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可以用按摩手法解決

2021-01-13 娛樂小秀廠

在寶寶還很小的時候,家長都擔心寶寶吃不飽,於是動不動就會寶寶吃東西,很多時候,寶寶還沒來得及將胃裡的食物消化掉,媽媽又繼續給寶寶餵食,寶寶的年紀小,無法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只能用躲避的方式拒絕進食。

不只是媽媽,甚至是家裡的一些長輩也是如此,總是端著飯碗跟在寶寶屁股後頭,逼著寶寶吃飯。

其實,家長完全沒必要這麼多,寶寶如果餓了,雖然無法用語言準備表達,但是他們會通過其他的方式告訴媽媽,所以,家長不用太過擔心。

寶寶短時間內吃太多的東西,很容易造成積食,積食是我國小兒常見的疾病之一,積食通常表現為:

寶寶在某一段時間裡,突然暴飲暴食,一旦脾胃的承受能力不足,就會降低寶寶的食慾,從而使胃口變差,拒絕進食。

長期出現嚴重的積食,會給寶寶的生長發育帶來一定的影響,父母平時要善於觀察寶寶的變化,知道寶寶積食都會出現哪一些症狀,及時發現問題,幫助寶寶消食化積。

一、寶寶若是出現這8個症狀,說明積食了

1、食慾不佳

如果寶寶之前的食慾一直很好,但是某天胃口突然那變差,而且食量變小,吃一頓飯耗時長,家長就要注意寶寶是否積食了。

2、大便酸臭

家長可以觀察寶寶是否每天都能正常排便,若是寶寶三五天不排便,或者是排時,酸臭無比,甚至可見沒來得及消化的食物殘渣,很有可能是寶寶出現積食。

3、臉色發青

積食的寶寶臉色看起來會很憔悴,尤其是鼻翼兩側顏色會呈現青紫色,家長要考慮一下寶寶是不是積食。

4、口腔發出異味

寶寶吃了東西以後,腸胃無法及時地將吃下去的食物消化掉,堆積的食物殘渣在胃裡生成生酸,產生異味,孩子口氣有股酸臭的味道,多半是消化不良造成的積食。

5、手腳發燙

家長摸寶寶的手心腳心,有一點微微發燙,多半是出現了積食,長期積食會導致寶寶無法很好的吸收營養,從而免疫力下降,引發了內熱。

6、舌苔加厚

積食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舌苔變厚,主要集中在舌頭中間的部位,一塊類似硬幣大小的白色舌苔,看起來十分厚重,這也是積食的症狀之一。

7、睡眠不佳

積食的寶寶會莫名其妙的發脾氣,夜裡睡眠質量差,睡覺不踏實,偶爾會發出哭腔或是出現嘔吐的症狀。

8、腹痛腹瀉

寶寶出現積食後,會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的症狀,這是因為,積食令寶寶的消化功能變弱,食物在胃裡無法充分消化,就會造成腹痛和腹瀉。

二、改善積食的5個按摩手法

寶寶積食主要原因在於脾胃功能失調,無法很好的進行食物消化,小兒推拿是通過刺激寶寶身上的穴位,常見的按摩手法主要為:清補脾、揉板門、捏脊等。

這些推拿手法都能為寶寶消食化積起到很好的健脾胃的效果,這5個按摩手法,家長在家中就可以操作了。

1、清脾經

清脾經又叫做清補脾經,這個按摩手法可以很有效的幫助寶寶健胃消脾、和胃降逆的功效。

具體的操作手法是:家長一隻手的無名指和手指夾著寶寶的小手,另一隻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捏住寶寶的拇指,從上到下,從下到上來回的揉搓,一般重複個50次即可。

2、揉板門

板門又叫做「脾胃之門」,揉板門可以很好地幫助寶寶緩解積食。

具體的操作手法是:家長右手抓著寶寶的手,左手塗抹一些滑石油,在寶寶的板門穴位上輕輕按壓。

3、捏脊

這個按摩手法主要是在寶寶的背部操作,捏脊可提高寶寶的免疫力、調暢氣血。

具體的操作手法是: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輕捏寶寶骶尾骨的皮膚,順著寶寶的脊柱,由下至上推到寶寶的頸部,捏三下就提一下,一般操作個5-10遍即可。

4、按摩腹部

按摩腹部簡稱摩腹,主要操作穴位是寶寶的腹部,這個按摩手法可以幫助寶寶很好的改善積食。

具體的操作手法是:家長將手掌放置於寶寶的腹部,順時針進行按摩,按摩的力道要輕一點,操作10遍即可。

其次是揉腹,家長雙手塗上寶寶按摩油,先行搓熱之後,再把手掌放在寶寶腹部的上方,輕輕按揉。最後是推腹,家長雙手放在寶寶的劍突位置,由上至下輕推。

5、清大腸

具體的操作手法是:家長握著寶寶的手,找到虎口的位置,從虎口到食指的位置輕輕推置,這樣做可以將寶寶體內的體積往下壓,一般推100次左右,清大腸可以幫助寶寶排便通暢,消除體內積氣。

三、如何預防寶寶積食呢?

1、飲食調理

寶寶積食以後,日常進食以容易消化且清淡的飯菜為主,比如小米粥、南瓜粥、麵湯等,把控好寶寶的進食量,不給寶寶吃零食,晚餐飯量要減少一半,飯後要帶寶寶散步幫助其消化。

2、增加運動

寶寶容易積食,除了飲食不當之外,還有身體素質弱的原因,所以,天氣好的時候,家長不妨帶著寶寶到戶外進行身體鍛鍊,適當運動可幫助寶寶增強體質,預防積食。

總結:

寶寶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身體各項機能尚未發育完善,無法與成年人相比,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一定要重視寶寶積食的情況。

積食會給寶寶帶來極大的危害,積食會令寶寶無法消化胃裡的食物,食物消化不掉,寶寶就無法吸收營養,抵抗力就會下降,各種小兒疾病就會接踵而來。寶寶進食最好是少食多餐,禁食生冷、油炸的食物,這樣可幫助寶寶有效預防積食。

相關焦點

  • 孩子出現這幾種特徵,是積食的表現,兩個方法,讓孩子快速消化
    那寶寶又不會說,大人們怎麼判斷寶寶還要不要吃,寶寶是不是吃得過多了呢?其實,很簡單,只要大人們仔細觀察就可以知道寶寶們吃得怎麼樣啦!01寶寶出現這幾種症狀,說明產生了積食一、嘴巴裡有異味02如果寶寶積食,家長該幫助寶寶解決一、注意飲食寶寶積食,就是因為胃消化不良
  • 孩子積食有哪些危害?孩子積食該如何治療
    兒童的各項器官都發育不完整,如果平時飲食不注意可能會引起積食或腸胃不舒服。家長平時一定要注意,不要給小孩吃太多東西,尤其在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可能很多家長不知道什麼時候孩子會積食,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小孩積食都有哪些表現?孩子積食該如何治療?孩子積食有啥危害?孩子積食如何治療?
  • 孩子身體出現這4種信號,實際上是該補鋅了,家長易誤當成積食
    小茹開始仔細的觀察發現,孩子出現了喜歡啃指甲,紙巾。小茹這才覺得不對,便帶著女兒去到醫院諮詢,檢查後,醫生告訴小茹,孩子不愛吃飯不是因為積食,應該還有其他的症狀,像口氣大,便秘。但積食是不會與異食聯繫的,因此,孩子是由於身體缺鋅而導致的胃口不好等一系列的症狀,要及時的補鋅。那麼具體如何的區分積食與缺鋅,以及缺鋅的調理,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方面的小知識。
  • 孩子有幾種異常,可能是積食了,有個常在夜裡出現,爸媽容易忽視
    可孩子的腸胃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消化能力較差,如果飲食出現偏差,就很可能會造成積食,而早期出現的一些異常反應又容易被家長所忽視。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孩子出現這幾種異常反應,很可能是積食 1、食慾減退
  •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說明產生了積食,3個方法促進孩子腸胃消化
    孩子在長身體的階段,家長會經常忍不住餵給孩子各種食物,生怕他們餓著或營養不良。其實往往這個時候,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孩子身體的反應。家長過量的投食只會給孩子的脾胃帶來負擔,造成積食。孩子如果經常出現積食的情況,家長們要深刻反思一下,平日裡孩子的飲食是否得當。前不久我的一位同事無精打採,看起來非常疲憊。
  • 出現3症狀:孩子積食已經嚴重了!解決積食,家長需要多留個心眼
    小孩子生病是常事,而且積食的發生率最高,積食其實是大家給的俗稱,它的名字在中醫裡叫積滯,這是很多父母都很熟悉的,但卻是非常害怕的育兒問題,如果孩子經常積食,身體吸收營養的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如果食積嚴重的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育,甚至影響智力。
  • 專家提醒:孩子是否積食,別忙著吃藥,先看這4處,再消積食
    孩子的身體比較嬌嫩,成長發育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是小兒積食,更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雖然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但是當孩子的身體被積食困擾的時候,就會發出各種信號來提示家長,所以作為父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態,及時的發現積食,快速化解,讓孩子的身體免受其害。
  • 如何辨別孩子是否積食?除了口氣重、舌苔厚,還會出現這些症狀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每一位父母都會十分關心自己孩子的健康狀況,但是由於工作、操持家務等原因,導致他們力不從心,無法照顧到孩子的方方面面。要是父母照顧不周到,孩子的身體就可能出現各種問題。其中,「積食」是孩子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發現孩子已經積食,就很有可能會影響他的正常發育。
  • 孩子積食,脾虛難長個,提醒:一旦孩子出現這3個信號,儘早健脾
    其實,孩子生病多與脾胃有很大的關聯,孩子脾胃虛弱就會出現積食,俗話說「小兒積食百病生」,若積食得不到重視,對孩子的傷害也會很大。前段時間堂哥家的孩子出現不好好吃飯,還拉肚子,想著是吃壞了東西,就給孩子調養了一下,情況慢慢好轉了。可是,沒過幾天孩子又出現了厭食、腹瀉、口臭的現象。
  • 孩子臉上3種「古怪」現象,暗示脾虛積食,家長別不當回事兒
    積食是阻礙孩子身體發育的「元兇」,很多積食的孩子經常肚子難受,吃多不長個兒也不長肉,還時不時就感冒發燒生小病,想必有經驗的家長對它都不會陌生。積食真是太讓家長操心害怕了,一旦孩子積食,身體健康就會被拖累,小孩的各個身體器官都比較稚嫩,很容易因此受到傷害,為將來埋下隱患。
  • 不知道孩子有沒有積食,「5點判斷法」,一看一個準
    積食是兒科很常見的一種現象,有的孩子經常會因為積食而產生發燒咳嗽等,危害到健康的症狀,它的危害性之廣,早已經引起家長和醫生越來越多的重視,但是對於一些新手父母來說,對於積食還並未有完全的了解,這也使得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走了很多"彎路",那麼,到底什麼是積食呢?
  • 8歲孩子身高150,提醒各位家長:孩子積食有3種表現,莫忽視
    鄰居家的孩子名字叫平平,今年8歲的平平剛剛上一年級,但是身高就已經達到150公分了, 在班級裡個子也是最高的,老師和學生家長們都很羨慕,畢竟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平平一樣能夠早早地有個高高的個子,也有很多家長和朋友來詢問平平的媽媽,平平媽媽現在已經習以為常了,總是會願意分享自己的餵養經驗,她總是提到孩子一定不能積食,積食對正處於長個子的孩子影響很大
  • 小孩總是積食怎麼解決?用上2個方法,幫娃「抗積」
    中醫認為很多孩子體質虛弱都與脾胃虛弱有很大的關係,所謂:「小兒百病,積食為先」,脾胃虛弱可以導致積食,積食也可以使脾胃虛弱,兩者互為因果,所以家長如果想要孩子身體健康成長,首先就要預防積食,其次也需要去增強孩子的脾胃功能。
  • 孩子積食,多是家長給慣出來的?健脾胃,堅持睡覺2不做,3動作
    孩子出現以下異常,是在提醒家長積食已經很嚴重了1、厭食:孩子平時喜歡吃的東西,也提不起興趣,吃不了幾口就不想吃了;2、喜歡哭鬧:脾氣變得暴躁,動不動就哭鬧;3、睡不著覺:,出現拉稀的現象。3、不健康的飲食孩子喜歡吃雞腿,家長一次就買好多個,孩子就會吃很多,結果就是積食。之後就出現脾胃不和,功能下降的現象。另外,許多孩子喜歡吃零食、飲料等,這類食物中的添加劑都是人造物質,對於人體的影響十分大。
  • 「我家孩子經常積食」,要怎麼給孩子調理?幫孩子消積食全套方法
    最近收到一位家長的私信,孩子生病當家長的也很著急,從字裡行間看出,這位家長對積食並不是那麼了解的,下面先帶大家溫習一下積食的幾種常見表現:舌苔白厚或黃厚清晨起床後,口中異味較明顯1.控制好飲食容易積食、脾虛的孩子不能吃太飽,也不要過度補充營養。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積食跡象時,一定要注意控制孩子的食量了,可以採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做好消食工作,儘量減少對脾胃的再次傷害。
  • 小兒積食吃什麼才好?家長可用以下5種方法快速緩解積食問題
    小孩子由於腸胃功能尚未成熟,消化能力較為薄弱,當家長餵養不當或者是受涼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積食問題。 因此,當發現孩子出現食欲不振、厭食、口臭、胃部不適、睡眠不安、手心發熱等症狀,可考慮是否有積食的可能性,必要時,及時就診。 如何快速緩解小兒積食?
  • 6歲男童長期積食發育停止,3種常見的早餐,讓娃積食難長個
    一吃就出現腹瀉。表姐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發現孩子積食嚴重,脾胃虛弱,腸道有大量食物,使孩子無法進一步進食,不能吸收營養,不能為身體發育提供支持,孩子難以成長。6歲男童長期積食發育停止,3種常見的早餐,讓娃積食難長個1.湯泡飯很多家長都喜歡給孩子吃"湯泡飯",是用肉湯、魚湯、蔬菜湯配米飯和饅頭。這種米飯和粥有本質區別。湯泡飯含水量高,孩子容易咽下去,所以吃得又快又勤。
  • 5歲半女童脾虛衰竭,兒科主任:3種食物經常餵,孩子不積食才怪
    一、5歲半女童脾虛衰竭,兒科主任:3種食物經常喂,孩子不積食才怪1、營養滋補湯有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營養不足,影響到身體成長,會經常做各種滋補湯給孩子喝,這些湯水固然營養足,但是卻是脂肪高、熱量高的食物,再加上經過溫火熬製而成,孩子的脾胃本就易熱,長期喝這些湯水會導致脾胃上火,出現流鼻血
  • 寶寶有積食預兆,看這5種面相和徵兆,中一種娃都可能積食脾虛了
    老中醫表示有這五種症狀就是積食了 出現便秘的情況 積食指的是體內食物無法完全消化,這也就會導致食物在腸胃裡無法正常被消化為殘渣排出體內,因此就會表現出便秘的情況。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寶寶大便不規律或者是排不出大便的情況,就要考慮寶寶是否出現積食了。
  • 4種早餐,勸家長少給娃吃,若貪吃,孩子或許會積食影響長個
    一、勸告家長:寧願餓著,也別再給孩子吃4種早餐,易積食傷脾胃1.路邊的油炸早餐例如油條,是非常常見的早餐,很多人都吃。3.零食和小吃有的家長為方便,孩子早餐就用餅乾、麵包等零食,加一杯牛奶就解決了。事實證明,餅乾和麵包確實能充飢,但裡面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添加劑,營養價值低,會對孩子的脾胃造成損害,給孩子的健康帶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