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終身成長》:什麼才是陪伴孩子一生的成長支柱?

2020-12-26 萌寶媽媽屋

很多父母會感嘆教子無方,導致自己的孩子「跑偏了」;很多的孩子長大成人以後,依然覺得自己跟誰在一起、做什麼事都毫無價值感。樊登老師找到了問題的根源,「當一個人內心不強大,不能夠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不能夠自己尋找和感受快樂時,對面的人怎麼換都沒用。正如不會遊泳的人,怎麼換遊泳池,還是不會遊泳。

如何才能塑造孩子強大的內心,讓他發現生活的美好、個人的價值?樊登老師在他的《陪孩子終身成長》一書中提出了3點:無條件的愛、價值感和終身成長的心態

第一,無條件的愛。

給孩子無條件的愛,那麼孩子才能有信任、尊重和安全感。生活中,我們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要建立無條件的愛,卻是一個技術活,需要父母們做到「溫柔但有邊界」。但是,現實中,我們很多父母卻並不真正懂得「無條件的愛」。比如,我們生氣的時候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你再這樣我就不喜歡你了」「我不要你了!」之類,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聽話乖巧、考試成績好或者討大人開心的時候,爸爸媽媽才會愛我。這會讓孩子很失望,讓孩子覺得父母更愛成績,而不是愛自己。久而久之,孩子就慢慢學會了撒謊、欺騙和偽裝。

我們帶孩子出去旅遊、吃喝玩樂,我們要真誠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是因為愛才這樣做的,跟你考試成績好不好沒有關係,這樣孩子才會有安全感,才會建立起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無條件的愛絕對不是溺愛,無條件的愛可以有溫柔但也可以有批評。批評之前,先要表明,「孩子,我因為是愛你的,所以我要告訴你,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在關鍵問題上,父母要掌握主導權力,如果在大是大非面前,父母不發聲不批評,孩子同樣沒有安全感。要讓孩子知道,批評並不是不愛。批評是修剪樹枝,是為了讓小樹長成筆直的大樹。

第二,價值感。

價值感高的孩子,他的自尊水平才會高。要讓孩子知道,他的存在是有價值的。他可以給別人以幫助,可以自己解決很多問題。父母要抓住生活中跟孩子相處的每個細節,尤其是孩子做對事情的時候。敲黑板!敲黑板!敲黑板!塑造一個孩子行為的最有效時機,不是在他做錯事的時候,而是在他做對事的時候。

做父母的不要總是貶低孩子,如果父母每天貶低孩子、批評孩子,孩子的自尊水平就會很低,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真的成為父母所貶低的那個樣子。所以,父母要做的事情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幫助孩子樹立自尊。比如,給孩子做家務的機會,讓孩子參與家庭大掃除中,享受勞動和為家庭出一份力的快樂,孩子就會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進而提高自尊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很優秀,孩子未必優秀。像《新警察故事》中吳彥祖飾演的那個孩子,父母都是高官都很優秀,但是孩子是在被批評、別打罵、被貶低的環境裡成長起來的,所以孩子的自尊水平極低,最終他自我放棄,走上歧路。

第三,終身成長。

樊登老師稱「終身成長」是「美德背後的美德」。因為像謙虛、誠信、努力等這些好品質都是建立在「成長型思維」之上的,只有培養孩子終身成長的心態,他在面對挫折、失敗之時,才能積極面對。

擁有終身成長心態的孩子,會把每一次失敗都看作是學習的機會。不會因為一次考試不合格就自暴自棄,不會因為高考失利就放棄人生。擁有終身成長心態的孩子他們敏感度低,不怕別人的聲音,不受外界的束縛,他們遵循自己內在的聲音。

世界上沒有萬無一失的人生,但卻有萬無一失的教育。我們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為最優秀的孩子。那麼寶媽、寶爸們一定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育兒觀念,你是否幫助孩子建立起了無條件的愛、價值感和終身成長的心態?

我是萌寶媽媽屋,讀更多書,走更多路,成為更好的父母。

相關焦點

  • 尚品宅配X樊登:親子關係的最佳方式就是陪孩子一起成長
    12月19日,尚品宅配攜手樊登在鄭州舉辦親子主題演講,分享如何通過了解孩子的天性與需求,發現教養誤區,從而正確而智慧地陪伴孩子一起成長。活動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眾多家長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對親子關係、育兒、家庭及家居空間都有了新的理解。
  • 陪伴孩子成長,99%的父母都忽視了這一點
    父母好像從來都沒想過,孩子這一時的安靜,最後換來的結果是什麼?要知道沒有互動和交流的陪伴就是隱形陪伴,這不叫做陪伴,充其量只是陪著。真正的陪伴,不僅在於時間的多少,還要在於付出了多少的真心。我們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性,但在現實生活中,總是有各種各樣的事,成為我們無法陪伴孩子的原因:總想著,忙完這一陣再好好陪孩子;多掙點錢就好好陪孩子;以後有的是時間,不差這兩年……可是,誰又知道自己的餘生中能抽出多少時間陪孩子?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新聞,一位媽媽因為值班,沒辦法陪在孩子身邊。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擁有一對共同成長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幸運!
    這讓我經常想到,在育兒中,那件「最簡單又最困難的事」莫過於陪伴。 因為,陪在孩子身邊,這看起來似乎是件很簡單的事。但是,如何給孩子最好的陪伴,讓陪伴變成孩子探索世界的原動力,讓陪伴給孩子一雙飛往未來的有力翅膀,則需要父母更加懂得陪伴的意義,也需花費更多的心思。
  • 《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好機會
    當我們感受到孩子的叛逆時,其實,是孩子在這個成長期中遇到了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麻煩,他正在嘗試向外界發送信號,告訴家人:我需要幫助!!!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這些時期呢?01幼兒期的孩子,需要愛,更需要規則幼兒期的孩子,長著一副討人喜歡的模樣。
  • 讓家具成為孩子成長的陪伴
    從襁褓中的嬰兒,到長大成人,陪伴孩子成長的,是那些好玩的玩具、有趣的故事、朗朗上口的歌謠…說到同樣陪伴孩子成長的大件物品——家具,不論您是否願意
  •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而不只是陪著,很多父母都錯了
    還說他們一天就是知道忙,從來都不陪我的。以上幾個不同的家庭,陪伴孩子的狀態,應該是比較常見的。孩子很多都是老人照顧,父母即使有時間陪著孩子,不是自顧自聊天,就是在那裡玩手機,基本上也只是陪著而已,而不是真正的陪伴。在孩子的童年,父母常常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父母的高質量陪伴,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 充足的睡眠和娛樂陪伴是送給小學及之前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所以,需要趁孩子學業還未達到分秒必爭的時刻多給孩子一些娛樂陪伴,讓他們在娛樂遊戲中鍛鍊身體、增強知識技能的實踐能力。被陪伴是每個人生命歷程中最根本的需求,孩子的學習成長則更為迫切。因為,在陪伴途中導師才能發掘孩子需要什麼、什麼是他們自帶的成長優勢、什麼需要強化練習。
  • 在女兒家長會上的分享(一):陪孩子一起成長,做一個偷懶的媽媽
    十星以下就是具體內容:《陪孩子一起成長》感謝劉老師的認可,讓我有這個機會和大家交流一下反思你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麼?你希望培養出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如果沒有目標,就不可能到達終點,你要有個目標,這樣你才會有方向,那麼我的目標,其實就是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發現其實我是做了一個偷懶的媽媽。我在寫作的時候,對我女兒的成長做了一些回顧,她在4歲時可以自主閱讀,在6歲時讀完了這本433頁的《希利爾講世界史》,沒有拼音幾乎全部是字的書。
  • 巧虎KIDS早教 陪伴孩子快樂成長每一天
    我給孩子選擇的是巧虎KIDS成長中心,如今巧虎已經成為孩子的好夥伴、好榜樣,陪著孩子快樂成長每一天,我非常欣慰,也很開心。巧虎KIDS成長中心是做什麼的呢?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巧虎KIDS致力於0~6歲孩子綜合能力開發、良好習慣的培養,讓孩子在巧虎的陪伴下,通過全方位、互動式學習,健康、快樂、自信地成長。
  • 兩代作家的文學成長,記錄孩子成長的軌跡與煩惱
    對於孩子的成長,最重要的是什麼?家長究竟應該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什麼角色?如果要用一句俗語概括中國家長的育兒心理,怕是沒有比「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更合適的了。但這份蘊含強烈的父母之愛的期望,有時候也成了家長與孩子身上的緊箍咒。11月15日,在上海國際童書展上,廣東新世紀出版社帶來了一套「文學家風」系列叢書。
  • 孩子成長陪伴的重要性
    暗暗下決心,一定要用更多的時間陪伴二寶。二寶軒軒從出生到如今快三歲了,我每天都帶在身邊。我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陪伴二寶的成長中。往常愛追電視劇的我,這三年中沒有再開過一次電視機,家裡的電視機都成了擺設。手機也是等二寶午睡或晚上睡覺的時候,我才悄悄地看下新聞和一些育兒視頻。一天的時間我是這樣安排,早上起床後吃早餐。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9年級陪伴方法)
    只看到孩子的差,看不到孩子的好,失去耐心的陪伴,會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毒藥」。 第三個坑:回應太少,和孩子距離很遠。 有些家長很敷衍,不管孩子做什麼,一句「好的」、「知道了」就應付過去了。
  • 李兵散文《用心陪孩子成長》
    用心陪伴孩子成長(親情散文)文/李兵2019年的時光接近尾聲,女兒雨馨也快滿三周歲了。不經意之間,女兒逐漸開始長高,變得更懂事、更調皮了。盤點女兒一年來點點滴滴的成長,我們心中充滿了甜蜜和幸福。此刻,我才明白了妻子的用心,於是抱著雨馨擦乾她面頰上的淚珠,和藹而認真地問:「乖女兒,今天是鞋子不聽話,還是你自己不乖呢?」女兒抽泣著說:「是雨馨不乖,害得鞋子挨打了,對不起!」我和妻子相視而笑,女兒拋出一個疑問:「爸爸媽媽,小豬佩奇在泥坑裡跳來跳去弄得髒兮兮的,她的弟弟喬治、豬媽媽和豬爸爸還陪著一起玩,怎麼沒有人打她們呀?」
  • 巧虎早教 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成長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神經系統發育最快、各種潛能開發最為關鍵早教必要性的時期。而根據敏感期和大腦發育理論,人類對各種信息和各項能力發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現在生命的最初幾年,這個時期是人一生中獨特和重要的發展階段,是孩子獲得智慧的最佳時機。同時,早期教育核心在於提供一個教育營養豐富的環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和人格成長進行「激活」,從而為其日後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 給孩子最特別的愛是有溫度有質量的陪伴,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入職8年以來,經驗告訴我一個鐵一般的事實: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能讓孩子茁壯成長的最重要的因素一定是陪伴——有溫度、有質量的陪伴!01陪伴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礎。孩子成長有幾個關鍵時期,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給予他們必須的心理營養,以後孩子就可以自然順利地成才,可謂事半功倍。著名演員黃磊的大女兒—黃憶慈,國民女兒多多,就是一直在父母愛的陪伴下成長起來的一個優秀孩子。兩歲起就跟著父母參加話劇巡演,十年光陰,四十多座城市,近五百餘場演出,多多幾乎背下了劇中每一句話,並憧憬著自己站上舞臺的那一刻。
  • 《哆啦A夢》一堂孩子的成長教育課
    前兩天統計後臺這一年的留言,有一個big大發現,百分之八十的留言都是育兒求助,而且都是和孩子成長中遇到的難題有關。 「孩子膽小怯生怎麼辦?」 「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基本為零,要怎麼引導才好?」 「孩子不懂的分享,關愛,是不是我的管教出了問題?」
  • 巧虎早教驚喜「周歲禮」 陪伴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
    偶像的力量就是很容易有角色代入感,很多父母發現,耐著性子教孩子很多遍的好習慣,不如巧虎說一句,對此我深有體會。孩子即將周歲,訂購巧虎早教也有一段時間了,這次恰好碰到了巧虎周歲禮活動,非常心動。禮包內容有正裝50g小獅王嬰幼兒牙膏一支,可以充分保護孩子乳牙列形成期稚嫩的牙齦和牙齒;巧虎1歲連帽圍兜,是巧虎帽和圍兜的組合款,實用又童趣,為1歲孩子設計的連帽圍兜,還可以角色扮演噢。還有一本我比較期待的1歲成長關鍵手冊,是孩子輔食、學飲、排便、刷牙,習慣培養要點大集合,解讀孩子1歲有哪些成長特點,有哪些不可錯失的關鍵期成長話題。成長關鍵路,一路貼心指導。還有立體生日賀卡。
  • 陪伴孩子成長的最好禮物 優雨玩具的早教機
    在孩子嬰幼兒成長階段,如果父母能夠為孩子創造豐富的兒童生活和足夠的教育陪伴,將會為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奠定堅實的基礎。不過,即便早期教育如此重要,但是還是有很多父母忙於工作,而疏忽了孩子的教育和陪伴。難道,沒有家長的參與,孩子就只能如野草一般野蠻生長了嗎?當然不是,因為幸好有早教機的出現,填補了孩子早期教育的缺失,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提升孩子的潛能,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禮物。
  • 優勝教育與孩子一起成長,一起拼搏
    在送孩子去優勝教育上課的時候,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師談起孩子,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們傾注了太多的心血,給予了我們全部的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孩子們一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優勝自習室的奮筆疾書,他們的變化帶給我們無數的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在適應父母這個角色的過程中不停地學習和進步,真不知道是我們教會了孩子還是孩子影響了我們。
  • 教育:發掘並盡力彌補孩子學習成長路上存在的不足
    的確,每個孩子都是在導師的陪伴下從「完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蛻變成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也可以說如果離開了導師陪伴任何個人都無法獨自長大成人。因為,每個孩子都需要獲得來自家庭提供的物質食物和精神養料才能逐步長大。被陪伴是每個人生命歷程中最根本的需求,對於孩子的學習成長則更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