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女權」是什麼神奇動物?

2021-02-20 Her小號

最近,性別議題在網上甚是火熱,Cherry官方微博抽獎事件,朗朗結婚爭論,以及警察學院錄取女性比例限定15%而引發的性別爭議,網絡性別戰爭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在此期間,主張開除「極端女權」、聲討「田園女權」的聲音也越來越高。對此,對網絡生態不甚了解的人可能會感到迷糊,女權不應該只有「女權主義者」和「非女權主義者」的區別麼?「田園女權」到底是什麼神奇動物?

今天,讓acelrovsion來給我們講一下「田園女權」話題。另外,祝各位讀者端午節快樂!

作者:acel rovsion

「田園女權」這個概念沒有什麼意義,甚至跟女權都未必有多大關係。

因為它是在異性戀婚姻話題中,各方就婚戀價值和情感話題而引出的一套互相指責的帽子

從左翼立場來說,異性戀婚姻是一個集中了多種矛盾為一體的異化產物,除了常見的階級矛盾性別關係矛盾之外,還有未加言明的經濟剝削關係、晚期父權社會資源分配矛盾所有制矛盾以及公共政治矛盾等矛盾(不是說其它類型的戀愛萌生的經濟契約形式就一定不符合這些東西,只是異性戀最為主流)。

因此,在這種異化關係中,一系列試圖佔據合理性制高點的行為,演化成為雙方試圖利用情感共鳴製造出一個臨時的性別共同體,並藉由這個共同體進行一系列性別利己主義的行為。

本世紀初,BBS文化初起時,異性戀情感話題就一直是這個尿性,雙標和性別利己一直是家常便飯。網齡稍微較長的老網蟲,對此應該有經驗。

而雙方互相指責對方的方式也確實如同男權社會中規訓的性別角色關係一樣:

佔據公共話語權優勢的雄性人類樂於對女性施加一系列公共倫理審判,在情感話題中佔據優勢(「幹什麼什麼事情的雌性是XX雌性,呵呵」);

雌性人類則是佔據著性篩選權力的優勢方,在話語爭端上,她們試圖用集體排他性篩選貶抑來取得話語優勢(「某個階級,家庭背景,國家,文化認同等的雄性是sb和low貨」)。

當然,雙方的利益互攻,最後總是會回到指責對方不符合父權社會的男女角色法則上去。

女權話題的置入,暫時還沒有改變這層父權社會的權力關係,因為女權還構不成一個完整的政治實踐。

在原有的異性戀異化關係中,女權目前僅僅置入了一系列關於平權的公共話題、啟蒙和積極女性認同,對常態化的男權機制進行破壞,儘可能地暴露出男權權力機制的不合理之處,這算是一個進步的成果。但是,這種「砸坑」行為不等於消弭了原有的權力關係。

於是,掌握性篩選權的雌性人類和掌握公共話語權的雄性人類繼續延續開頭所提到的那一類權力關係,只不過雙方的爭奪點轉移到了「女權」在公共性話題的定義權上罷了(比如熱衷於鑑定真假女權的行為就是在爭奪「女權」的定義權)。

但是,這本就不是女權的全部。而且父權關系所誘發的兩性博弈實質上更像是分贓,而不是探討

在《女權主義的未來》一書中,西爾維亞•沃爾拜討論了一個話題,即作為政治實踐的女權似乎在當代陷入了低潮期,「女權主義時代已經終結」

沃爾拜不同意「女權已經終結」的看法,正好相反,在她看來,看似陷入低潮的女權實踐,實際上已經將女權議程(agenda)作為一個常規化的機制嵌入到社會公共政治機器中,公共話題中的性別話題都會受到女權議程的考量。

作為女性,你積極參與到後工業的分工體系和公共政治實踐,本身就是在實踐女權,女權因此從一個綱領性政治變成了生活政治(life politics)。

或者說,按照沃爾拜這一派受新自由主義影響的女權來說,公共政治成了資本主義晚期內部,通過衝擊傳統權威進行民主實踐和政治補充的一種方式。

《女權主義的未來》裡提到了一個有趣的爭端,當然這個觀點激進女權很早就提出過了,那就是激進女權陣營的弗雷澤所提出的新自由主義和女權主義的合流——新自由主義(New liberalism)作為新型的統治技藝,實際上使得第二波浪潮中由中產階級代表的女權產生了妥協性。

這個妥協性在於公共政治的能動性過高,以至於我們認為只需在公共話語中推行平權議程,就可以對抗由消費主義,父權,資本主義晚期剝削關係(商品性的擴大)三位一體的現有政治關係。

於是政治平權,變成了一種布爾喬亞的價值平權,似乎我們只要在輿論上把有意無意的性別歧視者罵死,以及消除這種歧視聲音,就可以瓦解這種關係了。

我們高估了當代媒體的發展所展開的公共政治場域的能動性,以至於認為我們似乎可以避開資本主義和父權合流的經濟基礎來反抗父權,這種現階段的維護「中立性」的議程並沒有觸及實質,與之相反,而是斯泰克戴克吐槽的「虛妄中立」。

於是,列寧當年吐槽的「小資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又回來了。

瑪麗·沃夫斯通克拉夫特,她在 1792 年發表了著名的《女權辯護》, 對盧梭的女性觀和教育觀進行了集中的批判

而以上兩個爭端,無論立場如何,都說明了女權本身在立論之初,最終都會導向一個「普遍政治」的政治目標,這也是女權作為消除性別剝削關係的政治合法性所在。

女權主義從沃夫斯通克拉夫特開始就是普遍政治哲學,當時的女權是從古典共和主義立場的權利觀出發的。

在第二波女權浪潮中,則有激進女權對於父權社會的性剝削和階級性的揭示,黑人女權對後殖民現狀的白人文化中心主義進行批判。

而第三波女權和第四波女權裡,南希弗雷澤等社會主義女權對新自由主義治理術把父權問題脫離社會關係的批判,新自由主義女權的沃爾拜試圖把女權建立的公共性別議程當做當今社會中針對父權問題的否定性常規議程,來改造和滲入社交文化和經濟關係,這個議程還包括一些諸如美國Roe v. Wad案子的成文成果。

好玩的地方在於,新媒體出現後,女權這個普遍政治問題居然脫離社會關係革命,被翻譯成了各種類型的「男人——女人」問題,並以忽視政治現實的方式,將一切放入這個框架中。

這種做法的最大危害在於,父權社會的實質似乎被翻譯成了有一堆各類出身的男權low逼在阻礙社會進步,仿佛我們只要把他們罵死這世界就清淨了。然後,16年川普這個罵不死的「野蠻人」跳出來後,你就只能淚奔了。

媒介學派的萊文森當年意識到了這種機制,但是他對此保持樂觀態度,認為媒介技術對於政治事件的二階觀念生產,依然會遵循著某種技術進化論,即哪怕是翻譯的政治,最後也會留下適宜的討論方式,然而如今看來未必如此。

那麼,所謂「田園化」的實質又是什麼?

「田園化」跟田園女權這類指責沒什麼關係,「田園化」幾乎發生在所有政治立場和陣營,除了「田園女權」之外,還有「田園自由主義」,「田園奧地利學派」,「田園馬克思主義」,「田園保守主義」,「田園施特勞斯派」等等,不一而足。

在1979年首次出版的《後現代狀況》裡,利奧塔曾論述過,後現代的公共話語和知識生產最大的特點是摒棄「元敘事」(metanarration)或「宏大敘事」,即傳統權威被新型的平民話語所替代

利奧塔把後現代定義為「不相信元敘事」,認為後現代通過質疑現代性的宏大敘事(進步、啟蒙解放運動、馬克思主義等),來對現代性進行「清算」。後現代主義者企圖以具體的事件和人類的多樣化經歷等「小敘事」來代替宏大敘事。

在傳播學的媒介環境學派(Media Ecology)中,在麥克盧漢之後,萊文森和梅洛維茨借用了利奧塔的後現代討論,並將其推廣到政治傳播領域。

波茲曼提到了政治選舉這類傳統的嚴肅話題如何在傳播媒介中進行娛樂化的內容生產;萊文森引入了媒介進化論,即生成——批評——傳播的三階段論;而梅洛維茨受了公共符號學的影響,乾脆用了一個「場景結構」的中間概念。

在論述政治傳播的立場上,這幾位都假設了一個二元分割——「感受到的真實傳播內容」和「被認為是真實的那些傳播內容」中間永遠存在一個媒介翻譯過程。這個媒介由媒體技術本身媒體的資本傾向和公眾自發形成的一套話題議程組成。

媒介對於政治議程的設置和公共治理框架所提供的是一類「被翻譯的政治」,或者說是政治的二階釋義。

於是,大部分人談論的政治就是「被翻譯過」的政治,這在中間階級崛起的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會形成這種格局——右翼自由主義被簡化為某種生活方式(甚至是歲月靜好的雞湯),國家主義被變成情感化和人格化認同,社會主義被翻譯成「某個好時代」,保守主義被翻譯成「熟悉的社會和秩序感」,左翼自由主義被翻譯成「價值情感和某種道德感」。於是,在這種政治語境下,女權主義被單純翻譯成「姐們好」和「男女問題」也就不奇怪了。

貝維斯在《現代性與犬儒主義》以及汪暉《去政治化的政治》裡都提到過這種「感覺的政治」和「去政治化的政治」,只不過,貝維斯甩鍋的對象是現代性的文化認同消除了政治意識,而汪暉則將其甩鍋給晚期資本主義的國家機器在過度擴張。

相比之下,我上面從政治傳播學提到的這類解釋似乎比這兩位更有說服力。

相關焦點

  • 「田園女權」的品種鑑定
    ▽也就在這兩年,「田園女權」 成為一個流行的負面詞彙:以微博為主的一系列熱點話題把性別議題推上風口浪尖,也讓「田園女權」成為眾矢之的。「田園女權」 一詞是社交媒體時代的產物,在性別研究和社會學領域並沒有與之對應的詞彙。從詞源上來說,「田園女權」 是 「田園犬」 和 「女權」 的合成詞,令人聯想到中華田園犬。
  • 《田園女權的真正原因》
    針對最近微博知名女權大V果子狸7777的言論,很多人不明白田園女權為什麼會說出「殖民女性」的言辭?
  • 為什麼「田園女權」是個錯誤的標籤?
    為了理解他們所說的「田園女權」到底指的是什麼,他們在反對的是什麼,以及他們有沒有自己堅守的價值,我去知乎浸淫了幾天,在「什麼是中華田園女權?」等一系列問題下翻了很多高票答案。由於知乎幾乎是國內少數仍然在生產原創內容(儘管原創,但大多內容實在是不怎麼樣)的社區,這裡的高票答案會以轉載、抄襲等形式流向其他內容平臺,因此在知乎觀察到的樣本已經足夠有說服力了。
  • 田園女權為何變成狂犬?
    作者/來源:紙上建築(zhishangjianzhu)田園女權不是女權,而是男權的性轉版,她們貶低異性、宣揚對立、煽風點火、激化矛盾,以追求平等為名,行主張特權之實,手法及目的跟舊社會壓迫女性的套路如出一轍。近年來,她們的所作所為已經超越了言論自由的範疇,逐漸引發網友的公憤。
  • 田園女權瘋狂語錄頻出,讓人無語
    最近女權的呼聲甚囂塵上,在微博經常碰到女權捍衛者。我支持男女平等,也支持女性維護自己的合理權益。但是就是有些人,惡意挑起兩性對立,宣傳田園女權,其心可誅。這些人發表的奇葩言論讓人感覺莫名其妙,讓人無語。這些人真的關心男女平等嗎?男女平等?
  • 恩格斯為什麼成了「田園女權」?|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那麼,為什麼寫下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經典作品的恩格斯,會被今人與「田園女權」這一名詞聯繫起來?《微博女權的前世今生:從「政治正確」到「商業正確」》一文作者李思磐看到,「田園女權」一詞意味著「只要權利/權力不要義務」,這個詞已成為一種汙名化的標籤,它既承認女權運動在抽象層面的正當性,又可以被用來指責具體的女權討論。
  • 起底田園女權,只是欺男霸女,不是真的權利
    她是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17歲),也是一位女權主義者。五月天的主唱阿信曾經為女團S.H.E寫過一首女權色彩極其濃厚的歌《Shero》,在歌詞裡,阿信鼓舞女性不再依靠男性,做自己的女英雄。為獨立、平等、自由——女權運動爭取權利。在工業革命和啟蒙思想的影響下,法、英、美的女性幾乎在同一時間挺直腰板,為自己能有話語權而起身奮戰。
  • 去死吧,田園女權.
    如題所表,基于田園女權過熱乃至猖狂的現實,今天我準備當一個標題黨,開一波地圖炮,對女拳師們進行一輪無差別攻擊,其中或有不慎aoe到熟悉的個體望乞見諒
  • 神奇女俠秘史,了解女權主義走過的一百年(一)
    從20世紀初女權主義誕生以來,「神奇女俠」象徵的女性權益的政治鬥爭就從未停止。我們那些習以為常的漫畫人物,背後都有太多不為人知的歷史秘辛。 說起神奇女俠,可能很多人都會先想起來她身穿短裙、手拿真言套索、佩戴守護銀鐲的女鬥士形象。她誕生70多年以來,不僅在漫畫世界中宣揚愛與和平,還在現實世界裡一直推動著女性權益的發展,甚至曾被聯合國任命為女權推廣大使。
  • 這是一篇直男癌患者的自白,中華田園女權慎入!
    而另一方面是一幫被定義為「中華田園女權」的網友們在宣揚單一性別的利己主義。那到底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這樣的所謂女權主義呢,當然這裡的女權主義打引號。(這裡不針對支持平權的女權主義)遠有媚娘慈禧,近有希拉蕊美少女,她們都突顯於浩瀚長河中,而這些都是所謂的女權主義。而在母系社會中,男性也會具有強烈的女性生殖崇拜。而其所謂崇拜的無疑就是權力。
  • SM、LGBT、女權、測謊儀與神奇女俠
    SM、LGBT、女權、測謊儀與神奇女俠     在作為一名心理學家、劇本作家、女權運動家,以及發明家的同時,他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號——「神奇女俠」的創作者。
  • 女權到底在吵什麼?
    「女權」這兩個字給人帶來的感覺,好像也變得越來越微妙了。女權主義,也叫女性主義(Feminism)的本意,其實很簡單:「我們女人也是人,我們不要壓迫要平等!」這個訴求本來沒什麼問題,女性解放運動的歷史也好幾百年了,我們不早在半個多世紀之前,就有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了嗎?相信現在沒有人對「男女平等」這四個字公開有什麼異議。
  • 這部9.2分神劇,讓你看清什麼是真女權
    /《向前一步》 中國女人真的很難,沒有田,沒有園,卻一直有人惦記著你的子宮,得空還得罵你「田園女權」。 在一句接一句的「田園女權」中,中國的女權逐漸成為老虎的屁股——看得摸不得。人人都聽說過女權,卻極少有人真正懂得什麼是女權。
  • 女權之辯:真正的女權vs虛假的女權
    我發現在網上不管什麼討論絕少能觸及到本質的,永遠只是單純情緒的發洩,雙方都在自說自話,互相嘲諷,並單方面宣布辯論的勝利,完全無助於進步和共識的構建。 今天就詳細捋一捋女權的問題。近代社會以來,主流女權主要分兩大流派:共產主義女權和自由主義女權。
  • 當我談起女權時,我究竟在討論什麼?
    貳  女權 ≠ 「性解放」這個問題我們在之前聊《驢得水》的時候提過。我絕不認同某些自作先鋒的人把性解放的程度簡單粗暴地和女權伸張劃等號。不好意思,要談女權請全面。瀟灑豁達的張一曼管得了自己的身體,卻很難說爭得了什麼應有的權利。
  • 「我支持平權,而不是女權。」這句話有什麼問題?
    但與此同時,在諸如「田園女權」等說法興起的背後,也映射著人們對部分女性主義或女權主義的諷刺。在網上,有的女權主義者往往被反對者扣上一頂「拳師」的帽子,被指責片面地要求女性的權利而忽視承擔相應對等的義務。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這一幕。為了在參與網絡公共討論時「少得罪人」、減少衝突,彰顯不一樣的「客觀中立」,像「我說的不是女權,而是平權」這樣的說法越來越常見。
  • 神奇動物2與哈利波特是什麼關係 神奇動物2裡26個彩蛋全面解析
    時隔兩年,《神奇動物在哪裡》第二部上映,把大家熟悉的那個魔法世界又帶回來了!而且電影裡好多細節看著眼熟得不行,但就是想不起來和《哈利·波特》有什麼關係?小電君在此送上一份《神奇動物2》保姆級觀影指南,包你暢遊魔法世界毫無障礙!溫馨提示以下內容暫時沒有劇透,請放心下拉和哈利·波特有什麼關係?他們處在同一個宇宙,所以什麼世界觀啊、歷史啊、人物啊都是通用的。
  • 女權主播的這一年:我們走在擁抱汙名的路上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主播肖美麗,歡迎來到有點田園,有點田園為您提供接地氣的性別觀點。這是我播客開頭的介紹語。我叫肖美麗,是一名女權主義者。我的播客叫《有點田園》,這個田園就是「田園女權」的田園。我們就在火車上面聊一整路,聊得臉特別紅,口乾舌燥,覺得這個想法很棒:「田園」是一個特別接地氣的詞,我們想要以一個田園女權的立場來講話,就是去討論中國的性別現狀。在前幾年,女權主義者是一個罵人的詞,但是這些年進步了,女權主義基本上是一個好的詞。然後大家就開始攻擊你是田園女權主義者,所以我們走的是擁抱汙名的路線。
  • 「隨父姓」、「田原女權」用英文怎麼說?
    1.女權主義;女權運動feminismFeminism is the belief and aim that women should have the same rights, power, and2.女權主義者feminist例句:Judy is a typical feminist.Judy是一個典型的女權主義者。
  • 特權還是女權?被雙標的「女權主義」真的平等?
    中國「女權主義」逐漸上升為「特權主義」,這些人真的是為了爭取男女的平等權益?以個體概括為常態化現象,上升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有多少人真正想過女權的目的是為了平權還是特權? 平權的目的是在男女平等的基礎上做到自立自強,在性別差異中擁有獨立的人格和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