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都司衛所,相信大家很少聽說過,接下來,我們就從都司衛所制度的所處背景、原則、機構設置和作用等幾方面來聊聊這究竟是個什麼機構、它的存在有著怎樣的作用。
一、都司衛所的建立背景
明朝初期,當時的隊伍編制比較混亂,因為那時候軍隊有原紅巾軍、新徵軍、歸降軍、犯罪充軍等多種軍隊來源,相對來說編制制度有些雜亂,各個軍種戰鬥力不一,而且不好管理,在朱元璋這一明朝統治者來說,這已經嚴重不符合自己及國家的利益需求了。
現實需要一種新的軍隊編制形式,來把這些「良莠不齊」的軍種整合起來。
二、都司衛所的建立原則
面對上述情況,一套新的軍隊編制制度應運而生,它具備以下建立原則:
1.治下軍隊要絕對忠誠;
2.軍隊要國有化,不能成為某個家族或個人的私人武裝;
3.統一軍事形式,提高軍隊戰鬥力,這樣的軍隊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統治階級上層來指揮或進行調動;
4.需要考慮軍費精簡,減少軍費開支;
5.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保衛國家。
都司衛所便是主要基於以上幾點的政治和軍事考慮,來設想、提出,並加以實踐的。
三、都司衛所的機構設置
都司衛所制度根據以上建立原則完成了創建,它包括都司、衛所、軍戶等機構,兼軍事功能和行政功能於一體。
1.軍戶是什麼呢?
軍戶包括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小旗等,這裡面有軍有民,軍民合一;戰時出徵,閒時勞作和進行軍事訓練。千人為千戶,百人為百戶,這個好理解,另外50人為總旗,10人為小旗。
2.衛指揮都司簡稱衛,衛所管著軍戶,各分所5000人為指揮。
在洪武元年時分屯設兵,一郡或府設所,連郡或府設衛,從都城到地方都這麼設置衛所。七年後這種制度發生了些許變化,衛、千戶所和百戶所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加了人數。
3.都司則管著衛所,五軍都督府管著都司(都督府和兵部分別對都司有管理權和軍隊調度權)。
四、都司衛所的重要作用
都司衛所的建立對明朝的政治和軍事統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明朝實行的都司衛所制度繼承和發揚了了府兵制度,深化了軍隊管理權,實現了對軍戶的統一管理。
更重要的一點是,加強了中央集權思想,加大了對地方的控制,避免了地方同時掌控軍政大權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