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六十四卦?
古語云:「文王拘而演八卦」是說周文王在被殷紂王拘禁的時候,推演出了八卦這套經典國學,而周易中的六十四卦象是將「乾坤坎離震兌艮巽」八個卦象上下重疊而成,一共有六十四種組合,故也稱六十四卦。古人常用周易作為佔卜,來判斷事物的走向。其實作為一套流傳千古的文化,周易也具備著一定的哲理性。
需卦代表什麼?
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卦是「需卦」,如上圖所示,需卦中上為「坎」,下為「乾」,坎代表水,乾代表天。誰在天上,表示陰雲密布,隨時可能下雨,但卻還沒有下的現象。在周易中「坎」又代表危險,所以此時需要耐心等待審時度勢,如果貿然涉險則將招致災禍。
古今偉人與「需」卦
縱觀歷史,任何一個偉人的成功都離不開審時度勢。甘胯下之辱的韓信,成為了一代軍事大家。能夠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才打敗了勁敵吳王夫差,這樣的例子舉不勝數。在現今的社會中,優秀的企業家也往往是審時度勢的高手。如果不是張瑞敏親自帶頭砸了劣質的冰箱,就沒有海爾今天的白色家電地位。如果沒有任正非的審時度勢做技術積累,也就沒有了華為今天在全世界面前的光輝。
審時度勢
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發展之快,可謂是舉世矚目。我們用20年就走完了資本主義強國近80年的道路。但快就真的好嗎?整體社會的浮躁性就是副作用。人們對賺取金錢的速度期望超越了道德底線,很多人希望賺快錢,甚至可以為此拋棄人格。不管是毒奶粉事件、毒海鮮事件、毒疫苗事件都對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試問之,我們為後代子孫留下了什麼?
其實,世間萬物之規律便是緩急得當,該急的緩不得,該緩的更急不得。記得水之七德中有「事善能,動善時」之說。所以當處於劣勢時,「審時待勢」四字無疑是最佳選擇。念昔日高祖劉邦若不待時,何來霸王項羽烏江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