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市場進入新能源行業時,每一個新的技術和車型的出現都代表著汽車的新變革。純電動的發展路徑本應是各個國家最想期望達到的市場反應,但由於電池技術的突破進展緩慢,混動市場便成為了目前解決新能源汽車和碳排放的一個關鍵市場。
12月15日,【汽車維基】前往保定哈弗技術中心見證了長城汽車全球首發面向全速域、全場景的「檸檬混動DHT」技術。將專用的混動技術面向全球發布,這也代表著中國汽車有了自己獨有的混動技術,更是長城汽車打破合資品牌技術壟斷、展現「科技長城」卓越實力的一次高質量的科技成果。
油與電的魅力
電動化是目前汽車市場離不開的話題,這其中有純電動、插電式混動和油電混動等各種分類,而插電式混動是最具代表性的技術,很多日系品牌在十年前就已經將此類車型布局市場。插電式混動從早期簡單的串聯模式演變著如今的並聯、混聯、增程式等多種技術路徑。而油電混動則是一個技術更加成熟的存在。早在1997年,豐田就推出了帶有行星齒輪的混動普銳斯,至今已經在全球銷售了超800萬輛,在當年這也是獨一檔的存在。
雖然日系的混動依舊在市場上風聲水起,但在2020年即將過去時,長城汽車用自身的研發實力也推出了「檸檬混動DHT」,這也一款代表中國汽車面向全球汽車市場的高效、高性能混動方案。根據長城汽車官方的介紹,「檸檬混動DHT」覆蓋了城區道路中低速出行、長時間駐車、高速/城市環路等幾乎全部出行場景,能為用戶帶來油耗更低、動力更強、體驗更舒適的出行生活。
從研發之初,長城汽車就將混動技術定位在以用戶用車習慣的方向來開展,從市區擁堵到環路高速,讓混動技術省油設為第一目的。所以,「檸檬混動DHT」採用雙電機混聯拓撲結構,擁有純電、混聯、串聯、能量回收等多種工作模式,通過控制系統智能切換。在此基礎上,面對不同消費需求,「檸檬混動DHT」衍生出HEV和PHEV兩種動力架構。
HEV架構主打城區路況超低油耗以及中高速路況瞬時加速能力,動力系統綜合效率可達50%以上,採用HEV動力的A級SUV綜合油耗低至4.6L/100km,B級SUV節油率可達35~50%,0-100km/h加速為7.5s。
在省油問題解決後,長城汽車也希望在節油的基礎上達到豐富的駕駛樂趣,所以在兩種動力架構模式下有「1.5L +DHT100」和「1.5T +DHT130」的動力總成。在PHEV架構下,有「1.5T +DHT130+P4」四驅動力總成,分別對應不同級別產品,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選擇。
面向全球的新實力
在活動現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董揚表示:「對於混動技術路線,我認為是傳統汽油發動機的升級版,可以明顯提高效率,節約燃油,並不是電動汽車的過渡方案,更不是妥協」。
可以看出,混動並不是過渡方案而是未來市場的一種解決方案。當然長城汽車也曾發展過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就是WEY品牌的P8。在2018年,P8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橫空出世售價為29.28萬-31.28萬元。在較高的售價中,P8並沒有得到太多用戶的選擇,在2019年停售時P8車型總計賣出了4031輛,這一次的混動轉型並不能稱得上成功。
但是就是在這時起,長城汽車的技術研發部門開啟了對混動技術的潛心研發,團隊去往內蒙古、新疆、西藏等地,面對超低溫、超高溫和高海拔的層層挑戰下拿出了現在「檸檬混動DHT」。
「檸檬混動DHT」由長城汽車完全獨立自主設計、研發,並具備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累計擁有專利199項,其中核心專利80項。它的發布徹底打破了合資品牌在混動領域的長期壟斷格局,讓中國汽車也擁有了自己的混動技術。其實,長城汽車在此時發布混動技術也與近期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所強調的「加大混動投入,擴大混動市場」高度契合。
在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我國已經明確:將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簡言之就是在未來的40年間,我國淨排放要從100萬噸,減為0萬噸,作為重要的碳排放來源之一,汽車行業承擔著重要任務。
混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就是未來40年中的重要發展源,減少燃油汽車的尾氣排放問題是所有車企都將面臨的嚴峻考驗,而長城汽車現在就已經走在了「碳中和」的前列。
在活動開場前,大屏幕中放著長城汽車掌門人魏建軍參與拍攝的《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其中有一句「過去的三十年已經擺在那了,如果我們還看不到顛覆性的變化,那被顛覆的一定是我們」。很明顯,現在的汽車企業已經不能只專注於造車上,更應該考慮到未來人類出行的變化,以出行變化應萬變。
依筆者來看「檸檬混動DHT」是長城汽車「命懸一線」之時放出的最強大招,在我國實施更加嚴苛的汽車減碳法規之前,長城汽車正加快汽車電動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