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08 氧化還原反應
1.中國傳統文化對人類文明貢獻巨大,《本草綱目》中有如下記載:「(火藥)乃焰消(KNO3)、硫黃、杉木炭所合,以為烽燧銃機諸藥者」,其中利用的KNO3的性質是()
A.自燃性 B.穩定性
C.還原性D.氧化性
2.FeS2與硝酸反應產物有Fe3+和H2SO4,若反應中FeS2和HNO3物質的量之比是1∶8時,則HNO3的唯一還原產物是()
A.NO2 B.NO C.N2O D.N2O3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11.消毒劑在生產生活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開發具有廣譜、高效、低毒的殺菌劑和消毒劑是今後發展的趨勢。
(1)Cl2、H2O2、ClO2(還原產物為Cl-)、O3(1 mol O3轉化為1 mol O2和1 mol H2O)等物質常被用作消毒劑。等物質的量的上述物質消毒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Cl2 B.H2O2
C.ClO2 D.O3
(2)H2O2有時可作為礦業廢液消毒劑,有「綠色氧化劑」的美稱。如消除採礦業膠液中的氰化物(如KCN),經以下反應實現:KCN+H2O2+H2O===A+NH3↑,則生成物A的化學式為________,H2O2被稱為「綠色氧化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漂白劑亞氯酸鈉(NaClO2)在常溫與黑暗處可保存一年。亞氯酸不穩定,可分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在該反應中,當有1 mol ClO2生成時轉移的電子個數約為____________。
(4)「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溶液)和潔廁劑(主要成分是濃鹽酸)不能混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5)實驗室常用KMnO4和濃鹽酸反應製取Cl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被還原的元素是____________,還原劑是____________,氧化產物是____________。
12.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到的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13.高鐵酸鉀(K2FeO4)是一種易溶於水,高效的多功能水處理劑。工業上通常先製得高鐵酸鈉,然後在一定溫度下,向高鐵酸鈉溶液中加入KOH至飽和,從而使高鐵酸鉀析出。
(1)高鐵酸鉀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_,推測其具有的化學性質是____________。
(2)高鐵酸鉀與水反應生成O2、Fe(OH)3(膠體)和KOH。
①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鐵酸鉀作為水處理劑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在無水條件下製備高鐵酸鈉的主要反應為2FeSO4+aNa2O2===2Na2FeO4+bX+2Na2SO4+cO2↑,該反應中物質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b與c的關係是____________。
②一定溫度下,向高鐵酸鈉溶液中加入KOH至飽和可析出高鐵酸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鹼性條件下,由氯化鐵、氯氣可製備出高鐵酸鉀,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學配製了一瓶K2FeO4溶液,但標籤丟失了,測定該瓶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的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準確量取VmL溶液加入錐形瓶中;
專題08 氧化還原反應
1.
解析:選D。火藥爆炸的反應原理為2KNO3+S+3CK2S+N2↑+3CO2↑,反應中N元素化合價降低,KNO3為氧化劑,故反應中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D項正確。
2.
【答案】B
【解析】設參加反應的FeS2、HNO3物質的量分別為1 mol、8 mol,HNO3唯一還原產物中N化合價為+x。反應中有→+,1 mol FeS2失電子15mol;→,只有5 molHNO3作氧化劑得電子5(5-x)mol。則5(5-x)=15,解得x=2。
3.
解析:選C。根據離子方程式中,反應前後電荷守恆,可得6-1=8-n-1,解得n=2,M2O中M的化合價為+6價,故C正確。
4.
【答案】B
【解析】A. 過程Ⅰ利用太陽能將四氧化三鐵轉化為氧氣和氧化亞鐵,實現的能量轉化形式是太陽能→化學能,選項A正確;B. 過程Ⅰ中四氧化三鐵轉化為氧氣和氧化亞鐵,每消耗116 g Fe3O4,即0.5mol,Fe由+3價變為+2價,轉移mol電子,選項B錯誤;C. 過程Ⅱ實現了氧化亞鐵與水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的轉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O+H2OFe3O4+H2↑,選項C正確;D. 根據流程信息可知,鐵氧化合物循環制H2具有節約能源、產物易分離等優點,選項D正確。
5.
解析:選B。本題主要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結合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守恆原理可知,反應①中比例為1∶5;反應④中比例為1∶2。
6.
【答案】C
【解析】A. Na2SO3是強鹼弱酸鹽,SO32水解SO32+H2OHSO3+OH,所以溶液顯鹼性,故A正確;B. HSO3電離呈酸性、HSO3水解呈鹼性,NaHSO3溶液呈酸性,說明HSO3的電離程度大於水解程度,故B正確;C. 根據圖示,Na2SO3在pH=9.2時反應速率最快,所以pH=9.2時抗氧性最強,故C錯誤;D. 根據已知信息可知實驗3中,三種溶液在pH相同時起抗氧作用的微粒種類和濃度相同,因此反應速率相同,故D正確。
7.
解析:選D。由圖像分析可知,N2的物質的量隨反應進行逐漸增大,可知N2是生成物,具有還原性的NH為反應物,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可知,氯元素化合價降低,ClO-應是反應物,是氧化劑,結合得失電子守恆、電荷守恆及原子守恆可得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lO-+2NH===N2↑+3H2O+3Cl-+2H+。該反應的氧化劑是ClO-,故A正確;該反應中有Cl-和H+兩種離子生成,故B正確;由離子方程式可知,N元素化合價由-3價升高到0價,則生成1 mol氧化產物(N2)時,轉移6 mol 電子,故C正確;由離子方程式可知,氧化劑(ClO-)與還原劑(N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故D錯誤。
8.
【答案】A
【解析】A.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其非金屬性越強。所給四種酸均是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強弱順序正確,所以非金屬性順序正確,A項正確;B. 雖然H2S屬於弱酸,硫酸屬於強酸,但硫酸與CuS不反應,H2S卻可以與硫酸銅發生反應:H2S+CuSO4=CuS↓+H2SO4,該反應能發生的原因是生成了難溶於酸的CuS沉澱,使反應物離子濃度減小,B項錯誤;C.在可逆的氧化還原反應中,因溫度、濃度等的改變,反應將可以正向移動或逆向移動,C項錯誤;D.氣體總是能充滿任意所給的空間,所以談到氣體的體積大小時,必須指明所處的溫度和壓強,D項錯誤。
9.
解析:選B。KNO3為氧化劑,NaN3為還原劑,N2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其中氧化產物佔,則還原劑與氧化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0∶=2∶3,故A錯誤;由反應可知,轉移10 mol電子時氧化產物比還原產物多14 mol,則氧化產物比還原產物多1.4 mol時轉移電子為1 mol,故B正確;反應中KNO3是氧化劑,被還原,故C錯誤;NaN3是含有離子鍵和非極性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故D錯誤。
10.
【答案】B
【解析】A、該過程用光催化降解苯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反應:C6H6O+7O26CO2+3H2O,故A正確;B、該過程中BMO是催化劑,BMO與O2在光作用下,BMO被氧化成BMO+,故B錯誤;C、降解苯酚的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分子中都只含有極性共價鍵,故C正確;D、①中1molO2-要得到3mol電子,而②中1molBMO+變為1molBMO只要得到1mol電子,根據氧化還原反應得失電子相等,所以①、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1,故D正確。
11.
答案:(1)C(2)KHCO3H2O2做氧化劑,其還原產物是H2O,沒有汙染 (3)6.02×1023(4)ClO-+Cl-+2H+===Cl2↑+H2O(5)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MnHClCl2
12.
【答案】A
【解析】A.單質溴與KI在溶液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碘單質,產生的碘單質易溶於四氯化碳,由於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與水互不相容,所以靜置分層,上層無色,下層紫紅色,可知溴的非金屬性強於碘,A正確;B.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可氧化亞硫酸鋇生成硫酸鋇沉澱,因此不能確定Na2SO3溶液是否變質,B錯誤;C.由於是向硝酸銀溶液中首先滴入少量NaCl溶液,所以硝酸銀過量,過量的硝酸銀與滴入的Na2S反應產生Ag2S沉澱,均為沉澱生成,不能比較AgCl、Ag2S的溶解度,C錯誤;D.鋇離子與碳酸根離子反應生成沉澱,使碳酸根離子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動,溶液中c(OH-)減小,溶液紅色逐漸褪去,並不是因為BaCl2溶液是酸性溶液,D錯誤。
13.
解析:(1)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得鐵元素的化合價為+6;高鐵酸鉀中鐵元素處於最高價態,則高鐵酸鉀具有強氧化性。(2)①高鐵酸鉀與水反應生成O2、Fe(OH)3(膠體)和KOH,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FeO+10H2O===4Fe(OH)3(膠體)+8OH-+3O2↑。②高鐵酸鉀具有強氧化性,作為水處理劑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同時其還原產物為Fe(OH)3 膠體,又能起到淨水的作用。(3)①根據元素守恆可知,X應是Na2O,根據鈉元素守恆有2a=8+2b,根據氧元素守恆有2a=8+b+2c,兩式聯立,可得b=2c。②一定溫度下,向高鐵酸鈉溶液中加入KOH至飽和可析出高鐵酸鉀,原因是該條件下高鐵酸鉀的溶解度小於高鐵酸鈉的溶解度。(4)用氯氣在鹼性條件下氧化氯化鐵可製備高鐵酸鉀,根據得失電子守恆、原子守恆及電荷守恆,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3Cl2+16OH-===2FeO+6Cl-+8H2O。(5)根據題意,步驟2中發生反應FeO+CrO+2H2O===Fe(OH)3↓+CrO+OH-,步驟3中CrO在稀硫酸作用下發生反應2CrO+2H+Cr2O+H2O,步驟4滴定時發生反應Cr2O+6Fe2++14H+===6Fe3++2Cr3++7H2O,故可得關係式FeO~3Fe2+,原溶液中K2FeO4的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1。
答案:(1)+6強氧化性 (2)①4FeO+10H2O===4Fe(OH)3(膠體)+8OH-+3O2↑②殺菌消毒、淨水 (3)①Na2Ob=2c②相同條件下高鐵酸鉀的溶解度小於高鐵酸鈉的溶解度 (4)2Fe3++3Cl2+16OH-===2FeO+6Cl-+8H2O(5)①Cr2O+6Fe2++14H+===6Fe3++2Cr3++7H2O② mol·L-1
14.
【答案】C
【解析】A.酸性條件下高錳酸鉀具有強氧化性,能夠氧化氯離子,幹擾了實驗結果,應該用硫酸亞鐵溶液,故A錯誤;B.NaClO能夠漂白pH試紙,不能用pH試紙測定NaClO溶液的pH,故B錯誤;C.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產生的白色膠狀物質為矽酸,證明碳酸的酸性大於矽酸,則非金屬性:C>Si,故C正確;D.在2mL1mol/L的NaOH滴加5滴1mol/LMgCl2溶液,再滴加5滴1mol/L的FeCl3溶液,NaOH過量,沒有實現沉澱的轉化,無法比較Mg(OH)2、Fe(OH)3的溶度積的大小,故D錯誤。
15.
【答案】SiO2 Sb2S3+3SbCl5===5SbCl3+3S SbCl5 9.04×10-24mol·L-1產生H2S等汙染性氣體(或生成Sb2S3) 2AsCl3+3Na3PO2+3HCl+3H2O===2As↓+3H3PO3+9NaCl 3∶2
【解析】
(1) SiO2不溶於鹽酸,所以濾渣1中除了S之外,還有SiO2;
(2) 「浸出」時Sb2S3中的S元素被SbCl5氧化為S,SbCl5被還原為SbCl3,反應化學方程式是Sb2S3+3SbCl5===5SbCl3+3S;
(3)「還原」時,加入適量的Sb還原「浸出」時加入的過量SbCl5,所以被Sb還原的物質為SbCl5;
(4)Pb2+完全沉澱時,c(Pb2+)≤1.0×10-5mol·L-1,Ksp(PbS)=9.04×10-29,所以溶液中的c(S2-) 9.04×10-24mol·L-1;所加Na2S過多,會生成H2S等汙染性氣體。
(5)「除砷」時Na3PO2與AsCl3發生氧化反應反應生成As和H3PO3,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AsCl3+3Na3PO2+3HCl+3H2O===2As↓+3H3PO3+9NaCl;
(6)「電解」時SbCl3在陽極被氧化為SbCl5、SbCl3在陰極被還原為Sb,根據得失電子守恆,被氧化的Sb元素與被還原的Sb元素的質量之比為3:2。
16.
【答案】2ClO2 + 2CN-=2CO2 + N2+ 2Cl-稀釋二氧化氯,防止二氧化氯的濃度過高而發生爆炸或防倒吸防止倒吸(或作安全瓶)2NaClO3+H2O2+H2SO4=2ClO2↑+Na2SO4+O2↑+2H2O 澱粉溶液當滴入最後一滴標準溶液後,溶液藍色褪去且半分鐘內不恢復原色 0.04000
【解析】(1)ClO2可將廢水中的CN-氧化成CO2和N2,ClO2自身被還原為Cl-,則發生反應的離子反應為2ClO2+2CN-=2CO2+N2+2Cl-;
(2)①氮氣可以攪拌混合液,使其充分反應,還可以稀釋二氧化氯,防止因二氧化氯的濃度過高而發生爆炸;
②已知二氧化氯易溶於水,則裝置B防止倒吸(或作安全瓶);
③NaClO3和H2O2的混合液中滴加稀H2SO4即生成ClO2氣體,依據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同時會得到氧化產物O2,根據質量守恆可知有Na2SO4生成,則結合原子守恆,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ClO3+H2O2+H2SO4=2ClO2↑+Na2SO4+O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