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願祈福供燈推薦:普通在家人,受持哪種菩薩戒比較合適?

2021-01-07 慈願祈福供燈

佛門信眾問:普通在家人受持哪種菩薩戒比較合適?

請法師慈悲開示:

1.受持菩薩戒是直接受還是先持五戒、八關齋戒再受菩薩戒這樣漸次地受?

2.優婆塞戒經菩薩戒,梵網菩薩戒,瑜伽菩薩戒有何區別?如果受持的話各有什麼要求限制?

3、普通在家人受持哪種菩薩戒比較合適?

4.是先受戒再學戒再守戒嗎?如果這樣的話會出現受了後犯戒的情況,是不是很嚴重?該怎麼辦呢?

5.普通在家人是受持一種菩薩戒還是幾種菩薩戒都可以受?

6.居士受持菩薩戒後參加法會必須搭縵衣嗎?

天台慈恩寺住持 智渡法師答:

1、需要先持五戒,再求授菩薩戒。

2、《優婆塞戒經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戒,《梵網菩薩戒》十重四十八輕,《瑜伽菩薩戒》十八重四十六輕戒。

3、普通在家人受持《優婆塞菩薩戒》比較適合。

4、要先受戒再學戒,學好戒就不會犯戒。沒學好的即使犯了戒也比沒受戒要好,至少有補救的可能——因為戒通懺悔,因此可以用懺悔來彌補。

5、普通在家人不宜受《梵網菩薩戒》。

6、是否需要搭縵衣應該根據法會要求。

相關焦點

  • 受持菩薩戒,是人生最重大的事情
    在社會轉型期,有些人顛覆了傳統的價值觀念,正確的價值觀念還沒建立,這些人很難做到無私奉獻,更難以受持菩薩佛經中說,在其他佛剎中多世累劫積累資糧的功德,也沒有在娑婆世界裡受持戒律的功德大。發起菩提心、受持菩薩戒,是人生最重大的事情。佛經中也講過,只要有菩提心或菩薩戒,修行或解脫道路上最大的問題就已經解決了。
  • 11-16~22 內蒙古包頭市清淨寺將傳授在家菩薩戒
    近兩年來,在發無上心的居士同修的祈請下,清淨寺方丈超進法師,監院法隆大法師發慈悲心,決定在百忙中為眾居士傳授在家菩薩戒,禮請具足正知正見,戒行清淨的大德為戒師,戒期七天。七天中將為戒子講解《在家菩薩戒》、教授佛教禮儀,講授佛學知識,領眾禮佛懺摩,正確引導大眾如法發心,如法求戒,如法受戒,如法持戒,以此正因,畢竟成就無上菩提。望發大菩提心、修大乘行的居士同修們踴躍報名參加。
  • 自修開悟的人當受菩薩戒,若因緣不足可自誓受戒
    末法修行當以戒為師,我們今生如果尚未受持菩薩戒,應當要設法求受。如果沒有因緣受持菩薩戒,可以先自行於佛像前自誓受戒,等候將來因緣具足時,仍然應當依照菩薩戒經的說明,向已經受菩薩戒的菩薩法師、菩薩居士或菩薩僧求受菩薩戒。自誓受戒可以不必誦戒相、不取相為戒,因為這是對已經明心見性的人而言。
  • 受菩薩戒的好處與功德
    受持菩薩戒的功德: 菩薩戒涵蓋七眾戒,超勝一切戒功德,而且是過去七佛戒法,這是菩薩戒的殊勝與尊貴處。如《梵網經》說:過去莊嚴劫千佛、現在賢劫千佛,都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未來星宿劫中的千佛,仍然要受持菩薩戒才能成佛。
  • 慧超法師:如何提高傳授在家菩薩戒的含金量
    這為了接引普羅大眾進入佛門皈依和受戒,培育了良好的土壤,為進一步受在家菩薩戒奠定了有力的基礎。而且,受持菩薩戒是修學大乘菩薩道必不可少的條件,菩薩戒稱為「千佛大戒」,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皆因受菩薩戒而成佛。也就是說,受持菩薩戒,就是進入快速成佛的快車道。因為菩薩戒是「諸佛之本源,諸菩薩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
  • 佛光山在家五戒菩薩戒正授 兩千佛弟子承擔社會清淨使命
    導語: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佛光山舉行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會。逾2千在家居士齊聚佛光山大雄寶殿成佛大道,圓滿五戒、菩薩戒正授。(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從天色微明到晨曦初露,直至朝陽遍灑,逾2千在家居士齊聚佛光山大雄寶殿成佛大道,在鐘鼓齊鳴、虔誠唱誦的莊嚴肅穆壇場中,圓滿五戒、菩薩戒正授。 在懺摩、跪拜中,不少人生起慚愧心,發願斷除往昔過惡。
  • 持戒好修行 法鼓山舉辦第21屆在家菩薩戒
    法鼓山舉辦第21屆在家菩薩戒法鼓山舉辦第21屆在家菩薩戒佛教在線臺灣訊  「恭喜新戒菩薩,生日快樂、光明遠大!」6日上午10點,在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的祝福聲中,近600位來自海內外的在家居士,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大殿禮成「第21屆在家菩薩戒」戒期,歡喜圓滿今年第一梯次正授菩薩戒儀式。
  • 《梵網經》菩薩戒和《優婆塞戒經》菩薩戒的區別!大安法師
    《優婆塞戒經》菩薩戒的區別        大安法師:《梵網經》菩薩戒是十重四十八輕戒,通出家在家,叫做頓立戒。        大安法師:現在一般人對持戒有一種畏懼之心,就是怕自己持不好戒,罪過很大,會下三惡道。其實,受菩薩戒的前提是要發菩提心,受了戒就跟成佛結上了緣。        能夠跟成佛結上緣分,比不受戒而沒有緣分來得強。寧可受菩薩戒,犯了重戒下地獄,也比你不受菩薩戒好。        為什麼呢?因為結上了緣分,所以下地獄出來後還可以成佛。
  • 大安法師:《梵網經》菩薩戒和《優婆塞戒經》菩薩戒的區別!
    大安法師:《梵網經》菩薩戒是十重四十八輕戒,通出家在家,叫做頓立戒。無論是受沒受過三皈五戒,只要他能聽懂法師語,能夠發菩提心,有菩薩的種性,都能受《梵網經》菩薩戒。《優婆塞戒經》菩薩戒是六重二十八輕戒,只對在家人,叫漸持戒。漸持戒就是要經過一個過程,居士首先要受三皈五戒,然後才能受菩薩戒。
  • 菩薩戒:什麼人可受?內容是什麼?有何功德?
    菩薩戒菩薩戒是大乘菩薩所受持的戒律,又稱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是屬於七眾戒以外的別解脫戒。其特色涵蓋了七眾戒,而又超勝一切戒。因此,凡是發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受持。一、菩薩戒的內容菩薩戒的內容為三聚淨戒,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
  • 昆明寶華寺居士菩薩戒法會圓滿 3000餘人受戒
    雲南昆明寶華寺傳授在家居士菩薩戒(圖片來源:鳳凰佛教)(圖片來源:鳳凰佛教)鳳凰佛教通訊員李升識昆明訊:2017年11月9日至14日,雲南昆明寶華寺傳授在家居士菩薩戒,來自雲南省內外三千餘名信眾齊聚寶華古剎求授居士菩薩戒。法會禮請雲南省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昆明寶華寺方丈崇化大和尚為得戒大和尚,大理觀音塘方丈妙智大和尚為羯磨阿闍黎,昆明寶華寺監院傳輪法師為教授阿闍黎,三師法相莊嚴,威儀具足。
  • 何謂「千佛大戒—菩薩戒、通戒、別戒、六重戒、二十八輕戒」
    而落實菩提心的法門雖有很多,其中以受持「菩薩戒」為最方便、具體的入手處。華嚴經上說:「戒為無上菩提本」,經典中也記載著:三世諸佛都是由受持「菩薩戒」而圓滿成佛的。所以「菩薩戒」是從始至終,引導我們實踐菩薩道、圓滿菩提心的最珍貴法寶!千佛大戒——菩薩戒那麼,什麼是「菩薩戒」呢?「菩薩」是悲憫眾生苦迫,發願要引導眾生出離的人。
  • 學佛人,必受「菩薩戒」的四條理由,你不可不知!
    菩薩戒,即為大乘菩薩所受持的戒律,《佛說十來偈》中有言:「諸根具足者持戒中來」。受持菩薩戒,只要不犯重大過失,就可一直保留佛弟子的身份,直到修成正果,成為佛陀一樣的覺者。譬如學生,只要遵守校規,就可保留學生身份,直到畢業。
  • 慈誠羅珠堪布:菩薩戒的出發點,是放棄自私去奉獻
    發起菩提心、受持菩薩戒,是人生最重大的事情。佛經中也講過,只要有菩提心或菩薩戒,修行或解脫道路上最大的問題就已經解決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發菩提心、受菩薩戒,要明白世俗享受不是生存的目標。菩薩戒分三個層次:第一種,是龍樹菩薩所說的戒律。這種戒名義上有十八條,實際上是十四條。
  • 五臺山碧山寺暨大聖竹林寺三壇大戒傳授在家菩薩戒通啟
    五臺山碧山寺與大聖竹林寺將於6月14日三壇大戒期間傳授在家菩薩戒(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付軼群)五臺山碧山寺與大聖竹林寺將於6月14日三壇大戒期間傳授在家菩薩戒(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付軼群)鳳凰佛教通訊員付軼群五臺山山訊:為住持佛法,弘揚戒律,培養正信居士,五臺山碧山寺暨大聖竹林寺定於2017年6月
  • 淨界法師:受菩薩戒後生命的轉變!
    你看你過去當義工,沒有受菩薩戒,跟你受了菩薩戒當義工,功德是不一樣的,因為心態不一樣。受了菩薩戒,修習善法叫作增上意樂,為了成就佛道,你會主動去修一切善法,你的心力會特別的堅定強烈,非做不可!祖師說︰這和十方諸佛同一個鼻孔出氣。這是受持菩薩戒背後的真正意義。 你能求戒,得戒體,就能有相當的把握讓你不去犯戒。
  • 供燈千篇文七十二:供燈有幾種
    常常有新加我的善知識問我,供燈分為幾種,其實這個問題此前都寫過,只是很多善知識並未仔細去讀以前寫的文章,今日,我再與大家來說下。供燈,若非要分類的話,三生居士想從兩個角度來分類:其一是祈佑,其二是發心。按祈佑來說,大致分為以下幾種燈:無明燈、懺悔燈、祈福燈、超度燈、菩提燈。
  • 湖北赤壁圓通寺2020年冬季傳授在家居士菩薩戒法會圓滿
    隨後對什麼是菩薩戒、如何發菩提求受菩薩戒及菩薩戒的功德和受持作了詳盡的講解,眾新戒戒子們對於戒相與持戒等諸疑問,恭請果喜律師作詳細的開示。晚上,眾戒子們心懷虔誠,深心懺摩:願發菩提心,懺悔諸業障,願常隨佛學,世世常行菩薩道。懺摩結束,戒子們心懷喜悅,學習穿袍搭衣,展現清淨威儀,體驗身心靈淨化。
  • 成都文殊院己亥年傳授居士菩薩戒法會圓滿
    成都文殊院舉行己亥年傳授居士菩薩戒法會(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文殊院)上午8時,恭請文殊院座元智海大和尚為菩薩戒法師,首座宏琳法師為羯磨阿闍梨,首座能幹法師為教授阿闍梨,為近三百名戒子正授菩薩戒。下午,謝師圓滿。《梵網經》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為圓滿眾多佛弟子求受菩薩戒的心願,成都文殊院經過數月的籌備,舉行了「己亥年傳授居士菩薩戒法會」,於12月14日淨壇,12月15日開始。
  • 在家菩薩戒的戒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