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吃橘子的季節,其實橘子早在10月初就已經上市了,相信大家已經吃了很多次了吧。我本人是非常怕酸的,所以一般不會吃霜降前的橘子,因為那時候的橘子酸味還是比較重的。加上一些果農為了早一點上市,賣個好價錢,橘子還是青皮的時候就摘了,對於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來說,是絕對不會買早期的橘子的。當然,如果是喜歡酸甜口的朋友就另當別論了。
很多朋友在選橘子的時候只會看它的顏色,覺得只要是黃色的橘子,一定就是甜的,其實不然,黃橘子也有酸的,或者直接是索然無味,不甜也不酸。那麼怎麼才能挑到好吃的橘子呢?老果農教我5招,個個清甜多汁,非常管用,今天我就把這些小方法分享給大家。
1、看形狀和個頭
選橘子一定不能貪大,太大的橘子有可能空心,也就是果肉少,而且皮比較厚,這樣的橘子口感也不是特別好。但是也不能選太小的,太小的橘子可能是營養不良,口感也不會特別好,最好是選中等個頭的橘子。再來說橘子的形狀,選橘子要選圓扁形的,有些橘子偏長,這樣的橘子也是皮厚而果肉少,並且汁水不足。
2、看橘子的果臍
選橘子的時候你會發現,有些橘子的果臍是一個圓圈,並且呈凹陷的狀態,而有些橘子的果臍就只是一個突出的小點。這時候我們就要選果臍是一個圓圈的那種橘子,這種橘子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母橘子」。而果臍只有一個小點的橘子就是「公」橘子,這樣的橘子會更酸一些。
3、看橘子的果蒂
有些橘子的果蒂是凸出的,有些橘子的果蒂是偏凹陷的,這時候我們就要選果蒂是往裡凹陷的橘子,這種橘子的皮會薄一些,而且汁水很足,甜度也很夠。果蒂是突出的橘子,很可能是營養不良或者沒有完全成熟的橘子,這種橘子不僅皮很厚,而且酸味會比較重。
4、看橘子的果皮
說到果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顏色,這一點確實沒錯,青皮橘子肯定是沒有黃皮橘子那麼甜。但是除了顏色之外,還需要看橘子皮的飽滿程度,有些橘子皮看起來是非常光滑和飽滿的,這種橘子已經完全成熟了,並且水分很足,橘子比較新鮮。有些橘子皮看起來很粗糙,而且顏色暗沉,有發蔫的狀態,這種橘子要麼就是不夠成熟,要麼就是存放太久失去了水分,這種橘子一定不要選。
5、把橘子拿在手上捏一捏
經過一番觀察之後就需要上手,再進行深一步的選擇。把橘子拿在手上,輕輕捏一捏,如果捏起來軟硬適中的橘子,多半是汁水很足的橘子,但是摸起來很硬或者很軟的橘子,要麼是沒有徹底成熟,要麼就是存放時間太久,流失了水分,這樣的橘子就沒有那麼好吃。還有就是輕輕按了橘子之後,會立馬回彈的,說明水分很足,如果按下去之後不容易回彈,則說明水分比較少。
以上就是5個挑選橘子用到的小妙招,希望對大家選橘子的時候有所幫助,如果你覺得我的方法對你有用,歡迎轉發、收藏喲。喜歡我的美食,記得點讚、關注我喲。
蜜豆小貼士:徹底黃透的橘子存放時間比較短,買回家吃不完的橘子要放在陰涼處,並且需要把橘子敞開放,不要用塑膠袋裝起來,不然壞得比較快。而且不要有重物壓著橘子。吃完橘子的橘子皮不要扔,曬乾之後可以當香料用,放在冰箱裡可以除味,煮肉食的時候放一點幹橘皮可以去腥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