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神醫說,這8個穴位,覆蓋全身疾病!

2021-02-07 國醫名師講座


中醫認為,人身上有八樣物質是最重要的,即髒、腑、氣、血、筋、脈、骨、髓,此八樣物質,是我們身體的精華,它們如果健康,身體也就健康。


如何保護這八樣物質?春秋戰國時期,神醫扁鵲(真名秦越人),確立了人體奇經八脈的鼻祖之一,他所著《難經》一書中,提出了八會穴。


《難經·四十五難》:「經言八會者,何也?然,府會太倉(中脘)、藏會季脅(章門)、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懸鐘)、血會膈俞、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也(羶中)。」


八會穴對應髒、腑、氣、血、筋、脈、骨、髓,分別為八大精氣會聚之處的8個腧穴。


八會穴與所屬八種臟器組織關係密切,調理範圍廣,適用病症多、針灸效果好,某種程度上說它覆蓋了全身的疾病。

髒之會——章門穴



章門定位:第11肋游離端的下方,肋骨邊緣,是雙側穴位。


章門為髒之會穴,主要功能是調理五臟疾病,如消化不良,腹痛腹脹,腸炎洩瀉,肝炎黃疸,肝脾腫大等。


章門穴也屬肝經,是脾之募穴,有疏肝健脾、調氣活血的功效,對婦科疾病很有用,因為許多婦科問題都要經過肝經,敲打或艾灸章門穴,可幫助疏散肝氣鬱結,防治乳腺增生等婦科病。


同時也能兼顧增強脾膽的功能,增加膽汁分泌,促進多餘的脂肪消耗,可以減肥。

腑之會——中脘穴



中脘定位:前正中線上,臍中上4寸。


中脘為腑之會穴,屬任脈,也是胃的募穴,有調理中焦、行氣活血、清熱化滯之功效。


我們知道身體有六腑,而六腑皆稟於胃,中脘裡脘指的就是「胃」,所以這個穴位對胃至關重要,是胃痛胃病必灸穴位,同時也是小腸經、膽經、胃經、任脈的交會穴,能調六腑諸疾。


胃脘痛,腹脹,嘔吐,呃逆,翻胃,吞酸,納呆,食不化,疳積,膨脹,黃疸,腸鳴,洩利,便秘,便血,失眠等症,均可輔助艾灸此穴,培補後天。



羶中定位:位於人體軀幹的黃金分割點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羶中者,為氣之海」,羶中是氣會之穴,容納人一身氣機,於各類「氣」病,哮喘、胸悶、心悸、心煩、心絞痛等,均有立竿見影的緩解效果,同時還有助於調理慢肝病及性支氣管炎,經常艾灸此穴,可助人體打開「氣閘」,讓全身之氣通行。


我們在心煩,情緒低落的時候,全身上下氣機容易阻塞,導致胸悶不堪,心煩意亂、這個時候按揉或艾灸羶中穴,可以寬胸順氣,舒緩情緒。女性生產後乳汁不足,亦可時常艾灸羶中。




膈俞穴定位: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中醫認為,氣血充足是一個人健康的基礎,膈俞穴位於心俞、肝俞之間,為氣會之穴,它的作用相當於當歸與阿膠,具有活血止血、補血養血的功效,主要調理各種血虛證、出血證和血瘀證。


經常艾灸膈俞穴,能調貧血、嘔吐、呃逆、氣喘、咳嗽、咳血,調理血虛導致的皮膚瘙癢,緩解陰血虧虛導致的潮熱、盜汗,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女性養生不可多得的穴位。


陽陵泉穴定位: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小腿外膝眼下三寸所在)。


陽陵泉為筋之會穴,也是膽經的合穴,具有清肝利膽,舒筋活絡之功效。


主要調理半身不遂,下肢痿痺,麻木,膝臏腫痛,腳氣,嘔吐,黃疸,小兒驚風等。臨床多用於坐骨神經痛,肝炎,膽囊炎,膽道蛔蟲症,膝關節炎,小兒舞蹈病等。


穴位位置:在掌側腕橫紋橈側,橈動脈的橈側凹陷中。共2穴。


太淵屬肺經,既是脈之會穴,臟腑脈氣會聚之處,具有調氣血、通血脈、助心脈搏動之功,故可用於心脈瘀阻的心痛心悸、無脈症,還可舒筋利節、通經活絡,治療手腕疼痛無力。


太淵又是肺經的母穴及原穴,古人云:太淵,肺之俞穴,俞者,輸也,太淵穴的主要功能,是清除肺內寒涼之氣,保障肺部健康,地位不容小覷。咳嗽痰多,咳血,胸痛,手腕無力,及多種肺部疾病,都可以點按或者艾灸太淵穴,比吃止咳藥更合理管用!

骨之會——大杼穴



大杼穴定位: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共2穴。


大杼屬膀胱經,是八會穴之一的骨會穴,主治骨病,具有疏風清熱 、強筋壯骨之功。


《難經》曰:「骨病治此。」《針灸甲乙經》提到:「頸項痛,不可以俯仰,頭痛,振寒,瘈瘲,氣實則脅滿,俠脊有並氣,熱汗不出,腰背痛,大抒主之。」


現代研究表明,針灸大杼可調整肺功能,影響血鈣的代謝,增加肺通氣量和血鈣含,強健筋骨。


懸鐘穴定位:位於小腿外側,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


髓會絕骨,懸鐘穴又名絕骨,為八會穴之「髓會」,屬膽經,具有通經活絡、強筋壯骨之功。


腦為髓海,膽經循行於顳側部,故主治偏頭痛;足少陽經循頸項,過胸脅,其經別上夾咽,故懸鐘穴可治療頸項、胸脅、咽喉部位疾病。足少陽經行於下肢,懸鐘穴位於外踝之上,既可治氣血不足、筋脈失養之下肢痿痺、半身不遂,又可疏通少陽經氣、散寒祛溼而治療腳氣。


《千金要方》:「狂走易罵,灸八會隨年壯,穴在陽明下五分。」灸友們,八會穴不可不知,不可不用,善用八會,效果翻倍!


資料如下:















相關焦點

  • 人體有8大穴位,可覆蓋全身的疾病
    章門為髒之會穴,主要功能是調理五臟疾病,如消化不良,腹痛腹脹,腸炎洩瀉,肝炎黃疸,肝脾腫大等。章門穴也屬肝經,是脾之募穴,有疏肝健脾、調氣活血的功效,對婦科疾病很有用,因為許多婦科問題都要經過肝經,敲打或艾灸章門穴,可幫助疏散肝氣鬱結,防治乳腺增生等婦科病。同時也能兼顧增強脾膽的功能,增加膽汁分泌,促進多餘的脂肪消耗,可以減肥。
  • 519我要灸||這8個穴位,可調全身!一定要記好!
    中醫認為,人身上有八樣物質是最重要的,即髒、腑、氣、血、筋、脈、骨、髓,此八樣物質,是我們身體的精華,它們如果健康,身體也就健康。如何保護這八樣物質?春秋戰國時期,神醫扁鵲(真名秦越人),確立了人體奇經八脈的鼻祖之一,他所著《難經》一書中,提出了八會穴。
  • 記住4個穴位,掌管全身很多疾病!
    人體是最大的藥庫,穴位是最天然的藥物,在每次穴位治療中,基本上都會有這樣4個穴位的身影,它們幾乎涵蓋所有疾病,治療範圍很廣,在《四總穴歌》裡也記載:肚腹三裡留,        腰背委中求,        頭項尋列缺,        面口合谷收。
  • 女人的修「腹」之路,灸透這8個穴位,跟贅肉說拜拜
    艾灸正是通過灸火對穴位以及經絡的刺激來調節腑臟,日子久了,可以慢慢的去除體內的痰溼,同時加速皮下脂肪代謝,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二、灸透這8個穴位,還你好身材!身體肥胖的人,90%都是體質虛弱者。體虛尤其是脾虛,會導致氣血不通,新陳代謝減慢,痰溼不能消耗掉,堆積在體內就形成肥胖!
  •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治療全身疾病
    中醫認為手部經絡穴位豐富,既有手三陽經、手三陰經及其穴位循環與分布,又有十四經的溝通聯繫,眾多經外奇穴的分布,治療手穴能治療全身疾病。手是一個全息元,刺激相應的穴位可調整相應組織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狀態,從而起到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的作用。
  • ​腹部脹氣按摩什麼穴位 這8個穴位
    按摩方法:治療者兩手指尖併攏相疊在仰臥患者的下腹部,直到腹部脂肪輕度凹陷,以大「8」字型進行按摩,按揉兩分鐘即可。7、指壓三陰交穴功效:對虛冷所引起的女性特有的下腹脹氣有改善效果。可以強健脾胃的六大穴位溫補扶正四大穴疾病的過程就是人體正氣和邪氣相互鬥爭的結果。外邪是致病的條件,但從養生保健角度來看,正氣不足是機體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根本原因。正氣是什麼?從中醫角度看,正氣是表明抵禦邪氣的功能。用現代話說,正氣包括自我調節能力、適應環境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復自愈能力等。《內經》中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 按摩或按壓這些穴位,幾乎可以緩解全身疾病.
    我們的手部有6條經脈循行,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溝通,大約有99個穴位,可以反映全身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按摩或按壓這些穴位,幾乎可以緩解全身疾病。在臨床上,醫生們有一個常用的秘密武器——小拇指。小拇指對應心、小腸經絡,反映腎臟、循環系統的狀況。而按壓小拇指,能降服29種疾病,太神奇了!
  • 腳底穴位圖參考 長按這幾個穴位遠離疾病
    減低含有人體很多的穴位,關乎全身各處的器官和健康哦。經常進行按摩腳底的這幾個穴位,能疏通人體能源循環管道之障礙,促進器官部位功能之正常與各器官系統間的協調,排洩體內毒素雜物,維護健康。快來看看腳底穴位這些穴位圖參考,沒事自己多按按,有助健康哦。
  • 手掌的這三個穴位,每天梳一梳,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點擊上方 藍字 即可免費快速添加本公眾號,這樣你就等於有了個隨身攜帶的「保健醫生」,既方便又省時省錢!
  • 耳朵有91個穴位,每天這樣揉,等於給全身做「養生操」!
    中醫上面有記載,在小小的耳朵上,分布著91個穴位,全身器官組織在這裡都有特定的反射區。(據《耳穴名稱與部位的國家標準方案》)
  • 每天一個小妙招 | 8個穴位治療8種常見慢性疾病!
    個實用的養生穴位,可治8種常見急慢性疾病。  1、治休克掐壓人中穴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壓、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  人中穴位於人體鼻唇溝的中點,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主治癲狂癇,中風昏迷,小兒驚風,面腫,腰背強痛等症。  我們常說「掐人中」,這句話在人暈倒的時候用的最多。當然掐人中只是一種簡便的應急急救措施,還應及時與醫院聯繫,進一步搶救,以免延誤病情。
  • 手掌的這3個穴位,每天梳一梳,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 以下是正文 ——手部保健操按照中醫經絡學說,人體最重要的十二條正經中,與手相關的有6條,手部與此相關的穴位有23個。此外,手上還分布有經外奇穴34個「全息穴(區)」42個。也就是說,僅僅在手部就有99個穴位(區),按摩或按壓這些穴位,幾乎可以治療全身疾病。
  • 頭部有50個穴位與全身器官有關.
    隋朝名醫巢元方早就提出:梳頭有通暢血脈,祛風散溼,使發不白的作用。養生保健書《清異錄》說:「有二事乃養生大要:梳頭、洗腳是也。」近代研究人體健康與長壽的專家也發現養生女人比男人壽命長,與女人比男人梳頭多有關。一個高麗秘方,讓你生龍活虎!高麗王朝宮廷御用強身古方:陽春參鹿男人青春再現的秘方!
  • 用好這十二個穴位,幾乎可以治療全身所有的疾病!
    」免費關注這十二個穴道中,有八個是在膝至足,四個在肘至手。關注「經絡技巧」公眾號,點擊穴位查詢或在公眾號內輸入任意穴位即可查找穴位!)曲 池 穴  是在手肘上面的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找尋的方法是:手臂稍微彎曲起來,把手掌對著自己的心臟,手臂上最高的這一條經絡線就稱之為「手陽明大腸經」,在這個經絡上面的手肘彎彎處的穴道就叫做「曲池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歌說
  • 治療眼睛疾病的穴位有哪些?怎麼選擇?醫生說:「肝開竅於目.」
    治療眼睛疾病的穴位有哪些?怎麼選擇?治療眼睛疾病的穴位雖然不能說非常多,但也不少,下面我們來好好聊一聊。肝開竅於目。
  • 艾灸師要知道:這十二個穴位,幾乎可以調治全身所有的疾病!
    這十二個穴道中,有八個是在膝至足,四個在肘至手。
  • 8個刮痧穴位,颳走全身疾病,不看太虧了
    眼疲勞或者乾澀,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眼刮眼周,注意穴位順序,每個穴位1-2分鐘,放鬆又助眠,再睜眼時會非常明亮有神!穴位順序:眼周的晴明穴(內眼角)、攢竹穴(眉頭)、魚腰穴(眉毛中間)、太陽穴(外眼角)。
  • 中醫說按摩這一穴位可緩解心血管疾病
    中醫說按摩這一穴位可緩解心血管疾病,如果偶然碰見個帥哥(美女),肯定會兩步一抬頭、三步一回首,要是有幸能說上幾句話,肯定會忍不住地臉紅、心跳加速,別擔心,這是正常的生理性心動過速,但「硬幣也有正反面」,有生理性心動過速就有病理性心動過速,比如由高熱、貧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
  • 緩解旅行疾病妙招:定位按摩8個穴位
    【環球網綜合報導】在不停地掏裝護照和手機之後,很多飛機上的常客都會在機場超市直奔藥品區,將各種藥品和滋補品甩進包裡來緩解自己的疼痛和疾病。但是,我們還有另外一種選擇——指壓按摩。指壓按摩是一種通過按壓和按摩身體上某些特定穴位來刺激人體自身的治癒能力的方式。美國有線新聞網(CNN)以下所描述的每個穴位,你都需要按壓或按摩10分鐘,間歇20—30秒,然後才會有效果。
  • 牢記全身疾病特效穴,附穴位圖(大全)
    中醫認為針灸正是通過刺激特定經絡穴位,激發經氣,從而調整臟腑、氣血、陰陽,產生了治病效應。全身穴位眾多,僅經穴就有360多個。一病對應的最有效的穴位比比皆是。用好這些特效穴,可以比吃藥、食療效果更好。 在很多人的意識裡,認為針灸穴位只能調理慢性病,治急症不行,這是對穴位極大的誤解。湯藥治急症必需按八綱、臟腑或六經等辨證後才能有效,而穴位則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