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河豚最毒的時候!

2021-03-01 深圳衛健委

很多人都說我萌萌噠、可愛到爆

(所以潮汕人才叫我「乖魚」?)

還有人問能不能買回家當寵物養

我呸!

我鼓起腮幫子的時候

明明是在生氣、憤怒

是在高度警惕和防衛好嗎?!

每當遇到危險或者感受到刺激

我就會瞬間吸入大量的水或空氣

把自己圓成一隻球

讓我身上的刺都能豎起來

就像刺蝟那樣

你們上抖音搜一下我的名字

最熱門的詞竟然是#河豚擦鞋#

每年4-6月

我們都喜歡集體從海上洄遊到江河裡產卵

人類就會在這個時候抓住我們「嘗鮮」

最喪心病狂的是日本人

他們號稱從「秋天的彼岸吃到春天的彼岸」

從9月一直吃到第二年3月

你們口口聲聲說我「可愛」

這就是你們「愛」我的樣子?

我和我的小夥伴們真的怒了!

我們必須要復仇!

我們的老祖宗,一開始就在我們身上植入了一種河豚毒素,毒性比氰化鈉強1000倍,0.5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

這是一種神經毒素,會迅速麻痺人類的神經系統,麻到你根本控制不了你寄幾,所以中毒的人會全身麻痺、癱瘓、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嚴重的會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過程急速而劇烈,潛伏期只有10分鐘至3小時,發病後4-6小時內就可能死亡,最快是1.5小時。

而且,目前臨床上根本沒有特效的解毒藥,醫生往往只能幫你催吐、洗胃、大量補液、導尿等,儘快地排出毒素。

有了這種強大的「生化武器」,我們每年都能抓住一批吃河豚的人「同歸於盡」。

初夏開始,是我們復仇的高峰期。隨便一搜,就是這種新聞。南方沿海、沿江的人,中招尤其多,在廣東,潮汕人可能是最愛吃河豚的群體。


統計顯示,河豚中毒是全國動物類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非常高。

被毒死的「老手藝」

2017年6月23日,在上海浦東新區書院鎮某農貿市場擺攤的漁民高某,打到了兩條野生河豚,「本來我要留著自己吃的,這時來了一個熟客,他是個廚師,一定要買,只好賣給他了。」

當時,旁邊有另外兩名攤販曾好心問這名熟客:會不會處理河豚魚?「一定要清洗乾淨,不然會出人命的。」這名姓張的熟客拍拍胸口:「這個你放心,我老手藝了!」

結果,當晚這位「老手藝」就因為食用河豚中毒,送院搶救無效死亡。賣魚給他的高某也很慘,除了要向家屬賠償15萬元,還被法院判處入獄3年。

(新聞來源:中國日報上海分社)

為什麼「老司機」也會失手?

因為我們河豚家族很龐大(全球大約有121種,中國沿海就有40多種),品種不同,帶毒的部位也不一樣,讓你防不勝防。

通常來說,我們的皮膚、內臟、卵巢、肝臟全是毒素。有些種類的小夥伴,魚肉裡並沒有河豚毒素,但被殺死後,內臟中的毒素卻可能滲入肌肉。

在初夏的繁殖季節,我們的毒性尤其強,雌性的毒性大於雄性。

在此,河豚君再次好心給大家提個醒:初夏的我們雖然「肥美」,卻是最不好惹的!

多年來,中國的政策一直是嚴禁食用河豚的。

不過,由於太多人「偷著吃」,到了2016 年,國家農業部和食藥監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給人工養殖的「紅鰭東方魨」「暗紋東方魨」這兩個品種解了禁。

不過,並非任何人想養就養,想賣就賣,想加工就加工,該通知對河豚養殖基地、加工企業、加工人員、安全加工技術等方面都作出了嚴格規定,河豚加工產品的包裝上還要附帶二維碼,出了事可以立即溯源追蹤。

除此之外,其他養殖的河豚活魚、野生河豚,都禁止加工經營!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毒的魚,比河豚還毒,吃一口就有危險,只有日本人敢吃!
    提起河豚,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吧。河豚的肉質非常鮮美。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另有「氣泡魚」的稱呼眾所周知河豚是有毒的魚類,大部分情況下吃河豚是比較安全的,但也有例外的時候。別看河豚這麼可愛,它的毒素可是致命的,在河豚毒攝入30分鐘內就能麻醉神經,只要攝入0.5毫克毒素就能致人死亡。這時候就會有很多人覺得,河豚應該是世界上最毒的魚了。其實世界上還有一種比河豚還要毒的魚。這種魚只有日本人敢吃。這種魚就是毒蚰,毒鮋屬暖水性底層魚類。常陷伏在近岸珊瑚礁和巖礁間,背鰭棘被有厚皮,基部有毒囊,刺傷後疼痛難忍。
  • 日本河豚身上最貴最鮮美的是什麼?
    宋代大文豪、美食家蘇東坡最喜歡吃河豚,在謫居常州時,有一士大夫家烹製河豚有獨到之處,便請蘇文豪來家赴宴,士大夫的家人都是他的粉絲,在蘇軾吃河豚時,都悄悄躲在屏風後面,想聽大師點評,但見蘇軾埋頭大啖,不聞讚美之聲,當這家人相顧失望之際,這時已打飽嗝、停止下筷的蘇軾,忽又下箸,口中說道:「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屏風後面的人,聽到無不大悅,因此留下了「拼死吃河豚」的俗語。
  • 河豚肉有那麼好吃嗎?你吃過嗎?網友說18年前吃過河豚是什麼意思
    河豚肉有那麼好吃嗎?你吃過嗎?網友說18年前吃過河豚是什麼意思?河豚又叫做河魨,外形有點呆萌,很可愛的樣子,在眾多海鮮以及所有的魚類裡面,據說河豚是最為鮮美的,它肉味腴美、鮮嫩可口,其他任何海鮮都不能和河豚相媲美。
  • 蘇軾寧死也要吃一口:河豚,為何讓千百年來的食客趨之若鶩?
    揚中的風景沒什麼特色,但它有出名的河豚。雖說全國各地做河豚的地方不少,比如江陰、泰州一帶,但人們還是願意不遠千裡來到揚中,只因為揚中人烹飪的河豚安全、美味。這種方法代代相傳,獨具特色!每年春天,正是揚中竹筍、秧草繁盛的季節,於是人們就用這兩種材料來燒制河豚。
  • 河豚是淡水魚還是鹹水魚?手抓河豚會中毒嗎?
    河魨是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因為被捕會發出豬叫聲的唧唧聲,所以也叫為河豚,其有四個種類,其中有三個種類為淡水魚,而普拉塔河豚(拉河豚)則是生活在鹹水河口以及近岸海洋附近,所以該品種是為鹹水魚。但是市面上我們經常能夠看見的河豚主要是淡水魚,因為市面上經常能夠見到並食用的河豚主要是人工養殖出來的,而野生的河豚是比較少的。
  • 河豚排毒以及做法大全詳解.
    而河豚不一樣,它本來肉質緊實,死後24--36小時肉質才會軟化下來,這個時候食用是最好的,也是口感最滑嫩的。如果大家購買的是重量在300克/條左右的幼魚,你還可以採用紅燒、蔥燒、剁椒蒸、幹炸的方法來烹調,而如果是成年的河豚,那麼則要跟紅鰭東方豚一樣分檔處理,但是這種河豚的魚肉是不適合用來製作刺身菜。Q:是不是現在還有雜交的菊黃東方豚,它的烹調方式又是怎樣的呢?
  • 日料中的河豚是怎樣的?
    河豚刺身河豚肉是魚肉中口感最好的,但現在食用的河豚和大多數人想的不太一樣。大多數人認為河豚是渾身刺圓鼓鼓的。但實際上不是,河豚學名叫河魨,有兩百多種,長相越獨特的毒性越強,是不能食用的。現在日料中食用的河豚一般都長得人畜無害、無刺無毒,都是這樣的這樣的,以及這樣看起來就很肥美的。現在人工養殖的河豚不僅肥美而且無毒,但河豚的肝和卵巢還是不建議吃。
  • 美食科普之「河豚」:為何日本人賭上命也要吃河豚?
    如果一種食物美味到極致,但是有劇毒了,比如河豚是必須吃不讓吃才要命。所以說真正的吃貨都是敢拼死吃河豚的壯士,河豚肉下死,做鬼也想瘦,你閉嘴。俗話說得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吃了河豚才知道做人還是值得的。這句話可不是我杜撰的,它出自於日本國寶級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之口。人類吃河豚的歷史是一部關於競技與突破晉級的歷史。
  • 河豚:這該死的致命魅力
    ▲虎河豚最貴,毒性也最強!這其中難就難在,不同品種的河豚,身體裡有毒的部分也是不同的。最棘手的就是分辨雌性河豚的卵巢和雄性河豚的睪丸——卵巢是劇毒,但睪丸又是難得一品的佳味。再別說現在雜交種河豚還越來越多,即使是專業人員進行辨別,也難以完全從外形上準確地區分清楚魚種。也因此,日本政府對於處理河豚的廚師管控得非常嚴格,在進入市場接觸顧客之前,每一位廚師都要接受極其嚴格的考試。
  • 河豚毒素有多毒?氰化物竟也甘拜下風!如何「破解」,這次說清了
    關於河豚,素有「一朝食得河豚肉,終生不念天下魚」之贊,美味自然不用多提,但在美味的背後,的確隱藏著不小的安全問題。關注時事新聞,總是有人由於吃河豚而中毒,有些甚至喪命;不可否認,吃河豚是一件冒險的事情,民間素有說法「拼死吃河豚」;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願各位可以安全品鑑美食。
  • 世界上最毒的美食 很多人都在吃
    小科普:河豚體呈圓筒形,具有眾所皆知的圓滾滾身軀,一般體長在100~300mm左右,大的可達630mm以上。無鱗或有小刺。有氣囊,能吸氣膨脹。河豚肌肉潔白如霜,肉味腴美,鮮嫩可口,含蛋白質甚高,營養豐富。
  • 你拼死要吃的,到底是「河豚」還是「河魨」?
    作為有知識、有追求的新一代吃貨,我們怎能連「河魨」「河豚」都分不清呢?所以,下面蝌蚪君就來給各位吃貨普及一下「河魨」&「河豚」的區別。在東方的江河大海中,生活著一類鮮美至極而又身懷奇毒的魚兒。只有視吃如歸的骨灰級老饕,才敢於品嘗它們可能致命的絕妙滋味。宋代大文豪東坡居士,為這些魚兒寫下了「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的佳句。
  • 《書城》專稿|日本的食魚文化:秋刀魚·河豚·壽司
    可能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江戶俳句大師松尾芭蕉才有「河豚與鯛魚沒有分別」的說法。但是陶藝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則在《河豚是毒魚嗎》一書中批評芭蕉的無知。顯然這位魯山人是從美味的角度評判河豚,強調其他魚類均無可企及。一個是味覺,範圍不出品嘗美學;一個是對死這個本質的看透與看穿,高揚的是死亡哲學。與死相連的東西必定是美的。或者,極致的美往往通向的是死亡。日本人堅信這一點。
  • 日本的食魚文化:秋刀魚·河豚·壽司丨日本文化
    調理河豚的職人,在成為生命的「守護神」的時候,在道德上注入了一個「誠」字。在中國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而在日本則有「北枕」的說法。這個詞來源於日本佛教釋迦的故事,是說人死後要將屍體頭朝北腳朝南放置。說的都是一個「死」字。可見河豚中毒的恐懼。但日本人的說法似乎更將吃河豚而死與釋迦齊例了,暗含了死得其所之意。可能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江戶俳句大師松尾芭蕉才有「河豚與鯛魚沒有分別」的說法。
  • 河豚,人間美味or致命劇毒?+那碗讓人牽腸掛肚的湯
    至毒至鮮最是心牽人們總是會對神秘、獵奇的東西產生興趣,比之循規蹈矩,探索未知也往往顯得更具魅力1975年1月16日,坂東隨友人共食河豚,酒過三巡,有人提議嘗試一下劇毒的河豚肝臟,繼而四小塊方形的豚肝便被送上桌來。友人們雖滿心好奇,卻是無人敢動,唯有自詡「百毒不侵」的坂東大不在意,一口氣連吞四塊,而後輕抿嘴唇,似是回味無窮,是夜身亡,舉國震驚。
  • 河豚含劇毒為何仍大受歡迎?揭開雞泡魚料理美味秘密
    而其中有一種魚味道非常鮮美,那就是河豚。河豚因其含有劇毒,一般烹飪者不專業的話,是很容易引起人體中毒的,市場上也曾明確規定禁止河豚買賣,因此除了在日本幾乎沒有國家可以吃到河豚。結合上述種種原因,讓河豚肉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許多人趨之若鶩的前往日本,品嘗其絕美的風味。河豚的毒在哪部位?1,河豚毒素所在部位為魚bai體內臟。
  • 食魚必河豚!一起走進十裏海河豚小鎮
    十裏海河豚小鎮 古人云:食魚必河豚,此理果何謂。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古往今來,描寫河豚鮮美的詞句數不勝數。
  • 即將100歲、日本最紅的河豚老店,沒能熬過今年
    這個燈籠長約5米,寬3米,河豚的造型看上去有些蠢萌。魚肚子上寫著紅色的大字つぼらや,正是大阪著名河豚料理店Zuboraya的招牌。天黑之後,當街上的霓虹燈亮起,給人一種進入漫畫世界的感覺。 河豚燈籠早已成了不折不扣的大阪地標之一,有100年歷史的Zuboraya也絕對是人們心中不可不去的「大阪名所」。
  • 【技術分享】(河豚加工處理工藝)9檔分割暗紋東方豚技術與相關菜例
    魚皮:河豚皮膚含毒量甚微或無毒。魚肉:可視為無毒,但河豚死後較久,內臟的毒素溶在體液中可以滲入肌肉,不可不防。特別是製作魚片(魚生),用2%一6%鹼液浸洗。肝臟:野生河豚為劇毒部分,養殖河豚為可控毒。卵巢含劇毒為河豚強毒部分之一。精巢微毒或無毒,又稱「白子」,是河豚料理最上等、最昂貴的一種。精巢為乳白色,卵巢為淺黃色;橫斷切面,精巢呈白乳糜狀,而卵巢則呈顆粒狀;但秋後因生殖期已過卵巢與精巢皆呈萎縮,二者間較難辨別。備註:河豚毒素多在魚體內臟包括生殖腺、肝臟、腸胃等部位。
  • 萬萬沒想到 這些世界上最毒的美食很多人都在吃
    全球最毒的那些美食大盤點開始嘍!【吃貨總動員|分享】致命河豚小科普:河豚體呈圓筒形,具有眾所皆知的圓滾滾身軀,一般體長在100~300mm左右,大的可達630mm以上。無鱗或有小刺。有氣囊,能吸氣膨脹。河魨在我國資源極為豐富,中國沿海產54種,年產量約達300~400萬噸,沿海一帶幾乎全年均可捕獲。一克河豚毒素就可以使五百人喪命,這是河豚的厲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