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老字號燒鴨粉店,肉多到看不見粉,大半夜還有很多的哥過來吃

2020-12-18 阿牛哥探店

#南寧探店打卡#

南寧是個米粉之城,這裡集合了廣西各地的米粉,除了南寧本地著名的老友粉,還有螺螄粉、桂林米粉、生榨米粉、燒鴨粉等也很出名,都在南寧遍地開花。

位於新陽中堯路口的這家燒鴨粉店是一家老字號了,開了很多年,每天24小時營業,因為便宜好吃分量足,而且生菜、酸豆角、酸筍、酸菜、辣椒等都是隨便吃,所以生意很火,大半夜經常還有好多的哥也過來吃粉。

口碑老店了,燒鴨粉是他家的招牌,價格很親民,2兩9.5元,粉看起來很足,感覺差不多和三兩一樣多,米粉是有點細的扁粉,口感軟滑,燒鴨的皮很脆,油滋滋地吃著很香,湯頭清甜,應該是骨湯加了燒鴨汁,不鹹不淡,味道恰好到處,加點生菜之後口感更加豐富。

燒鴨飯也很不錯,肉給得多多的,還送了一碗鴨紅湯。味道雖不是非常驚豔,但挑不出毛病,性價比很不錯,十幾悶悶左右就能吃得飽飽的,平靚正咯!

喜歡吃鴨腿可以加個鴨腿,喜歡吃皮的就點燒鴨飯,燒鴨醬汁很濃鬱,拌飯吃真的挺好吃的。

旁邊的配菜有生菜、蔥花、青椒、酸筍、酸菜、蒜末等,可以自助添加,隨便加,任意加,我覺得這點很好,雖然店家有點虧,但是滿足了吃貨們「多多益善」的小貪心。

因為店開了好多年了,沒有什麼環境可言,所有的裝修都很陳舊了,這樣的小店不講究什麼環境和服務,全憑味道和性價比來吸引顧客。

相關焦點

  • 南寧這12家無數人打卡的燒鴨粉,皮脆流油,每次路過都會流口水!
    有一種粉,10米外都能聞到它很難讓人不注意到它皮脆流油,醬汁香濃那滋味兒,銷魂到飛起來~它就是濃鬱好吃的燒鴨粉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南寧12家無數人打卡的燒鴨粉店保證讓你看了流口水~(排名不分先後)琅東六組菜市內的燒鴨粉被眾多吃貨們推薦這裡的燒鴨,是粵式做法
  • 南寧琅西網紅燒鴨粉店,每天顧客人山人海,吃粉場面像打仗
    南寧的米粉店眾多,基本上每隔三五十米就有一家,最常見的有老友粉、螺螄粉、桂林米粉等。最近幾年,不知從何時開始又流行起了燒鴨粉,而且喜歡吃的人還不少。
  • 南寧口碑最好的燒鴨粉,10元吃到飽18元吃到爽,客人大半夜還排隊
    尤其是南寧人,對米粉真是瘋狂的喜愛,早上中午晚上和宵夜四頓米粉都不在話下,不止愛吃老友粉生榨米粉,因為挨著越南近,越南米粉也愛吃,有人說米粉就像南寧人一樣,有著與生俱來的包容感,可以包容萬物,不管什麼澆頭,都能和米粉完美地融合。在南寧獅山公園對面有一家燒鴨粉,就是把燒鴨和米粉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是南寧口碑最好的燒鴨粉,已經開了許多年了。
  • 流口水~別看南寧這些店破舊,裡面的食物卻超級好吃!
    隔山肉和豬舌頭最為搶手,每個慕名而來的食客都會點它,各色的白切按斤稱,隨便拿,所以一次能吃到很多種隨心搭配的肉。 地址:青秀區琅東十三組十三棟六號
  • 南寧最銷魂的50碗粉,一天一碗,滿足你對粉的所有幻想!
    在臨勝街的那家老店被拆了之後搬到了市一醫院新起急診大樓對面~粉質偏白,豆腐皮、紫蘇是推薦配菜,配料多味道獨特。幹撈的酸甜適中花生脆,吃飽飽後真心的滿足。價格也便宜,早上到中午都有很多人排隊,人氣挺高的。
  • 南寧中山路美食街 有你不敢吃的 還有不得不吃的復記老友粉
    南寧的中山路,位於南寧市市中心,周邊商業林立,是全國都很出名的小吃一條街。歷史悠久,美食眾多,是南寧人宵夜最喜歡去的地方,也是到南寧旅遊的朋友必去的地方。從南寧傳統的小吃, 芋頭糕 、圈筒粉、 粉餃 、油條、燒烤、田螺、海鮮、 酸野 、水果、 涼茶 、鮮榨果汁、花生糊、芝麻糊、 湯圓 、餛吞、 牛肉丸 、八珍伊面、 老友粉 、小炒,到武漢的 鴨脖 、香港的 缽仔糕 、北京的炒板慄、雲南的 汽鍋雞 、臺灣的 大腸包小腸 、 蚵仔煎 等應有盡有,美味異常。自從中國東協博覽會在南寧永遠落戶後,中國中央電視臺還在2010年在中山路拍攝紀錄片。
  • 南寧最全米粉指南!在南寧想吃粉,收藏這一條就夠了!
    馬上收藏,明天走起吧~西環螺螄粉西環螺螄粉在南寧也算是老店了,18年經歷風風雨雨,依然還門庭若市。作為一個從小吃螺螄粉長大的柳州人來說,在南寧能吃到一碗正宗的螺螄粉是多麼的感動。肥瘦相間的碎肉,混著一點油油的肉汁澆在粉裡,吃進嘴不僅有一丟丟肥肉膩膩的感覺,還有瘦肉的香味,蠻有層次感的捏!紫蘇+蒜米+酸梅配備的紫色配料,非常特別和扎眼!
  • 南寧這家寶藏老友粉店,每天24小時營業,知道的人卻不多
    這是深藏在南寧人民路上的一家不起眼的老友粉店,在人民永寧路口公交站後面,藍色的招牌還是比較顯眼的。這是一家24小時都營業的粉店,老闆很任性,喜歡熬通宵,白天給工仔做,晚上自己上,每天早上六點等人來接班再回去睡覺。
  • 南寧這些老店,回來了!
    >2月上旬吃遍小分隊給各位吃貨們分享了一篇《南寧的100家寶藏》 吃貨們最多的疑問就是「這些店什麼時候開門?」小吃貨和同事就點了好幾次肥喏喏的外賣,蜜汁熱狗、蜜汁鴨腿、蜜汁雞翅、蜜汁雞腿、蜜汁鴨下巴.還是那個味,太饞了! 「一碗燒鴨粉,少粉加鴨腿加叉燒!」 地址 | 興寧區 望州路南桐路16號營業時間 | 09:30-05:00(售完為止)
  • 桂林最任性的一家燒鴨店,一天只賣五隻燒鴨,不預約還不給吃
    在桂林信義路茉莉小區對面,有一家很任性的燒鴨店,這家店以賣燒鴨為主,另外還有手撕雞、燒鴨粉、燒鴨飯。店家比較佛系,每天營業時間很短,周末還不開門,一天只賣五隻燒鴨,營業全以群內接龍形式預約吃粉,如果沒有預約的話即使到店也是吃不上的。
  • 南寧這15家開在巷子裡的店!沒有南寧土著帶路都找不到!
    幹撈燒鴨粉,裡面放的是番茄汁 酸酸甜甜,很適合夏天吃 酸菜酸筍隨便加,燒鴨中規中矩 從麵粉廠搬過來的口碑很好的粉店 店不大,早高峰食客很多,所以略顯擁擠 吃什麼在窗口跟大姐說,她會記在板子上 收錢然後告訴你號數,叫號取餐
  • 巷口 ▏皮脆流油,吃得好抵,這家燒鴨粉每天只賣12隻燒鴨,賣完收攤!NO.338
    很多人都羞愧於袒露自己的心扉,可是,我就是愛吃肉啊,我每天、每頓都在想我要吃什麼肉,這是不是病吶?不吃肉,那你還真的傻!朋友A跟我去吃粉的時候,「你看這家粉,老闆真小氣,肉都沒兩丁。」什麼時候,肉的多少也成為了柳州米粉 好不好吃的一個衡量標準。
  • 柳州這4家藏在小巷子裡的燒鴨粉,皮脆流油,鴨醬香濃,每次路過都會流口水!
    了,不論是住在陽光100附近還是在這邊上班的朋友,相信大多數吃貨都來吃過這家燒鴨粉。這家燒鴨粉開在三都鎮的菜市內,只要問周圍人,幾乎沒有一個人不知道的!這家燒鴨粉在這個市場內已經做了很多年了,祖傳的秘方,超過40年的老手藝,至今已經傳承兩代人了。
  • 南寧開了十幾年的汕頭牛肉粉,是無數打工人的秘密食堂.
    光提搜品廊和和平,便勾起無數老南寧的回憶。如今百年老街變得很多人都不太認識了,街道的老字號倒下、新店開起,再然後,新店也變成了老字號。作為藏於其中的飲食之所,許多新老餐館不僅被專程趕來的的老饕奉為圭臬,而且也已成為附近來往的居民、打工人與商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在西關路的鎮北橋旁,一片樹蔭之下的是一排稍顯簡陋的門面中,這家【汕頭牛肉粉】就藏在這裡。
  • 狗肉粉15塊一份,肉比粉還多,為何很少看到女人來吃?
    在廣西凌雲、玉林、南寧等地,都可以看到狗肉粉,狗肉粉是地方的一種風味小吃,原汁原味,湯清肉嫩,店家還配有一碗蘸料,蘸一下,咬一口,鮮香極了。不過,很少看到女人來吃,都是一大幫糙老爺們光顧。女人不愛吃狗肉粉,也許是出於對狗狗的喜愛,不敢吃,也不忍下口,所以很少去光顧這些店。
  • 飯點要排隊的燒鴨粉,我愛檸檬鴨幹撈
    收到網友提示,中心區新開一家燒鴨粉,一到飯點就人聲鼎沸,馬上過來幫大家試個味道!隨手採訪了一下店裡的師傅,才知道這家店的燒鴨很有意思,每份都要經過仔細地稱重,不可短缺。第一次見到默認配多一份鴨血的燒鴨粉,好評~
  • 盤點南寧50家人氣老店,吃過10家以上才算是真正的吃貨!
    開店歷史:近十年  從麵粉廠搬過來的口碑很好的粉店,店不大,早高峰食客很多,所以略顯擁擠,吃什麼在窗口跟大姐說,她會記在板子上,收錢然後告訴你號數,叫號取餐。隔山肉和豬舌頭最為搶手,每個慕名而來的食客都會點它,各色的白切按斤稱,隨便拿,所以一次能吃到很多種隨心搭配的肉。
  • 老饕們的私藏好店在這裡丨老友粉(下)
    這可能算南寧現在還在營業的年代比較久遠的老友粉店了,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在繁華的老街裡做著傳統的老友面。老闆娘是位總是有很多奇怪想法的大姐,會因為考慮到外地人吃不慣老友粉裡的豆豉,就提前把蒜米、豆豉搗碎到幾乎看不出後放入罐中跟酸筍一起醃製,不放雞精不放味精是她這麼多年的小堅持。
  • 曾經有一位老外揚言說要在1年內吃遍南寧,結果5年了還在青秀區..
    仙池八仙粉、舒記老友、牛扒大亨西餐廳、大咖食堂日料、樂時榴槤披薩、包司令、豬扒包……還有許多特色美食在這兒都能吃得到哦,一路上有超過80多家的美食店,讓你吃到胃爆炸!南寧幾乎一半的奶茶店,都聚集於此啦~菜茶茉查理王子大維喜茶嶽小姐……奶茶多得讓你喝不過來,選不過來!而且奶茶街邊還有許多帶遮陽傘的小桌可以就坐,非常像國外的feel呢~奶茶街,還是許多潮男潮女經常出沒的街!如果說秀色可以餐了的話,來奶茶街你就能吃飽,真的……
  • 新店 | 肉比粉還多的幹撈粉來了!這種拌粉方式,我在柳州沒見過!
    粉在加入滷水之後,燒滷滷水的味道多一份則鹹,少一分則缺少特色。而堅持要找到契合味道的老闆,終於在2年後的今天,開了這家店。老闆說「如果店的位置在很顯眼的地方,就算大家都來吃也顯不出我家味道有多好。我就是要開在這種邊邊角角的地方,還要吸引人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