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女子的髮飾都是怎樣的?

2021-02-07 腦洞外星人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朝代之一,有著獨特的服飾文化。其中髮飾是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伴隨古代女子一生的首飾。這些髮飾形式多樣,看似花裡胡哨,其實內藏乾坤。

明朝的手工藝產業經過發展,在頭飾製作方面比前朝更加精美,選材範圍也更廣,製作出了不少髮飾工藝品傑作。我們結合歷史記錄和文物,來了解一下明朝女子的髮飾都是怎樣的。

古代女子的頭飾經歷了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這和不同時期的社會生產力水平有直接關係。總體趨勢是時代越晚,頭飾的工藝水平、貴金屬含量、以及寶石名貴程度也越高。

古人非常講究對頭髮的保護,孔子曾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從春秋時期一直到明朝,女子和男子都不剃髮。這麼長的頭髮如何避免它們凌亂就成了一個難題,於是各種各樣的髮飾應運而生,他們的主要用途就是為了固定長發,裝飾作用反而是次要的。

明朝女子常用髮飾的第一種叫笄,這種髮飾可以說是古代女子人生中的第一個重要髮飾,必不可少。原因是它代表了一個人從幼年走向了成年,女子滿十五歲的時候,父母會親自給她戴上笄。戴上笄的姑娘就有了新的身份,古人稱為「待字閨中」,意思是可以嫁人了。

若其他人家的男子相中了,就可以來談婚論嫁。笄的樣子和髮簪差不多,長條形,穿插在髮髻裡,但外觀往往比較簡單,它很重要,但不經常戴。

明朝女子常用髮飾的第二種是髮簪,它是古代女子最常用的首飾,成年女子幾乎每天都離不開發簪。今天很多女孩子穿漢服出門也會戴髮簪,或者製作符合自己心意的髮簪。髮簪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單根長條,第二種是兩到三根並列長條,固定著另一頭的雕花首飾。主要用途是固定頭髮,使用的材料多種多樣。

明朝的手工藝水平很高,髮簪有金、銀、玉、骨等各種材質,當時鏤空工藝已經十分成熟,可以把這些硬材質雕的非常精巧。再結合鏨花和盤花工藝,使得明朝的髮簪製作水平較高,勝過唐宋時期。

明朝女子常用髮飾的第三種是釵。釵的用法比較複雜,一般需要其他人幫忙才能整齊地戴在頭髮上。前兩種頭飾門檻略低,即使是家境普通的姑娘也能戴,只是材質等級不同。

但釵就必須是富貴之家才用得起了,它是一個複雜的整體,由多根簪子交叉組合而成,至少一對,最多是十二個。這些簪子要互相搭配得當,材質和工藝要求較高。如果不是權貴之家,肯定戴不起完整的一套釵。

明朝女子常用髮飾的第四種是步搖。這種首飾在影視劇裡比較常見,一直是古代女子最喜歡的髮飾之一。它和髮簪的最大區別在於它有靈動感,是在髮簪的其中一端掛上整串的垂珠。

人在步行時,垂珠也隨之搖動,故得名「步搖」。除了掛串珠,還可以掛上各種流蘇、吊墜、蝴蝶、花朵、金片、玉雕等。這些物品在陽光下絢麗多彩,能夠體現出女子的優美,步搖一般根據其材質的不同來衡量價值。

明朝女子常用髮飾的第五種是冠。這是古代女子髮飾裡的最高端首飾,一般只有王公貴族才有資格使用。故宮藏品中有好幾個明朝的冠飾,其中的代表是九龍四鳳冠,它是明朝皇后的頭飾,由九條翡翠龍和四條金鳳凰組成。在龍鳳之間還穿插了各種其他寶石和貴金屬,代表金枝玉葉。

整個冠飾非常重,一般在皇家典禮上才會戴,它的政治象徵意義要大於實用價值。其實皇后日常也不戴這個冠,一般都是以髮簪和釵為主,這些頭飾是固定頭髮的必須品。

除了以上這幾種,還有很多輔助髮飾。有一種叫華盛的頭飾,普遍做成花草形狀,可以套在髮簪上。還有一種叫鈿的髮飾,一般是金玉和貝殼材質,可以直接穿插到髮簪上,作為一種輔助小飾品。

宮廷中還有一種叫梳篦的首飾,是八大髮飾之一,是典型的貴族飾品,它集裝飾性和實用性於一身。這些髮飾都是古代手工業者的智慧結晶,它們既有實用價值,幫助人們解決長發固定問題。同時也富有美感,能夠體現佩戴者個人的品味和性情,它們是中國傳統文化裡的璀璨明珠。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相關焦點

  • 清朝女子的髮飾都是怎樣的?
    自從清朝宮廷劇問世以來,從早些年的《末代皇帝》、《還珠格格》,到近兩年總是被拿出來相提並論的《延禧攻略》、《如懿傳》,觀眾們會發現清朝男子的髮飾幾乎沒有發生過較大變化,然而清朝女子的髮飾卻一直在不斷的改變。既然清朝女子髮飾如此多變,那麼她們的髮飾究竟是怎樣的呢?
  • 稷下直講丨漢族女子髮飾的種類及名稱
    中國古代女子到15歲時,要舉行笄禮,把頭髮盤成髮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成為成年人。古代漢族女子髮飾多種多樣, 有笄、髮簪、髮釵、耳環、步搖、鳳冠、華盛、發鈿、梳蓖、巾幗、假髻等。笄(jī)古代髮飾,固定髮髻的用具。
  • 古代女子裝扮頭髮都會用什麼髮飾?
    古人信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道理,通常都不會去剪頭髮,頭髮也就越來越長。男子一般都是把頭髮豎起來,並不需要帶什麼髮飾,女子則不同,在不同朝代會梳不同的髮型,髮飾的種類也是越來越多。通常的髮飾有:笄、簪、釵、櫛、步搖、華勝、點翠、鳳冠等。
  • 髮飾:配合髮型的重要「零件」(古代女子的頭飾)
    可以想像,古代女子的髮型要想保持住精心設計的「千姿百態」,最重要的的一點就是如何「加固」的問題,而且,聰明的古代女子,也當然能想得到在髮型上添加一些點綴的飾物,這樣才能相映成趣。所以,髮飾也就成了古代女子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 明朝的都司衛所是個怎樣的存在
    明朝的都司衛所,相信大家很少聽說過,接下來,我們就從都司衛所制度的所處背景、原則、機構設置和作用等幾方面來聊聊這究竟是個什麼機構、它的存在有著怎樣的作用。一、都司衛所的建立背景明朝初期,當時的隊伍編制比較混亂,因為那時候軍隊有原紅巾軍、新徵軍、歸降軍、犯罪充軍等多種軍隊來源,相對來說編制制度有些雜亂,各個軍種戰鬥力不一,而且不好管理,在朱元璋這一明朝統治者來說,這已經嚴重不符合自己及國家的利益需求了。
  • 宮崎駿作品中到底是怎樣的潮流髮飾?讓吳宣儀都在戴
    宮崎駿的影片故事裡,人物形象通過選擇符合人物個性的髮飾,使得人物更加的活靈活現。看完,你可能都在思考:宮崎駿作品中裡面有多少潮流時尚的髮飾?是怎樣的髮飾讓吳宣儀等女星都在戴?奶酪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吧。紅色蝴蝶結髮飾紅色蝴蝶結髮飾:這款髮飾散發著少女的甜美感。髮飾的精巧可愛,不管居家還是外出,都絲毫沒有違和感。
  • 古代女子內衣經歷了怎樣的演變?唐朝最給力,明朝最保守
    一說起內衣,我們首先想的就是女人們穿著的貼身的衣服,現在的內衣與古時候的內衣是大不相同的,我們現在的內衣有著各種各樣的樣式,這些樣式中其中文胸一類,就都是由近代或者是在之前的款式演變而來的。那麼古時候人們的內衣究竟是什麼樣的呢?每個朝代的內衣都是不盡相同的,跟隨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都說冬天適合穿明制,那麼你知道夏天明朝女子穿什麼嗎?
    那麼,大家可能就要問了,明朝女子夏天穿什麼呢?今天呀,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明朝女子們在夏天,會穿著什麼樣的服飾吧! 現如今大家所穿的立領紗衫,其實也是明代女子們會選擇的一類服飾呢!在夏天的時候,裡面穿上一件主腰,外面配上立領紗衫,絕對是透氣又舒適的~ 至於裙子嘛,普通的透氣一些的褶裙就好啦。其實,古代所織的布料,往往是比現代人們所使用的布料要輕薄一些的,所以,古人們在穿著漢服的時候,其實也不會太熱哦!
  • 中國古代女子髮飾
    中國古代女子的髮飾,是中華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國古代髮飾的起源,來自於勞動、禦寒遮羞、裝飾悅目,也來自於模仿和傳感,它的類型有許多,簪、簪花,釵、梳釵、華勝、步搖、篦、花鈿、珠花、抹額……髮簪由笄發展而來,是古人用來綰定髮髻或冠的長針,頂端多加以珠寶裝飾。
  • 古代各朝女子服飾是怎樣的呢?
    自黃帝繼位至明朝末期的4000多年裡,隨著朝代更迭,漢服經歷了無數次的樣式變遷,一部漢服史等於半部中華文明史。那麼,各朝女子服飾是怎樣的呢?1、秦朝:由上衣下裳演變為連身的長衣(深衣),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大襟窄袖,腰間以絲帶系扎。
  • 中國古代女子髮飾詳解
  • 新娘髮飾搭配技巧 常用的新娘髮飾都有哪些?
    許多新娘在挑選了好看的婚紗後,對自己的髮型裝飾很犯愁,一直糾結該怎樣打扮自己呢,看來看去也不清楚挑選哪些髮飾,那麼新娘髮飾如何搭配?常用的新娘髮飾都有哪些?新娘子們應當提早知道,看了以下介紹會對自己的髮型裝飾有一定的了解。新娘髮飾如何搭配搭配?
  • 從古代女子的頭飾可以看出,她們對於美的追求非常高
    古代女子的頭飾很美觀,但同時也很複雜,常常讓人分不清它們都有些什麼構造。比如分心和挑心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它們卻起到了女性盤發的關鍵作用。一、挑心這是明代傳統婦女的一種髮式,在明朝初期時,女子們的髮髻式樣基本上保持了宋元時的形式。但是到明代嘉靖以後有所改變,婦女們喜歡把頭髻梳成扁圓形狀,還要在髮髻的頂部,配上寶石製成的花朵,就將這種髮型稱為「挑心髻」。
  • 知識 中國古代女子髮飾詳解
  • 從明蘭與黃蓉的髮飾造型,淺談宋朝女子出嫁前後的髮型特點
    在眾多影視劇中,未出閣的女子和已婚婦女最大的差別,除了服飾之外,當屬髮型的改變。熱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明蘭婚前是門帘似的劉海掛在額頭,婚後則是露出光潔的額頭,這一改變除了褪去少女的青澀之外,更顯露出女主人的雍容大氣。
  • 真實老照片:殘暴的鬼子破門而入,富家女子街邊挑選髮飾
    真實老照片:殘暴的鬼子破門而入,富家女子街邊挑選髮飾。抗日戰爭時期,殘暴的日本鬼子對民宅直接破門而入,直接用榔頭敲門,簡直是無惡不作。 晚清時期,兩個富家女在街邊購買髮飾,在地上,還蹲著一個丫鬟在給富家女挑好看的髮飾
  •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變遷史,日本女子原來仿的這個朝代?
    溫庭筠的這首《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鮮明的描寫了古代女子精心化妝的過程。在中國古代,人們十分看重毛髮,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除非極特殊的情況,一般人是不會去剪自己的頭髮的。而女子對於頭髮更為看重,髮型以及髮飾對她們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妝容。
  • 看了那麼多古裝劇,你對古代女子的髮飾了解多少,真是萬種風情
    在中國古代,除了有各式各樣的髮型,還有各類精美的髮飾簪釵。隨著中國女性髮型的改變,傳統的簪釵漸行漸遠。流傳下來的中國古代婦女的髮飾簪釵,都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中國古代女性的髮飾簪釵。笄笄是古人用來簪發和連冠的飾物,是簪、釵的鼻祖。
  • 古代女子的頭頂風光
    清代貴族婦女梳「兩把頭」或是「大拉翅」,都使用扁方,起到連接真、假髮髻之中「梁」的作用。  裝飾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控制髮髻使其不散落下來。滿族婦女梳「兩把頭」,最初是把真頭髮分成兩把,依靠扁方來固定。到了晚清「兩把頭」改成青緞製作,安在頭頂上,這時與「兩把頭」與真頭髮連接梳成頭座的工具也是扁方。
  • 【古風插畫】古代髮飾大盤點及其正確應用!
    在古風插畫的繪製中,我們自然也不會忘了給畫中的美人添上髮飾這一筆。雖說髮飾的繪製屬於細節,但確實能為美人增色不少。奇姿異態的髮式若無飾物,豈不是有姿無色、有態無妍媚?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領略下古代常見髮飾的迷人風採及其應用吧▲項維仁工筆美人圖之西施:圖中美人衣著素雅,頭上一朵紅花顯得格外醒目,將其頷首嬌羞之態襯託得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