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菜譜加了「留學小主」幾個字,關注和瀏覽量蹭蹭的漲,嚴重暴露了各位小主的身份,親生的沒錯!不然誰會幫你們看菜譜呢。有人表達思念的放鬆是傾訴,留守家長們表達思念的方式則是菜譜,比如每逢佳節胖三斤的怪蜀黍,今天就要做一道我貌美如花的女兒大愛的日式咖喱雞飯。
這是一條煽情的分割線
咖喱是多種香料的組合併沒有固定的配比,源自印度而又遍及亞洲,你可以理解成印度版十三香。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各地人的性格特點也體現在當地的飲食文化上。比如東北人於酸菜白肉燉粉條的樸實豪放,廣東人於粵菜的大膽精細。咖喱的各種版本亦是如此,開掛三哥的咖喱熱烈奔放且刺激濃鬱,薩瓦迪卡國的咖喱則婀娜多姿富於變化(你看懂了對吧?),霓虹國的咖喱則含蓄內斂清單柔和。
日式咖喱加入了蘋果醬,層次豐富回味柔和,今天就把這款美味又簡單的日式咖喱雞飯分享給各位小主
日式咖喱雞飯
主料:雞腿肉200克,胡蘿蔔100克,土豆100克 。洋蔥50克
調料:日式咖喱膏 適量 , 食用油 15克
說明:主料的比例可任意變化,咖喱膏用量以鹽味合適為主。
我手邊只有這款臺灣原產的日式咖喱膏,味道比日本原產的還是差點意思,各位小主去亞超還是買日本SB咖喱膏吧,不是罵街哦,這個日本廠牌叫S&B,國內翻譯成愛思必。買的時候注意辣度選擇。順便說一下,喜歡吃日本芥末的,這個SB也是個好味道。
這個咖喱膏可以用其他肉,我們選做咖喱雞隻是雞肉比較容易熟且容易採購。據我家貌美如花的好好偵察,超市裡去骨分割好的雞肉要比整隻的雞腿貴一倍以上,所以今天用整隻雞腿做示範,怕麻煩的土豪可以直接買去骨的雞腿或雞胸肉。雞腿肉口感更好一些。
雞腿內側朝上,用刀尖沿著腿骨劃開,很輕鬆就可以骨肉分離了,然後再用手把雞皮撕下來,把雞肉切成2釐米左右的丁。zhe
這樣就好了,扔掉骨頭,雞肉待用。小白們還是直接去超市買剔骨肉吧。
電爐5-6檔,把洋蔥胡蘿蔔土豆都切成2釐米左右的塊,鍋內加油加入這些東西翻炒兩三分鐘即可,再把雞肉放進去炒到發白就可以加水了,水量以稍微蓋過食材為標準。橄欖油有濃鬱的香味會和咖喱衝突,不建議使用。
這樣就可以加水了
繼續用5-6檔煮大概10分鐘左右,嘗嘗胡蘿蔔變軟,加入咖喱膏,咖喱膏含有鹽份,根據個人口味添加咖喱膏的用量即可,一般不用再加鹽。
根據水量改成大火收汁,等湯汁到自己喜歡的粘稠度就完成了。咖喱膏加入會糊鍋,在胡蘿蔔沒熟之前不要加入,並注意攪動。
說了半天,就是先煮菜再咖喱調味。是不是零失敗?
香味撲鼻的咖喱雞做好了,快拌上米飯開動吧!慢慢慢,這麼好的色相怎能不拍照發朋友圈顯擺顯擺?比如怪蜀黍我就是這樣做的。不說了,看圖吧。
END
我知道有些粑粑麻麻看到這裡也要躍躍欲試了,也有些巧手寶寶不滿足於這麼簡單的菜式,好吧,怪蜀黍再分享一下有關咖喱的小資料。
你不關注我,你以為我會把明天要做煲仔飯的事告訴你嘛!
以下的,給準備晉級的咖喱愛好者
印度咖喱比較濃鬱,我個人感覺做牛肉比較合適,但是咖喱粉需要炒,給各位推薦這種油咖喱吧。國內比較容易買到。使用方便。
泰國咖喱馬來咖喱大同小異,分紅咖喱,黃咖喱,綠咖喱,其中紅咖喱是比較辣的,慎選。綠咖喱我感覺適合配海鮮類,黃咖喱做肉類海鮮都成,泰國咖喱一般需要配合黃油和椰漿一起使用,買的時候記得同時採購。還有那個地球人都知道的冬陰功湯,其實就是薩瓦迪卡版海鮮酸辣湯,長草的可以試試。
打開是醬紫的。
日式咖喱操作最簡單,口味也比較柔和 ,成功率也高,推薦是SB牌,國內叫愛思必,你若記不住,愛撕逼總能記住吧!國內超市常見的日本牌子還有好伺 百夢多。大連產的,味道稍微差點意思。
日式咖喱打開是這樣的小包裝,很方便
感覺身體被掏空,
真的沒啥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