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寶華寺居士菩薩戒法會圓滿 3000餘人受戒

2021-01-07 手機鳳凰網

雲南昆明寶華寺傳授在家居士菩薩戒(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雲南省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昆明寶華寺方丈崇化大和尚為得戒大和尚(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清淨威儀(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學習穿袍搭衣(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法會莊嚴殊勝,信眾虔跪,悉心聆聽。(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鳳凰佛教通訊員李升識昆明訊:2017年11月9日至14日,雲南昆明寶華寺傳授在家居士菩薩戒,來自雲南省內外三千餘名信眾齊聚寶華古剎求授居士菩薩戒。法會禮請雲南省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昆明寶華寺方丈崇化大和尚為得戒大和尚,大理觀音塘方丈妙智大和尚為羯磨阿闍黎,昆明寶華寺監院傳輪法師為教授阿闍黎,三師法相莊嚴,威儀具足。法會依次授三皈、五戒、菩薩戒。全體戒子懷著崇敬的心情,學習穿袍搭衣,展現清淨威儀,體驗心靈淨化。

法會經過結界、請職、懺摩、授三皈五戒、開示、講戒、結壇、證授菩薩戒等一系列儀式,於眾善信洪亮而篤定的「能持」回答聲中,三師為大家證授了在家菩薩戒。

整個法會莊嚴殊勝,信眾虔跪,悉心聆聽。此次法會旨在增上在家居士的慈悲智慧,提高正知正見、正信正行的修學認識,引導四眾弟子如律修行,愛國愛教,戒法與國法並重,出世與入世齊修。

大家參與,大家歡喜。昆明寶華寺傳授在家居士菩薩戒法會在一片祥和的氛圍中圓滿落幕,以此殊勝功德,回向世界和平,國泰民安,社會和諧,人民安樂。

在家居士菩薩戒為佛弟子所受持,在家居士的修學次第,是以所受戒法的層次而定,皈依三寶,是最先入門的基層。在家居士分為三皈、五戒、八關齋戒、在家居士菩薩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寶為根本。《梵網經菩薩戒》云:受持菩薩戒有五種殊勝功德利益:一者常得十方諸佛常年守護;二者臨命終時正見歡喜;三者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四者功德成就、戒度成就;五者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發菩提心、受菩薩戒,是凡夫從最初的聞修佛法開始,真正在三寶面前發起菩提心走向解脫道、菩薩道的一個起點。

相關焦點

  • 湖北赤壁圓通寺2020年冬季傳授在家居士菩薩戒法會圓滿
    法師首先向眾戒子強調了戒前開導及學戒的重要性——去除心中對戒的疑惑,從而堅定信願,以虔誠心、清淨心納受戒體。隨後對什麼是菩薩戒、如何發菩提求受菩薩戒及菩薩戒的功德和受持作了詳盡的講解,眾新戒戒子們對於戒相與持戒等諸疑問,恭請果喜律師作詳細的開示。晚上,眾戒子們心懷虔誠,深心懺摩:願發菩提心,懺悔諸業障,願常隨佛學,世世常行菩薩道。
  • 成都文殊院己亥年傳授居士菩薩戒法會圓滿
    成都文殊院舉行己亥年傳授居士菩薩戒法會(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文殊院)謝師圓滿(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文殊院)2019年12月19日,成都文殊院己亥年傳授居士菩薩戒法會圓滿結束。上午8時,恭請文殊院座元智海大和尚為菩薩戒法師,首座宏琳法師為羯磨阿闍梨,首座能幹法師為教授阿闍梨,為近三百名戒子正授菩薩戒。下午,謝師圓滿。《梵網經》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為圓滿眾多佛弟子求受菩薩戒的心願,成都文殊院經過數月的籌備,舉行了「己亥年傳授居士菩薩戒法會」,於12月14日淨壇,12月15日開始。
  • 雙桂堂2019年春季傳授三皈五戒、居士菩薩戒通啟
    秉承佛制,廣度有情,重慶市梁平區佛教協會主辦,梁平雙桂堂承辦2019年春季傳授五戒、居士菩薩戒法會。由雙桂堂方丈、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重慶佛協會長身振法師擔任戒和尚。居士受皈依三寶,滅無量重罪,得三十六位善神佑護,不墮惡道。三世諸佛,均以持戒為根本。五戒十善,為積集福慧之根本,亦為往生極樂之淨業資糧。
  • 自修開悟的人當受菩薩戒,若因緣不足可自誓受戒
    末法修行當以戒為師,我們今生如果尚未受持菩薩戒,應當要設法求受。如果沒有因緣受持菩薩戒,可以先自行於佛像前自誓受戒,等候將來因緣具足時,仍然應當依照菩薩戒經的說明,向已經受菩薩戒的菩薩法師、菩薩居士或菩薩僧求受菩薩戒。自誓受戒可以不必誦戒相、不取相為戒,因為這是對已經明心見性的人而言。
  • 佛光山在家五戒菩薩戒正授 兩千佛弟子承擔社會清淨使命
    導語: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佛光山舉行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會。逾2千在家居士齊聚佛光山大雄寶殿成佛大道,圓滿五戒、菩薩戒正授。(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從天色微明到晨曦初露,直至朝陽遍灑,逾2千在家居士齊聚佛光山大雄寶殿成佛大道,在鐘鼓齊鳴、虔誠唱誦的莊嚴肅穆壇場中,圓滿五戒、菩薩戒正授。 在懺摩、跪拜中,不少人生起慚愧心,發願斷除往昔過惡。
  • 《梵網經》菩薩戒和《優婆塞戒經》菩薩戒的區別!大安法師
    住滿半年,各種條件經考察合格之後,還要在二十個清淨比丘前來受菩薩戒,才能夠得戒。受菩薩戒後常犯,罪業是否比不受戒大。        居士:是先受菩薩戒後再慢慢持,還是等持好了再受?如果受了戒又常常犯,罪業是否比不受戒來得大?
  • 大安法師:《梵網經》菩薩戒和《優婆塞戒經》菩薩戒的區別!
    別看《優婆塞戒經》菩薩戒戒條少,得戒的條件卻很嚴格。求受五戒以後,居士要到僧團裡去住半年。住滿半年,各種條件經考察合格之後,還要在二十個清淨比丘前來受菩薩戒,才能夠得戒。受菩薩戒後常犯,罪業是否比不受戒大。居士問:是先受菩薩戒後再慢慢持,還是等持好了再受?如果受了戒又常常犯,罪業是否比不受戒來得大?
  • 11-16~22 內蒙古包頭市清淨寺將傳授在家菩薩戒
    受戒時間安排受戒報到時間:2016年11月15日(農曆10月16日)全天戒期開始時間:2016年11月16日(農曆十月十七)上午圓滿回程時間:2016年11月22日(農曆十月廿三)下午受戒報名地點:清淨寺接待室受戒諮詢電話:法如師父:14747234068                中如居士:13514726636清淨寺地址: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萬水泉鎮清淨寺包頭市清淨寺自從2007年以來,先後按佛制如法為在家佛弟子傳授了三次在家菩薩戒
  • 慈願祈福供燈推薦:普通在家人,受持哪種菩薩戒比較合適?
    佛門信眾問:普通在家人受持哪種菩薩戒比較合適?請法師慈悲開示:1.受持菩薩戒是直接受還是先持五戒、八關齋戒再受菩薩戒這樣漸次地受?2.優婆塞戒經菩薩戒,梵網菩薩戒,瑜伽菩薩戒有何區別?如果受持的話各有什麼要求限制?
  • 山東嘉祥法雲寺傳授第二屆在家菩薩戒法會圓滿結束
    法雲寺舉行在家菩薩戒法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受戒信眾(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2015年9月5日,農曆七月二十三日,山東省嘉祥法雲寺第二屆「在家菩薩戒法會」圓滿結束。
  • 持戒好修行 法鼓山舉辦第21屆在家菩薩戒
    法鼓山舉辦第21屆在家菩薩戒法鼓山舉辦第21屆在家菩薩戒佛教在線臺灣訊  「恭喜新戒菩薩,生日快樂、光明遠大!」6日上午10點,在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的祝福聲中,近600位來自海內外的在家居士,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大殿禮成「第21屆在家菩薩戒」戒期,歡喜圓滿今年第一梯次正授菩薩戒儀式。
  • 柏林禪寺2019年傳授在家菩薩戒法會通啟
    為感恩護法居士多年來對三寶的護持,柏林禪寺將於5月9日至5月11日(農曆四月初五至四月初七)舉辦傳授在家居士菩薩戒法會。法筵殊勝,盛會難逢,歡迎有條件的在家居士踴躍報名,共沾法樂。菩薩戒者,乃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據《梵網經》(卷下)所載,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一者,常得十方諸佛愍念守護;二者,臨命終時,正見心歡喜;三者,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四者,功德成就、戒度成就;五者,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 普陀山佛教協會傳授在家菩薩戒法會圓滿
    普陀山佛教協會舉行傳授在家菩薩戒法會(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寂戒法師)傳戒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寂戒法師)2018年12月10日,農曆十一月初四,普陀山佛教協會舉行傳授在家菩薩戒法會,禮請道慈律師為菩薩戒法師,六十六名善信圓受在家菩薩戒。
  • 受菩薩戒的好處與功德
    所以,菩薩戒是諸佛本源,是菩薩的根本,也是一切佛弟子成就佛道的根本。    此外,《梵網經》記載,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 感得十方諸佛愍念、守護;臨命終時正見,心生歡喜; 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功德多聚,戒度成就;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 何謂「千佛大戒—菩薩戒、通戒、別戒、六重戒、二十八輕戒」
    而落實菩提心的法門雖有很多,其中以受持「菩薩戒」為最方便、具體的入手處。華嚴經上說:「戒為無上菩提本」,經典中也記載著:三世諸佛都是由受持「菩薩戒」而圓滿成佛的。所以「菩薩戒」是從始至終,引導我們實踐菩薩道、圓滿菩提心的最珍貴法寶!千佛大戒——菩薩戒那麼,什麼是「菩薩戒」呢?「菩薩」是悲憫眾生苦迫,發願要引導眾生出離的人。
  • 菩薩戒:什麼人可受?內容是什麼?有何功德?
    為修習一切善法、圓滿菩提所修的律儀戒,是修善門,以修身、口、意的善業迥向無上菩提,如常勤精進、供養三寶、心不放逸、行六波羅蜜等。一旦犯過,則要如法懺除,重新立願,發菩提心,長養一切諸善法。此即報身之因,以其止惡修善,故成報佛之緣。如《釋門歸敬儀》卷上說:攝善法戒是勤修善法,為報身之因。饒益有情戒:又稱攝眾生戒。是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屬於利生門。
  • 持戒才能心定,在家人受菩薩戒的體會,沒那麼困難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句話,讓我願意參加此次殊勝的在家菩薩戒法會。禪修時,聽師父開示六波羅蜜的道理,反照自己,頓覺往昔所作所為實在缺少菩薩的精神:凡事未能先求利他,別人又怎會來成就自己?明白現在的一事無成,是因為自私。
  • 受菩薩戒得戒因緣
    受菩薩戒的條件:現在有一些人一聽到有人要發心受戒,他總是馬上一大堆的要求和條件去攻擊別人:"對佛法了解多少啊,什麼都不懂何談受菩薩戒啊?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有沒有做到啊,人都沒做好還想當菩薩啊!弟子規學了多少啊,有沒有全部做到啊,弟子規學佛的基礎都沒做到,當什麼菩薩啊,菩薩戒能做到幾條啊,能不能守得住啊,都做不到還受什麼菩薩戒啊!"
  • 瑜伽菩薩戒本法要(一)
    菩薩戒是加行戒,在受持七眾別解脫戒後,更進一步的修學,在菩薩的三聚淨戒中,七眾別 解脫戒為律儀所攝,是戒律的入門修學,基本功,應儘量保持不犯,待修學成熟後,進而修學攝 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進入菩薩道的核心,直至成佛。因此,各各應先受個別的律儀戒,如優婆 塞戒、比丘戒等,才受菩薩戒,故菩薩戒較少觸及律儀戒,但不是棄律儀,而是含攝其中。
  • 釋淨空:很多人受菩薩戒,是不是真的得戒了呢?
    犯戒不犯戒,我不問你這個,我先問你受菩薩戒,你是不是真的得戒了?你得戒就犯戒,你沒有得戒你犯什麼戒!我再問你,菩薩戒之前,如果說出家,你應該受過比丘戒,比丘戒你得到沒有?比丘戒之前是沙彌戒,沙彌戒得到沒有?沙彌戒之前,你沒有出家的時候,你受過三皈五戒,三皈得到沒有?五戒得到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