美酒了。
  • 辨別酒精酒不難,看3個酒精酒都有的特徵,再也不怕買到假酒
    小夥伴們想必對於「酒精酒」這個詞都不陌生,眼看離春節越來越近,到了走訪親友送禮的時候,買酒又到了最糾結的時刻,酒精酒一直是在市場上最猖狂的存在,尤其是到了購買白酒的高峰時期,市場酒精酒肆虐讓人防不勝防。我們都知道,酒精酒是三精一水勾兌而成,飲用的時候氣味衝,沒有什麼好的口感可言。
  • 白酒百億軍團再擴容,頭部集中化趨勢下,中小酒企的生死危局
    據悉,2020年,習酒集團的銷售額達到103億元,而2019年,習酒的營收為79.8億元,這也就意味著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之下,習酒的銷售額仍然實現了31.29%的驚人增幅。從市場上來看,習酒的省外市場份額佔比達到歷史最高,70.60%,意味著習酒的全國化進程進一步落實。
  • 綿竹酒企「抱團出擊」
    東聖酒業董事長鍾坤明介紹:「公司正在抓緊生產交付今年的20萬件新訂單。」  綿竹是四川白酒主要釀酒區之一,境內共有59家酒企。除聲名在外的劍南春,綿竹本土白酒的品牌「存在感」並不強。今年,不少綿竹中小酒企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都把樹品牌作為探索方向。
  • 75%酒精可殺滅病毒,來看看工業酒精、醫用酒精和食用酒精區別是什麼?
    其中提到的75%乙醇,指的就是濃度為75%的酒精。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工業酒精、醫用酒精以及食用酒精的區別。酒精,化學名是乙醇,是消毒劑中最常見的一種,也是白酒的主要成分之一。因其低毒、揮發性好、腐蝕性小、價格便宜,被廣泛使用。但是,坊間關於「酒精」的誤解還有很多。
  • 勾兌酒,用的哪種酒精?行家:酒精有三類,酒精酒一般用第3種
    不過,大家在交流的過程中也難免會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就比如一位曾買到酒精酒的一位小夥問:「酒精酒裡面的酒精,是我們用來消毒用的酒精嗎?」聽完這個問題,大家有說是的,有說不是的。為了解決大家這個爭論也得不出結果的問題,小編今天特意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資料,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資料中講解了3種酒精,看看哪一種才是酒精酒中的「酒精」?
  • 疫情下的中小塗企如何渡困
    眾所周知,2019年是中國塗料行業受環保安全影響史上最嚴、產業集中度提升、深度調整轉型的一年,本來就感覺「太難過了」的中小塗料企業「屋漏偏逢連夜雨」,始料未及的疫情讓房地產及塗裝業幾乎停滯不前,無數中小塗料企業普遍受到疫情影響。
  • 薇婭等直播大佬紛紛「飲酒」:中小酒企寄予厚望,或難成風口
    今年以來受到疫情影響,直播業務風生水起,較為保守的酒水行業也在試水這一新興渠道。此前不久,新興白酒品牌谷小酒旗下「萬裡宋境」登陸羅永浩直播間,當天登上銷售額第一名,達285萬元。谷小酒創始人劉飛也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疫情後,直播渠道打開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新的思路,作為網際網路電商的一種延展,創業者或品牌需要加深對於直播的了解,這將是未來跟消費者和用戶互動的最佳方式。中小酒企借直播突圍酒業渠道的每一次變革,都會倒逼企業隨之改變。
  • 食用酒精=醫用酒精?當心被忽悠!
    口罩的事最近說了不少,接下來說說酒精,有些商家直接把食用酒精,當作醫用酒精銷售。根據市民反映的線索,上午,行動員在閩江路西頭附近,看到一家名叫果色花香的小商店門口,擺著不少裝著透明液體的塑料瓶,乍一看,標籤上只有一個大大的75度字樣。
  • 為什麼有的醬香酒比較便宜,有的比較貴?有什麼「貓膩」嗎?
    相信大家都知道酒的市場非常龐大,而酒是一種快消產品。需求也是比較大,喝酒的人天天都有。無論是應酬還是招呼朋友送禮酒都是必須品,那麼為什麼市場上有的醬香酒比較便宜,有的比較貴的?這其中是不是存在什麼貓膩呢?
  • 為什麼有的酒喝了舒服,有的喝了會頭疼?原因在這裡
    「水為酒之骨,酒為詩之魂」是一代詩人對酒的禮讚。中國人在創造輝煌文明史的同時,也賦予了酒的文化靈魂。早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裡,就能聞到濃烈的酒香。如今更是一個不缺酒不少酒的時代,無論是聚餐、過年過節,還是職場應酬接待等各種場合都免不了要一點白酒。
  • 為什麼有的人喝一兩酒就醉,而有的喝幾斤也不醉?
    愛喝酒是許多人都有的習慣,婚宴、過節、娛樂場所甚至是普通的一日三餐都能見到各式各樣的酒。確實,喝酒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都會有的一種習慣。酒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諸如啤酒、白酒、葡萄酒等等等等。但如果是身體比較虛,缺少鍛鍊營養也不是很好的話,那麼抵抗力也會相對低下,對於酒精的抵抗力也就不是很足,所以很容易就會醉酒。再加上平時少喝酒或不喝酒的話,那別說一兩,烈的酒估計一口酒頭暈目眩了。
  • 工業酒精、醫用酒精、食用酒精,您都能分的清嗎?
    酒精,化學名是乙醇,是消毒劑中最常見的一種,也是白酒的主要成分之一。因其低毒、揮發性好、腐蝕性小、價格便宜,被廣泛使用。但是,坊間關於「酒精」的誤解還有很多。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工業酒精、醫用酒精以及食用酒精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