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突破--氧化還原反應

2021-01-20 高中化學

考點一  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1.本質和特徵


2.反應關係

 

3.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

請分別用單線橋法和雙線橋法表示Cu與稀硝酸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1)雙線橋法:

 

(2)單線橋法:

 

4.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反應類型間的關係

 

命題點1 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辨析

 

破解氧化還原反應概念題的「兩個關鍵」

(1)理清知識線索:

(2)明確方法思路:找變價、判類型、分升降、定其他。其中「找變價」是非常關鍵的一步,特別是不同反應物中含有同種元素的氧化還原反應,必須弄清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情況。


命題點2 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的分析方法

[方法技巧]

分析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數目的關鍵——標出元素化合價

(1)基本方法:先標出熟悉元素的化合價,再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的原則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價。

(2)熟記常見元素的化合價:一價氫、鉀、鈉、氟、氯、溴、碘、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矽、五價磷;說變價也不難,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銅汞二價最常見。

(3)明確一些特殊物質中元素的化合價:

考點二  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1.常見氧化劑

常見氧化劑包括某些活潑的非金屬單質、元素處於高價時的物質、過氧化物等。如:

2.常見還原劑

常見還原劑包括活潑的金屬單質、某些活潑的非金屬單質、元素處於低價態時的物質等。如:

3.具有中間價態的物質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具有中間價態物質

氧化產物

還原產物

Fe2+

Fe3+

Fe

SO32-

SO42-

S

H2O2

O2

H2O

 

註:Fe2+、SO32-主要表現還原性,H2O2主要表現氧化性。


 

命題點1 氧化性、還原性的概念理解及判斷

 

1.理解氧化性、還原性概念要注意

(1)氧化性、還原性表示物質是否具有得失電子的能力,能得電子即具有氧化性,能失電子即具有還原性。

(2)具有氧化性,能得電子,不一定是氧化劑,反之,具有還原性也不一定是還原劑。

2.判斷物質的氧化性、還原性的主要依據是化合價

(1)含有最高價元素的物質具有氧化性;

(2)含有最低價元素的物質具有還原性;

(3)含有中間價態元素的物質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


命題點2 物質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及應用

 

物質氧化性或還原性的強弱取決於得失電子的難易,與得失電子的數目無關。如Al被氧化時產物為Al3+,失去3個電子,而Na被氧化時產物為Na+,只失去1個電子,但還原性Na>Al。

1.依據反應原理判斷

(還原性強)(氧化性強)(氧化性較弱)(還原性較弱)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2.依據金屬、非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判斷


3.依據反應條件及反應的劇烈程度判斷

反應條件要求越低,反應越劇烈,對應物質的氧化性或還原性越強,如是否加熱、反應溫度高低、有無催化劑和反應物濃度大小等。

如2Na +2H2O===2NaOH + H2↑,Mg+2H2O△,Mg(OH)2+H2↑

由上述反應條件的不同,可判斷還原性:Na>Mg。

4.依據相同條件下氧化還原反應的程度判斷

①不同氧化劑作用於同一種還原劑,氧化產物價態高的其氧化性強。

例如:根據2Fe+3Cl2點燃,2FeCl3,Fe+S高溫,FeS,

可以推知氧化性:Cl2>S。

②不同還原劑作用於同一種氧化劑,還原產物價態低的其還原性強。

例如:根據Cu+2Fe3+===Cu2++2Fe2+,3Zn+2Fe3+===3Zn2++2Fe,

可以推知還原性:Zn>Cu。

5.依據反應物本身所處的狀態判斷

反應物(氧化劑或還原劑)本身的濃度越大,溫度越高,相應的氧化性或還原性越強。如: 氧化性:HNO3 (濃) > HNO3 (稀) ,HNO3 (熱、濃) > HNO3 (冷、濃)。


例1. 某種飛船以N2H4和N2O4為動力源,發生反應:2N2H4+N2O4===3N2+4H2O,反應溫度可高達2 700 ℃,對於該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屬於置換反應

B.N2H4是氧化劑

C.N2O4是還原劑

D.N2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

解析:選D 該反應的反應物中無單質,不屬於置換反應;該反應實際上是不同價態的氮元素之間發生的歸中反應,N2H4是還原劑,N2O4是氧化劑,N2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

例2.在硫酸鐵電化浸出黃銅礦精礦工藝中,有一主要反應:CuFeS2+4Fe3+===Cu2++5Fe2++2S,反應結束後,經處理獲得單質硫x 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鐵元素均被還原

B.氧化劑是Fe3+,氧化產物是Cu2+

C.反應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x mol

D.反應結束後,測得溶液中三種金屬離子的總物質的量為y mol,則原Fe3+的總物質的量為(y-x) mol

解析:選DCuFeS2中Cu、Fe均為+2價,S為-2價,

,Fe3+為氧化劑,CuFeS2為還原劑,S為氧化產物,A、B錯誤。生成x mol單質硫時轉移2x mol電子,C錯誤。生成x mol單質硫,則參加反應的Fe3+的物質的量為2x mol,生成n(Cu2+)=21x mol,n(Fe2+)=25x mol,溶液中剩餘n(Fe3+)=y-21x-25x=(y-3x)mol,則原Fe3+的總物質的量n(Fe3+)=(y-x) mol。

例3.下列各組物質中只具有還原性的是()

A.F-、CO2、NaB.Na、I-、Zn

C.Fe3+、SO42-、NO3-  D.Fe3+、O2、H2O2

解析:選BNa、Zn是金屬單質,只具有還原性,I-處於碘元素的最低化合價,只具有還原性。

例4.在常溫下發生下列反應:

(1)16H++10Z-+2XO4-===2X2++5Z2+8H2O

(2)2A2++B2===2A3++2B-

(3)2B-+Z2===B2+2Z-

根據上述反應,判斷下列結論中錯誤的是()

A.溶液中可能發生反應:Z2+2A2+===2A3++2Z-

B.Z2在(1)、(3)反應中作還原劑

C.氧化性強弱順序為XO4->Z2>B2>A3+

D.X2+是XO4-的還原產物

解析:選B 由反應(1)可知氧化性:XO4->Z2,由反應(2)可知氧化性:B2>A3+,由反應(3)可知氧化性:Z2>B2,綜上氧化性強弱順序為XO4->Z2>B2>A3+,結合選項分析可知B不正確,Z2在(1)中是氧化產物,在(3)中作氧化劑。


相關焦點

  • 中考化學考點-還原反應
    [考情剖析]此知識點主要考點有:①根據化學反應原理判斷氧化反應或還原反應、氧化劑或還原劑;②根據化合價的變化判斷氧化反應或還原反應等。一般在選擇題或填空題以及信息材料題出現。(2017年綏化市)初中階段:物質的氧和失氧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高中階段:凡是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化學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化合價升高的為還原劑,發生氧化反應;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為氧化劑,發生還原反應;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同時發生的,這樣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
  • 高考化學知識點:氧化還原反應考點整理
    高考化學複習資料:氧化還原反應知識點整理   一、概念判斷:   1、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有電子的轉移(得失)   2、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有化合價的升降(判斷是否氧化還原反應)
  • 氧化還原反應教案
    教學課題 氧化還原反應 課時 1 教學目標(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1、了解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原子之間的電子轉移三者之間的關係,從本質上認識氧化還原反應。2、了解氧化反應、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被氧化、被還原、氧化劑、還原劑等基本概念。
  • 專題02 氧化還原反應概念、規律
    NaHCO3受熱分解產生無毒的CO2,因此可用小蘇打作食品膨鬆劑,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B符合題意;C.利用含氯消毒劑的強氧化性消毒殺菌,涉及氧化還原反應,C不符合題意;D.NO2與水反應有HNO3產生,因此NO2參與了硝酸型酸雨的形成,涉及氧化還原反應,D不符合題意。
  • 教師招聘化學考點精講:氧化還原反應及其配平(一)
    複習重點:1、氧化還原反應概念。2、電子守恆原理的應用。3、根據化合價升降總數守恆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難點聚焦氧化還原反應中的概念與規律:一、 五對概念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有五對既相對立又相聯繫的概念。它們的名稱和相互關係是:
  • 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規律
    應用: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和相關計算。 2、強弱規律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應用:物質間氧化性(或還原性)的強弱比較或判斷氧化劑和有還原性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是否發生反應。
  • 化學知識點總結 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反應:失去電子的反應;還原反應:得到電子的反應。  3、氧化產物:還原劑在反應中失去電子後被氧化而形成的生成物;還原產物:氧化劑在反應中得到電子後被還原而形成的生成物。  二、概念聯繫  1、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類型反  應的聯繫  a、置換反應全部是氧化還原反應;  b、複分解反應全部是非氧化還原  反應;
  •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對於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今天和大家分享兩種常用的方法。 1.離子-電子法配平原則:(1)反應過程中氧化劑得到電子總數必須等於還原劑失去電子的總數。(2)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總數相等。
  • 氧化還原反應規律知識總結
    二、氧化還原反應的有關規律1.守恆律化合價升高總數與降低總數相等,實質是反應中失電子總數與得電子總數相等.該規律可應用於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及相關計算等.2.強弱律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 高中氧化還原反應原理整理
    率先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基礎知識,才能為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吧1、  氧化還原反應:凡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化學反應(既是特徵也是判斷依據)2、  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原子或離子的電子得失(或偏移)。3、  氧化反應:失去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離的反應.
  • 氧化還原反應——浮屠焚屍案
    也就是說,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同時發生的。這樣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分析這幾個化學反應,每個反應中都有氧的得、失過程,也就是說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同時發生,所以都屬於氧化還原反應。若從化合價的角度考慮,可以看出這些反應中,都有某些元素的化合價 在反應前後發生了變化。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中有元素化合價升高;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中有元素化合價降低。
  • 氧化還原反應相關題型分析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知識是考試重點也是難點,而其中氧化還原反應基本原理的考察屬於常考題型,考試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1)不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2)為不理解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的本質;(3)對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理解有誤區等。這類題目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考察,下面就針對例題談一下這類題目的解題思路。
  • 2020高考化學備考篇:氧化還原反應,還不會的同學快來看一看!
    今天給大家帶來「備戰2020高考化學系列」第四篇:氧化還原反應,此類知識點貫穿高考化學試題,從最基礎的化合價升降法配平,到複雜的工藝流程題,無一不涉及到氧化還原反應。所以還不會的同學們要加把勁了,也許這篇文章會給你們一些啟發與幫助。請大家繼續往下閱讀正文。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氧化還原反應
    1.氧化還原反應凡是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電子的轉移(包括電子的得失和電子對的偏移)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化合價的升降(這也是氧化還原反應判斷的依據)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同時進行的。
  • 氧化還原反應常見的幾種類型
    凡是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對於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對於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反應,叫做還原反應。對於氧化還原反應,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完全氧化還原型對於完全氧化還原型反應,氧化劑和還原劑是不同的物質,參加反應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全部被還原氧化,有關元素的化合價全部發生變化。
  • 培優|專題08 氧化還原反應
    被還原的元素是____________,還原劑是____________,氧化產物是____________。本題主要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在可逆的氧化還原反應中,因溫度、濃度等的改變,反應將可以正向移動或逆向移動,C項錯誤;D.氣體總是能充滿任意所給的空間,所以談到氣體的體積大小時,必須指明所處的溫度和壓強,D項錯誤。
  • 高考化學 | 專題1 氧化還原反應
    【方法點擊】1.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是近幾年高考的熱點,特別是依據反應式來判斷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常見的考題形式有:(1)由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判斷氧化性、還原性強弱。(2)由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判斷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正誤。
  • 學霸獨家秘笈,高考必考——氧化還原反應
    1、氧化還原反應:凡有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反應(特徵)2、氧化還原反應:凡有電子轉移(得失偏移的反應)3、口訣:升失氧→還原劑(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被氧化氧化反應是還原劑)降得還→氧化劑(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被還原還原反應是氧化劑)
  •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如何配平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方法  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原則是氧化劑得電子總數和還原劑失電子總數相等,即電子守恆原則,表現為化合價降低總數和升高總數相等。  配平基本方法:化合價升降法  1、標價態: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標出有化合價變化的元素的化合價  2、列變化:列出反應前後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值。  3、求總數:將化合價升高數和化合價降低數的最小公倍數定為電子轉移總數。依據電子守恆,確定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的係數。
  • 「氧化還原反應」性質強弱比較
    (2)由反應條件的難易比較不同的氧化劑與同一還原劑反應時,反應條件越易,其氧化劑的氧化性越強。如:、前者比後者容易發生反應,可判斷氧化性:同理,不同的還原劑與同一氧化劑反應時,反應條件越易,其還原劑的還原性越強。(3)根據被氧化或被還原的程度不同進行比較當不同的氧化劑與同一還原劑反應時,還原劑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劑的氧化性就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