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發現的磨玻璃結節型肺癌,陳海泉教授團隊推薦至少經過4到6個月的隨訪,以降低良性患者的手術比例。腫瘤醫院供圖
中國專家創新制定「磨玻璃結節型」肺癌診治策略 打破籠統定義獲國際關注
中新網上海6月23日電 (陳靜 王廣兆 張揚)長期以來,「磨玻璃結節」困惑著不少人。記者23日獲悉,中國專家針對「磨玻璃結節型」肺癌開展了大量研究,率先系統定義該類型肺癌為一種特殊的臨床亞型,並針對其特性提出了分類而治的策略。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陳海泉教授領銜的團隊,制定出「磨玻璃結節型」肺癌診治的「復旦標準」。據透露,陳海泉教授受邀撰寫的「磨玻璃結節」型肺癌診治策略專家綜述在《胸外科年鑑》刊登,廣受關注。此前,其相關研究系列成果已在《胸部腫瘤雜誌》《胸外科年鑑》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
有研究證實,95%在體檢中發現的肺癌,在影像檢查報告中均表現為「磨玻璃結節」;同時,「磨玻璃結節」型肺癌越來越多見於傳統肺癌的「低危人群」。
在研究中,陳海泉教授團隊發現「磨玻璃結節型」肺癌與既往認知中「對應病理診斷的貼壁亞型的肺癌」有顯著差異。陳海泉教授認為,一些在影像學報告上表現為同樣特徵的「磨玻璃」,可能是全然不同的肺癌亞型。
該成果率先將磨玻璃結節型肺癌定義為一種特殊的肺癌亞型,破除了以往的籠統定義,為此類肺癌的精準治療奠定了基礎。
胸膜發生轉移是否會影響磨玻璃結節型肺癌患者的生存?陳海泉教授團隊進一步研究發現,胸膜浸潤與否並不是混合型磨玻璃結節型肺癌的預後因素。
外科手術是治療磨玻璃結節型肺癌的主要手段。對於新發現的磨玻璃結節型肺癌,陳海泉教授團隊推薦至少經過4到6個月的隨訪,以降低良性患者的手術比例,避免過度治療——良性磨玻璃結節型肺癌通常會在隨訪期間消失。據悉,在陳海泉教授團隊外科手術切除的磨玻璃結節型肺癌中,惡性比例佔93%。
當下,在國際領域,多髮型磨玻璃結節型肺癌的診治仍缺乏相關共識。分散在肺部的多個結節到底是多個原發病灶,還是從其他部位「跑過來」的轉移灶,一直是肺癌領域的難題。
陳海泉教授團隊創新性地提出了基於影像學的鑑別方法,並給出了鑑別標準,即多發磨玻璃結節或是單個實性結節合併磨玻璃結節的病灶,均應被視為多原發。相關成果發表在《腫瘤外科學》雜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