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影視行業停工 編劇接不到寫劇本的工作就要開始寫小說了

2020-12-15 跑酷財經網

1月31日,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等單位聯合發布了《關於新冠疫情期間停止影視劇拍攝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所有影視製片公司、影視劇組及影視演員,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暫停影視劇拍攝工作。「影視行業停工」的消息最終靴子落地。

近日,中新經緯記者採訪了導演、製片人及編劇三位影視從業人員,聽他們講述了在疫情防控期間停止影視劇拍攝的看法和感受。來自疫區武漢的編劇劉祖光說,最近這兩年,資本在快速的撤離影視行業,2020年的疫情對影視行業更是雪上加霜。「如果疫情持續下去,影視行業復工無望,編劇接不到寫劇本的工作,那麼我就要開始寫小說了,現在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國家控制住疫情,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劉祖光稱。

以下為影視從業者的自述(略有編輯):

01

在「停拍」前,我們的電影殺青了

貓語影業導演:王藝剛(化名)

春節前,我們劇組在浙江橫店影視城剛完成拍攝。一部新電影經過大半年的籌備,在去年12月25日開機,2020年1月15日殺青,剛好趕在這次疫情大規模爆發之前結束了拍攝。現在回想起來,何嘗不是一種運氣?

其實,在我們影視圈內部早就有「影視行業停工」的消息。從除夕(1月24日)開始,浙江橫店影視城、象山影視城、無錫影視基地、上海影視樂園陸陸續續都發布了暫停對外開放的公告,我們就知道,隨著疫情確認感染人數增加,各省市做出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整個影視行業被要求停工就是早晚的事情。

▲橫店影視城暫停劇組拍攝活動通知

影視行業的拍攝工作人員可以戴口罩,但演員怎麼能帶口罩呢?而且影視拍攝現場最少也是十幾人的現場,有時候是幾百人的現場,行業做出暫停拍攝的通知也是為了所有人員的健康安全考慮,可以理解。前幾天,《大江大河2》《謝謝你醫生》《有翡》等很多劇組都宣布了暫停拍攝,直到現在所有正在拍攝的劇組都被叫停。

不過,影視行業被要求停止拍攝還是對我們今年的電影拍攝進度產生了很大影響。我們劇組有一部經過大半年的籌備的新電影,計劃在正月初八(2月1日)之後,準備開拍一部現代都市戲,大概2月下旬可以正式開機拍攝。

緊接著還要籌備一部院線電影,從拍攝、影片後期剪輯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接著再等國家審批過後才能籌備院線電影宣發,時間其實非常緊張。根據我們之前對投資人的承諾,將按照時間表進行拍攝計劃,如今,突然而來的疫情把這一切的計劃節奏都打亂了。

員工無法回公司,對於編劇和製片人來說,只能在家裡改劇本和申報新電影。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只能在現場負責拍攝指揮,做攝像技術方面的人影響最大。

目前,我在橫店影視圈的有些朋友近半年的戲都停了。對於以拍戲為生的很多普通演員來說,無戲意味著收入急劇減少,但虧損最大的是製片人,需要負責支付演員片酬費用、設備的費用,物料租金費用、場地費用等。

在浙江橫店,多的時候一天有幾十個劇組開拍,跨年期間大概是10個左右的劇組仍在拍攝。也就是說,還在拍攝期間的製片人每天可能就要虧損幾萬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小劇組是撐不下去的,對於大劇組來說,短時間還能撐一陣子,時間長了,這虧損簡直是無底洞。

02

無法拍電影,計劃拍短視頻

企影匯創始人兼製片人:程凡

關注到武漢疫情是在1月20日,那時我是在回江西贛州老家的火車上,看到手機上的有關疫情的相關新聞。接下來的十幾天,有關疫情的新聞成為我每天關注的焦點。

原計劃過完這次春節就開始籌備拍攝4部電影,二部都市愛情題材的網絡電影和一部科幻動作題材的網絡電影,還有參與攝製一部兒童題材的院線電影,大家準備在春節假期後開始正常工作,現在還處於疫情防控期,員工都回不來,即使回來了,沒有接到通知也不能開拍。

劇組停工最直接的兩個影響,首先是費用超支,影視劇《清落》製片人陳益韜就在微博透露「一天虧五十萬,不知道多久能重新拍攝」,大投入劇受的影響則更大。另一方面,暫停拍攝的影視劇必須要等疫情得到控制後才能拍攝,拍攝周期拉長,可能錯過原定檔期。我們的電影還尚未開拍,所以損失相對小一些。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空檔期給了積壓劇機會,尤其是2019年受政策影響較大的古裝劇,經過打磨重新上映,可能會迎來一輪小爆發。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院線電影是不太可能繼續上映了,相對而言,網絡大電影就比較吃香。如果此次疫情持續兩三個月,影視行業暫時不會出現片荒,如果持續半年以上的時間,可能會出現片荒的現象。

希望這次疫情能控制住,那樣,我們過了正月十五就能回公司,雖然暫時無法拍攝電影,但我們考慮做個類似抖音上有故事性的短視頻,拍攝地點控制在室內或者辦公室這樣的場景地方,也能增加一些我們公司的影響力。

03

接不到劇本就要寫小說了

編劇:劉祖光

我住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從1月23日武漢封城後,我已經有10天沒有出門了。

作為編劇,我們有兩種業務方式,一種是編劇自己寫好劇本後給製片人看,還有一種是已經確定好的影視項目,即製片人買了別人的小說作品版權,要改成電影拍攝,製作方可能覺得原作品有些內容不太合適,就會找專業的編劇對劇本進行改編。

疫情期間「影視行業停止拍攝」的通知,從短期來看,對導演和製片人等工種的影響更大,從長期看,作為影視產業鏈上的一環,編劇這個職業也岌岌可危。

目前,我在家裡打磨去年12月就談好的一個網劇劇本,原計劃是5月交付劇本,然後經過半個月到一個月的籌備期,完成選演員試鏡之類工作後,計劃6月份開拍,但這次疫情什麼時候全面解除還未可知。

如果提前寫完網劇,其實我還想寫一個以武漢疫情為題材的小說,講述身邊朋友的一些具體的事情。作為武漢人,我們一直都在關注疫情的發展,包括武漢受到救助的情況,醫生、解放軍戰士等許多愛心人士,在這一段時間給予武漢的幫助。我們了解到非常多的感人真實故事和案例,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小說創作素材。

相關焦點

  • 直播賣劇本:編劇缺舞臺,也需要自己打造舞臺
    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催生了許多新態勢,直播帶貨是其一,雖然不是新生事物,但不斷有新奇人事加入到直播大軍之中來,影視行業裡,近來一幫編劇們,也開始「直播帶貨」,這些貨,是他們自己的劇本。由編劇幫學院發起的「直播賣劇本大會」自四月以來已經舉辦六期,每期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由五位編劇在線直播,「叫賣」自己的原創劇本。
  • 中國影視行業邁向產業化 影視編劇如何有效創新?
    《愛我就別想太多》引發的熱議,暴露出當前我國影視編劇行業存在的諸多問題。眾所周知,劇本是一劇之本。著名導演黑澤明認為,不好的劇本絕對拍不出好電影來。可以說,劇本的好壞決定著影視作品的成敗。事實上,中國影視界歷來有重視劇本的傳統。早在1926年,侯曜就在其編著的《影像劇本作法》中旗幟鮮明地指出「劇本是電影的靈魂」。
  • 《甄嬛傳》《羋月傳》編劇王小平:寫小說是一個人的戰爭
    或許是由於其所擔任編劇的《刮痧》《甄嬛傳》《羋月傳》等影視作品太過耀眼,很多時候,人們會忘了她還是一名出色的小說家。王小平說,無論是寫劇本還是寫小說都不容易,前者是在為一個宏偉的工程打基礎,後者則是一個人的「戰爭」,「但對我來說,我更喜歡寫小說,因為它更自由、隨意,沒有束縛。」
  • 208位編劇年收入過百萬隻有11人,青年編劇之死背後的他們
    這折射了影視編劇行業的一個事實:項目死亡率高,從業者超時工作成常態,許多人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一份調查了200多位青年編劇的報告顯示,編劇本身就是一個要面對複雜關係的職業,發展空間更是堪憂。這份工作在邀約生產機制下生存。2019年,影視行業有一千多家公司破產,如果甲方製作機構停止工作,編劇就沒有合約。大部分青年編劇們已經做好了2020年減少收入的打算。
  • 編劇鹿呦呦轉型作家,多部小說出版上市
    ,自此寫作這件事情就在我的心裡生根發芽了,我一開始是在紙質的筆記本上寫,同學們也很捧場,讀完後會認真地給我寫評論,甚至還傳到其它班級去,到後來整個年級都知道我在寫小說了。 之後有人建議我將小說發到網絡上,這時候我才開始真正地接觸網文,雖然我寫的是網文,但是對於出版有一種很深的情結,我覺得自己寫的文字能夠被印刷出來擺在書店裡,被讀者們看到,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 被拋棄的「影視民工」:劇組縮減群演人數,編劇習慣永遠在等待
    許桓是北京一家影視製作公司的執行製片人,去年12月,他帶著劇組入駐某影視基地,原計劃3月份殺青,但受疫情影響,整個劇組停拍兩個月,二百多人原地休整,劇組工資和食宿費加起來每天都有二十萬打水漂,加上器材、道具、場地的租賃費用和其他空耗成本,兩個月的停工損失達到上千萬元。
  • 劇本完成承諾制施行後,對編劇的工作產生了哪些影響?
    劇本完成承諾制施行後,對編劇的工作產生了哪些影響?……   相較於規定本身,這些執行過程中的具體細則決定著劇本完成承諾制將對行業產生的實際影響,在《俠探簡不知》的編劇胖三井看來,四個月的時間節點還不夠長,目前已經經歷過劇本抽審的項目還僅僅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從業者仍在謹慎地觀望。這一結論也得到了編劇程夢琰的認可。儘管目前已經傳出「通過抽審的劇本可以溢價三倍」的消息,但兩位受訪者均表示目前自己和周圍都仍在按部就班地推進劇本。
  • 《拆彈專家2》編劇寫劇本難到躲房裡哭,劉德華把歌詞靈感寫進戲裡
    編劇李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其實《拆彈專家 2》在第一部的慶功宴上就開始構思了,因為當時第一部反響很好,大家都希望可以延續這種興奮的感覺。 " 我覺得《拆彈專家 2》是我寫過那麼多劇本中最難的一個,因為之前和導演、華哥一起寫《掃毒 2》的時候,靈感之神很眷顧我,三個禮拜就寫完了劇本,但這次劇本挑戰了我的人體極限,難到我自己躲在房間裡哭,讓我很汗顏。"
  • 編劇行業真的很掙錢嗎?
    然而,隨著各種影視劇的推陳出新,曾經的「不敢寫」似乎也越來越少:無論是後宮玄幻穿越仙俠等各種腦洞,亦或是職場生活家庭懸疑等各種細節,乃至律師公關中介漫畫等各個行業,幾乎就沒有編劇們腦洞開不到的地方,甚至有編劇連自己所在的行業都不放過,比如近日爆火的網劇《傳聞中的陳芊芊》,更是讓編劇直接穿越進了自己的劇裡……那麼,宅經濟下的編劇行業,真實狀況究竟是怎樣的?
  • 走進創始人 編劇經紀行業觀察與思考
    2015年12月,王鶴鳴創辦了北京尚世星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打造了國內專業的影視項目交易平臺——劇本超市,解決影視行業信息不對稱,嫁接海量影視項目資源。 通過劇本超市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產業模式,王鶴鳴倡導影視行業從委託創作向著作權轉讓方向邁進。
  • 編劇完成劇本才可立項,IP亂象或將終結?
    毒眸對此,採訪了一些業內人士,根據反饋,受到影響最大的可能還是編劇行業。當然,根據二八定律,這或許又是一個有人哭亦有人笑的開端。 IP亂象或將終結 某影視公司編劇告訴毒眸,新政出臺後,雖然不確定未來的工作壓力,但編劇的地位無形中被肯定了——感覺「要尊重劇本和編劇」這句老生常談的口號,終於有落到實處的希望了。
  • 如何快速成為一位合格的影視編劇?(附錄推薦書單)
    那麼,編劇的勞動工具很簡單,就是是電腦/筆,最終的勞動結果是劇本,這也是我們的核心工作內容。最後轉化為視聽語言,也就是電影/電視劇。比如歷史上最著名的改編劇本之一是改編自馬裡奧·普佐同名小說的《教父》。第二種:你還沒那麼有名,或者是剛剛入行,那麼首先如果說你在一個影視公司就職,公司會有項目下來,你就需要按照分配給你的任務去完成這個項目,其次,如果說你是單幹的,那麼你手頭上就需要有你自己的原創故事或者是不涉及到版權問題的改編。
  • 專訪《玄門大師》編劇陳十三:寫上「全劇終」三個字後,竟失控地哭了起來!(第962期)
    編劇幫專訪《玄門大師》的編劇陳十三,聽這個內容輸出者說一說對於原創IP反向孵化的看法和意見,以及整個故事的緣起、架構和創新……編劇幫華策影視選擇《玄門大師》原創劇本作為源頭,將小說、影視、遊戲聯動作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進行反向變現,是原創IP反向孵化的一次重大嘗試,您覺得IP孵化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和基礎?原創IP反向孵化會成為一種新的趨勢嗎?
  • 全娛樂圈戲最多的編劇,寫的小作文永遠比劇本精彩!
    比如今年1月,於正說自己在寫劇本,全部取材於真實故事。這次的小說叫《緣》,說的是男孩和女孩因戲生情,後來各自成家,但男孩仍深愛著女孩。《緣》一出,娛樂圈已婚夫婦們恐怕受到了不少困擾,高票答案陳曉和趙麗穎更是被推上了輿論中心。
  • 專訪丨編劇李瀟:我現在拒絕我的劇本裡有婚外情
    一段時間內業內有編劇地位不高的問題,為了臺前的光鮮熱度,幕後的編劇承受壓力和被忽視,只有當觀眾覺得劇集爛尾、不滿,或是劇情線有問題時,才能看到編劇站出來解釋,更多時候編劇的工作被隱藏在導演和演員的宣傳背後,我們多數人無法知道完整跟下來一個影視項目的編劇的感受,也仍不清楚當一部劇一部電影出現問題,或被稱讚叫好,編劇在其中到底有多大決定權,以及近幾年面臨的行業生態對他們有多大影響
  • "FOX 2000"展映 流瀲紫張小北談小說改編影視
    "FOX 2000"展映 流瀲紫張小北談小說改編影視  福斯2000專注於將小說改編為電影,文藝屬性是其最大的特點。昨日,「從紙墨到光影」小說改編影視作品沙龍在上海言幾又書店舉行,國內資深影評人,科幻電影《拓星者》導演及編劇張小北、《甄嬛傳》《如懿傳》原著作者及編劇流瀲紫、雙語作家、文化評論人、影評人周黎明在活動中開聊,探討小說改編影視作品的各種疑難雜症,暢聊影視改編中所涉及的商業性和藝術性、電影工業技術與電影藝術表達等問題。
  • 獨家調查:為什麼編劇一直在維權?
    >朋友介紹的另一層含義在於,「編劇可以接到的活兒大多數都是在委託創作」,陳玲剛結束了一次不太愉快的合作,「既然是委託創作,就說明編劇是單純的乙方,幾乎沒有任何話語權。」影視公司已經有了項目策劃,或是已經購買了某一部IP小說,編劇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這個策劃或者小說,變成可以拍攝的劇本。
  • 那個寫小說的年輕人
    2009年,我剛寫小說不久,幾乎什麼都不會。年輕人的寫作,總是充滿激情和無知。在一個悶熱而多汗的夏天,我在網上閒逛,不知怎麼的,就認識了林為攀。那時,他剛上大學,對文字充滿熱情。像許多熱愛文學的年輕人一樣,我們對新概念大賽充滿了嚮往——仿佛得了新概念的獎項,就能登堂入室。我寫小說的速度,與我的脾性相近,懶惰而慢。一萬字的小說,得寫十天半月。
  • 像賣口紅一樣直播賣劇本,能否能解決編劇困局
    直播賣劇本大會海報4月15日,「2020年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的新聞上了熱搜,影視行業進入寒冬的說法這兩年一直在喊,給觀眾的感覺就是,好看的劇太少。尤其讓人吐槽的是,有些劇「浪費了一群好演員」,有的劇再好的演員也圓不回來。
  • 流瀲紫看劇不過癮寫小說 自己的愛情簡單幸福
    近日,她的《甄嬛傳》續作《後宮·如懿傳》開始上市。  「流瀲紫」原名吳雪嵐,大三時因連載小說《後宮·甄嬛傳》走紅網絡。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視劇熱播,再次引發人們對她的好奇心。究竟是什麼樣的女生,竟能寫出如此老辣的故事?  看劇不過癮動筆寫小說  宮廷情感劇《甄嬛傳》熱播,風頭一時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