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e Up 女性主義研討會第二次女性主義發展討論會紀實

2021-02-07 CET北京學術項目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國家的男性被迫走上戰場,大量的工作生產人力資源奇缺,這時,留在後方的婦女就得以走出家門進入生產的前線,維護了經濟的發展。戰後,女性被迫把勞動崗位「歸還」給從戰場回家的男性,由此產生了第二波的女性主義浪潮。

During WWII, men were forced to go to the front line, leaving empty spaces in the production line in their home country. To fill in the gap, women were asked to work instead of staying at home. This way, the industry was kept and resources were able to be delivered to the front line. After the war, these female workers were again asked to give the jobs back to the soldiers back home. This action angered them for they had already established life on their own. Thus, the second wave of feminism began.


此前的第一波浪潮促成了許多女性主義流派的產生,在這波浪潮中,便有了「百家爭鳴」的景象。此時比較著名的流派有: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激進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精神分析女性主義,存在主義女性主義等等。

Thanks to the first wave of movement, during the second wave of the feminist movement, many new schools of feminism theory popped up, each holding their own idea and understandings: Liberal Feminism, Radical Feminism, Marxism Feminism, Psychoanalysis Feminism, Existentialism Feminism, etc.


這些流派都有著自己關於女性、性與性別、社會體系等各方面的理解與學術研究,各個流派之間的爭鬥也是永不停歇。直到今天,我們仍然能夠聽到/看到不同流派之間的辯論, 而正是這些辯論促進了社會和女性主義的發展。

Though all belonged to the second wave of the feminism movement, these schools hold totally different views on gender and social systems, and arguments among them still persist today. We still get to hear the debate between each different school of thought regarding feminism over current situations in social media and academics. This is what adv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feminism.


對於這些不同的流派,同學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有人十分欣賞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發展觀念,並且覺得想要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經濟發展是首要的;有人認同精神分析女性主義的論點,認為家庭在每個人的心理塑造上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甚至還基於精神分析女性主義的觀點,用自己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解讀,讓大家更好地了解了到底什麼是精神分析女性主義。不過,討論到最後,大家意外地達成了共識:發展科技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We held a discussion regarding these schools of theory. Some prefer Marxism feminism and reasoned that in order to elevate the social status of women,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ed to be improved. Others agreed with the idea of psychoanalysis feminism, emphasizing that family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To better understand psychoanalysis feminism, some even gave real-life examples to support. Near the end of the discussion, we reach a consensus tha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a fundamental key to the problem.



相關焦點

  • 自由主義女性主義的發展歷程與當代方向 | 女性主義讀書會
    羅斯瑪麗·童在指出古典自由主義將重點放在對公民自由之追求的基礎上分別為我們介紹了包括瑪麗·沃爾斯通克拉夫特、約翰·斯圖爾特·穆勒和哈裡亞特·泰勒、以及貝蒂·弗裡丹在內的幾位重要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者的主要思想。作為女性主義重要先驅的沃爾斯通克拉夫特雖然深受啟蒙主義的影響,卻堅決反對盧梭愛彌爾中的「兩性異形」——即作為「理性深邃的男人」與「感情豐富的女人」的完美互補。
  • 女性主義|劉霓:社會性別——西方女性主義理論的中心概念
    社會性別——西方女性主義理論的中心概念劉 霓提 要社會性別這一概念形成於20世紀60年代第二次女性主義浪潮時期。而在另一本在此前出版的工具書,即由索尼婭·安德馬赫爾等人主編的《女性主義理論詞彙彙編》中,對社會性別是這樣解釋的:在第二次女性主義浪潮初期,女性主義者採用心理學家羅伯特·斯託勒(1968)所提出的性別與社會性別的劃分方法,將性別差別的社會文化意義從其生物學基礎上區分出來。
  • 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產生與發展歷程
    正是在這場浩浩蕩蕩的社會運動的推動下,女性主義理論家從馬克思主義那裡吸收理論資源,堅持無產階級的根本立場,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結合20世紀社會發展的時代特點,在批判吸收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女性受壓迫問題進行哲學探討,從而產生了馬克思主義的女性主義。
  • 女性主義讀書會丨生態女性主義
    圖源丨網絡生態女性主義,顧名思義即是與自然生態環境等相關理論聯繫的女性主義思想。而其具體的聯繫,也可簡單概括為傳統父權社會對女性的壓迫與對自然的損害之間的類比和聯繫。通過對生態女性主義的初步了解我們不難發現這一派系的女性主義者們尤其強調社會文化中女性這一性別與相對於人類社會的自然之間的聯繫,這當然不是自然(環保)主義興起之後女性主義者們突然的聯繫發現,這一聯繫其實在女性主義也早有傳統,波伏娃等就曾經對此問題做過論述。但以波伏娃為代表的存在女性主義者多數認為女性應當擺脫與自然的聯繫從而超越其作為他者的「第二性」身份。
  • 後現代女性主義的辯護 | 女性主義讀書會
    在上一章節有關女權主義認識論的討論中我們了解分析到了其中的三個主要流派,即女權主義經驗論、女權主義立場論以及女權主義的後現代理論。通過閱讀與討論,我們發現在經驗論者與立場論者主要關注婦女作為群體而受到壓迫的(經驗)事實之時,一部分後現代主義女權者對這種將經驗作為歷史研究之基礎的方法論進行了質疑與批判。而與此同時,後現代女權主義的發展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 後現代女性主義與後女性主義|被誤解的女權(4)
    究竟「女權」的內涵是什麼,是怎麼發展起來的,目前又是什麼發展狀況……在上周分享了女權主義思想史上先驅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文章之後,有讀者反饋仍然對「女權」一知半解,於是本號策劃「女權」系列選題,梳理女權的發展史以及主要思想等。
  • 女性主義研究書單
    》 雲南省社會性別與發展小組     雲南大學《性面具-藝術與頹廢:從奈費爾提蒂到艾米莉·狄金森》 卡米拉・帕格利亞  內蒙古大學《女性主義與對自然的主宰》  (澳)薇爾·普魯姆德      重慶出版社《厭女現象》   David D.Gilmore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男性研究》  復旦-密西根大學社會性別研究所    上海三聯書店
  • 書籍推薦 | 《女性主義與後現代國際關係》
    本書共分為六章條理明晰地分析了女性主義在國際關係領域的演變與發展,尤其是在後現代時期,其女性主義對於國際關係產生了深刻影響。首先是導論部分,作者率先提出性別盲區是國際關係領域的困境所在。國際關係是男性為主導的世界,男性角色扮演者是「利維坦」中的重要角色,而女性是被排斥在國家政治生活之外的輔助者。
  • 世界上15位你要知道的女性主義藝術家
    女性主義藝術一直在塑造和反思文化。但什麼是女性主義藝術,有哪些具有重要意義和開創性的女性主義藝術家需要我們追隨的呢? What Is Feminist Art? 什麼是女性主義藝術?
  • 女性主義
    與溫和的自由主義女性主義不同,激進主義的女性主義正像它的名字那樣,認為男性是原罪,男性創造了一個禁錮女性的牢籠,就像白人殖民了黑人一樣,女性是被男性殖民了,女性所受的壓迫是所有的不平等中最早、最深、痛苦最大的。激進主義女性主義者仇視子宮,將其視為自然的畸形創造,認為生育是男性統治自己的幫兇。因此她們反對異性戀,追求同性戀的權利。
  • 王端廷:女性主義的問題在西方早已解決
    在我看來,女性藝術在中國的崛起是伴隨著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而逐步強化的現象。在近十年內,女性藝術家群體的擴大、女性藝術展覽的增多以及藝術市場上對女性藝術家的追捧,共同促進了女性藝術的發展壯大。女性藝術出現了價值觀的轉向,即女性身份在創作中被日漸淡化。在近五年內,女性藝術家不願意參加女性藝術群展,而是傾向參加不顯示性別身份的展覽。
  • 李銀河:《女性主義》
    十五年前李銀河寫作的女性主義入門書,因為強調平等而使用「女性主義」而非「女權主義」的表達。但直到今天,我們關於女性主義(或女權主義)的公共討論仍然缺乏基本共識,情緒化表達幾近驅逐了理性辯論。不過,女性主義在西方社會也是經歷了長久的時間才逐漸發展出較為系統的理論與實踐,我們的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女性主義理論
    綜觀女性主義的理論,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靜如水,有些主張做決死抗爭,有些認可退讓妥協,但是所有的女性主義理論有一個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範圍內是一個受壓迫、受歧視的等級,即女性主義思想泰鬥波伏瓦所說的「第二性」。  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
  • 資料||女性主義研究書單
    》 雲南省社會性別與發展小組     雲南大學《性面具-藝術與頹廢:從奈費爾提蒂到艾米莉·狄金森》 卡米拉・帕格利亞  內蒙古大學《女性主義與對自然的主宰》  (澳)薇爾·普魯姆德      重慶出版社《厭女現象》   David D.Gilmore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男性研究》  復旦-密西根大學社會性別研究所    上海三聯書店
  • 女性主義參考閱讀書目
    上海三聯書店《性別的世界觀》   蕾恩.柯挪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中國的女性與性相1949年以來的性別話語》  [英] 艾華  江蘇人民出版社《圖繪:女性主義與文化交往地理學》 [美] 蘇珊·弗裡德曼        譯林出版社《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恩格斯    人民出版社《邁向女性主義的國家理論》     凱薩琳
  • 李銀河《女性主義》--女權主義綜述&基礎必讀
    女性主義和女權主義都是feminism翻譯過來的,可以理解成一個意思。下面是引用知乎用戶@女木水回答的摘錄:女權主義和女性主義,是feminism一詞在國內的兩種譯法,實際上更準確的翻譯當然是女性主義,feminine(女性氣質的;陰性的;陰柔的),female(女性的;雌性的),femin+ism=女性+主義(也曾有人翻譯成「雌性主義」或「陰性主義」)。
  • 幾本女性主義的書推薦(一)
    我並非什麼專業人士,看的書也少,又不做婦女女性研究,只是一個普通人,那麼一個普通人眼裡的「女性主義」是什麼呢?作者:美國金斯伯格大法官,自由派。為什麼把她放第一位呢。「在不同的年代和文化中,男性也受壓迫,但是他們是由於屬於某個階層或階層的成員而受壓迫;女性則不同,除了由於屬於某個階層,而且,僅僅因為身為女性而受壓迫。」這本書其實偏理論。主要講了女性主義浪潮,女性主義流派和各個流派的論爭等。李銀河有很多自己的觀點,我認為她是可以不朽的,至少某些方面。
  • 後現代女性主義認識論 | 女性主義讀書會
    通過前面對哈丁和娜若嫣文章的閱讀,我們對女權主義認識論——尤其是這其中的經驗論和立場理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正如我們所總結到的,經驗論和立場論都非常重視女性(作為一個切實存在的群體)受到壓迫的經驗。而這種從女性受壓迫的經驗出發的方法論卻並非所有女性主義認識論學者的共識,許多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理論家就對此提出了質疑與批判。
  • 中國的女性主義藝術與女藝術家
    在20世紀中期的歐美,有一個叫「遊擊隊女孩」的女性主義小組,這些人就曾經質疑世界藝術史中的女性藝術家,認為她們不僅是被消費的對象,同時也是被邊緣的對象。女性想要上美術學院,幾乎會被拒之門外。作為女權運動的一部分,反對男性中心的女性主義藝術開始萌發。在我進研究所的同時,我開始關注中國藝術史中的女性問題,並且打算寫一本關於中國女藝術家創作狀態的書。
  • 生態女性主義之辨
    以下這篇文章是生態女性主義代表人物Karen Warren文章,原題「Ecological Feminist Philosophies: An Overview of the Issues」,是為其主編的論文集《Ecological Feminist Philosophies》所寫的序,翻譯時有刪節。文中對於生態主義與女性主義的聯繫進行了詳細的歸類,值得思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