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越來越高,氧氣會有消耗殆盡的一天嗎?

2021-01-15 黑洞先驅

氧氣,是生命存在的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需要依靠氧氣來生存,那麼,地球上的氧氣會不會因此而被消耗殆盡呢?這樣的擔心是不是有必要的呢?

早在100多年前的時候,面對增加的二氧化碳有人就提出了這樣的擔心。在1898年的時候,英國物理學家凱爾文就指出,由於工業的發展以及人口的增多,導致了令人擔心的局面,地球上的氧氣將在500年後全部消耗殆盡,只剩下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增加又會導致「溫室效應」,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後果,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國家被淹沒。但是凱爾文和擔心氧氣會被消耗的人們只看到了問題的一方面而已,並沒有全面的看待。

對於氧氣來說,氧氣佔了空氣的21%,對於健康的成人來說,每天需要500升的氧氣,呼出400升的二氧化碳,除了人類以外,動物們需要氧氣,並且也會呼出二氧化碳。同時由於人類社會的發展,在一些重工業企業中會產生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以至於二氧化碳在逐年的增加。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曾經發布過一份統計的數據,100年前的時候世界進入大氣的二氧化碳是9600萬噸,但是,到目前為止已有50億噸,預計在最近的10年會增長到80億噸。但是,這並不會導致氧氣的消耗殆盡。

對於二氧化碳來說,它也會被消耗掉。首先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綠色植物每天都會吸收二氧化碳,在這個過程中還會釋放出氧氣。根據科學家們的計算,三顆大樹每天吸進的二氧化碳,相當於一個人每天呼出的二氧化碳的量。除了綠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以外,巖石的風化也會消耗掉二氧化碳,每年由於巖石的風化,大約能夠消耗掉40億到70億的二氧化碳。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地球上種類豐富、數量巨大的綠色植物對二氧化碳的消耗了。

但是,儘管綠色植物會消耗掉大部分的二氧化碳,由於人類的工業化等原因,以及人類對綠色植物的破壞,使得二氧化碳依舊在增加。因此,對於有效的遏制二氧化碳的增加來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護好綠色植物。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嫌二氧化碳多?來看看氧氣多的時候,地球是什麼樣的
    有的時候,大家都會感嘆:唉,現在二氧化碳排放量越來越多,空氣中的氧氣越來越少,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海平面越來越高,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不過,科學家表示,很多事情還是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的。有人總覺得氧氣多一點,生活就會好一點。誠然,空氣中氧氣含量多一點,也有好的一方面。首先就是溫室效應得到一定的控制,氣溫不會不斷升高。
  • 地球上的氧氣是否會「用完」早在19世紀的科學家曾憂心忡忡!
    在地球的大氣層中,氧與人類的關係最為密切。早在19世紀,英國一位著名物理學家就曾對地球上的氧氣憂心忡忡:「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500年後,地球上所有的氧氣都將消耗殆盡,人類將趨於滅亡。」學者的擔心似乎是合情合理的。
  • 如果地球上的氧氣含量超過90%,人類將會怎麼樣?
    地球上的氧氣含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地球誕生以來,氧氣含量一直在變化,從最初的無氧環境,到如今的氧氣含量21%都有不同的生物能夠生存,但如果地球氧氣含量提高到90%,那地球上將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地球富氧時期地球歷史上其實經歷過一次富氧時期,當時地球的氧氣含量達到了35%左右。
  • 看氧氣含量過剩的時候,地球是什麼樣的?你還嫌二氧化碳多嗎?
    當人們意識到的時候已經晚了,現在人們開始有了保護環境的意識,比如綠色交通低碳出行,以及各種新能源的使用。有人說因為我們的開車所排放出來的尾氣,使得了地球產生了溫室效應,海平面上升等等問題,其中尾氣中有一種叫二氧化碳的氣體。他總會被人貼上溫室效應的代名詞。人們覺得這種氣體對環境,百害無一利,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 為何地球氧氣越來越少,二氧化碳氣體越多越多?原來都是它在作祟
    文/行走天涯為何地球氧氣越來越少,二氧化碳氣體越多越多?原來都是它在作祟氧氣是地球生態萬物所不可缺少的一種氣體。也是為什麼地球能夠成為一顆生命星球的原因之一,倘若氧氣從地球上消失了,大自然界內的每一種生物最終都會因此滅絕。從來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永恆的,哪怕地球已經在宇宙中生存了46億年的時間,地球最終也會走到生命的終點。顯然氧氣也是如此。大約在20億年之前,地球上的氧氣成分佔比在40%左右,如今只有21%,可見地球的氧氣經歷了20億的時間減少了一倍。
  • 若地球大氣的氧氣含量從21%提升到90%,地球會怎樣?
    氧氣是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重要元素,那麼氧氣是越多越好嗎?現在地球的氧氣含量是21%,如果氧氣濃度由21%變成了90%,那麼地球上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還有生物能夠存活嗎?主要原因是當時有99%的陸地被森林給佔領,釋放了大量的氧氣。那麼氧氣對生物或者對地球系統有什麼影響呢?氧氣對氣候的影響更多時候人們認為二氧化碳對氣候的影響非常大,比如現在很常被提到的溫室效應。實際上氧氣濃度一直以來也塑造著地球的氣候,它具體是如何影響的呢?
  • 嫌空氣中氧氣太少,二氧化碳多?看看氧氣多時地球的樣子再說話
    有人說溫室效應就是因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太多了,氧氣太少了,要是氧氣多一點,是不是就能緩解溫室效應,理論上確實是這樣的。而且氧氣多一點還有很多的好處,比如能加快各種生物的反應,花兒會開得更嬌豔,樹葉會變得更綠,人類的大腦也能更靈活聰明一點,做很多事情都會變得輕鬆,但是氧氣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會怎樣?後果很嚴重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地球會怎樣?很顯然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初中的時候,化學課上我們可能都做過一個實驗,至少應該看化學老師做過吧,就是鐵在純氧中燃燒。結果就是地球會燃燒起來,直到氧氣被大量消耗而使濃度下降,直到地表的物質無法繼續燃燒,又或者直到火種因缺乏氧氣而熄滅,而那時地表和空氣中將產生大量的含氧化合物,比如二氧化碳,大量的溫室氣體會被排放到空氣中,導致地表持續高溫,在陸地上的生物基本會被燒死,有些會窒息而死,剩下來的也會熱死,基本沒有陸地生物可以在這樣的災難中倖存……那麼海洋生物又會如何呢
  • 二氧化碳存在的意義在哪裡?純氧氣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大多數生物其實都是依靠著地球上上的氧氣所生存,而地球也已經有上億年的壽命了,它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上面的許多生物也在發生著改變,其實很久很久以前,當時的生物對於環境選擇等其實和現在是完完全全不一樣的。
  • 如果沒有氧氣,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最有可能的答案是,地球與金星非常相似。」在太陽系中,氧含量是非常豐富的,研究表明,金星大氣層中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碳。在火星上,大量的氧氣與鐵結合,形成鐵鏽,賦予火星特有的紅色。而在地球上,大量的氧氣與碳相結合,生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海洋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這樣就不會像金星那樣出現極端的溫室效應。地球大氣中有游離氧的原因是因為生命的存在。在地球歷史的早期,大氣層可能就像上面描述的一樣。古代微生物(如藻類和細菌)生活在沒有氧氣的世界上。最終,它們通過進化,具備了化合作用的功能。
  • 如果地球沒有了氧氣,10s之內會發生什麼?科學家說會分解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氧氣這個名詞,是在小學上自然課的時候。那時候很無知,心想,動植物為什麼憑藉著看不見摸不著的氧氣,才能生存。還產生了很多的疑問?比如,氧氣來自哪裡?它會有耗盡的一天嗎?它對於我們人類是如此的重要,萬一我們把它用完了,人類該怎麼辦?等等一系列的疑問充斥著我們。
  • 今天我們必不可缺的氧氣,曾「毒」死地球上99%生命!
    眾所周知,氧氣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出來的。一些植被茂密、氧氣含量大的森林區域也會被人們稱為「森林氧吧」,比如說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亞馬遜雨林就有著「地球之肺」的美譽。亞馬遜雨林,圖片來源 Veer圖庫但是你們知道嗎,地球上的大部分氧氣來源其實並不是樹木,而是海洋中的浮遊生物。這些浮遊生物雖然很微小,但卻是海洋生命支撐系統關鍵部分。
  • 地球大氣中的氧氣濃度會變化嗎?如果從21%提升到90%會怎樣?
    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並非一層不變,在3億年前的石炭紀氧氣含量最高,達到了35%,現階段為21%;人類已經適應了現階段的氧氣濃度,氧氣濃度上升和下降太多對人體都有害,90%的氧氣濃度甚至還會造成氧中毒。氧氣對人體的影響氧氣進入人體後會轉化為氧自由基,氧自由基除了能與人體內的能量物質作用釋放能量外,還會氧化其他正常物質,從而殺死細胞甚至誘發癌症,好在人體內有相應的抗氧化措施來修復細胞,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氧化作用和抗氧化作用處於動態平衡。
  • 中國空間站是如何製造氧氣和消除二氧化碳的?
    其次,俄羅斯艙製造氧氣的設備出現了故障。美國宇航局宣布,國際空間站老化嚴重,將在2024年停止對它的支持。不過,預計在2022年,中國天宮空間站就將在軌道上組裝完成。在地球上,我們有持續的新鮮空氣供應:我們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那麼,在天宮空間站這種孤立的系統中,它是如何供應氧氣的?太空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會被回收利用嗎?
  • 如果地球的氧氣含量增加一倍,會發生什麼?這些你想也想不到!
    但是一旦當前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麼現存的生物就肯定會出現大量的物種滅絕,同時也會有一些生物為了適應當前環境從而開始進化。有人就會提出問題:如果地球的氧氣增加一倍的話,地球會發生什麼?現在我們知道,地球目前氧氣的含量大約是21%,這樣的環境下人類和其它生物適應得非常好。可能有人還會說,如果氧氣的含量再高點,那是不是空氣就會更清新?
  • 氧氣和其它物質一樣都受到地球引力,為何高原地區會缺氧呢?
    高原反應出現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人體一下子暴露在低氧的環境中,使人體血液中的氧氣含量也隨之下降,各項生理機能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從而表現為上述症狀,一些體質不好的人群,還有可能會引發急性的高原病,比如急性高原肺水腫、高原腦水腫等,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安全。那麼,高海拔地區為何就缺氧了呢?
  • 如果地球上所有沙漠變成森林,地球會怎樣?代價難以承受
    那麼是不是把地球上所有的沙漠全部變成森林是不是就是最好的。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需要氧氣才能生存的,然而氧氣的來源就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現在隨著工業的發展,廢氣的排放,還有汙水的排放已經嚴重的破壞了地球的生態環境。
  • 地球的氧氣含量為什麼要維持在21%左右?氧氣劇增的結果令人恐懼
    如果地球上沒有了氧氣,任何生物都沒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如果氧氣的含量變得稀薄,那麼也會限制生物的生存,當然,人類的數量也會減少。這也就是為什麼地球的氧氣含量需要受到控制的原因。科學家稱,最早的時候地球上的氧氣是十分充足的,含氧量高達40%,經歷一次次的生物大滅絕,氧氣的含量也簡直減少,一直到氧氣含量在21%左右的時候,人類就誕生了。
  • 這種裝置能轉二氧化碳為氧氣和燃料,氣候變暖或將解決
    引言:近十幾年來人類一直都在面對全球性的氣候問題,氣候變暖已經不再是專業人士口中所說的術語,它切實地在影響著地球的一切,因此如何應對氣候變暖成為了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前段時間外媒報導了一則好消息,有一支國際研究團隊正在研發一種能夠將二氧化碳轉為氧氣和燃料的裝置。
  • 氧氣起源與生命進化有沒有直接的關係,是氧氣促成了生命嗎?
    但是它們生成的氧氣很快就被數量更多的產甲烷細菌生成的甲烷破壞掉了。研究人員分析水成巖發現38億年前早期地球上海洋裡的鎳含量較高。但27億年前到25億年前,即「大氧化事件」開始的時候,鎳的數量急劇下降。鎳的減少為「大氧化事件」打下了堅實基礎。因為,鎳含量下降有效降低了甲烷生成。這就促使地球上的氧氣迅速增多,生命慢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