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是「泡泡」嗎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商報

就是那一個個呆萌可愛的玩具,創造了一次又一次「不可能」。

近日,泡泡瑪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首日上漲79.22%,市值逼近千億港元。上市之前,泡泡瑪特創造了驚人營收和淨利增幅。更可觀的是,營收大幅增長且毛利率提高的情況下,泡泡瑪特的銷售成本還能從2017年的32%降低到2019年的21.5%。

一邊被質疑,一邊被封神。這家在新興消費市場受到熱捧的明星公司,顯現出極其矛盾和複雜的面孔。仿佛Molly真的有魔力,從外表上看,這個噘著嘴唇滿臉不高興的小女孩,看上去似乎不太討喜。但就是這個表情傲嬌的小女孩像泡泡瑪特的精神象徵,執拗地在線上零售的風口裡,走出線下零售的「春天」。

從一家什麼都賣的文具雜貨店,到成功創造寶藏IP,再到赴港上市,泡泡瑪特的十年既充實又魔幻。泡泡瑪特的成功有自己的天時地利。有人將抽盲盒粗暴歸結為「智商稅」或是「割韭菜」,但願意為此買單的人並不佔少數。收集這些娃娃的快感,很快在新興市場變現,手辦與潮鞋、電競一起,成為年輕人最「燒錢」愛好。

和泡泡瑪特一樣,年輕一代愛我所愛本就不在意外界的眼光。泡泡瑪特被無數投資人拒之門外,他們並不理解年輕人行為模式,更不會理解背後的成因與訴求。炒鞋炒盲盒的行為在他們眼中荒謬又愚蠢,卻衍生了足以讓他們「搞不懂」的大生意。

近年來,潮流圈締造了不少印鈔機神話。限量版球鞋、藝術家限定配飾、漢服以及玩具。進一步可有收藏價值,退一步可等升值轉賣,在二級市場一片繁榮。它們都有自己風起雲湧的江湖,而泡泡瑪特不過是踩中了其中之一。

短命,做不大?泡泡瑪特一路披荊斬棘,泡沫論也如影隨形。在這一點上,竟然和剛殺入潮玩界,又恰好剛赴美上市的名創優品有幾分相像。無論是「小商品」起家的名創優品還是現在的泡泡瑪特,都暗示了類似口紅經濟學的「悲觀」。這些人並非社會上真正的富有人群,他們收入雖然有限,也不會購買大額固定資產,品位和格調卻依然保留,會去追捧自己喜歡的東西,以此慰藉心靈。

正如美國經濟學家所描述的「口紅經濟學」,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們仍然會有強烈的消費欲望,會轉而購買比較廉價的商品。口紅作為一種「廉價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對消費者起到一種安慰的作用,更何況泡泡瑪特盲盒裡未知的小娃娃、名創優品裡數不清的小玩意呢。

泡泡瑪特一直在營銷所謂「未知的驚喜」,而泡泡瑪特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它雖然是盲盒風潮的締造者,但並非盲盒的發明者。誰是下一個Molly?泡泡瑪特的魔力還能持續嗎?

相關焦點

  • 泡泡瑪特的「泡泡」會被戳破嗎?
    這極有可能是今年最具爭議的IPO由於股權較為集中,泡泡瑪特獲得了多輪融資資本的青睞。今年4月,泡泡瑪特完成了Pre-IPO輪融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泡泡瑪特的潮流玩具不同於普通孩童玩具,潮流玩具的主要消費群體為成年人,以新鮮感、設計感取勝,所以泡泡瑪特正在全力打造一個成熟的IP產品體系。
  • 泡泡瑪特,頂著」泡泡」講故事?
    於是王寧將Sonny Angel引入泡泡瑪特,這場代理讓泡泡瑪特業務迅速增長,從此一發不可收拾。2016年,泡泡瑪特開始研發自己潮玩IP,也是這一年,泡泡瑪特獲得了香港設計師王信明的Molly獨家IP版權,搭配盲盒銷售模式,Molly一炮而紅,成為國內最具認知度的潮玩IP之一,泡泡瑪特也正式邁入了潮玩玩家行列。
  • 泡泡瑪特赴港IPO 泡泡瑪特是做什麼的?
    綜投網(www.zt5.com)06月03日訊  6月1日,這個充滿童真的日子裡,知名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瑪特正式提交招股書,擬登陸港交所。摩根史坦利、中信裡昂證券擔任其聯席保薦人。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持股47.49%,為控股股東。
  • 泡泡瑪特是什麼?泡泡瑪特意思介紹速速圍觀
    泡泡瑪特是什麼?泡泡瑪特意思介紹速速圍觀時間:2020-11-11 18:10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泡泡瑪特是什麼?泡泡瑪特意思介紹速速圍觀 泡泡瑪特是什麼?大家最近有沒有經常看到泡泡瑪特這句話。相信還有很多網友還不是很清楚泡泡瑪特是什麼意思。
  • 複製泡泡瑪特
    泡泡瑪特佔據著中國潮玩文化8.5%的市場份額,是中國潮流文化風向標。除了上述兩個優點外,還有一個原因決定了泡泡瑪特的案例價值,那就是泡泡瑪特擁有一套經過實踐檢驗又有一定理論高度的成熟IP運營模式,完全可以拿來直接複製。
  • 泡泡瑪特的「乘數效應」
    三,IP運營能力:雖然先發渠道優勢+盲盒文化的疊加,使得泡泡瑪特佔據了IP衍生品一類的高利潤以及高復購率的佔位,但泡泡瑪特IP運營的能力需要在更為常態化的競爭市場以及突破爆款法則後,進行驗證。同時在未來渠道擴張上,泡泡瑪特仍有很多探索的必要。
  • 上市首日開盤價暴漲100.26%,泡泡瑪特的「泡泡」大嗎?
    圖片來源@泡泡瑪特官方微博12月11日,知名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瑪特迎來了成立以來的高光的時刻:登陸香港交易所,成為名副其實的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發行價定價為每股38.50港元,而今日上市首日其開盤價則直接暴漲100.26%至77.10港元。
  • 泡泡瑪特的成功不止是盲盒
    而當盲盒成為線上線下賣小玩意的標配時,泡泡瑪特究竟還有什麼優勢?其實這些討論都默認了一個前提,那就是泡泡瑪特的成功就是因為盲盒。然而同樣在做盲盒的公司還有很多,比如IP Station,52 toys,再比如同為上市公司的奧飛娛樂,可為什麼一年營收能做到十幾個億的,卻只有泡泡瑪特呢?
  • 泡泡瑪特盲盒不盲,這個泡泡還能吹多久?
    根據佛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2019年潮玩市佔率前五的公司分別為8.5%(泡泡瑪特)、7.7%(歐洲公司)、3.3%(香港公司)、1.7%(日本公司)、1.6%(美國公司),泡泡瑪特跟第二名的差距並不大。然而根據頭豹研究院數據,2019年中國盲盒市場規模預測值為28.8億,2019年泡泡瑪特盲盒營收13.6億元,泡泡瑪特在盲盒領域的市佔率佔47.2%。
  • 泡泡瑪特,還是泡沫瑪特?
    這一股風潮也把背後的潮玩公司泡泡瑪特推上了資本市場,12月11日,泡泡瑪特即將上市。以潮玩為主的泡泡瑪特,主要通過盲盒這種形式來出售,營收三年翻了十倍,從2017年的1.58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6.8億元。2020年上半年超八成收入靠盲盒產品貢獻,銷量為1351.4萬個。潮玩和盲盒都是舶來品。
  • 當潮玩走向主流,泡泡瑪特的「盲盒泡泡」能吹多大?
    2020年12月11日,「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碼9992.HK,發行價38.5港元/股。首日開盤高開超100%,股價飆升至77.1港元,市值翻倍突破千億至1040億港元上下;截止當日收盤,泡泡瑪特股價報69.00港元,漲幅為79.22%,總市值達953.3億港元。
  • 泡泡瑪特招股書背後閉口不言的風險
    看完招股書後,我們對泡泡瑪特提出了四點問題。這些問題背後,或許是潮玩生意能否持續的關鍵因素。一、市場空間有多大?像所有新上市企業一樣,泡泡瑪特的招股書看起來前景一片大好:潮玩行業迅速增長、泡泡瑪特也以227%的年增長速度迅速拿到市場佔比第一的位置。
  • 泡泡瑪特,Molly成就的獨角獸
    2017年2月,泡泡瑪特掛牌新三板,2019年4月摘牌轉赴港上市,2020年6月1日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11月22日通過聆訊,預計於12月11日正式上市。 從今天起,一劉將從五個方面解讀泡泡瑪特,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四年,從0到25億美元,泡泡瑪特做對了什麼呢?
  • 千億市值驚豔市場,泡泡瑪特的「泡泡」還能吹多久?
    零壹智庫於2020年6月發布報告《玩具「盲盒」獨角獸泡泡瑪特,赴港上市前營收利潤暴增》分析泡泡瑪特招股書,詳細解讀了泡泡瑪特的成長史、財務數據、產品邏輯,以供讀者參考。2019年天貓「雙十一」期間,泡泡瑪特銷售額突破8212萬,同比增長295%,成為天貓玩具類目第一名。目前,泡泡瑪特擁有超過320萬名註冊會員,2019年末的註冊會員是220萬名。早在2017年,泡泡瑪特已經在新三板掛牌,並於2019年退市,當時市值約20億元。根據企查查信息,泡泡瑪特目前已經經歷了8輪融資,最新一輪融資發生在2020年4月,金額超過1億美元。
  • 泡泡瑪特,不只是盲盒
    泡泡瑪特是潮玩界最響亮的招牌,它不僅是國內最成功的IP打造者,更因其強大的盈利能力,被外界比喻為「印鈔機」。 在很多方面,泡泡瑪特創造了令人羨慕的成績。但在Molly之前,泡泡瑪特只是個默默無聞的代理商。 2020年12月,這家公司(泡泡瑪特國際集團)即將啟動招股,計劃通過香港IPO融資6億美元,估值或超過60億美元。
  • 泡泡瑪特割了誰的韭菜?
    編輯導讀:前一陣子,「泡泡瑪特」的玩具公司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市值就衝到了1100億港幣。泡泡瑪特通過盲盒營銷的模式創造了差異化需求,並通過品牌運營和營銷推廣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價值。本文作者從盲盒營銷說起,對泡泡瑪特的競爭優勢進行了分析和解讀,探究了泡泡瑪特成功背後的秘密,與大家分享。
  • 泡泡瑪特,年輕人的博彩遊戲
    儘管泡泡瑪特副總裁司德明確地公開表示過:「泡泡瑪特只做一手交易、不做二手交易。」正面回應了沒有官方「炒」高稀有體價格的行為,泡泡瑪特旗下的APP、小程序、公眾號等也確實如他所說,只有一手,不賣二手。但是在玩家眼裡,客觀上,閒魚、潮玩族、微博超話、換娃群等二手平臺的活躍交易,無疑促使一級市場的需求越燒越旺,越抽越上癮。
  • 泡泡瑪特上市,盛世與泡沫
    泡泡瑪特是否能真的撐起 1000 億的估值?裡面的泡沫究竟有多大?01 泡泡瑪特打開了全新的潮玩市場2017-2019 年,泡泡瑪特營收從 1.58 億一路暴漲到 16.83 億,淨利潤從 156 萬暴漲到 4.5 億。回看過去,直到第一次退市前,其營收不過千萬級別,甚至每一年都在虧損。
  • 泡泡瑪特「造反」迪士尼
    這個過程中,泡泡瑪特不僅改寫了一直以來人們認為的IP應自上而下運營的方向,也階段性地重新定義了IP的本質——不靠講故事驅動,而靠渠道驅動,泡泡瑪特將本土IP類消費品在中國推到了從未有過的火熱程度。當它以反方向走向迪士尼時,質疑與期待一直伴隨泡泡瑪特,而關於未來的猜想也成為一種風向標。
  •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上市 泡泡瑪特如何走出下一步資本路
    北京時間周五(11日),中國「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開盤首日一度大漲逾110%,股價漲超80港元/股,總市值超1100億港元。截至發稿股價漲91.04%,顯示出資本市場對潮玩市場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