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山二黃精準扶貧現代戲登上江城舞臺 非遺地方戲《山茶花》驚豔...

2020-12-26 荊楚網

《山茶花》劇照。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謝磊)「一朵山茶花,長在石崖崖。風吹雨來打,山尖尖上安個家……」12月21日晚,由十堰市竹谿縣山二黃劇種保護傳承展演中心創作的大型山二黃現代戲《山茶花》,作為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展演活動中精準扶貧題材的現代劇目,在武漢珞珈山劇院上演。

近千名戲迷欣賞了這臺展現竹溪乃至十堰獨特文化底蘊和魅力的古老稀有劇種——「國家級非遺」竹溪山二黃現代戲。演出過程中,觀眾掌聲不斷。

據介紹,山二黃又稱漢調二黃,俗稱「靠山黃」,由清朝乾隆、嘉慶年間隨荊州、襄陽移民帶進山的楚調與鄂西北方言語音長期融合流變而成,系湖北十堰地區的地方戲曲劇種。

山二黃現代戲《山茶花》講述了茶鄉女單茶花突遭家庭變故後,不畏艱難學會炒手工茶還清債務,並帶領鄉親走上致富路的故事。在精準扶貧的時代大背景下,單茶花秉持竹谿縣茶文化地域特色,唱響了新時代條件下誠信擔當、知行合一的脫貧奮進之歌與山鄉新韻,呈現了社會主義新農村開展「兩山」實踐的豐碩成果。

該劇由國家一級編劇胡應明歷時兩年搜集資料、深入茶鄉體驗、潛心創作劇本,由國家一級導演鄧德森、國家一級作曲家楊禮福、國家一級舞臺美術設計師周偉忠等專家領銜創排,演職人員共70餘人,今年8月底完成排練,相繼在竹谿縣精準扶貧優秀劇目展演活動、第四屆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中展演,並於11月18日晚登上央視綜藝頻道黃金檔《中國文藝報導》。

竹谿縣山二黃劇種保護傳承展演中心主任倪紹明介紹,山二黃劇種於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已成為十堰市和湖北省重要的地方文化品牌。在聲腔特點上,山二黃唱腔的「通俗易懂,明快流暢」與漢劇唱腔的「更側重藝術性」迥然有別。

倪紹明告訴長江日報記者,這次來漢展演的《山茶花》在戲曲表現形式、音樂創作方面都有創新。該劇此次「登陸」武漢,既是古老稀有劇種走向都市舞臺、面向全省展現竹溪乃至十堰獨特文化底蘊和魅力的一次驚豔亮相,也是其向英雄之城武漢的人民獻上的一道戲曲藝術大餐。

相關焦點

  • 山二黃現代戲《山茶花》譜寫脫貧奮進之歌
    《山茶花》劇照「一朵山茶花,長在石崖崖。風吹那個雨來打,山尖尖上安個家!安個家嘞……」12月20日晚,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展演活動上演大型山二黃現代戲《山茶花》,武漢珞珈山劇院內戲韻流動,觀眾看得如痴如醉。
  • 竹谿縣大型山二黃現代戲《山茶花》首次綻放省城
    「一朵山茶花,長在石崖崖。風吹雨來打,山尖尖上安個家……」12月20日晚,由竹谿縣山二黃劇種保護傳承展演中心新創的大型山二黃現代戲《山茶花》,在武漢珞珈山劇院鳴鑼開唱,拉開了十堰地方戲曲亮相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活動的序幕。
  • 非遺大咖齊聚乾州古城 助力湘西州精準扶貧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1日訊(記者莫成 通訊員向靖)12月21日下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古城,古色古香的百年老宅「天工居」裡大咖雲集,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助力精準扶貧活動在此舉行。10多名來自省內外的知名設計師,和湘西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湘西州非遺產業發展,助推精準扶貧。在湘西州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散落著3200多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湘西州把傳統工藝振興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
  • 甘肅文旅一把手談非遺+扶貧
    「文旅助力精準扶貧一定要堅持傳承和創新並重,如果我們的非遺工坊如果還停留在『只繡鞋墊』,那肯定是行不通的。」6月13日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陳衛中在甘肅省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會上表示,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一定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要保留甘肅特色和鄉土氣息,也要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達到「國際範兒」的標準。陳衛中介紹甘肅省非遺助力精準扶貧成效 張勇 攝「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已成為甘肅文旅工作新業態和新亮點。」
  • 台州亂彈現代戲《我的大陳島》獲田漢戲劇獎一等獎
    日前,第34屆田漢戲劇獎評選結果出爐,全國共8個劇本獲劇本獎一等獎,台州亂彈現代戲《我的大陳島》劇本佔1席。這是台州亂彈首部原創劇本榮獲該重量級獎項。本次獲獎的台州亂彈現代戲《我的大陳島》講述了上世紀50年代,一群充滿朝氣的年輕人,響應「建設偉大祖國的大陳島」的號召,滿懷熱情,上島墾荒的故事,生動詮釋了「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大陳島墾荒精神。
  • 文旅部:已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作者:孫靜波 責任編輯:孫靜波   中新網12月23日電 文旅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王晨陽23日指出,文旅部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當中
  • 東鄉繡娘登上國際時裝周舞臺!
    10月25日,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聯合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攜手中國時尚設計大師張肇達打造的「天才媽媽X東鄉繡娘」公益品牌,登上了2021春夏中國國際時裝周。東鄉繡娘的「平繡」、「彩繡」、「剁花」等技藝在日常生活小件、節慶喜事擺設中都會出現,但並沒有走出家門,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煥發它的活力,跟其他非遺技藝一樣,遇到了無法形成產業化價值效應等困局。這次公益時裝秀,正是推動產品升級、形成全閉環公益鏈條的破局嘗試。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甄硯指出,「天才媽媽」項目結合了婦女扶貧與文化扶貧兩大公益模式。
  • 打造「非遺+旅遊」「非遺+扶貧」新模式 東方展銷少數民族手工藝品
    海南日報八所6月18日電 (通訊員文東雅 戴瓊周)6月18日,東方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之一的少數民族手工藝品展銷會,在東河鎮政府黎錦大樓舉行,通過「非遺+旅遊」「非遺+扶貧」新模式,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旅遊發展,助力精準扶貧。
  • 當非遺手工遇到現代設計 新的扶貧模式誕生了
    近日,由中國平安集團主辦,中國服飾報社、藝術與設計雜誌社承辦的「媽媽的針線活」項目成果首發暨非遺扶貧沙龍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舉行。上述一幕就發生在成果首發展上。當天線上直播同步進行,直播活動現場氣氛熱烈,首批非遺手工環保包在直播間一上架就遭搶購,瞬間秒光。
  • 山東梆子現代戲《根在黃河灘》劇本研討會在濟寧召開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6日訊 12月3日,大型山東梆子現代戲《根在黃河灘》劇本研討會在濟寧召開。座談會就《根在黃河灘》劇本的內容選題、主題立意、故事架構、人物塑造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討,提出了一些非常中肯的意見、建議。
  • 文化和旅遊部:已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會上,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王晨陽表示,文化和旅遊部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當中,主要採取了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建設、培養帶頭人、推進產品銷售、加強宣傳推廣等四個方面的舉措。第一,支持各地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增強貧困地區的傳承發展能力。
  • 非遺鮮聞丨甘肅秦腔《潞安州》驚豔亮相中國牡丹之都(兩條)
    甘肅秦腔《潞安州》驚豔亮相中國牡丹之都近日,受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委派,省文化藝術研究所帶領甘肅失傳經典劇目秦腔《潞安州》在河南省洛陽市工人俱樂部精彩上演,驚豔亮相於沿黃九省區暨第四屆晉冀魯豫傳統戲劇展演活動
  • 唱響扶貧主旋律:廣州、畢節共同推出精準扶貧公益歌曲《一起幸福》
    【環球網綜合報導】「你的困和難,有人在關注;你的痛和苦,有人很在乎;是誰在你家門前修了一條路,是誰把你的危房換成了新屋……」12月11日,由廣州市、畢節市委共同推出的精準扶貧公益歌曲《一起幸福》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 穿便服、用蒙太奇……一批現代戲看點多多
    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以新編現代戲為主體,上演一批主題鮮明、極具現實意義的戲曲作品。這其中,漢劇《黎明》、楚劇《我的美麗村莊》、襄陽花鼓戲《遠山豐碑》都是近年我省新編現代戲的優秀代表,特別值得推薦給江城戲迷。
  • 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千家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在會上介紹,文旅部立足文化和旅遊優勢特點,堅持把扶智、扶志與扶貧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並從組織、機制、資金、人才等方面不斷加大脫貧攻堅保障力度。  文旅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王晨陽介紹,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中,文旅部採取了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培養帶頭人、推進產品銷售、加強宣傳推廣等四個方面的舉措。目前,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文旅部會同國家發改委推出了全國1000個鄉村旅遊重點村,其中225個都是貧困村,為貧困地區培育了一批優質的鄉村旅遊品牌。
  • 今日十八洞:「非遺+扶貧」苗繡、花帶培訓
    7月6日,「非遺+扶貧」苗繡、花帶培訓班在十八洞村開展。州級苗繡非遺傳承人石美梅介紹,十八洞分點是此次培訓班的五大分點之一,按照就近原則分配學員,共有五十多名雙龍鎮村民參與此次培訓。主講老師之一石玉香介紹,強化學員苗繡非遺文化認識與保護,提升苗繡針法技巧,是培訓第一課的關鍵。參與培訓的大多是有一定基礎的學員,提升針法技巧,能夠做到識圖用針,將十幾種針法掌握。村民吳美金帶著孫子參與培訓。「老年組」繡娘與全場最小繡娘。
  • 藝起前行|上海越劇院《山海情深》:聚焦扶貧路上的空巢現象
    越劇現代戲《山海情深》排練照。2020年是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在這場精準扶貧的攻堅戰裡,一批又一批的上海乾部奔赴祖國的邊疆及貧困地區。在此背景下,為反映波瀾壯闊的扶貧攻堅實踐,以及上海與貧困地區人民藉此結下的深厚情誼,上海越劇院舉全院之力創作了越劇現代戲《山海情深》,由李莉、章楚吟編劇,楊小青導演、許傑、方亞芬主演。該劇已經入選首批39項重點文藝創作項目,參加「藝起前行——國內優秀原創戲劇舞臺作品上海展演」活動。《山海情深》將於10月17日、18日在美琪大戲院正式演出。
  • 《我的美麗村莊》入選荊楚名團聚江城展演活動
    本報訊(記者 周萬榜)近日,記者從市委宣傳部獲悉,由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聯合出品,市藝術劇院創作演出的現代楚劇《我的美麗村莊》,入選第二屆荊楚名團聚江城展演活動。 據了解,本屆荊楚名團聚江城展演活動共邀請了14家優秀戲曲院團,這些院團將以新編現代戲為主體,上演一批主題鮮明、極具現實意義的戲曲作品。其中,我市藝術劇院創作演出的現代楚劇《我的美麗村莊》將在本月16日—17日在武漢珞珈山劇院演出。
  • 新羅區精準扶貧農產品一條街創建扶貧新模式
    12月23日上午,由區委、區政府主辦,區農業農村局、區脫貧辦、龍巖市龍津鎮鎮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新羅區融媒體中心協辦的新羅區精準扶貧農產品一條街開業活動在登高東路與溪畔路交接處舉行。今天的節目就讓我一起走進新羅區精準扶貧農產品一條街,感受一下那裡的熱鬧氣氛。副區長童章平出席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