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又到豐收時節。祖國的新疆,更是一副色彩斑斕的喜人景色。棉花開了,辣椒紅了,稻穀黃了。尤其大片大片的棉花,潔白如雪,平鋪在新疆大地,就如鋪上了一層厚厚的雪,長勢喜人,讓內地來的遊客大飽眼福。
伊寧的金黃稻田
這麼多的棉花,新疆棉農手工採棉花肯定忙不過來,所以往年一到九月,新聞上都會有關河南,山東等地的人來新疆拾棉花的報導,甚至還有棉花專列,棉花地裡也是人山人海,一片熱火朝天的熱鬧景象。
石河子的棉田
可是今年,棉花都收了一半了,也未見關於河南等地去新疆採棉花的報導,棉花田裡人也不多了。問其究竟,原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發明了更高效的採棉花的機器,一個採棉機的工作效率是人工採棉花的好多倍。就像以前我們用鐮刀割小麥,現在用聯合收割機收小麥一樣,其效率不可同日而語。所以,現在採棉花不用再那麼費時費力了,新疆的棉農自己就可以完成採摘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再次得到印證。
潔白如雪的棉田
新疆的孩子,尤其是兵團連隊的孩子,對童年拾棉花應該還是記憶很深刻的吧,尤其是女孩子,從三四年級到高中畢業近十年,一到放假,就要到棉花田裡幫家裡收棉花,一家兩三百畝地,整個假期都在棉花田裡,甚至學校專門為拾棉花放假,讓孩子回家幫忙。當時肯定很多還在在抱怨甚至生氣,筋疲力盡時還會痛恨,但是現在想想,是不是還有點懷念那拾棉花的時光啊!
收貨的辣椒
又到秋收時節,瓜果飄香,棉花雪白,辣椒潮紅,水稻金黃。一代又一代農墾戍邊的人經過艱苦勞動把荒山戈壁變成瓜果飄香的萬畝良田。來新疆旅遊時,不妨也去田裡一看,看棉花採摘,看曬辣椒,水稻收割,也許並不比去看山川大河收穫少。
秋收
現在雖然不再需要河南甘肅等地的同胞來幫忙拾棉花了,但是過去幾年,河南甘肅的同胞不辭千裡來新疆採棉花的場景依然讓人記憶猶新。新疆人民表示很感謝他們的付出。
註:圖片2018年9月30日攝於石河和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