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做藝術家「經紀人」的泡泡瑪特是如何逆襲的?

2020-12-16 聯商網linkshop

聯商專欄:「59元買進4999元轉手」、「4個月花20萬買盲盒」、「60歲,買盲盒一年砸70萬元」,去年開始,人們對盲盒的瘋狂熱衷開始刷屏網絡,這其中不僅年輕人炒盲盒,甚至中國大媽也加入了炒盲盒的大軍。

而潮玩泡泡瑪在今年兒童節這天高調上市,也引起了全網關注。不禁讓人好奇,它是如何在兩三年時間內創造如此驚人的業績的?

巨大的潮玩市場

大人為什麼還會需要玩具?在我們質疑泡泡瑪特的時候,首先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

大人,需要玩具嗎?

答案是,需要。

2019年淘寶數據顯示,我國一年大概有7000 萬成年人會給自己買玩具,其中, 90 後佔比達57%,且超 3 成為 95 後。

據Euromonitor統計,2017年開始,中國玩具市場整體銷售額達110.12億美元,增長率7.4%,是全球平均增速的兩倍,成人高端玩具的市場份額比例越來越大。

同年9月,第一屆北京國際潮流藝術展(BTS)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這是國內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大型潮玩博覽展會,它的火爆程度讓許多人意想不到:近一百個品牌及設計師參展,200多款限量作品在展會現場發售,展出和售賣的潮流玩具上萬件。官方售出了近2萬張門票,從首日起就有數百名粉絲在展館外排起長隊。

而遊戲性、娛樂性強的盲盒形態與潮流玩具結合,在國內市場爆發出的能量更驚人。90後、00後成長為新一代消費主力,帶動「潮流玩具」在去年成為高討論度的熱詞,登頂天貓「95後剁手榜」首位。

目前來看,基於產品邏輯高頻迭代的盲盒類潮玩,對消費者的審美偏好有強大的引導效果。潮玩也呈現出女孩為消費主力的趨勢,粉色、透明、萌寵和可愛小女孩,這幾個關鍵詞的組合搭配,是目前國內潮玩市場的主打特色。

泡泡瑪特的逆襲之路

近幾年,我國潛藏的巨大的玩具市場迎來發展藍海,也給了泡泡瑪特這樣的優質玩具產銷平臺,創造了發揮的空間。

從2017年開始,至2019年期間,泡泡瑪特收入分別為1.58億元、5.15億元和16.83億元,連續兩年同比增長了225%以上;2017年至2019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毛利率也從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其增長勢能一看即知。

目前,按零售價值計,泡泡瑪特的市場份額為8.5%,也在幾年的時間裡,一舉成為中國內地最大的潮流玩具品牌。

說到潮玩,在歐美日韓等國早已有之,在中國香港潮玩(英語稱ARTTOY)至少有20多年的歷史。

在日本或者歐美國家,「大孩子手辦」的歷史更久。日本發達的動漫與潮流文化產業,註定了潮玩在日本早已形成了成熟產業。

而泡泡瑪特正是在2015年引進日本玩具公司Dreams的一款IP產品SonnyAngel之後,嘗到了潮玩產品的甜頭。

「盲抽」是SonnyAngel的主要售賣模式,其中還加入了隱藏款和限量款的飢餓營銷模式。

「盲抽」具有遊戲和娛樂性質,包裝袋裡面的「神秘感」帶來的是玩家新奇購物體驗,從消費心理來看,玩家買的不是盲盒,而是那份小小的驚喜。所以,從某個程度上說,這是一種精神消費。

Sonny Angel還契合了消費者「集郵式」的心理需求,像過去大家愛好集郵一樣,收集可以給人帶來滿足感。新一代消費者同樣有收集的需求。

正是這款來自日本的潮玩產品在銷售上的優異表現,讓成立於2010年,一直不溫不火做著綜合零售的泡泡瑪特找到了商機。

2015年,SonnyAngel,讓泡泡瑪特的銷售呈現爆發式增長,而且復購率非常之高。有數據統計,SonnyAngel系列潮玩每年為泡泡瑪特貢獻3000萬至4000萬元的銷售額。

日本SonnyAngel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泡泡瑪特之前綜合零售商的定位,找到了一條在中國鮮有人走的潮玩之路,並在這條賽道上默默開啟了加速跑,悶聲不響賺起大錢。

由於泡泡瑪特不甘於SonnyAngel一款受制於日本公司的產品,當機立斷迅速轉型打造自有IP潮玩。

自有IP是否能成功打造,直接關係到泡泡瑪特戰略轉型的成功,但幸運的是,擺在它前面有包括日本在內的那麼多世界各國的成熟潮玩產業鏈可以借鑑,這也讓其成功率高了不少。

首先,IP潮玩能否成功推向市場還要看泡泡瑪特是否能慧眼識設計師。為了找到合適的藝術家,幫助他們的作品實現商業化,泡泡瑪特每年都要組織2次潮流玩具展覽會,從中挖掘有潛質的藝術家,進而把他們的原創作品市場化。

挖掘藝術家——設計對接——生產銷售——潮玩社區,泡泡瑪特花了2年的時間形成了一個有競爭力的潮玩產銷平臺。

正如泡泡瑪特CEO王寧所說:「我們做的就是一個藝術家的平臺,每一年都有新的藝術家在這裡去展現自己,對自己的創作進行了整體商業化的改造。」

2019年,泡泡瑪特自主開發產品(種類包括分為盲盒、手辦、BJD及衍生品)貢獻收入佔比為82.1%,在這些自主開發產品裡,自有IP佔比37.2%,獨家IP佔比35.4%,非獨家IP佔比9.5%。

無疑,從出色的財報來看,他做到了中國首屈一指的潮玩平臺化運營。

像迪斯尼那樣去打造超多的流行IP是泡泡瑪特的雄心所在。如今的泡泡瑪特正在加速藝術家籤下業內沉澱多年的優秀IP。

截至招股書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泡泡瑪特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主要自有IP包括MOLLY、DIMOO、BOBO&COCO以及YUKI,Molly為人氣最高、也最暢銷的IP,2019年基於Molly的產品銷量達到4.56億元。主要獨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等,主要非獨家IP則有米老鼠、Despicable Me、Hello Kitty等。泡泡瑪特預計將在2020年推出超過30個新IP。

眾多藝術家的原創作品,通過泡泡瑪特的生態孵化平臺肆意生長。

未來的競爭和風險挑戰

日漸豐富的潮玩IP加大了競爭壓力,新IP要提高熱度與影響力,不僅需要依靠作品本身,還需要有更為完善的商業運作。

中國潮玩的市場整體看好,也讓加入潮玩領域的公司越來越多,泡泡瑪特、Hobbymax、52Toys和潮玩星球等潮玩與IP衍生品開發商相繼獲得融資,緊接著就在收攬IP資源、鋪設渠道等方向上紛紛發力。

而對於潮玩來說,「潮流」二字是新IP成功推向市場的能量保障。一旦形成某個IP的潮流,才有機會讓銷售呈現爆發式增長。怎樣才能打造出大眾所認可的潮流IP,是這些平臺公司如今不能迴避的挑戰。

但是,潮玩是建立在「現世安穩」的社會環境之下的,否則很難有存活空間。例如,受本次疫情影響,現在盲盒的熱潮相較去年已經褪去許多。可以看出,消費者購買潮玩,看熱情也看心情。對於潮玩這類的非剛需產品來說,外在不安定因素的影響還是極大的。這也是泡泡瑪特在疫情之後拿著去年漂亮的財報,毅然選擇二次上市進行融資的直接原因。

(文/聯商專欄作者 芥菜種)

相關焦點

  • 泡泡瑪特赴港IPO 泡泡瑪特是做什麼的?
    綜投網(www.zt5.com)06月03日訊  6月1日,這個充滿童真的日子裡,知名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瑪特正式提交招股書,擬登陸港交所。摩根史坦利、中信裡昂證券擔任其聯席保薦人。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持股47.49%,為控股股東。
  • 如何從「中國的迪士尼」,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
    實現從0到1的泡泡瑪特,正在尋找關於品牌的新增量。比起「中國的迪士尼」,他們更想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01 情緒洞察:給成年人的玩具抓住了年輕人,就抓住了新消費的風口。這是很多拔地而起的新品牌共同的秘密。
  • 複製泡泡瑪特
    泡泡瑪特招股書上是這樣定義公司的:泡泡瑪特是一個集藝術家發掘、IP運營、消費者觸達,以及潮流玩具文化推廣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潮流文化運營商。驅動一:藝術家發掘泡泡瑪特作為潮流文化的代表,創造潮流、引領潮流這個屬性本身就決定了其對頂級藝術家的需求。這就決定了,泡泡瑪特對藝術家的挖掘必然是跨區域、跨文化的,全球化,成為藝術家發掘的常態。
  • 泡泡瑪特,還是泡沫瑪特?
    這一股風潮也把背後的潮玩公司泡泡瑪特推上了資本市場,12月11日,泡泡瑪特即將上市。以潮玩為主的泡泡瑪特,主要通過盲盒這種形式來出售,營收三年翻了十倍,從2017年的1.58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6.8億元。2020年上半年超八成收入靠盲盒產品貢獻,銷量為1351.4萬個。潮玩和盲盒都是舶來品。
  • 泡泡瑪特的「乘數效應」
    作為某種新消費勢力的代表,分析泡泡瑪特的成功顯然是必要的,市場層面無論是報導還是分析的文章很多,包括多家券商的報告,也都較為詳盡,對我們來說,我們主要是想儘量把角度切得更加簡單一些,也儘量把幾個我們認為非常關鍵的要素提煉出來。
  • 泡泡瑪特,還是泡沫瑪特?-虎嗅網
    以泡泡瑪特主要售賣渠道天貓旗艦店為例,Molly美食派對系列的公仔月銷量僅有4907件,但一款「泡泡瑪特天貓抽盒機適用59元盲盒手辦」的產品月銷超過10萬+。盲盒的售賣形式並非由泡泡瑪特發明,但這種類「彩票」式的銷售模式是中國潮流玩具市場急速擴大重要原因。
  • 為什麼連泡泡瑪特都想當迪士尼?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6月1日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之後,其上市進程有了新的進展。11月22日晚,港交所信息顯示,泡泡瑪特已經通過了聆訊。在聆訊後更新的招股書裡,泡泡瑪特也披露了2020年上半年最新的業績。此前得益於三年內暴漲的收益和利潤率,泡泡瑪特被不少媒體稱作是一本萬利的盲盒生意。
  • 宇博證券官方網站:「看不懂」的泡泡瑪特
    IPO當天,「資本偵探」分別對王寧和包凡進行採訪,試圖從創始人和投資人的觀點中,拆解泡泡瑪特的現在和未來。「想做A,做成了B,在C成功了」「我們不是大家想像的一夜暴富,真的是很努力。每一天騎著三輪車拉貨、刷牆,用了這麼長時間才做到現在這樣。」上市慶祝儀式現場,被閃光燈圍繞的王寧如此表示。宇博證券官方網站從泡泡瑪特的成長軌跡來看,王寧的低調並非刻意。
  • 泡泡瑪特是「泡泡」嗎
    近日,泡泡瑪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首日上漲79.22%,市值逼近千億港元。上市之前,泡泡瑪特創造了驚人營收和淨利增幅。更可觀的是,營收大幅增長且毛利率提高的情況下,泡泡瑪特的銷售成本還能從2017年的32%降低到2019年的21.5%。一邊被質疑,一邊被封神。
  • 泡泡瑪特是什麼?泡泡瑪特意思介紹速速圍觀
    泡泡瑪特是什麼?泡泡瑪特意思介紹速速圍觀時間:2020-11-11 18:10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泡泡瑪特是什麼?泡泡瑪特意思介紹速速圍觀 泡泡瑪特是什麼?大家最近有沒有經常看到泡泡瑪特這句話。相信還有很多網友還不是很清楚泡泡瑪特是什麼意思。
  • 泡泡瑪特盲盒不盲,這個泡泡還能吹多久?
    盲盒不「盲」,泡泡瑪特是否還能撐起千億市值的企業形象?盲盒「出圈」:小角色的逆襲之路一個盲盒能賣59元已經被大部分人稱之為智商稅了,殊不知在潮玩圈,盲盒處於鄙視鏈的下層。潮玩主要分四大類:盲盒、BJD娃娃,IP衍生品、收藏級手辦。買個稍微好點的BJD娃娃上千,給其化妝換衣服從幾百到上萬不等,IP衍生品和收藏級手辦雖然沒有養娃娃貴,但也是幾百起步的。
  • 泡泡瑪特「造反」迪士尼
    作者 | 龐夢圓最近半年,王寧不再說自己要做「中國的迪士尼」,而是要做「世界的泡泡瑪特」。在某種價值產生順序裡,泡泡瑪特的成功來自於「造反」了經典的迪士尼模式。期間,他們也換過思路往線上走,辦了一個網站叫「淘貨網」,想著做線上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目標用戶是小夫妻店。本質上仍是圍繞做強渠道在想辦法。
  • 上市狂歡後,重新審視泡泡瑪特的現在與未來
    IPO當天,「資本偵探」分別對王寧和包凡進行採訪,試圖從創始人和投資人的觀點中,拆解泡泡瑪特的現在和未來。「想做A,做成了B,在C成功了」「我們不是大家想像的一夜暴富,真的是很努力。每一天騎著三輪車拉貨、刷牆,用了這麼長時間才做到現在這樣。」上市慶祝儀式現場,被閃光燈圍繞的王寧如此表示。從泡泡瑪特的成長軌跡來看,王寧的低調並非刻意。
  • 上市狂歡後 重新審視泡泡瑪特的現在與未來
    IPO當天,『資本偵探』分別對王寧和包凡進行採訪,試圖從創始人和投資人的觀點中,拆解泡泡瑪特的現在和未來。「想做A,做成了B,在C成功了」「我們不是大家想像的一夜暴富,真的是很努力。每一天騎著三輪車拉貨、刷牆,用了這麼長時間才做到現在這樣。」上市慶祝儀式現場,被閃光燈圍繞的王寧如此表示。
  • 對標「迪士尼」發展 POP MART泡泡瑪特如何俘獲年輕人的心?
    作為中國潮玩領域頭部企業,POP MART泡泡瑪特通過掌控IP、銷售渠道、生產供應鏈、互動社區等,建立了覆蓋全產業鏈的潮玩領域綜合平臺,引爆了主流大眾市場,也成為了最受年輕人喜愛的潮玩品牌之一。以打造中國潮玩領域的「迪士尼」為願景,泡泡瑪特也在思考、探索新的前進方向。
  • 泡泡瑪特,市值千億的精神「馬殺雞」
    泡泡瑪特究竟是如何趟出這條盲盒之道的呢?一家雜貨鋪泡泡瑪特雖然是盲盒風潮的締造者,但並非盲盒的發明者。這種玩法,老早就出現了。日本很早開始嘗試將隨機性加入購物體驗之中。明治末期,東京銀座的松屋百貨在新年促銷的時候,將多件商品裝入福袋中,進行搭配銷售。
  • 盲盒被指收智商稅,泡泡瑪特卻要上市了!想做中國迪士尼
    泡泡瑪特的「盲盒經濟」,一年營收16億  泡泡瑪特的一個小盒子裡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手辦來按系列售賣,每個系列約有12個款式。近期,瘋狂吸粉「95後」的泡泡瑪特確實靠著潘多拉的盲盒赴港上市,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呈現持續上漲的勢頭。
  • 泡泡瑪特不再想做中國的迪士尼了
    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預判,「無法保證推出的IP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程度」是他們及投資人需要面臨的重要風險。招股書還提到,泡泡瑪特預計在2020年增加約30個新IP。除了91名內部的創意設計師每天都在絞盡腦汁「創造」下一個Molly,泡泡瑪特還與超過350家藝術家籤約、與迪士尼等成熟IP授權商保持著密切聯繫,獲得源源不斷的IP。
  • 泡泡瑪特上市!市值超千億,靠賣盲盒3年淨利暴漲300倍,它憑什麼?
    一位85後的創業者,10年前創辦了潮玩零售品牌泡泡瑪特,主要是開線下玩具店,於2016年推出盲盒產品後,僅用3年時間,成功逆襲成為港股上市公司。如果說完美日記的成功源自踩中了國潮美妝市場的紅利,那泡泡瑪特的崛起就是踩中了潮玩盲盒市場爆發的紅利期。 2016年之前,泡泡瑪特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零售玩具店,短短3年後,不僅年收近20億,逆襲成為上市公司,而且成為潮玩界的網紅品牌。這一切都源於2016年推出了爆款產品盲盒。
  • 泡泡瑪特,頂著」泡泡」講故事?
    01 泛娛樂市場的隱形趨勢:脫虛入實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是集潮流商品銷售、藝術家經紀、衍生品開發與授權、互動娛樂和潮流展會主辦於一體的潮流文化娛樂公司。十年的時間,已經讓這家公司改變的面目全非。創立之初的泡泡瑪特想做的是類似日本LOFT類型的雜貨零售商,銷售各品牌的文具、飾品等小玩意,但是POP MART經營慘澹,融資艱難,即便在商場擁有一定的品牌認知度,因為代理各種商品,也只是被人當做購物中心裡的「雜貨鋪」。轉折發生在2015年,王寧注意到了日本Sonny Angel系列潮流玩具產品,也注意到了這系列潮流玩具盲盒銷售形式帶來的極高銷售率與復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