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達摩軼事之素食的由來

2021-02-23 南山空同

  喬達摩悉達多吃不吃肉?喬達摩二十多歲時,曾有過一段苦修的日子,莫說肉食,素食也極少吃的,直到餓暈過去。

  到了後來,他自己是吃肉的,不光吃肉,也不戒色的,喬達摩回去之後,有一妻一子,他自己有一個兒子,只是後未曾多提罷了。

  但為什麼他離世後,弟子們開創的教派,開始戒肉了的?

  前來學佛之人,大多為求得解脫各種煩惱困頓,若要解除煩憂,有一件事很重要,就是安心的安寧祥和,心若安寧祥和,吉兇皆宜化解。

  然而,後來的喬達摩本人,你給他一塊肉吃,他能吃得極為自在。當時就有弟子問:你平時教導我們愛惜生命,為何食肉如此坦蕩?

  喬達摩道:肉已在眼前,為何不食?此為順應機緣,機緣至此,怎能不應。

  弟子答道:您曾教導,杯水之中,當有四萬八千眾生?!

  喬達摩答道:「惜眾生命,不若惜一己之命,不惜自身,何惜眾生?」說完,喬達摩反問達,為何那四足之獸,你我不忍為害,為何那杯水之中,有四萬八千眾生,你我皆一飯而盡?

  弟子皆茫然,無以為應。

  喬達摩道:眼不見者,心為安,耳不聞者,意為定。

  這裡,其實已講出為什麼吃素的源頭了的,如若吃肉,當你殺豬之時,一刀子捅下去,那個豬扭過頭來瞪著你,心有餘悸,打死一隻青蛙,青蛙死了眼睛還掙開看著你,你內心的安寧從何而來,你看見有人打一條魚你自己就難受,你覺得殘忍,凡是觸動視覺或聽覺的生命,他們的死亡易讓人覺得殘忍,這一切都會讓你的內心失去安寧。

  因此,喬達摩最早的教導,只是讓眾人不要去看、不要去聽殺死的過程,以免破壞內心的安寧。

  後來佛教發展的時候,是勸大家不要做血腥的事情,就是勸人為善,最早的善是不要那麼血腥,不要那麼殘忍,因為殘忍會破壞我內心的安寧。

  這種主張後來變得越來越深入了的,有人認為,要想變得更加安寧,我們自身就不要傷害動物,以至到了吃素和戒殺生的程度。

  其實,如若吃素是為了減少殺生,並無道理可言,一棵植物也是生命,吃一棵植物和一個動物是沒有區別的,而且你要吃飽,一隻動物要吃幾天,如若是吃植物,一頓要吃掉多少棵植物?

  只是動物的死,會讓你感覺內心不安寧,而植物因為它不會掙扎,不會喊叫,你理所當然的吃,它會讓你繼續保持內心的安寧。

  我們學校的一個班主任,是職業道士,道行很高,有次在終南山上天冷,她做法讓屋子變得溫暖異常。她自己吃素,如果大家去飯店吃飯,你不知道他是道士(因為他穿的跟平常人沒有什麼區別),如果點了肉菜,她也會少吃一些。

  在他的眼裡,已經端來了,不管我吃或者是不吃它都在這裡,如果說我不吃,我吃素,我是道士。會引起更多人內心的不安,說不好意思,大師點錯了。對方心裡不安寧,你也不安。她會說沒事兒,菜上了,要隨緣。所以我們說吃素最早是求得一份內心的安寧,而跟善惡本身是沒有關係的,跟生命本身也沒有關係。

  我尊重吃素的人,但我不反對殺死,我同樣尊重吃肉的人的正當性和這一權利。

  我只反對兩種殺害,一種是奢殺,另一種是虐殺。

  奢殺是指兩種情況,第一種,為了吃某個動物身上的一小個部位,而殺掉了這個動物,就像吃魚翅;第二種,是指,吃未成年的動物或植物。如吃小魚,因為魚長大一些,我一次吃一條魚就飽了。如果拿小魚做菜的話,卻要吃掉數十條。這兩種菜,我是從不會點的。

  虐殺,是指,不管是植物或者是動物也好,不能虐待的殺害它,要讓它以最快的速度,更加沒有痛苦的結束生命。

  我們是大自然中一環,必須吃東西,所以我只反對奢殺和虐殺,這跟善惡沒有關係。

  同時我們說一下道家也吃素,道家吃素的原因不是為了安寧,而主要是因養生我們在後面講「吃」時再講,

  後世的人,在宣傳吃素時,對善惡的強調太過渡了,其實跟善惡關係寥寥。佛教吃素,最初只是為了一份內心的安寧,講著講著,變成善惡和因果報因了的。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平臺,南山空同將為您講述更多精彩故事。

相關焦點

  • 喬達摩悉達多的個人簡歷
    傳說,小太子出生時就能走路,於東西南北各走7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之內,我皆度之。同時,天空中出現了九條龍,紛紛吐下水來,為小太子清洗身體。(靈山就有一處「九龍灌浴」的景點,相當壯觀。)
  • 喬達摩 · 悉達多:從王子到佛
    他,一直是讓人疑惑,也一直是最通透之人
  • 橫板橋軼事:南香、山下兩院落的由來
    「南香」、「山下」兩院落的由來 南香。據傳,清代道光年間,南香院子是一個較大的村莊,有近百戶人家,村民都為肖姓,當時有48個「看牛佬」之說。院落後龍山,綠樹成蔭,古樹參天,有三棵大樹,其中兩棵楠香木、一棵樟樹。
  • 素食健康的秘密
    趕快長按二維碼,加素食小編微信 更多素食資訊,身心健康與養生這一切的美好聽來都讓人神往,在我踏上自己的素食之路以後,我驚人地發現了一些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的全新的素食世界。我在吃素以前皮膚上長滿了暗瘡,各種皮膚問題層出不窮,簡直目不忍視。隨著素食生活不斷推進,我有一天驚人地發現自己的皮膚好像一夜之間變得既白皙又光滑,還泛出白裡透紅的健康。
  • 「巨鹿」名字的由來,看完漲知識了!
    這裡不但是堯舜禪讓之地,也是鼓子造舟之所。兩千年前,秦始皇置三十六郡,巨鹿因之稱為古郡,楚霸王漳河戰章邯,巨鹿也因此天下聞名。張角發動黃巾起義,一行製造黃道遊儀,更有大唐名相魏徵,以人為鏡青史留名。讓您了解巨鹿歷史上都出現了哪些名人軼事,讓您清楚自己的村莊名字的由來,甚至是自己村子的廟會都是因為哪座廟而興起等等。如果您還有什麼有趣兒的、好玩的、正能量的資訊也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
  • 855天行軼事
    關鍵詞:855天行軼事855天行軼事我推薦你複製我的關鍵詞。
  • 江湖軼事|誰是派對之星?盤點萬聖節主題裝扮
    江湖軼事|誰是派對之星? 一起奏響萬聖之歌, 一起度過萬聖前夜。 時裝-萬聖歌可以通過彩蛋機製作獲取。
  • 「十二生肖」的由來之謎
    「十二生肖」的由來之謎十二生肖又稱為十二屬相,是用十二種動物為名稱的紀時方法。比如2002年,也常被人稱為馬年。那麼,十二生肖的紀年法是從何時開始的呢?又是如何創立的呢?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皇大帝為了讓人們適時耕作、起息,便想教人們學會計時。
  • 素食之美
    素食的人越來越多,而且日趨年輕化。素食主義不再是因為輪迴說害怕報應的被動選擇,而是一種主動的、追尋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也是對其他生命的尊重和對環境的愛護。「對於我而言,吃素是一段美妙的經歷,其改變與感受難以用言語表達。自我體驗嘗試一番,你才會知道答案。」這是作者Dany在自己的博客裡記錄自己素食一個月的時候,寫下的一段話。
  • 素食之美——隨感
    在無肉可歡的年代,過年圍在大型年夜飯烹製灶臺,從大人們炸酥肉的空檔裡,討一小蝶油渣,都是莫大的幸福,這樣的小不點是理解不到素食之美的。也被外婆帶到寺廟裡吃過齋飯。粗茶淡飯的寫照來源於此:青豆青菜清燉一鍋熬,配上偏黃的豆花和粗硬的米飯,就是憶苦思甜的活生生體驗。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對於潛心修行的人而言,可能過於浮誇,所以視為外界的誘惑,棄之不惜。
  • 軼事記錄法:抓住幼兒有價值的行為
    原標題:軼事記錄法:抓住幼兒有價值的行為   軼事記錄法,是教師常用的觀察記錄方法,其主要是對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表現出的有價值的行為情景進行觀察記錄。那麼,教師應觀察什麼、記錄什麼、什麼時間進行觀察記錄呢?
  • 你所不知道的世界之佛骨舍利
    這是一段看上去極為普通的文字,卻含著生死之機,神界的法藏曾告訴過他,每三千年左右,會有一次鬥轉星移的變化,每次鬥轉星移之時,在地球上都會有一個地點,叫無極之地,只有在那兒,才有可能達到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第二層境界。上次的無極之地距現在有500年了。
  • 佛教的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
    佛教的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他的姓是喬達麾,名叫悉達多。因為他屬於釋迦族,所以又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通常認為他出生於公元前565年,據說他從小受傳統的婆羅門教育,29歲時因尋求解脫之道而削髮為僧,經過6年修行,最終悟道成佛,創立了佛教。2、佛的意思是什麼?
  • 星辰文藝 | 王超斌:福慧慈緣素食記
    (一念心性:泰汁百靈菇)  宮裡宮外的素食館人滿為患,一席難求。有賴同行小弟佛學院師兄的指點,我們來到一家名叫「福慧慈緣」的素食館。素食館位於故宮與王府井之間的錫蠟胡同深處,門面毫不起眼,門廳普普通通。進入館內,我原想呈現在眼前的,會是狹小空間裡的人頭攢動和鬧鬧哄哄,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周邊,這種場景再司空見慣不過。出乎意料,映入眼帘的卻是一個寬敞豁亮、窗明几淨的廳堂。顧客並不少,散落在偌大的空間裡,不鬧不吵,絲毫無損大廳的潔靜與清雅。沒想到京都最繁華之處,還有這樣一個鬧中取靜兼具雅致和莊重的神秘所在。
  • 大醫吳鞠通軼事(嚴冰編著):二十四、「秋老虎」兮真厲害,熱死農夫在田間
    眾人聽了,七手八腳,挖的挖,搗的搗,一會一大碗生地汁就搗出來了,立即灌入病人口中,頓時病人甦醒,大家都為之鬆了口氣,連稱神醫也,神仙也!家人及鄰裡對這位不熟之客,都非常感謝,問其名,鞠通則說:「區區小事,不足掛齒,農民苦啊,這「秋老虎」熱起來,比夏天還厲害,以後在田裡幹活,累了就要歇歇,渴了就要喝點水。」可鄉村人還在問:「先生,這個草汁真神,它是什麼草啊?能救命啊?」
  • 素食 周一素食之流行音樂與素食主義
    保羅·麥卡特尼長期以來一直是直言不諱的素食主義者(他有一句廣為人知的名言——「如果屠宰場有玻璃牆,每個人都將是素食主義者」),但不太為人所知的或許是,其他三位「拖把頭」也都完全或幾乎素食。馬上就73歲的林戈·斯塔爾吃素近40年,甚至看起來比他的前樂隊夥伴保羅更年輕。在1995年的一次採訪中,麥卡特尼說,「我們最後都成了素食者。林戈像一包種子那樣走來走去,非常健康。」
  • 梵音輕素食引領素食新潮流,平靜浮躁之心
    早已將健康拋諸腦後可是我們還得要繼續蹦迪啊得和朋友繼續各種Happy得有倍棒兒的身體那不如來一頓素食>「食之無味,棄之都不可惜」的畫面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隨著我們健康意識的增強「素食風範」成了很多人的新觀念這裡有間顏值素食餐廳讓你分分鐘愛上
  • 品讀古人筆端的素食之美
    中國古代詩人的素食觀 王維 詩文描寫簡樸自然的素食生活,透露出超然出塵的餘韻。 在《贈李頎》中寫道: 「悲哉世上人,甘此羶腥食。」 對於世人受口腹之慾的盲目驅使,不惜殺生害命,表達了深切的悲憫。
  • 三八婦女節的由來和意義介紹
    三八婦女節的由來介紹  國際勞動婦女節的全稱是「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稱「國際婦女節
  • 大清河文化系列之三,蘇橋神醫王靜一軼事
    「神醫」王靜一軼事 王靜一先生人稱「青白眼」,見了窮苦百姓慈眉善目,客客氣氣,有錢沒錢的都給看病,十分耐心。王兆圈之母吳秀雲年輕時一條腿有毛病,經醫無數,多年治不好,以至於病腿縮短,後請王靜一診治。王先生說:「外甥女之病甚固,若是富貴人家必耗盡家財,今找到我看此病,不用花什麼錢,乃舉手之勞。」說完,就開了一個奇方,取一味藥用燈燻烤病腿足心,輔以湯藥,不久及愈,無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