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群養生】雞肉原來這麼好!!!!!

2021-02-17 美群集團

雞肉,指雞身上的肉,雞的肉質細嫩,滋味鮮美,適合多種烹調方法,並富有營養,有滋補養身的作用。雞肉不但適於熱炒、燉湯,而且是比較適合冷食涼拌的肉類。但切忌吃過多的雞翅等雞肉類食品,以免引起肥胖。

主要營養成分

蛋白質,脂肪,鈣,磷,鐵

主要食用功效

溫中補脾,益氣養血,補腎益精

禁    忌

多齡雞頭、雞臀尖、飲湯棄肉

製作方式

炒食、煮食,蒸食,燉湯等

禁忌同食

芝麻、菊花、芥末、糯米等

目錄

雞肉中醫價值

中醫認為,雞肉味甘,性微溫。能溫中補脾,益氣養血,補腎益精。

蜜醬雞腿-天然肉石

雞肉含有維生素C、E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另外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雞的品種很多,但作為美容食品,以烏雞為佳。其性味甘溫,含有蛋白質、脂肪、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A,維生素C、膽甾醇、鈣、磷、鐵等多種成分。

烏雞入腎經,具有溫中益氣、補腎填精、養血烏髮、滋潤肌膚的作

烏雞肉

用。凡虛勞羸瘦、面瘦、面色無華、水腫消渴、產後血虛乳少者,可將之作食療滋補之品。雞肝性味甘微溫,能養血補肝,凡血虛目暗、夜盲翳障者可多食之。另外能養心安神、滋陰潤膚。若脫髮過多,或遺精、白帶過多,可用雞蛋二隻,加首烏同煮食之。雞肉能讓秀髮亮起來,每周至少應該吃3次。蛋黃油具有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外擦患處可治療嬰兒溼疹,乳頭皸裂、凍瘡潰爛、水火燙傷、口腔潰瘍等症。

《食療本草》指出,「黑雌雞,治反胃、腹痛、骨痛、乳癰、安胎」。

 

雞肉營養價值

100克食部含量

可食部分34%,水分74.2克,蛋白質21.5克,脂肪2.5克,糖0.7克,熱量111千卡,鈣11毫克,磷190毫克,鐵1.5毫克,胡蘿蔔素0,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09毫克,尼克酸8.0毫克,維生素C-,維生素A-,粗纖維0,灰分1.1克。

 

雞肉挑選

編輯

 

雞肉生雞肉挑選

雞肉

首先要注意觀察雞肉的外觀、顏色以及質感。一般來說,新鮮衛生的雞肉塊大小不會相差特別大,顏色會是白裡透著紅,看起來有亮度,手感比較光滑。

注意,如果所見到的雞肉注過水的話,肉質會顯得特別有彈性,仔細看的話,會發現皮上有紅色針點,針眼周圍呈烏黑色。注過水的雞用手去摸的話,會感覺表面有些高低不平,似乎長有腫塊一樣,而那些未注水的正常雞肉摸起來都是很平滑的。

 

雞肉熟食燒雞挑選

人參雞湯

如果是燒雞類的熟食,需要看雞的眼睛了。一般來說,如果雞的眼睛是半睜半閉的狀態,那麼基本可以判斷,這不是病雞。因為,如果是病死的雞,在死的時候眼睛已經完全閉上。

還有,肉皮裡面的雞肉如果呈現出白色,基本上也可判斷出,這是健康雞做的燒雞,因為如果是病瘟雞的話,死的時候是沒有放血的,那種雞做出來的燒雞,肉色也是會變紅的。

 

雞肉製作食譜

編輯

口水雞

食材:嫩雞1 只,熟花生、熟芝麻、蔥、辣椒、香菜、火麻油

1、起鍋,加入適當的水,將洗乾淨的土雞放入,煮至雞熟。

2、將煮熟的土雞撈起放入冷水中待用。

3、將辣椒、香菜、蔥切碎、花生一般壓碎。

4、取個碗,加入準備好的生抽、醋、火麻油,然後在加入花生、芝麻、蔥、香菜成香汁料。

5、取出泡涼放入土雞,切塊秤盤。

6、將之前調好的香汁料淋入雞塊。[1] 

白切雞

雞肉

製作食材

淨肥嫩雛母雞1隻(重約0.8~1.2公斤為好)

蔥120克,

姜40克,

植物油120克,

鹽15克。

香菜:100克

調料做法:

雞肉

廣州人吃白切雞時,大多是以姜、蔥配製的調料佐餐,吃起來比較清淡,讓人容易接受,因此容易讓人覺得好像白切雞隻是蘸姜蔥汁料進食的。其實不然,可供白切雞點蘸的佐料還有很多,如:蔥油汁、醬汁等,極具特色,回味無窮。現介紹幾款。

鹽焗味姜蔥

原料:生薑20克,鹽、糖各少許,蔥白30克,鹽焗雞粉1茶匙,油1勺。

做法

1、首先要把姜去皮和蔥白洗淨,晾乾水分。

2、把姜、蔥、香菜切成碎末、拌勻。

3、將姜蔥末拿去微波爐加熱30秒鐘,使它們的香味飄出來後,放鹽、糖和鹽鋦雞調勻。

4、最後鍋中燒熱一湯勺油,澆在姜蔥上即成。

貼士:喜歡口味濃的話,可以加點醬油,味道也是不錯的。

姜蒜蔥味料

原料:薑末、蒜末、蔥末、香菜末各1勺,醬油2勺,鹽、香油適量。

做法:

1、薑末、蒜末、蔥末、香菜末拌勻。

2、將燒熱的香油倒入薑末、蒜末、蔥末、香菜末中,再調入醬油、鹽即可。

沙姜蒜味料

原料:沙薑末、蒜蓉末1勺,食鹽適量,花生油2勺。

做法:將沙薑末、蒜蓉調勻,把花生油燒熱倒入,待香味飄出後,再拌入食鹽即可。

蔥油味汁料

原料:蔥白30克,麻油20毫升,水、精鹽、味精少許。

做法:蔥白切末,澆上燒熱的麻油,拌出香味後,加少許水、精鹽、味精調成即可。

蒜泥香菜料

原料:蒜茸30克,香菜(芫荽)末5克,醬油、醋、麻油、味精各少許。

雞肉

做法:將蒜茸、香菜(芫荽)末拌勻,再加醬油、醋、麻油、味精調成即可。

貼士:也可不放香菜(芫荽)末,做成純粹的蒜泥味汁料。

蒜泥汁味料

雞肉

原料:蒜泥2勺,老抽(或生抽)、蔥白、醋、胡椒粉、白糖、麻油和薑汁、味精各適量。

做法:蒜泥中調入老抽(或生抽)、蔥白、醋、胡椒粉、白糖、麻油和薑汁、味精即可。

提示:調味汁的用料配比,可根據各人口味和喜好,邊調邊加減。

白切雞的佐餐調料,各地風味除少數地區就地取材用特殊原料外,種類可以千變萬化,主要是調料配製的不同而形成了獨特的口味。調料組合得當,不僅具有特殊的香氣,而且可獲得意想不到的異味,使白切雞更覺膾炙人口。

 

雞肉推薦美食

雞肉

香菇糯米雞肉卷

材料:雞腿4個、香菇一把、紅蘿蔔1根、竹筍1根、小蔥3根。

調料:食鹽3克、雞精5克、料酒一小勺、生抽一小勺、胡椒少許。(個人喜好添加)

做法:1 將香菇、胡蘿蔔和鮮筍洗淨瀝乾水分,切成小丁。

2 鍋中倒油,溫熱時,倒入蔬菜丁翻炒。

3 加入調料和香蔥炒熟,盛盤。

4 糯米提前浸泡過夜,控水,將糯米和蔬菜拌勻後,隔水蒸熟。

5 雞腿去骨,用料酒、鹽、生抽、胡椒和雞精醃製冷藏過夜。

6 將醃製好的雞肉展開,中間舀上一條蒸熟的糯米蔬菜,捲起來,。

7 用錫紙將雞肉卷裹緊,兩頭像包糖果一樣旋緊。

8 入烤箱 180℃ 25分鐘即可。

 

雞肉雞肉火鍋

原料

付骨雞腿肉2隻,豆腐1塊,白菜8張,白蔥4根,菠菜2束,茼蒿菜1束,香菇8個,粉絲50g,海帶10cm,角1張,辣蘿蔔茸適量,蔥花適量,蓬醋適量。

製作方法

1. 雞腿肉去骨,切成3-4cm的塊。

2. 粉絲用溫水泡軟、瀝水、切成易食長度。

3. 豆腐切塊,白菜和菠菜焯水,並捲成卷。

4. 白蔥斜切4cm長的段,香菇刻花刀,茼蒿洗淨切段。

5. 把步驟1至4的材料用大盤子裝起來。

6. 土鍋內倒入七分水,將海帶放入,燒開後放入雞塊。

7. 雞湯去浮沫,和裝蔬菜的大盤子一起上桌。

8. 配辣蘿蔔茸、蔥花、蓬醋即可。

相關焦點

  • 原來雞肉可以這麼做!好吃哭了!
    醃好的雞肉放進麵粉雞蛋液中。5. 煎鍋預熱,放入雞肉,煎至全熟。6. 在調料碗裡,加入醬油、芝麻、糖、蒜、清水攪勻。7. 將醬汁倒入熱鍋,大火收汁,最後撒上蔥花,芝麻香雞就出爐啦。鮮橙煮雞在碗裡,加入雞肉、芝麻油、蒜、鹽,醃製20分鐘。3. 在另一個碗裡,加入玉米粉。醃好的雞肉放進玉米粉中。4. 油炸雞肉,直至炸到金黃。5. 熱鍋入油,加入辣椒、八角、果皮爆炒。6. 加入炸好的雞肉、橙汁、糖、醬油,煸炒5分鐘,大火收汁。咖喱煮雞
  • 好看好吃的三色雞肉飯原來這麼簡單,食材可以自由搭配,簡單易學
    好看好吃的三色雞肉飯原來這麼簡單,食材可以自由搭配,簡單易學。日料店裡的三色雞茸飯很受歡迎,其實就是一盤簡單的蓋飯,只是選用了三種不顏色的食材讓配色更好看吸睛。這樣一盤三色雞肉飯做起來很是簡單快手,成本也不高,孩子也很喜歡吃,重點是裡面有肉吸引人呀。滑嫩的雞蛋,鮮香的雞肉和脆香的海苔,搭米飯能不好吃嗎。這會兒看著圖片又把我的饞蟲給引出來了。上班族可以用這樣的三色雞肉飯做中午的便當,保證吃得飽飽。三色雞肉飯沒什麼技巧,就是準備好三種顏色的食材,雞蛋要炒得嫩滑,雞胸肉要加醬汁做出紅亮誘人的色澤,其它沒什麼了。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
  • 盤玩珠子手串原來有這麼多好處,養生神器!
    
  • 雞肉怎麼做好吃 紅燒雞肉小丸子的做法
    4、鍋內燒水,水開後盛一些雞肉泥在手上,然後把肉餡從下往上,從虎口處擠出,勺子蘸一下清水,把丸子取下,放入鍋中。5、丸子全部擠好後,用勺子攪動一下鍋底,然後煮3分鐘,煮到丸子都飄起來後撈出。4、蔥姜可以直接切小塊和雞肉一起打成泥,但是有時候我們做的分量少,攪拌機攪打容易不充分,切碎再和雞肉混合比較好,即使不一起進攪拌機,也不會讓孩子吃到有顆粒感的蔥姜。5、因為是給寶寶吃,所以除了蔥姜並沒有放其他的調料,如果孩子大了或是給大人吃,還可以在拌餡時放一些黃酒,生抽,胡椒粉,去腥增香。
  • 【美味雞肉】自己在家做烤雞 原來切出漂亮的烤雞就這麼簡單
    切烤雞的刀不要太鈍,使用銳利一點的刀才不會把烤雞切得都是碎肉!再來將雞胸切片好入口。完美的烤雞就這樣切好啦!光是賣相就讓人垂涎三尺呢~對了,如果有剩餘的肉或是沒吃完的肉,可以切下來放在保鮮盒裡保存。至於雞身的部分,如果還要再料理,整隻放到鍋子裡保存即可。
  • 簡單4步,雞肉軟爛、湯汁濃鬱、養生補氣血
    簡單4步,雞肉軟爛、湯汁濃鬱、養生補氣血。【板慄燉雞湯的做法】第一步:準備食材:板慄、雞肉、紅棗、枸杞、生薑、蒜、蔥等;配料:油鹽、胡椒粉等;將板慄清洗一遍,用刀把殼切出一條縫,最好把裡面的皮一起切破,放進清水裡浸泡,加入少量的鹽,搓洗一遍,浸泡五分鐘,洗鍋燒水,將開水倒進盆裡,把板慄放進開水裡浸泡十分鐘。
  • 【美食】雞肉這麼做好吃哭了,饞翻全家人
    雞肉細嫩鮮美、富有營養。秋冬要養生,雞肉是上好的選擇。今天廚娘給大家推薦的這些菜式好吃到爆!一定饞翻你的味蕾!
  • 雞肉的好處,雞肉的做法大全,每一種做法都讓你垂涎三尺
    手撕雞肉作用三:雞肉對預防感冒和流感的有一定作用。同時它還有補氣禦寒的效果。說了這麼多,大家一定很想知道雞肉的做法吧,畢竟天天燉雞湯也是很煩的,你們說對不對呀?醃製雞肉2.鍋裡燒水,到入醃製好的雞肉焯水,焯水的時候放一點薑片、食鹽、料酒去腥味,焯好水後將雞肉撈出來用溫水洗乾淨瀝水。
  • 堅持了800多年的養生方法,原來是踮腳尖這麼簡單!果真如此?
    說起養生的方法,大家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比方說有人以喝茶的方式養生,也有人以運動的方式養生,也有些中醫可能就梳梳頭這麼簡單。而類似梳頭如此簡單的養生方法,還有踮腳尖。說出來很多人可能不信,但是老中醫們對這個方法也是情有獨鍾。
  • 【美食】在國際莊雞肉這麼做,好吃到爆,饞翻全家人!
    雞肉細嫩鮮美、富有營養秋冬要養生,雞肉是上好的選擇這些菜式好吃到爆一定饞翻你的味蕾
  • 做了一份低脂餐,朋友圈裡有人評論:減肥原來還能吃這麼好
    當時有個男同事,比較胖,報了減肥的機構,天天只吃雞胸肉,竟然真的減掉了5斤,真是讓人大跌眼鏡,原來光吃肉也能減肥啊!我不習慣那種只吃肉的減肥方式,我選擇雞胸肉搭配西蘭花做西蘭花雞肉卷。我把我的低脂餐曬到了朋友圈,有人評論:原來減肥還能吃這麼好!當然了,選對食材就可以。
  • 雞肉這樣做竟然可以這麼好吃好吃,饞翻全家人!
    雞肉細嫩鮮美、富有營養秋冬要養生,雞肉是上好的選擇這些菜式好吃到爆一定饞翻你的味蕾
  • 咖喱雞肉飯的做法原來這麼簡單,新手也能一次成功,收藏了!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現在很多人越來越不會在家裡自己做飯了,加上外賣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一日三餐都是外賣解決,但是外賣吃多了畢竟是不太好的,所以建議就是適當的自己做下飯,但是很多人覺得自己炒菜很麻煩,而且做出來的也不好吃,就選擇放棄了。
  • 燉雞湯時,雞肉要不要先焯水?原來一直弄錯了,難怪湯不入味
    燉雞湯時,雞肉要不要先焯水?原來一直弄錯了,難怪湯不入味!最近買雞肉回家燉湯的人是越來越多了,燉雞湯的時候對於有些新手來說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要不要把雞肉先焯水,因為很多年輕人在做飯的時候,習慣把所有的肉類都先焯水,然後再開始放入水中進行燉煮,那么正確的步驟到底要不要焯水呢?
  • 合肥的雞肉大餐都在這裡了!韓式炸雞、鋼管雞、養生雞湯、大盤雞…
    店名:尚船吧地址:廬陽區,蒙城北路與臨泉路交口西南角30米(總店) / 包河區,寧國路與九華山路交口東南角,工行隔壁(二店)人均:80元\  養生豬肚雞  /雞肉的香味完全壓到裡面咯,我這個肉食動物都要給滿分!
  • 秋天養生吃哪些食物好 秋季養生食材匯總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本次小編給大家分享秋季養生的食材做法,如何在食譜上做到秋季養生。趕緊搬好小板凳,來看看吧!◇秋季吃什麼五穀雜糧好◇秋季乾燥寒冷,可以吃哪些五穀雜糧來禦寒和防燥護陰呢?在五穀雜糧中大米、小米、玉米、薏米、黑米、燕麥、紅豆都有健脾胃,安心安神等功效。下面給大家整理了秋季五穀雜糧食譜,一起來看看吧!
  • 【美群養生】每日一穴——曲泉
  • 比起新鮮雞肉,超市冷凍雞肉就沒營養了嗎?這2個誤解需要了解!
    而根據養生膳食推薦的標準,成人每天所需要禽畜類肉食總量大概是45到75克,不吃和多吃,都是不利於健康的。但是能做到這個標準的,幾乎少得可憐。那麼既然雞肉是我們的第二大肉食來源,下面我們就以雞肉為例來了解下。
  • 【美群養生】春節過後胖十斤,自救從這款消脂神湯開始!!
    ❖健胃消食:還是山楂,山楂酸酸甜甜的,消食再好不過了。女性喝了越喝越瘦。❖潤膚止癢:中醫名方「過敏煎」的主藥之一就是烏梅,其作用便是止膚之癢。❖安蛔止痛:酸能安蛔,儘管現在蛔蟲病少了,但酸梅湯還真有此效。酸梅消食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古時候,大清皇宮裡的肥胖者增多,經過調查,御膳多油膩大和糖份高,常食容易體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