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中式酥點,無論餡料和外皮都有精緻的製作工藝,一直是點心界的經典之作。傳承多年它的魅力依舊無法抵擋,深受我們國人的喜愛,製作傳統中式酥點步驟雖有些繁多但並不是很難,只要將一些要領掌握好,你也可以做出美味的酥點。
• 中式酥皮點心的分類 •
製作中式酥皮又稱開酥、起酥,是指以水油麵團作皮,包入油酥後經過擀卷,形成層層相隔的酥皮麵團。包酥的基本方法有兩種,即大包酥和小包酥。而以酥皮呈現的形態,又分明酥和暗酥兩種。
①小包酥
優點是酥層均勻、層次多,皮面光滑,不易破裂;缺點是操作複雜,速度慢,費工時,效率低。
②大包酥
優點是操作較為簡單,製作效率高,皮面光滑,不易破裂,缺點是酥層不夠均勻,層次少。適用於大批量生產的品種。
③明酥
是指將擀製成卷的酥皮切口朝上擀開,再包製而成的酥皮點心,如紫薯酥。製作成的酥點酥層外露,表面能看見螺旋狀的起酥層,非常漂亮。為了顯現這些層次,所以通常會在油酥層裡加入有色澤的粉類,如抹茶粉、可可粉、蔬菜色粉等等。
④暗酥
做好的點心表皮光滑,看不到起酥層,要切開點心後在切面才能看到層層的起酥。如蛋黃酥,肉鬆餅等。
• 水油皮麵團 •
水油皮麵團是以麵粉、水和少量油脂調製而成的麵團,具有一定的筋度、良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製作水油皮麵團注意事項
製作步驟:
先將水和油攪拌,讓他們乳化成油水混合的乳濁液,然後加入麵粉攪拌。經過搓揉,使麵團出筋,成為表面光滑、柔韌的麵團。這樣的麵團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表面柔韌,不易破皮。
①加水量:
一般加水量佔麵粉的40%~50%。加水過多,麵團太軟不易成型;加水過少,蛋白質吸水不足,麵團延展性差。
②水溫:
一般用18~20℃的溫水來調和。若水溫過高,會因澱粉糊化,使麵團黏度增加,不便操作。
③環境溫度:
若室溫過高,則麵團裡面的豬油會熔化,造成混酥;若室溫過低,豬油又會變硬,造成麵團幹硬。所以室溫過高時麵團要冷藏;室溫過低時可放入烤箱,並放入一碗溫水,以保持溫度和溼度。夏季時麵團溫度應該控制在22~26℃,冬季因保持在22~28℃。溼度則以70%~80%。
鬆弛時間和溫度 時間20分鐘、溫度20℃為宜。如果沒有足夠的鬆弛時間,麵團在擀制時則容易破皮,造成破酥。鬆弛時一定要蓋好保鮮膜或溼布,以防變幹。
• 油酥麵團 •
油酥麵團是以麵粉和油脂調製而成的麵團,酥點中的層層酥皮就是油酥麵團形成的。
製作油酥麵團注意事項
① 油酥麵團的用油量較多,油脂的表面張力大,疏水性強,也有一定的粘度,所以油酥麵團沒有韌性和延展性,其軟硬度應控制和水油皮麵團一致,以便於包酥操作。
② 油酥中的麵粉與油的比例一般是2:1,動物油使用量多一些,而植物油使用量就少些。注意不能使用熱油調粉,以防引起麵團過於鬆散。
③ 鬆弛時間和溫度:溫度20℃,鬆弛時間10分鐘。
***
圖片及文字來源:德普烘焙實驗室&網絡
德普烘焙實驗室思華編輯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