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歲內,有三個階段最讓寶媽激動,分別是寶寶剛出生時、寶寶第一次發出聲音以及寶寶學會走路時。
通常情況下,孩子一歲左右就開始學著獨立行走了。剛開始寶寶走路姿勢並不穩當,需要大人攙扶或者扶著沙發、床邊等才能走很短一段路,走路姿勢也可可愛愛、千奇百怪。有些家長覺得只要孩子會走路就行了,不必糾結走路姿勢。但錯誤的走路姿勢可是會影響寶寶身體健康的,家長要及時糾正!
一、走路跌跌撞撞總摔倒
孩子剛開始學走路,偶爾摔倒是很正常的,畢竟對於寶寶來說,走路這件事並不熟練,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但如果孩子走路一直是跌跌撞撞、容易摔倒,那就可能是孩子肌肉承受力不足、身體平衡性差所致。不僅容易導致孩子跌倒擦傷,還會影響孩子骨骼發育。特別是爬行時間短的孩子,身體平衡性得不到充足的鍛鍊,就會導致走路不穩總摔倒。
二、內外八字
小寶寶剛開始走路時,因為脛骨發育未成熟,所以會有走路「八字」的表現,這是正常的,家長無需過分緊張。隨著孩子不斷成長,身體發育成熟,腿型也更接近常人。如果在孩子八歲時走路仍存在外八、內八情況,那就需要去醫院查找出具體原因並糾正。孩子走路長期不改正,對孩子氣質、骨骼發育等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三、走路「鴨子步」
孩子走路像個小鴨子一樣,一搖一擺的,雖然看起來很可愛,但並不是健康的走路姿勢。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他們走路像小鴨子是正常的,因為孩子的足弓還沒有發育,是「平足」,走路時整個腳掌著地。通常到五歲時,孩子的足弓發育完成,走路鴨子步的情況也會消失。
四、O型腿
很多地方都有給新生兒綁腿的習俗,因為新生兒腿型是彎的,老一輩的人覺得給孩子綁腿後能把腿給綁直了。
這種行為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孩子在媽媽肚子裡時,雙腿一直是蜷縮著的,出生後腿部會有O型腿的症狀,這是正常的。包括孩子學會走路之後,雙腿也會有弧度,像個括號一樣。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腿型會逐漸變直。
如果孩子O型腿弧度太大,明顯超出了同齡孩子的標準,或是腿型遲遲沒有變直,那就可能是缺乏維生素D所致,如果不能及時補充,很可能會影響孩子身高發育。
除了O型腿外,還有一種腿型叫X型腿,即孩子在雙腿併攏之後呈現出「X」形狀。這種腿型使得孩子在走路時總是夾著腿,容易摔跤,讓孩子討厭上運動。
孩子X型腿,家長也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原因,如果是缺乏維生素D就及時補充,以免耽誤孩子正常生長發育。
有些家長習慣給孩子用學步車,但越來越多的專家表示學步車並不適合給孩子使用,因為孩子無法很好控制,容易摔倒;其次還容易導致孩子O型腿,破壞孩子腿型。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髮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