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十六年,二寶的降生,讓我這中年寶媽有些誠惶誠恐。自己年紀大是個硬傷,精力沒有年輕媽媽們充足,總擔心二寶養得不及別的小孩健康、聰明伶俐。
暗暗下決心,一定要用更多的時間陪伴二寶。二寶軒軒從出生到如今快三歲了,我每天都帶在身邊。我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陪伴二寶的成長中。往常愛追電視劇的我,這三年中沒有再開過一次電視機,家裡的電視機都成了擺設。手機也是等二寶午睡或晚上睡覺的時候,我才悄悄地看下新聞和一些育兒視頻。
一天的時間我是這樣安排,早上起床後吃早餐。在吃早餐的時候,我會讓二寶軒軒認識桌上丫的餐具:碗、勺子、杯子、筷子、碟及所吃食物牛奶、麵包、粥、青菜等。我先一個一個的教軒軒一次,第二次我拿在手裡問他,讓他回答,遇到他不會的我再補中,這樣陪著他邊吃邊學,他侯,他不是手抓不穩,就是腳下打滑,總是摔倒,爬不上去。我在他旁邊,用我的大手掌抓住他的小手放在扶梯的鐵管,告訴他五隻手指拼攏抓穩鐵管,再慢慢的抬腳,一步一個臺階的上,心不能太急,重複幾次就能順利爬上去了,他不是手抓不穩,就是腳下打滑,總是摔倒,爬不上去。我在他旁邊,用我的大手掌抓住他的小手放在扶梯的鐵管,告訴他五隻手指拼攏抓穩鐵管,再慢慢的抬腳,一步一個臺階的上,心不能太急,重複幾次就能順利爬上去了,從滑道上滑下來就不用教,他小屁股一坐,「咻」一下就下來,一上午就這樣陪他度過了。
中午十二點吃午餐,餐後。
可以陪他玩搭積木積木我買的是有數字的和漢字的,邊玩邊教他認識1到10的數字,玩半小時就陪他睡(他睡著了,我就可以偷偷刷手機了)
下午還是去公園玩或者可以逛逛購物中心,超市之類的。我帶他逛超市會從他感興趣的逛起,如玩具區,從玩具的分類,到功能,到價格我都認真的教他。(記得在他兩歲生日的時候,帶他去超市買了一款小飛機帶遙控器的,他說功能那麼少,低飛一米,還要一百多元,不如買一盒帶數字的積木,才五十元,還能學學加減法,哈哈,這娃替為娘省錢了,還會為自己的學習打算。)
晚上吃過晚飯,開始陪他玩積木,我不是很會搭漂亮的圖型,我就用積木教他數數字,從1到1O,再從10到1,反反覆覆的數,然後又開始我問他答,我會問他1的後面是誰,他答是2,我又接著問2的後面是誰,一直問到10,接著又問10的前面是誰,問到1,順著數,再倒著數,這樣他就能牢牢記數這些數字的位置。為後來學習簡單的加減法很有用,如1十1,就提示他1的後面是誰,他立刻回答2,9十1,他也不用數手指答出是10。再如7一1,他立馬說7的前面是6,答案是6。陪他玩半小時的積木,再找些他喜歡的繪本或古詩,讀給他聽,詳細解釋裡面的內容。也是大概半小時,九點左右關燈讓他睡覺了。這就是我一天的陪伴。
這些看是簡單無趣,我兩年來都是如此日復一日的重複,但我並不覺得枯燥,看到二寶一天一天的變化,從吖吖學語到如今能背些古詩會些簡單的算術,我覺得我所有陪伴以付出值了。
也許是我真的用心和精力去陪伴他的每一天,二寶軒軒不迷手機不迷電視,身體也很健康。二寶軒軒這兩年多來很少生病,數字也能從1認識到100。還會背《詠鵝》《靜夜思》《清明》等十幾首古詩,出去跟同齡的寶寶玩,他的語言表達很順暢,思維邏輯清晰。想想二寶剛出身時,自己誠惶誠恐的心都有些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