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魚皮上的小刺到底能不能吃?

2021-02-16 天正河魨
河豚魚在自然界中為了抵禦外敵侵害,腹部會充氣或充水,使身體膨脹成球狀。體表的小刺豎起,小刺很堅硬使得敵人無法靠近。

河豚魚體表布滿小刺

而河豚魚皮小分子量膠原蛋白含量極高(膠原蛋白是人體延緩衰老必須補足的營養物質,對於改善膚質有很好的效果),認為是河豚魚身上最為美味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河豚魚重要的營養成分,甚至製作成很多主流化妝品。

DHC 紅鰭東方魨系列化妝品

在餐飲中河豚魚皮同樣被製作成美味佳餚,其價值可想而知。


日式拌河豚魚皮絲

但長久以來在河豚魚菜品製作過程中,河豚魚表面的小刺一直困擾著人們。由於這種小刺質地堅硬,入口無法咀嚼。經專家研究,小刺的成分主要是退化的魚鱗,是一種骨質。很難消化,食用過多可能會傷及胃黏膜。尤其是對於胃潰瘍患者損害極大。我們的廚師也嘗試使用各種辦法去除這些小刺,使用醋軟化、用鑷子拔或用刀刮,都沒能取得好的效果。用刀刮掌握方法不得當很容易把整張魚皮弄得支凌破碎,時間也特別長,有的甚至處理一張魚皮要個把小時。

沒辦法,最終在廚師界出現了這樣一個說法:「河豚魚刺具有健胃之功效」,甚至說《本草綱目》對此有記載,我刻意去查過《本草綱目》中沒找到這一條,即便有也許當時李時珍先生可能沒有弄清這小刺的具體成分。在日本這樣一個瘋狂吃河魨的國家,只要是河豚魚身上能吃的部分都會吃掉,但都未曾吃過魚皮上的刺。一些中餐的廚師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無非是想把複雜的去刺過程略過去,讓客人接受魚皮刺甚至吃下去。


中餐紅燒河豚,河豚魚刺仍然留在魚皮上

有的客人覺得魚刺太硬實在無法下咽,飯店就讓服務員教客人把魚皮翻過來,讓無刺的一面向外,放在嘴裡直接吞咽下去。我們知道,味道是通過咀嚼後由我們的舌頭品出來的,這種囫圇吞棗直接咽下去的吃法,導致最好吃的部分您沒有嘗到味道,絕對是對河豚魚美味的最大辜負!而河豚魚皮上的這種小刺到胃裡很難消化,胃部有潰瘍的客人可能會雪上加霜。不明就裡的客人還在為掌握了這種「取巧」的吃法向沒有或不會吃的朋友娓娓道來。


天正公司20多年來一直活躍在日韓市場,不僅天正養殖出品的紅鰭東方魨廣受日韓消費者青睞和認可,是極品河魨的代表,同時,對天正河魨對河豚魚料理技術的研究與追求亦達到了精益求贏的程度,特別是這種河豚魚去刺的技術,在天正河魨料理店,這項技術是每一位河豚魚料理廚師的「必殺技」。由於我們的廚師掌握了最專業的河豚魚去刺技術,所以,有的客人在天正河魨料理店吃到無刺的河魨魚皮,甚至一度懷疑這河豚魚是假的。在由天正公司牽頭在國內成立「中國河豚魚協會」後,相關技術得以普及和推廣,很多人都了解了這一點。


河豚魚皮去刺專用刀具


去過刺的河豚魚皮

經過嚴格訓練,天正河魨的專業廚師處理一張魚皮的時間最長不超過5分鐘,手快的在1分鐘以內完成。

現在不同了,我們又有了專門去刺的機器。有了這臺神奇的機器,一分鐘可以剃掉100多張魚皮上的刺。當然代價也是巨大的,這樣的一臺機器看似簡單,然而造價要20多萬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顧客不會再吃到帶刺的魚皮了,我們的廚師也不會再因為刺而煩惱了。

河豚魚皮去刺機器


微信ID:TZHT-DL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這家日式河豚料理店!花了9年學技,連魚皮都要拆成2層吃!
    河豚魚皮先去刺,再拆成兩層做出n道料理,薄如蟬翼頂級河豚刺身,讓人驚豔的河豚肉昆布鍋,一條河豚只取兩片肉!富罟的河豚用的是紅鰭東方魨(也叫虎河豚)。在日本這種品種一向是高級河豚料理專屬。肉質鮮美口感又夠彈嫩,深水養殖的虎河豚,在飼育過程中不會產生毒素,完全可以放心吃。河  豚  刺  身
  • 第七話:歌舞伎町の虎河豚
    找到「虎河豚亭」時,魚缸裡的幾條傻河豚正在遊泳,店面還是兩年前的老樣子,我感覺見到了老友。只消一刻鐘的功夫,在門口遊泳的傻河豚已經變成佳餚端上了桌。學著日本人輕念一聲「一噠噠給嘛思」,我開動了,這是對食物基本的尊重。魚皮刺身,取材於河豚腹部內層的軟皮,吃時加入蔥、橙醋、楓落拌勻,咀嚼起來口感彈牙,是一道清爽的前菜。
  • 玉環縣刺龜魚批發海南刺豚魚皮
    舊時,三亞的漁民不懂吃其肉,只將它的皮連刺曬乾,然後做湯,作為治胃病的聖藥。又經測試魚有,具有腰痛及小兒瘡癤的。刺蝟魚皮含豐富的蛋白質、人體必需脂肪酸和鋅元素,是一種可以安全食用的魚種。魚皮幹主要用於煲湯食用,也可入藥。刺蝟魚,是沒有毒可以放心食用的。它味美肉鮮,刺皮曬乾還可以入藥,可病。是一道養身的好佳餚。在三亞海鮮店售價很高,它還有一個俗稱三亞當地人稱:「老虎魚」。
  • 你拼死要吃的,到底是「河豚」還是「河魨」?
    作為有知識、有追求的新一代吃貨,我們怎能連「河魨」「河豚」都分不清呢?所以,下面蝌蚪君就來給各位吃貨普及一下「河魨」&「河豚」的區別。只有視吃如歸的骨灰級老饕,才敢於品嘗它們可能致命的絕妙滋味。宋代大文豪東坡居士,為這些魚兒寫下了「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的佳句。現代大文豪汪曾祺先生,卻發出「六十年來餘一恨,不曾拼死吃河魨」的吃貨式慨嘆。那麼問題來了,饞得汪老先生準備拼死一吃的魚兒,到底應該叫「河豚」還是「河魨」呢?代表肉的「月」字旁和代表豬的「豕」,組成了「豚」這個漢字。
  • 在日本吃河豚是怎樣的體驗?
    言歸正傳,在日本,吃河豚最正宗的就是河豚的專門料理店,一般就寫著「ふぐ」什麼什麼的,當然,一些大的綜合飯館也會提供河豚的料理,比如高檔的料亭,還有吃懷石料理的會席,都有可能奉上正宗的河豚料理。不過娜娜一向都是走平民路線,雖然在日本的大眾點評「食べログ」上看到了死貴死貴的河豚會席,但看到定價是3萬日元一個人(1500人民幣)頓時就放棄了。吃東西不能有心理負擔對不對?所以這次我們就以有多大腳,穿多大鞋為綱領,找到大阪心齋橋附近一家叫做:ふぐ天神的料理店。
  • 河豚:這該死的致命魅力
    人體最小的河豚毒素致死量是10μg(微克,1微克等於10的-6次方克),一個體重60kg的人,服用60ug就能致死,30分鐘-3個小時就能出現症狀。而一般一隻河豚魚,僅一個肝臟裡就有2g毒素,能毒死3000來個人.在日本,每年大約有近20人,因為吃了沒處理乾淨的河豚而喪命。
  • 橘貓幫主人賣河豚,頭頂河豚,表情與河豚神同步,貓:動一下要命
    對於很多人來說,養一隻貓是世界上超級幸福的事,因為可以享受貓咪躺在自己懷裡撒嬌的喜悅,可以感受貓咪給自己帶來的感動,最重要的是貓咪在生活中給自己帶來的陪伴是無法比擬的。貓咪裡面受眾最廣的應該就是橘貓了吧~橘貓的名聲如今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大家都知道它很胖,或者說,大家都知道橘貓始終會胖,就是一個早晚的問題。橘貓平時最愛的就是吃和睡覺了,吃跟睡確實是人生一大樂事啊!
  • 美食科普之「河豚」:為何日本人賭上命也要吃河豚?
    話說吃貨的最高境界莫過於什麼都吃,來者不拒。如果一種食物美味到極致,但是有劇毒了,比如河豚是必須吃不讓吃才要命。所以說真正的吃貨都是敢拼死吃河豚的壯士,河豚肉下死,做鬼也想瘦,你閉嘴。俗話說得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吃了河豚才知道做人還是值得的。這句話可不是我杜撰的,它出自於日本國寶級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之口。人類吃河豚的歷史是一部關於競技與突破晉級的歷史。
  • 河豚排毒以及做法大全詳解.
    吃的時候夾起魚片蘸著碟子裡的醬油和辣椒放進嘴裡慢慢地咀嚼。吃完魚片後,再喝上一碗河豚魚湯,真是爽心可口。  河豚魚肉雖然鮮美,但處理不當或者貪食太多則會讓人一命嗚呼。河豚毒素為神經毒素,其毒性比氰化鉀要高近千倍。在日本,每年都有一些人因誤食河豚毒而死。  與蛇毒、蜂毒和其它毒素一樣,河豚毒素也有其有益的一面。從河豚肝臟中分離的提取物對多種腫瘤有抑制作用。
  • 世界上最毒的魚,比河豚還毒,吃一口就有危險,只有日本人敢吃!
    提起河豚,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吧。河豚的肉質非常鮮美。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另有「氣泡魚」的稱呼眾所周知河豚是有毒的魚類,大部分情況下吃河豚是比較安全的,但也有例外的時候。別看河豚這麼可愛,它的毒素可是致命的,在河豚毒攝入30分鐘內就能麻醉神經,只要攝入0.5毫克毒素就能致人死亡。這時候就會有很多人覺得,河豚應該是世界上最毒的魚了。其實世界上還有一種比河豚還要毒的魚。這種魚只有日本人敢吃。這種魚就是毒蚰,毒鮋屬暖水性底層魚類。常陷伏在近岸珊瑚礁和巖礁間,背鰭棘被有厚皮,基部有毒囊,刺傷後疼痛難忍。
  • 日本大廚處理河豚,魔鬼刀工不見一滴血,扒開外皮就是頂級刺身
    日本大廚處理河豚,魔鬼刀工不見一滴血,扒開外皮就是頂級刺身河豚被譽為魚中極品,它的肉質非常的鮮美,是任何魚類都無法媲美的,但是,美麗的背後都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想要吃河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它們的表皮與內臟中含有大量的毒素,而這種毒素至今沒有解藥,人們一旦處理不好食用之後,會導致人們直接死亡,雖然我國歷史悠久。
  • 河豚是淡水魚還是鹹水魚?手抓河豚會中毒嗎?
    河魨是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因為被捕會發出豬叫聲的唧唧聲,所以也叫為河豚,其有四個種類,其中有三個種類為淡水魚,而普拉塔河豚(拉河豚)則是生活在鹹水河口以及近岸海洋附近,所以該品種是為鹹水魚。但是市面上我們經常能夠看見的河豚主要是淡水魚,因為市面上經常能夠見到並食用的河豚主要是人工養殖出來的,而野生的河豚是比較少的。
  • 日料中的河豚是怎樣的?
    上次詳細講述了壽喜燒的關西和關東吃法,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翻看上一篇文章,壽喜燒本質上就是火鍋,在日料中屬於中低端,但也不是絕對的,海底撈也是火鍋,依然能賣出高價格,壽喜燒如果用頂級牛肉自然是能登上高端日料餐桌。河豚不像壽喜燒那樣可低可高,因其肉質鮮美口感極佳,從一開始就只出現在中高端日料。
  • 把魚皮炸了,裹上鹹蛋黃,酥到讓人舔手指
    網上有個很火的梗,再普通的食材只要裹上蛋液和麵包糠,都能讓隔壁小孩饞哭了,那麼,有比裹上麵包糠還要好吃的東西嗎?當然有的!那就是裹上了鹹蛋黃的炸魚皮,香香脆脆好吃到跳腳!我有一個比我女兒還古靈精怪的小姑子!剛上大一!
  • 河豚,人間美味or致命劇毒?+那碗讓人牽腸掛肚的湯
    古人有「拼死吃河豚」一說,日本人更甚。時至今日,下關春帆樓前依然還立著紀念伊藤博文吃河豚的紀念碑。一頓豐盛的河豚料理首先要從處理食材開始,這一道工序必須由持有河豚處理資格證書的資深料理師傅親自動手,先於背部橫切一刀,斷掉河豚脊柱;再將鋼絲由開口處插入直抵尾部,伸縮攪動以破壞河豚的神經組織,從而保證肉質鮮活;繼而切去魚鰭,開膛去髒,將魚皮整個剝離下來;最後將心臟、白子等分別取出,再將豚肉與羽衣等分開,方算處理完畢。
  • 棲霞市幹刺龜魚海南刺豚魚皮
    吃之不亦樂乎,宰殺之則苦也。老虎魚全身像刺蝟,且帶有好幾百條有毒的刺,要處理好魚皮頗費周折。只為了老虎魚這身刺,我花了好度幾天功夫專程飛一趟三亞取經。起初,由於不大會處理老虎魚的刺,冰櫃裡積存了好些魚皮。三亞取經後,將那些皮稍作處理,鮑汁一扣,感覺直如鮑汁花膠。  國內外水產專家的研究發現,老虎魚不但富有營養,而且其藥/用價值又很可觀。
  • 章魚捕食河豚,河豚豎起全身針刺,下一秒意外發生!
    章魚捕食河豚,河豚豎起全身針刺,下一秒意外發生!河豚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動物,當它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快速地將身體鼓起,以此來嚇退天敵,章魚捕食河豚,河豚豎起全身針刺,下一秒,意外發生。這條大章魚發現了河豚,立即衝到跟前,張開觸角將河豚包裹起來,遇到危險的河豚下一秒直接鼓起了身體,張開了自己尖銳的刺,原本想吞下河豚的章魚。瞬間被堅硬的刺,刺的一陣劇烈疼痛,眼看著無法吞下河豚,章魚也只能鬆開觸角將河豚放走,雖然河豚看上去沒有殺傷力,但是身上的硬刺也是非常有利的武器,所以河豚又被稱為水中刺蝟。
  • 冒險在日本初嘗河豚,滿懷的期望,結局劇情大翻轉
    對於不認識河豚致命性的人來說,可能並不覺得稀奇。但當了解到,哪怕一丁點的河豚肝臟或卵巢的毒素就能致多個成人死亡後,或者對河豚的印象就會有所改觀了吧。就算是在日本,也不是隨便能吃到河豚。售賣和處理河豚,日本政府有一套嚴格的牌照準許制度。
  • 現在,正是河豚最毒的時候!
    還有人問能不能買回家當寵物養我呸!我鼓起腮幫子的時候明明是在生氣、憤怒是在高度警惕和防衛好嗎?!每當遇到危險或者感受到刺激我就會瞬間吸入大量的水或空氣把自己圓成一隻球讓我身上的刺都能豎起來就像刺蝟那樣你們上抖音搜一下我的名字最熱門的詞竟然是#河豚擦鞋#!
  • 蘇軾寧死也要吃一口:河豚,為何讓千百年來的食客趨之若鶩?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就是河豚的忠實擁護者;在唐朝,河豚則是皇家賞賜的佳品,普通人還吃不到;在宋朝的《倦遊雜錄》中說:「每至暮春, 柳花墜,此魚大肥,江淮人以為時珍,更相贈遺。臠其肉,雜藺蒿獲牙,瀹而為羹。或不甚熟,亦能害人,歲有被毒而死者,南人嗜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