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次咱們來聊聊一種比較極端的食材。話說吃貨的最高境界莫過於什麼都吃,來者不拒。如果一種食物美味到極致,但是有劇毒了,比如河豚是必須吃不讓吃才要命。所以說真正的吃貨都是敢拼死吃河豚的壯士,河豚肉下死,做鬼也想瘦,你閉嘴。俗話說得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吃了河豚才知道做人還是值得的。
這句話可不是我杜撰的,它出自於日本國寶級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之口。人類吃河豚的歷史是一部關於競技與突破晉級的歷史。中國食用河豚的歷史很悠久,在山海經裡就有吃河豚而喪命的記錄。春秋戰國時期,吳越之地盛產河豚,搏死食河豚便在民間蔚然成風。說起河豚肉,就不得不提骨灰級吃貨蘇東坡,被他測評過的美食都成了網紅零食,風靡大江南北。
關於蘇東坡對河豚肉的評價,有這樣一則小故事。有一位自認為對烹飪河豚有獨特之處的人士,相信蘇東坡品嘗自己的手藝,當蘇東坡吃完後,將放下手中的筷子,又拿起,值得一死。同樣為核能瘋狂的還有日本人,日本人自詡徹底的十餘人民族。位於本州島最西端的下關,則是河豚料理的起源地。日本吃河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平安時代,到了現代,吃河豚死人的事件屢屢發生。
直到明治時代,政府實在受不了這些平民了,在報紙上大幅通知不準吃河豚。這裡我想問,為什麼明知道河豚有毒還想吃。我想大概可能或許和嬴悝那大兄弟經不住迷幻蘑菇的誘惑是一個道理吧。嘿嘿嘿嘿。
直到一八八八年,時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光顧了一家河豚料理店。既然來都來了,就嘗一口河豚吧,這也是可不得了,一口下去,伊藤直呼:好啦好啦嘞,我的洗碗機出經理,你洗別洗,都給我別洗。一九七五年,日本歌舞伎演員坂東所有人共食河豚酒過三巡,有人提議嘗試一下劇毒的河豚肝臟,繼而四小塊方形的屯幹便被送上桌來。有人們雖滿心好奇,卻是無人敢動。這個時候,安東自告奮勇地夾起一塊放進嘴裡,接著又連吃三塊,吃完之後還聲稱自己百毒不侵。
但是沒過一會,他就全身麻痺和抽搐,遇河豚更服天堂。如今日本的河豚廚師都經過嚴格培訓,據說還必須給自己做一條河豚肚子吃出來。還能活著,見到明天的太陽方可畢業。但是在光明正大吃河豚的道路上,依舊有不少日本人獻出了生命。最後小心哥提醒各位吃貨一句,河豚雖好吃,生命價更高,不要玩火自焚,至少我是沒那膽量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