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氧氣含量過剩的時候,地球是什麼樣的?你還嫌二氧化碳多嗎?

2020-12-06 二晨說科技

科技的不斷進步,使得人類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我們的環境遭到了很嚴重的破壞。當人們意識到的時候已經晚了,現在人們開始有了保護環境的意識,比如綠色交通低碳出行,以及各種新能源的使用。

有人說因為我們的開車所排放出來的尾氣,使得了地球產生了溫室效應,海平面上升等等問題,其中尾氣中有一種叫二氧化碳的氣體。他總會被人貼上溫室效應的代名詞。人們覺得這種氣體對環境,百害無一利,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假如按化碳的水平降低了,氧氣含量升高了,地球是不是環境就會變好了呢?

現在的氧含量相比於遠古時期已經降低了很多。幾十億年前統治地球的還不是人類,而是各種大型的動物,它們體型巨大,有的甚至於幾十米長。導致這個的原因就是氧含量非常的多,使得他們有非常大的生長空間。但是在大型動物出現之前,更多的是大型的植物。植物們都像瘋了一樣不停地漲,那段時間的地球,完全被氧氣包裹著,滿滿的都是生機盎然。但是這樣形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食物鏈無法循環。所以大自然開始做調節。接下來就出現了食草動物,食草動物,把各種大型的植物當作果腹的美食,出現食草動物之後,食肉動物也出現了。

其實物極必反,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如果佔大頭的話,那麼就會引起全球變暖的溫室效應,全球變暖之後又會引起更嚴峻的冰河時代。如果氧氣佔大頭,那麼植物,就會瘋狂的生長,到時,人類可能會無法控制。我們所存在的家園,有可能就會被植物大肆的侵略佔領。

其實我們只要維持平衡,有益的氣體和有害的氣體,他們只要達到比例,環境也不會破壞的那麼厲害。無論是有益氣體還是有害氣體,任何一方如果沒有達到平衡,那麼造成的後果人類是無法處理的。大自然有專門的生物鏈,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為了達到更高水平已經破壞了這個生物鏈。對於環境,我們只需要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不去主動破壞環境。

空氣中除了氧氣二氧化碳,還有各種氣體,他們都按照正常的比例,在空氣中流通,如果只吸二氧化碳或者只吸純氧,都是不可取的,所以,我們只需要各個方面達到一定的比例和達到平衡,就能維持好環境。你又知道哪些關於氧氣的小知識呢?一起來,評論區討論交流一下吧。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嫌二氧化碳多?來看看氧氣多的時候,地球是什麼樣的
    有的時候,大家都會感嘆:唉,現在二氧化碳排放量越來越多,空氣中的氧氣越來越少,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海平面越來越高,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不過,科學家表示,很多事情還是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的。有人總覺得氧氣多一點,生活就會好一點。誠然,空氣中氧氣含量多一點,也有好的一方面。首先就是溫室效應得到一定的控制,氣溫不會不斷升高。
  • 嫌空氣中氧氣太少,二氧化碳多?看看氧氣多時地球的樣子再說話
    有人說溫室效應就是因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太多了,氧氣太少了,要是氧氣多一點,是不是就能緩解溫室效應,理論上確實是這樣的。而且氧氣多一點還有很多的好處,比如能加快各種生物的反應,花兒會開得更嬌豔,樹葉會變得更綠,人類的大腦也能更靈活聰明一點,做很多事情都會變得輕鬆,但是氧氣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 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越來越高,氧氣會有消耗殆盡的一天嗎?
    氧氣,是生命存在的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需要依靠氧氣來生存,那麼,地球上的氧氣會不會因此而被消耗殆盡呢?這樣的擔心是不是有必要的呢?早在100多年前的時候,面對增加的二氧化碳有人就提出了這樣的擔心。
  • 如果地球上的氧氣含量超過90%,人類將會怎麼樣?
    這些森林植被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並釋放出大量氧氣。由於植被過多,導致地球上的碳-氧循環被打破,以至於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來越低,氧氣含量越來越高,一度達到了35%左右。由於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因此當時的地球溫度也較低,永久冰川的面積比今天還要大。
  • 若地球大氣的氧氣含量從21%提升到90%,地球會怎樣?
    氧氣是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重要元素,那麼氧氣是越多越好嗎?現在地球的氧氣含量是21%,如果氧氣濃度由21%變成了90%,那麼地球上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還有生物能夠存活嗎?主要原因是當時有99%的陸地被森林給佔領,釋放了大量的氧氣。那麼氧氣對生物或者對地球系統有什麼影響呢?氧氣對氣候的影響更多時候人們認為二氧化碳對氣候的影響非常大,比如現在很常被提到的溫室效應。實際上氧氣濃度一直以來也塑造著地球的氣候,它具體是如何影響的呢?
  • 如果沒有氧氣,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最有可能的答案是,地球與金星非常相似。」在太陽系中,氧含量是非常豐富的,研究表明,金星大氣層中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碳。在火星上,大量的氧氣與鐵結合,形成鐵鏽,賦予火星特有的紅色。而在地球上,大量的氧氣與碳相結合,生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海洋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這樣就不會像金星那樣出現極端的溫室效應。地球大氣中有游離氧的原因是因為生命的存在。在地球歷史的早期,大氣層可能就像上面描述的一樣。古代微生物(如藻類和細菌)生活在沒有氧氣的世界上。最終,它們通過進化,具備了化合作用的功能。
  • 二氧化碳存在的意義在哪裡?純氧氣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地球現在的臭氧層已經破洞,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增加,也因此,全球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我們知道這樣的情況非常嚴重,但是大家有沒有思考過,地球在富氧時代的時候是怎麼樣的呢?氧氣是許多生物現在生存所必需的,但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3億年前的地球,地球被的植被覆蓋了,氧氣濃度很高,所以過多的氧氣對於當時的昆蟲來說,生長得很大,昆蟲是當時的主流生物,高濃度的氧氣幫助生物更快的新陳代謝,所以體型非常大,最典型應該就是巨型蜻蜓了,這些漂遊者又是食物鏈的頂端,而地面上也經常能看見巨型蜘蛛和馬陸,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巨型馬陸是陸地節肢動物,當時是歷史上最大的,大家一起想像一下
  • 為何地球氧氣越來越少,二氧化碳氣體越多越多?原來都是它在作祟
    文/行走天涯為何地球氧氣越來越少,二氧化碳氣體越多越多?原來都是它在作祟氧氣是地球生態萬物所不可缺少的一種氣體。也是為什麼地球能夠成為一顆生命星球的原因之一,倘若氧氣從地球上消失了,大自然界內的每一種生物最終都會因此滅絕。從來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永恆的,哪怕地球已經在宇宙中生存了46億年的時間,地球最終也會走到生命的終點。顯然氧氣也是如此。大約在20億年之前,地球上的氧氣成分佔比在40%左右,如今只有21%,可見地球的氧氣經歷了20億的時間減少了一倍。
  • 地球上的氧氣是否會「用完」早在19世紀的科學家曾憂心忡忡!
    簡言之,地球上的植被(供氧體)正逐年萎縮,耗氧量逐年增加。據估計,機動車每燃燒1升汽油和柴油,空氣中的氧氣排放量約為12立方米。從化學角度來看,地球上每增加一個二氧化碳分子,就意味著必須鎖定兩個氧原子。繼續這樣下去。有一天地球上的人需要有氧氣配額供應嗎?地球上氧氣濃度有變化嗎?
  •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會怎樣?後果很嚴重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地球會怎樣?很顯然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初中的時候,化學課上我們可能都做過一個實驗,至少應該看化學老師做過吧,就是鐵在純氧中燃燒。90%的氧氣已經跟純氧相差無幾了,可以讓很多原本無法燃燒的物品燃燒起來,甚至不太粗的鐵絲都可以持續燃燒了……所以,如果空氣中的氧氣濃度達到90%會怎樣?一點火星便能引燃整個森林,甚至是整個大陸,甚至石頭都可以燒起來……那麼會不會產生這個火星?一定會!
  • 中國空間站是如何製造氧氣和消除二氧化碳的?
    最近關於國際空間站的壞消息非常多。首先,它漏氣非常嚴重,每天洩露的空氣量達到2.7千克。其次,俄羅斯艙製造氧氣的設備出現了故障。美國宇航局宣布,國際空間站老化嚴重,將在2024年停止對它的支持。不過,預計在2022年,中國天宮空間站就將在軌道上組裝完成。
  • 如果地球沒有了氧氣,10s之內會發生什麼?科學家說會分解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氧氣這個名詞,是在小學上自然課的時候。那時候很無知,心想,動植物為什麼憑藉著看不見摸不著的氧氣,才能生存。還產生了很多的疑問?比如,氧氣來自哪裡?它會有耗盡的一天嗎?它對於我們人類是如此的重要,萬一我們把它用完了,人類該怎麼辦?等等一系列的疑問充斥著我們。
  • 如果地球的氧氣含量增加一倍,會發生什麼?這些你想也想不到!
    有人就會提出問題:如果地球的氧氣增加一倍的話,地球會發生什麼?現在我們知道,地球目前氧氣的含量大約是21%,這樣的環境下人類和其它生物適應得非常好。可能有人還會說,如果氧氣的含量再高點,那是不是空氣就會更清新?然而事實上並不是這樣,任何事物都會有一個閥值,而超過這個數值就會出現巨大的災難。
  • 地球的氧氣含量為什麼要維持在21%左右?氧氣劇增的結果令人恐懼
    人類的生活是離不開氧氣的,在早期的地球環境中,氧氣的含量在大氣中是很高的,所以那時候有著許多巨型生物存在,例如恐龍之類的。他們之所以如此巨大是因為氧氣的多少決定了一個生物能夠吸收多少能量。能量吸收得越多,生物的個體就越大。
  • 美國將在火星用二氧化碳製造氧氣!
    用二氧化碳製造氧氣2021年2月18日,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上的傑澤羅隕坑降落時,它將進行一項劃時代的實驗,嘗試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珍貴的氧氣。未來前往「紅色星球」的飛行任務可能會使用大量轉化的氧氣來製造燃料,並利用這些燃料從火星表面發射回程火箭。將材料發射到太空是一項非常困難和昂貴的工作,每磅進入軌道的貨物價格約為10000美元。
  • 地球氧氣含量僅佔20%,如果突然翻倍,人和動物都逃不了
    筆者-小文陽光、水、空氣是構成生命的三大基礎要素,沒了其中任何一樣,地球都不適宜人類生存,而氧氣作為人類生存的必需品,人類一旦離開氧氣過不了多久就會窒息而亡。但這並不代表,氧氣是越多越好的,甚至,在某些時候,氧氣還會變成毒氣,當氧氣的含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人體就會出現「氧中毒」現象。我們通常說的氧氣,是指由兩個氧原子構成的氣體,氧氣均勻地分布在空氣的各個角落裡,除了深海或者青藏高原等受到氣壓、海拔影響的地區外,氧氣在空氣中的含量為百分之20左右。
  • 氧氣起源與生命進化有沒有直接的關係,是氧氣促成了生命嗎?
    但是它們生成的氧氣很快就被數量更多的產甲烷細菌生成的甲烷破壞掉了。研究人員分析水成巖發現38億年前早期地球上海洋裡的鎳含量較高。但27億年前到25億年前,即「大氧化事件」開始的時候,鎳的數量急劇下降。鎳的減少為「大氧化事件」打下了堅實基礎。因為,鎳含量下降有效降低了甲烷生成。這就促使地球上的氧氣迅速增多,生命慢慢形成。
  • 氧氣和其它物質一樣都受到地球引力,為何高原地區會缺氧呢?
    高原反應出現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人體一下子暴露在低氧的環境中,使人體血液中的氧氣含量也隨之下降,各項生理機能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從而表現為上述症狀,一些體質不好的人群,還有可能會引發急性的高原病,比如急性高原肺水腫、高原腦水腫等,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安全。那麼,高海拔地區為何就缺氧了呢?
  • 這種裝置能轉二氧化碳為氧氣和燃料,氣候變暖或將解決
    引言:近十幾年來人類一直都在面對全球性的氣候問題,氣候變暖已經不再是專業人士口中所說的術語,它切實地在影響著地球的一切,因此如何應對氣候變暖成為了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前段時間外媒報導了一則好消息,有一支國際研究團隊正在研發一種能夠將二氧化碳轉為氧氣和燃料的裝置。
  • 如果地球突然失去氧氣5秒,會發生什麼?憋氣能活下來嗎?
    氧氣是地球的生命之源,如果沒有氧氣,地球就不會有動植物和水,甚至是人類也無法生存,因為氧氣是維持人類生命所必需的細胞內能量的主要催化劑,我們呼吸所賴以生存的氧氣約佔大氣層的21%,其中78%是氮氣,另外還有1%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雖然氧氣不是大氣中最豐富的氣體,但它不僅對人類而且對植物和其他生物也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