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棉花又成熟了,棉農:今年再也不用河南的採棉工了

2021-01-09 旅榜逍遙歸

金秋九月,又到豐收時節。祖國的新疆,更是一副色彩斑斕的喜人景色。棉花開了,辣椒紅了,稻穀黃了。尤其大片大片的棉花,潔白如雪,平鋪在新疆大地,就如鋪上了一層厚厚的雪,長勢喜人,讓內地來的遊客大飽眼福。

伊寧的金黃稻田

這麼多的棉花,新疆棉農手工採棉花肯定忙不過來,所以往年一到九月,新聞上都會有關河南,山東等地的人來新疆拾棉花的報導,甚至還有棉花專列,棉花地裡也是人山人海,一片熱火朝天的熱鬧景象。

石河子的棉田

可是今年,棉花都收了一半了,也未見關於河南等地去新疆採棉花的報導,棉花田裡人也不多了。問其究竟,原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發明了更高效的採棉花的機器,一個採棉機的工作效率是人工採棉花的好多倍。就像以前我們用鐮刀割小麥,現在用聯合收割機收小麥一樣,其效率不可同日而語。所以,現在採棉花不用再那麼費時費力了,新疆的棉農自己就可以完成採摘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再次得到印證。

潔白如雪的棉田

新疆的孩子,尤其是兵團連隊的孩子,對童年拾棉花應該還是記憶很深刻的吧,尤其是女孩子,從三四年級到高中畢業近十年,一到放假,就要到棉花田裡幫家裡收棉花,一家兩三百畝地,整個假期都在棉花田裡,甚至學校專門為拾棉花放假,讓孩子回家幫忙。當時肯定很多還在在抱怨甚至生氣,筋疲力盡時還會痛恨,但是現在想想,是不是還有點懷念那拾棉花的時光啊!

收貨的辣椒

又到秋收時節,瓜果飄香,棉花雪白,辣椒潮紅,水稻金黃。一代又一代農墾戍邊的人經過艱苦勞動把荒山戈壁變成瓜果飄香的萬畝良田。來新疆旅遊時,不妨也去田裡一看,看棉花採摘,看曬辣椒,水稻收割,也許並不比去看山川大河收穫少。

秋收

現在雖然不再需要河南甘肅等地的同胞來幫忙拾棉花了,但是過去幾年,河南甘肅的同胞不辭千裡來新疆採棉花的場景依然讓人記憶猶新。新疆人民表示很感謝他們的付出。

註:圖片2018年9月30日攝於石河和伊犁

相關焦點

  • 好豐收棉花打包膜 包裹著棉農們的幸福和希望
    金秋九月,新疆大部地區的棉花爭相吐絮,棉株上伏桃滿腰、秋桃蓋頂,呈現出一派豐收的景象,由於新疆地區熱量豐富,日照充足,降水稀少,空氣乾燥,晝夜溫差大和利用雪水人工灌溉,因此,新疆成為了我國最適合種植棉花的地方。在銀白色的棉田裡,行走式採棉一體打包機留下一排排的金蛋堆滿了地頭。
  • 新疆棉花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作為支柱產業之一,新疆通過棉花質量監管、棉花公證檢驗、棉花質量補貼等手段,不斷提升棉花產業競爭力,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年,為穩定棉花生產規模,新疆持續優化棉花品種數量,提高棉花品質,布局發展高產優勢棉區。「今年,全村70%的棉花品種為新陸中40號。」
  • 新疆棉花預計今年產量增長4.1% 農業無人機助力棉花收穫
    時值九月,新疆棉花產區進入高產期,是噴灑棉花脫葉劑的關鍵時期。經過多年普及,農業無人機已成為棉農進行脫葉劑作業的首選智能農機。據了解,新疆棉花產量佔全國近八成,也是全國棉花主要存儲地,國家把新疆棉花收購列為重點工作。今年,儘管特殊情況減少了新疆的勞動人口流動,但智能農機的進一步普及保證了棉花生產效率不受影響。
  • 棉花進入採摘期 科技助力新疆棉田「無人作業」
    熱孜萬古 攝 中新網新疆喀什10月6日電(熱孜萬古)眼下,中國棉花主產區——新疆迎來棉花豐收。在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縣,伴隨著機械轟鳴聲,採棉機在棉田中來回穿梭進行機械化採收。當地棉農阿布都卡地爾·麥麥提說:「如今通過大型採棉機採收,效率高了很多。」
  • 在新疆採摘棉花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畫面一11月20日5時20分,由鄭州局集團公司鄭州客運段烏特車隊臨一組擔當的K4129次棉農專列徐徐開出鄭州站,3天後的14時01分,該專列到達阿克蘇站,拉上在那裡摘棉的河南老鄉返回。從11月20日至12月9日將陸續開行7趟。由此拉開2018年度棉農專列運輸的序幕。
  • 即將消失的採棉工 擁擠在綠皮火車上一路向西 曾是不少人的淘金夢
    在我國有很多時代特色的專列,如「農民工專列」、「棉農專列」。如果你沒有搭乘過「棉農專列」,你就不會知道火車的車廂裡有多擠;如果你沒有去過新疆,你就不會知道中國有多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處中國西北邊陲,總面積166.49萬平方公裡,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棉花是這裡的主要經濟作物,幾乎佔據了中國三分之一的棉花產量。每年的棉花採摘季節,來自各地的採棉大軍就會湧向這裡,其中來自河南的就有10萬多人,他們乘坐綠皮車——「棉農專列」來到新疆,活躍在天山南北。
  • 新疆「白色產業」韌勁十足:布局發展高產優勢棉區 提升棉花產業...
    11月,新疆南疆片片白色棉田裡,大型機械忙碌作業。鄉間道路上,棉農們駕駛拖車把採收的棉花運至加工廠。  新疆是我國棉花主產區,也是世界重要棉花產區。2019年,全疆棉花總產量達到500.2萬噸,分別佔全國和全球棉花產量的84.9%和19.4%。
  • 新疆阿克蘇地區縣域「一主兩輔」用種模式助棉農走上致富路 讓棉花...
    木臺力甫·麥木提力的一席話道出了眾多棉農的困惑。地區是棉花大區,種植面積每年保持在750萬畝左右,棉花總產量100萬噸以上,是全疆乃至全國重要的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棉花種植是地區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近年來,地區棉花品種「多、亂、雜」對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影響較大,也影響著棉農的收入。
  • 大片的棉花,是新疆特有的白
    阿熱孜古麗·買買提戴著手套,拿著一根小樹枝,沿著塑料薄膜覆蓋的長條田,一邊走一邊用樹枝戳破薄膜——她在給棉花「透苗」。機器播種的棉花,雖然在播種時已經在種子附近打了孔,但很多棉苗露頭的地方並沒有對準機器打好的孔。那些屈曲在塑料薄膜之下的嫩苗根本不可能自己鑽出來,棉農只好自己動手,一棵一棵地「透苗」。
  • 新疆沙雅縣:智能化融入棉花產業鏈
    正值棉花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在沙雅縣海樓鎮團結村、諾爾如孜庫木村等村落連片的棉田裡,卻少見棉農躬身勞作的身影。「現在種棉花,澆水不用鍬、拾花不彎腰,平地整地、精量播種、無人機打藥、高效節水滴灌、採棉機採收,全程基本是機械化、智能化作業。」諾爾如孜庫木村村民阿力木·奧斯曼說。
  • 新疆棉花採摘期 智能農機助力疆棉生產
    新京報訊(記者 耿子葉)目前,中國棉花主產區新疆迎來棉花豐收季。近日,陸續進入棉花採摘的高峰期。在新疆喀什等地,採棉機在棉田中來回穿梭進行機械化採收。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統計,2020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逾3761萬畝,其中,南疆棉區超1600餘萬畝。
  • 新疆:棉花採摘過半 目標價格現新變化
    新疆:棉花採摘過半 目標價格現新變化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10月26日 14:51 A-A+ ,在新疆巴州棉花主產地,這裡大面積的棉花棉桃飽滿、60%的棉花已經採摘完畢,而今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也呈現出一些新變化。
  • 新疆巴州二百餘萬畝機採棉正在進行採收
    新疆巴州二百餘萬畝機採棉正在進行採收 出處:中新網新疆    2020年09月27日 連日來,新疆巴州三百餘萬畝的棉花地裡,400多臺採棉機正在有序採摘新棉。今年,新疆巴州棉花種植面積達308萬畝,其中機採棉面積預計達220萬畝以上。
  • 2020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3761.38萬畝,基本與2019年持平
    國慶將至,我國棉花主產區新疆迎來棉花豐收,天山南北各棉區「白浪滾滾」,陸續進入集中採摘期。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統計,2020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3761.38萬畝,基本與2019年持平。其中,地方棉花種植2419.66萬畝(北疆棉區771.32萬畝,東疆棉區31.24萬畝,南疆棉區1617.1萬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種植約1300萬畝。
  • 河南女到新疆摘棉花,摘1斤1元錢,3個月能賺1萬元
    圖片上這位農村婦女叫夏敏,今年29歲,家住河南西華縣農村。2019年9月她隨河南的採棉大軍來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尉犁縣的一家農場,在這裡要進行為期3個月的摘棉花的打工生涯。這是她來到這裡的第二天,看到這裡的異域風情後,心花怒放,喜笑顏開。
  • 「寬早優」模式引發新疆棉花種植重大變革
    「種了25年的棉花,以前1畝地能產300公斤就美得不得了,哪想到現在產量這麼高?」新疆農六師102團職工賈銳軍今年以「寬早優」模式種了300畝「中棉所113」,畝產570公斤,晚採兩天的地塊產量達到580公斤。11月初,在五家渠市綠農眾力種植農民合作社裡跟棉農們討論什麼樣的棉花才叫好棉花,賈銳軍覺得自己種的就算是好棉花。
  • 棉農教你選擇棉花品種以及對田間技術管理的看法
    一、對棉花品種的看法一個好的棉花新品種,是決定棉花產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選對了品種,不僅能為我們的豐收奠定了良好基礎,還能使我們在植棉過程中能減少很多因品種不當、而帶來的繁瑣勞動所以,選擇品種最主要的就是了解品種的生理性特性,結合本地氣候條件,看該品種在每個階段的生長發育情況,看它的抗逆性、抗蟲性和抗病性與抗高溫能力以及抗旱能力,而不是說種了高產品種就能高產,這是絕大多數棉農選擇種子的誤區。
  • 成功申請棉花期貨交割倉庫 助力新疆棉業騰飛
    另外,我國棉花下遊產業布局也出現了重大調整,其中大中型紡織企業紛紛入駐新疆,當前疆內的紗錠產能已達2000萬錠,更令他們重視的是近年來鄭商所在促進棉花期貨業務向新疆南疆調整規劃方面,依據兵團深化改革向南發展的戰略規劃,穩步推進棉花期貨等業務不斷向南布局,給新疆棉農增收、棉花產業發展帶來了福音,令市場形成了新疆棉花產業植入期貨等業務、滾動發展向南的新格局。
  • 採棉技術全面應用 讓棉花採收更智慧
    採棉資訊:棉花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早在兩千年前就傳入了中國。目前棉花已經是我國種植業生產中,產業鏈最長的大田經濟農作物,其商品率高達95%以上,隨著科技創新技術廣泛應用,採棉工作已逐漸由機械取代,通常100畝棉花採收需要12個人工,用2個月的時間完成全部棉花採收工作。
  • 棉花好豐收,中國膜力show
    據中國棉花協會調研公布,預計2020年新疆棉花單產產量為524.4萬噸,籽棉單產提高10-20公斤/畝的概率較大,同比增長4.1%。新疆作為全國棉花主產區,棉花生產機械化水平也在穩步提升。2019年,全區棉花機採面積首次突破1150萬畝,北疆主要棉區90%以上棉田實現全程機械化,南疆地區棉花採收機械化率也在逐年增長,新疆作為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近年來,新疆農業機械化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