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雲流水矣,天下第一草書!

2021-02-28 書法思考

《自敘帖》乃懷素草書的巨製,如行雲流水,活潑飛動,筆下生風,「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被稱為中華第一草書,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實在是一篇情愫奔騰激蕩,「潑墨大寫意」般的抒情之作,值得與朋友分享之。

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之暇,頗好筆翰。然恨未能遠覩前人之奇蹟,所見甚淺。遂擔-

笈杖錫,西遊上國,謁見當代名公。錯綜其事。遺編絕簡,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無疑滯,魚箋絹素,多所塵點,士大夫不以為怪焉。顏刑部,書家者流,精極-

筆法,水鏡之辨,許在末行。又以尚書司勳郎盧象、小宗伯張正言,曾為歌詩,故敘之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氣概通疏,性靈豁暢,精心草聖。積有歲時,江嶺之間-

其名大著。故吏部侍郎韋公陟,覩其筆力。勖以有成。今禮部侍郎張公謂賞其不羈,引以遊處。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贊之,動盈捲軸。夫草-

稿之作,起於漢代,杜度、崔瑗,始以妙聞。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獻茲降,虞陸相承,口訣手授。以至於吳郡張旭長史,雖姿性顛逸,超絕古今,而模-

楷精法詳,特為真正。真卿早歲,常接遊居,屢蒙激昂,教以;筆法,資質劣弱,又嬰物務,不能懇習,迄以無成。追思一言,何可復得。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

若還舊觀,向使師得親承善誘,函挹規模,則入室之賓,舍子奚適。嗟嘆不足,聊書此,以冠諸篇首。」其後繼作不絕,溢乎箱篋。其述形似,則有張禮部-

云:「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盧員外云:「初疑輕煙澹古松,又似山開萬仞峰。」王永州邕曰:「寒猿飲水撼枯藤,壯士拔山伸勁鐵。」朱處士遙云:「筆-

下唯看激電流,字成只畏盤龍走。」敘機格,則有李御史舟云:「昔張旭之作也,時人謂之張顛,今懷素之為也,餘實謂之狂僧。以狂繼顛,誰曰不可。」張公又云:「稽山賀-

老總知名,吳郡張顛曾不面。」許御史瑝云:「志在新奇無定則,古瘦漓驪半無墨,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後卻書書不得。」戴御史叔倫云:「心手相師勢轉奇,詭-

形怪狀翻合宜。人人慾問此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語疾速,則有竇御史冀云:「粉壁長廊數十間,興來小豁胸中氣。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

戴公又云:「馳毫驟墨列奔駟,滿座失聲看下及。」目愚劣,則有從父司勳員外郎吳興-

錢起詩云:「遠錫無前侶,孤西寄太虛。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皆辭旨激切,理識-

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時-

大曆丁已冬十月廿有八日。

附一、欣賞要點

欣賞這幅天下第一草書,可全局,可微觀。《自敘帖》極富變化,視覺形象極其豐富。從以下三點表現:

大破大立。懷素大膽地逾越規矩,但又有一定的出規入矩。

大疏大密。在布白中對疏密變化安排,正是懷素著力探究之成就。

篇章布局。既有變化又有統一,《自敘帖》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安排,既有變化,又有統一,有全局觀點。

附二、臨習要點

臨寫懷素的大草《自敘帖》。應掌握幾大特點:

一、純用中鋒,筆毫凝聚,在無數連綿的線條運動過程中,使線條始終保持一種凝練堅韌、富有彈性的質感,線型「圓」、「厚」且「通」。

二、用心體悟其線條在迴旋的過程中所凸現出來的節奏和韻律。

三、從微觀的角度出發,關注其筆勢的翻轉、連帶、呼應中細節部位的形態、速度、輕重、角度等各方面因素的變化,分析領會古人用筆的豐富性,使學習者的觀察能力和應用能力得到加強。

四、字形結構與章法空間處理上應寬鬆、疏散,映射出博大氣象。


歡迎點擊底部「閱讀原文」進入官方商店,

提前了解筆墨紙硯商品>>

相關焦點

  • 懷素生平最好的一幅字,超越了「天下第一草書」,實在是妙不可言
    懷素草書《聖母帖》長卷學習草書,「二王」是眾法之源,但存世作品數量極少,極為難學,所以需要通過學習後人來探索出一條學習晉人的路徑,在後世的草書名家當中,懷素是最值得深入探索的一位,懷素生平有兩個「天下第一」,他40歲左右寫的大草《自敘帖》,被譽為「天下第一草書」,他晚年的時候寫的一件《小草千字文》,被譽為「天下第一小草」,因為價值連城,堪稱一字千金,所以此作也叫《千金帖》。
  • 餘春法21幅上乘草書創作作品,行雲流水筆走龍蛇,學草書的好範本
    草書的魅力所在及草書創作的注意事項簡述:草書作品,最精彩、最吸引眼球的就是流暢的行氣,自然流轉,如行雲流水,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有時候,是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行氣流暢的核心就是縈帶。草書創作造型應放在首位。然而,在當今草書創作的誤區中,重筆法,輕造型仍然是個普遍的問題。因此,筆法制約了草書隊伍的數量,也影響了草書作品的質量。縱觀當今草書創作現狀,大都是以行書筆法寫草書,作品基本沒有草書的語言。更重要的是用行書的形體代替草書的形體,造型上沒有新的起色。造型是永無止境的創新,只有造型才能形成個性和風格。
  • 中書協首任主席舒同,草書《水調歌頭》欣賞,行雲流水、自成一體
    舒同的草書非常的有個性,筆法自然雋永
  • 狂草派代表懷素,其天下第一草書《自敘帖》,結字簡約一氣呵成
    導語: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和張旭齊名。後世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之稱。懷素,唐代傑出書法家。10歲時,出家為僧,之後,銳意草書,盡交名仕;20歲時,結交「詩仙」李白,李白為他寫下著名的《草書歌行》;33歲時,拜會顏真卿,顏真卿親作《懷素上人草書歌序》,詩中稱懷素「精心草聖,積有歲時,江嶺之間,其名大著。」
  • 一位和尚酒後的塗鴉之作,竟成「天下第一草書」,這字震撼了世界
    在草書領域有這樣一件作品,乃是一位和尚酒醉之後的塗鴉之作,此作被譽為「天下第一草書」,此作一經問世便震撼了世界,1000年來讓後人仰望!這件作品便是懷素的《自敘帖》,毫不誇張地說,倘若學習草書對這件《自敘帖》沒有精透的了解,那麼你的草書可能還沒有入門!
  • 他的草書曾獨步天下1000多年,功力精絕,連王羲之都甘拜下風!
    甲骨文、小篆、隸書、草書都是一個獨立的書法體統,這些書體形成的時候,楷書尚未產生,何來書法基礎之說?張芝的草書在當時,或者在以後的1000多年當中,用橫亙古今、天下第一等等詞彙形容毫不為過。張芝流傳天下的墨跡被歷代世人所珍藏,目前最為世人所稱道的乃是《冠軍帖》,這件作品被收錄了《淳化閣帖》,這件作品氣脈開張,用筆極為瀟灑,我們從張芝的這件《冠軍帖》當中很明顯看出來,王獻之的「一筆書」得張芝頗多,且天趣自然之處不如張芝多矣。
  • 高級數學老師韓長智,8幅草書作品欣賞,網友:現代草書就該如此
    他的草書我第一次見到的時候,還以為是看錯了,這字竟然是出自一個業餘書法愛好者之手,讓我大跌眼鏡。他的字和書法協會的書法家相比,似乎更加的古樸、更有修為。在看到韓長智老師的字之後,我的腦子裡閃過的形容詞倒是不少;龍飛鳳舞、飄逸雋秀、靈動自然、俊郎順暢。美盡收眼底,墨永溢芳香。可能很多人會說,這樣的形容有些過譽,可是給我的感覺就是如此。雖說是一家之言,一個業餘的書法家的水平達到如此地步,確實難得。
  • 草書實用與審美的衝突——《非草書》與《草書勢》
    草書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人們的競相追逐,即使是忘記了吃喝、忘記了休息也不會感覺疲累;衣服上、嘴唇上常常有墨亦不會覺得難堪,縱然是「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見腮出血」,也義無反顧。和趙壹《非草書》不同崔瑗《草書勢》從草書審美的角度進行了闡述。東漢中晚期,隨著崔瑗《草書勢》的出現,草書就逐漸從實用中脫離出來,成為人們審美的對象,進而演變成為一門藝術。
  • 王羲之草書《千字文》,古今對譯,高清珍藏版
    其行書被譽為「清風出袖,明月入懷」,代表作《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可惜的是真跡不知何處,現在流傳的只有臨摹的版本。王羲之的行書字帖代表作《十七帖》、《初月帖》、《行穰帖》、《平安貼》等,皆是精品!
  • 唐代的一位「癲和尚」,酒醉後寫的草書,李白看了都拍案叫絕!
    尤其在草書領域,你沒有對於草書的基本「草法」有一定的了解,看不懂是很正常的。草書也曾經作為規範字而登上過歷史舞臺,在唐代之後,楷書才逐漸成為了通行的字體,這就使得學習草書的群體越來越少,而往往只限於專業的書法家群體。
  • 他寫草書不喝酒,全靠「心悟」!
    所以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行書,其實只是一份草稿!自言「飲酒以養性,草書以暢志」。黃庭堅《諸上座草書卷》(局部)他自認草書不能通神入妙,但凡事總有兩面,正因為不喝酒,黃庭堅才得以用「心悟」,開創出中國草書的又一新境。
  • 推薦指數5顆星的草書字帖,行筆行雲流水,結體蒼勁瀟灑,好書法
    對於草書的學習一般不建議直接學習草書,這並不是說草書不好學,而是草書的墨韻及筆力的基礎均來自於楷書及行書的基礎訓練。很多書友認為草書就是行書的一種快寫,這並不是沒有道理,有很大一部分字的草書寫法確實就是行書的快寫,但也有一些在筆勢和起筆上均有所不同。所以並不能說行書快寫就一定是草書。草書仔細看是行文是有章法的,類似畫畫的構圖,看上去隨意但有美感。
  • 于右任1944年出版的字帖,《標準草書》節選鑑賞,草書書法的精髓
    可惜今人多不識大道至簡的道理,把一些畫蛇添足、不守規矩的怪書、醜書當成最高境界,可笑至極矣! 于右任 我們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是于右任1944年出版的草書標準字帖裡的選段《正氣歌》。于右任是唯一的書法家。
  • 此作品僅有27字,卻盡顯草書魅力!
    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有草聖之稱。狂草大師懷素也自謂草書得於「二張」(張芝、張旭)。草書大家孫過庭在其《書譜》中也多次提到他一生是將張芝的草書作為藍本的,稱「張芝草聖,此乃專精一體,以致絕倫」。
  • 書法欣賞:陳文巖草書詩卷
    陳氏草書別有韻致。已在香港及北京多次舉行大型個展。現為中國書協香港分會名譽顧問。陳文巖書循古法,寫性情,博採各家,行筆灑脫,筆法嚴謹,行雲流水,出入明人。作品多獲私人及博物館收藏。作品欣賞近年來,陳文巖醉心於書法,從師於黃君實先生學習草書,主攻狂草、行草,書風瀟灑儒雅,惹人喜愛,作品屢為私人及藝術館收藏。陳氏書風不拘於一家,取之前人而出於自己性靈,傅熹年曾評其書法「連綿狂草,遒勁流利,一氣呵成,宛然王覺斯,傅青主流風遺韻,在當代書林中,獨樹一幟。」
  • 書壇風雲人物牧原,傑出行書作品欣賞,行雲流水疏密得體,真書法
    行書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行書的特點我們一般用「行雲流水」、「舒展有型」、「疏密得體」、「濃淡相融」等四字成語來形容。行書是介於楷、草間的一種書體。寫得比較放縱流動,近於草書的稱行草;寫得比較端正平穩,近於楷書的稱行楷。
  • 元代一位書法宗師,草書冠絕天下,連趙子昂都甘拜下風!
    草書,伯機過餘遠甚,極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機已矣,世乃稱僕能書,所謂無佛出稱尊爾。」鮮于樞是直接取法晉唐的一個人,他有著極為深厚唐楷功夫,在草書上以懷素為宗師,線條能夠屈金斷鐵,盡力非凡。鮮于樞是為數不多堅持懸腕書寫的一個人,古人的懸腕就是今人說的「懸肘」,無論寫小字草書,還是寫小楷都能以懸腕寫之,這與前朝的米芾很相似。這就是為什麼他的字每一個線條都能那麼穩實的原因。
  • 他的草書有「俠氣」,被譽為「書壇巨擘」,讓後人膜拜了800多年
    在元代的書法史上有這樣的一個人物,他的書法有著北方人的「任俠之氣」,通篇暢快淋漓,風頭一時無兩,連大書法家趙子昂都自愧弗如,他堪稱書法界的「獨孤求敗」,在草書領域想遇到一個對手而不可得!,伯機已矣,世乃稱僕能書,所謂無佛出稱尊爾。」
  • 每天8個字,「得」草書的寫法更飄逸!
    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釋文:孔子說:「聖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這就可以了。」孔子又說:「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見到始終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這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