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這十二個穴位,幾乎可以治療全身所有的疾病!

2022-01-10 穴位技巧





   請 點  上穴位技巧」免費關注

這十二個穴道中,有八個是在膝至足,四個在肘至手。

足三 裡 穴



主要功用治「胃中寒」,也可用以治療心腹脹。
胃中寒的症狀,例如腸鳴,有「幽幽……」似水走動的聲音,並且腹瀉。
《四總穴歌》有「肚腹三裡留」,就是說只要是胃腸的病都可以找足三裡穴。
外科方面,可以用治腿腫、膝、胻(脛骨)酸。
內科方面,傷寒型的感冒,以及羸瘦、勞損,都是因為慢性病,而腸胃功能已經很差了,變得羸瘦,還有「氣蠱」,氣蠱就是腹部因為消化不良以及水份不能良好地排洩而發生鼓脹的樣子。
還有,它還是一個很好的養老用穴道,三十歲以上的人,針灸足三裡穴眼睛變寬,會看得清楚;因為大部分的人在四十歲以後,就開始形成所謂的「老花眼」了,眼睛可以看遠,不能看近。常扎這個穴就會變得很好,但是取穴要精確。針入八分或艾灸三壯。依據我自己的經驗,假如經常地針灸這個穴道,不但可以養老,而且假如要走遠路,或要爬山,步行的能力也會比較好得多。

推拿、針灸、拔罐、按摩刮痧理療手法技術大全,穴位經絡查詢、面診手診舌診辯證、黃帝內經視頻,點擊下方↓↓↓免費關注

還有這麼一句話「若要安,三裡常不幹」,就是說三裡要經常用艾灸,燒出灸疤來,甚至於讓它經常都是溼淋淋的,讓它常有出膿的現象,可以治療老年性的病,例如血壓高之類的毛病,經常灸它,可獲得很好的血液循環,血壓就不會升得太高。

內 庭 穴



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它在腳的第二指、第三指的中間的這個腳丫子上五分,最主要可用以治療四肢冰冷的現象,可以用治喜愛安靜而不喜歡聲音的「胃經熱象」,長風疹塊的癮疹現象,咽喉痛,呵欠頻數及牙疼。經絡技巧公眾號提示頻頻呵欠就是缺氧了,牙疼在中醫的概念上面,認為牙屬於陽明,下牙屬手陽明大腸經,上牙屬足陽明胃經,這裡的牙疼就是上牙疼。另外虛極而不能吃東西,針這個穴立刻就好了。(不會取穴?關注「經絡技巧」公眾號,點擊穴位查詢或在公眾號內輸入任意穴位即可查找穴位!)


曲 池 穴



  是在手肘上面的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找尋的方法是:手臂稍微彎曲起來,把手掌對著自己的心臟,手臂上最高的這一條經絡線就稱之為「手陽明大腸經」,在這個經絡上面的手肘彎彎處的穴道就叫做「曲池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歌說「曲池拱手取」,拱著手找尋;「屈指骨邊求」,在骨頭的邊緣可以找到它
它的作用是「善治肘中痛」,可用以治療肘的疼痛。又能治療「偏風」,也就是中風半身不遂症狀,還有手不能彎曲、不能收回來,表示這個手已經沒有力,神經功能差了,不能拉弓射箭了,因此丹陽天星十二穴歌說「偏風手不收,挽弓開不得」,要拉弓射箭,必須要用到這條大腸經的肌肉的勁,卻使不上力了。大腸經發生問題時也會「筋緩莫梳頭」,扎曲池穴也有治療的能力,還可以用治「喉痺促欲死」,就是喉頭的血液循環差了,好像不能吸到氣了,又治療發熱、全身性蕁麻疹、癮疹,由這點來看曲池穴還有改善免疫系統的功能。


合 谷 穴



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原氣駐留的穴道,是在身體上的一個非常大的穴道,位置在大拇指跟食指的中間這個虎口,虎口開叉的上面一寸。
它可以治療「頭疼並面腫」,在《四總穴歌》裡頭,有這麼一句「面口合谷收」,就是顏面以及口部的毛病都可以找合谷治療;合谷還可以治療「瘧病熱還寒」,就是瘧疾先熱而後冷的打擺子症狀。也可治齒齟及鼻衄,就是蛀牙和流鼻血;「口噤不開言」,牙齒咬得很緊,不能張口說話,可以在此穴針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可是要注意,合谷跟另一個叫三陰交的穴道,在孕婦身上要小心,有可能導致流產。

委 中 穴



  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合穴,位於膝蓋的後面,大腿與小腿交會的腿彎彎處,又叫做「膕」的橫紋正中央。
可以用來治療腰痛不能站直起來,而且引到背脊梁都沉重不堪,筋也不能夠舒展開來,「腰痛不能舉,沉沉引脊梁,酸痛筋莫展」《四總穴歌》也有「腰背委中求」的用法。
又可以治療「風痺復無常」,什麼叫風痺呢?痺就是血液不通,古時候把痺病分為三大類叫做風、寒、溼三痺,風痺是會走動的又叫做「行痺」,寒痺是會很痛的所以又叫做「痛痺」,溼痺是重著而不動的所以又叫「著痺」,風痺是於風所引起的血液脈絡的不通,因此叫他做「風痺」或叫做「行痺」,為什麼講「無常」?就是因為它痛不固定一處,到處跑著痛。
「膝頭難屈伸」也可用這個穴治療,不能夠彎屈、也不能夠伸展,那麼「針入即安康」,可是必須注意這個穴道不可以使用艾灸,因為它底下有一個很大的血管。

承 山 穴




  也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道,在現代醫學稱之為腓腸肌的下方,古人叫做腨,也就是小腿肚,這個地方長得像魚的腹部,所以在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歌裡頭,就叫它「魚腹」,它位於腨腸分肉間,
善於治療腰痛,又可以通大便,用來治療痔疾、大便難,又能治「腳氣並膝腫」。如果肢體的「展轉戰疼酸,霍亂及轉筋,穴中剌便安」,扎了針就會痊癒了。

太 衝 穴

足厥陰肝經的俞穴,也是肝經的原穴,在足大趾二指之間的腳丫子直上大約二寸的地方,這個穴道最主要的作用,可用以判斷以及了解人的生死,在這個穴下方有一個動脈經過,如果量測發現這兒的血脈不動了,這個人生命就垂危了。


這個穴也能醫「驚癇風」,驚癇是什麼呢?就是被驚嚇而發生抽筋、口吐白沫、眼睛向上翻等等這種現象,中醫把突發的病叫做風,所以稱之為「驚癇風」。
太衝也可以治療咽喉的毛病以及心臟病,由於肝經主筋,所以它還能治兩足走路不方便。並且還可用以治七種疝氣中的「偏腫墜」現象,也就是從一邊的陰囊或者從大陰唇穿出來,太衝穴就是個很好用的穴道。除了用太衝穴以外,還有一個穴叫做「三角灸」,在肚臍的下方,而左偏墜可以灸右邊,右偏墜可以灸左邊,再加上太衝穴,效果非常的好。另外太衝也可以治療眼目似雲朦,就是眼睛前面朦朦的,好像蓋了個東西似的。它又能夠治療腰痛,而且還「針下有神功」。

昆 侖 穴



  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經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當中有3個膀胱經的穴道,委中、承山還有崑崙,位置在足外踝的後方與足跟筋的中間,
它可以用來治療足抽筋,腰和臀部疼痛。也被用來治暴喘滿衝心,也就是突然的發喘,心區滿脹;又可以用來治療舉步行不得,一動就疼得呻吟,如果想要求得安樂,可考慮用崑崙穴治療。崑崙加委中用來治療腰背痛效果非常的確實。

環 跳 穴



  是在膽經的穴道,在臀部腰下頭胯的樞紐上側邊,是一個滿大的穴道,環跳穴上面的肌肉非常的肥厚,要用很長的針才能扎到穴位,有的時候甚至要用到六寸長的針。取穴的方法比較特殊:側臥,底下的腿彎曲,上面的腿伸直。
它可以治療「折腰莫能顧」,就是腰像是被折了似的,不能夠彎腰也不能回頭。對風、寒、溼三痺都有效;又可治從胯部連到小腿肚的疼痛;轉身的時候又重又痛,根本就難以忍受的,扎環跳穴也很快就可以好了。

陽 陵 泉


   足少陽膽經的合穴,膝的前下方有一條骨叫脛骨,脛骨後面的一條骨,現代醫學叫做「腓骨」而中醫學叫做「輔骨」,輔骨的莖突也就是一個小骨頭,這個小骨頭的前下方,有個洞,就稱之為陽陵泉。
《難經》有所謂的「八會穴」,其中有一個叫「筋會」,就是陽陵泉穴,筋就是肌腱或者是比較粗的肌肉束,陽陵泉就主治筋痛。

通 裡 穴



   是心經的絡穴,在手腕上方一寸,也就是神門上一寸的位置,此穴可以治療「欲言聲不出」以及懊惱怔忡這一類的心理層面的毛病。
假如病人體質實,就有四肢重以及頭、腮、面頰紅的情況;如果病人虛就不能吃東西,暴瘖,突然地啞了,或臉面沒有顏色而且不光澤;都可以使用此穴治療。

列 缺 穴



  是肺經的絡穴,叉交大拇指與食指,而食指指到在手腕的上側的撓骨邊緣就是這個穴,可用以治偏頭痛,還可以治療遍身麻痺,痰涎向上湧出,牙齒咬緊的口噤,如果能補瀉得宜,應手就可以好了。《四總穴歌》有「頭項尋列缺」,就是說只要頭部的與頸項的病都能用此穴治療。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或學習參考,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操作使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個讚和,一起為健康加油!

穴位查詢、經絡圖

相關焦點

  • 十二個穴位,幾乎可以治療全身的疾病
    十二個穴道都是在「正經」上面,而且都是屬於重要穴道,例如五俞穴、原穴、絡穴或大關節上的穴道等,臨床應用上非常好使,很有效;幾乎這十二個穴道,已經可用以治療全身所有的疾病。《針灸大成》裡面收錄編成為「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總訣是這樣寫的:「三裡內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衝崑崙穴,環跳與陽陵,通裡並列缺;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訣。
  • 十二個穴道 幾乎可以治療全身所有的疾病
    十二個穴道都是在「正經」上面,而且都是屬於重要穴道,例如五俞穴、原穴、絡穴或大關節上的穴道等,臨床應用上非常好使,很有效;幾乎這十二個穴道,已經可用以治療全身所有的疾病。就是說雖然有三百六十個穴之多,不出這十二個穴,只要補瀉的處方正確,就什麼病都能治了。而且還說治病有如神靈,應手即愈,就像用熱水潑在雪地上,一下子就溶化了。還說這些穴道是北方之神所傳授的。因此,針一紮進穴道,連金鎖都可以打開。
  • 有位神醫說,這8個穴位,覆蓋全身疾病!
    八會穴對應髒、腑、氣、血、筋、脈、骨、髓,分別為八大精氣會聚之處的8個腧穴。八會穴與所屬八種臟器組織關係密切,調理範圍廣,適用病症多、針灸效果好,某種程度上說它覆蓋了全身的疾病。髒之會——章門穴章門為髒之會穴,主要功能是調理五臟疾病,如消化不良,腹痛腹脹,腸炎洩瀉,肝炎黃疸,肝脾腫大等。章門穴也屬肝經,是脾之募穴,有疏肝健脾、調氣活血的功效,對婦科疾病很有用,因為許多婦科問題都要經過肝經,敲打或艾灸章門穴,可幫助疏散肝氣鬱結,防治乳腺增生等婦科病。
  • 神秘的穴位療法
    曹昌霞介紹,穴位的學名是腧穴,主要指人體經絡線上特殊的點區部位。《黃帝內經》記載:「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五十四名,少十二腧,此皆衛氣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針石緣而去之。」這說明穴位不僅是氣血輸注的部位,邪氣留止的地方,還是疾病的反應點和治療的刺激點。 人體主要有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全身有52個單穴,309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總共720個穴位。
  • 人體足部穴位圖解 按摩足部穴位治療疾病
  • 穴位順口溜+十二穴位位置與作用
    根據經絡理論以及實踐證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屬的大腸經脈循行之處的組織和器官的疾病減輕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證。由於大腸經從手走頭,凡是頭面上的病,象頭痛、發熱、口乾、流鼻血、脖子腫、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緩解和治療。在按摩時,兩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緊一松的按壓,頻率為每2秒鐘一次,即每分鐘30次左右。
  • 腳底穴位圖參考 長按這幾個穴位遠離疾病
    減低含有人體很多的穴位,關乎全身各處的器官和健康哦。經常進行按摩腳底的這幾個穴位,能疏通人體能源循環管道之障礙,促進器官部位功能之正常與各器官系統間的協調,排洩體內毒素雜物,維護健康。快來看看腳底穴位這些穴位圖參考,沒事自己多按按,有助健康哦。
  • 人體這十大穴位,經常按摩可以治療上百種疾病!
    中醫經絡基礎知識很廣泛,常用的治病十大穴位我們一定要學會,並且學以致用,會讓自己減少疾病痛苦,還能省很多錢。功能:一是扶正培元,強脾健胃;二是促進新陳代謝,強壯肌體;三是提高內分泌系統功能,增強免疫能力。
  • 用好這六個穴位,胸悶、生氣、失眠都緩解了!
    按摩該穴時深呼吸,氣止時用食指強力按壓穴位,緩緩呼氣,由於風門穴所在部位肌肉較多較厚,按揉時力度要大一點。功效:風門穴的主治疾病為:感冒、頸椎痛、肩膀酸痛等。強力按壓此穴位,能促進組織的發達,使身心—面作用旺盛,—面控制體內鈣與磷的代謝。進而增加對濾過性病毒的抵抗力。首先,深呼吸,在氣止時用食指強力按壓穴位,緩緩吐氣。
  • 可以治療月經不調的穴位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關鍵,辨別性質,明確病變屬於哪一經脈,哪一臟腑,辨明它是屬於表裡、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
  • 穴位順口溜+十二穴位位置與作用,看一遍就懂!
    根據經絡理論以及實踐證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屬的大腸經脈循行之處的組織和器官的疾病減輕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證。由於大腸經從手走頭,凡是頭面上的病,象頭痛、發熱、口乾、流鼻血、脖子腫、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緩解和治療。在按摩時,兩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緊一松的按壓,頻率為每2秒鐘一次,即每分鐘30次左右。
  • 中醫針灸治療疾病有奇效 穴位埋線減肥你聽說過嗎?
    2016年6月5日訊,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達到治療全身疾病的目的。針灸減肥就是通過針刺相對應的穴位,來調整人體的代謝功能和內分泌功能。一方面,它可以調整胃腸蠕動和胃酸分泌,來減輕飢餓感,抑制過旺的食慾;另一方面,它能夠促進脂肪分解,達到減肥降脂的效果。
  • 人體手掌穴位疾病圖解大全
    具體治療方法:用香菸灸會陰穴,由於使肛門括約肌受到鍛鍊,提高了肌力,所以能很好地止住出血。每天早晚灸15--30次,一定要耐心仔細地灸,才能收效,除會陰穴外,手背上的合谷穴和手掌側食指第一關節的大腸穴也是治療痔瘡的好穴位。用手指按壓這兩個穴,也會很快收效的。按摩的穴位:大腸、會陰穴。
  • 你全身經絡都打通了嗎?穴位治療講解
    很多人可能有過這樣的感受,你用一隻手攥住另一隻手的手腕,一定要攥緊。當過一分鐘左右的時候,你會看到被攥住手腕的手掌逐漸從紅色,變成了白色,而當你突然鬆開的時候,你會感覺一股熱流一直衝到了手指尖,同時手掌也會從白色,變成紅色,這種現象就稱為過血。說明你的經絡是通的。  那麼,對於手掌而言,你很容易了解到過血現象、,但如果你的下肢,你的腳是否有過血現象呢?這就不太好做了。
  • 穴穴位順口溜+十二穴位位置與作用,看一遍就懂!
    根據經絡理論以及實踐證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屬的大腸經脈循行之處的組織和器官的疾病減輕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證。由於大腸經從手走頭,凡是頭面上的病,象頭痛、發熱、口乾、流鼻血、脖子腫、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緩解和治療。在按摩時,兩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緊一松的按壓,頻率為每2秒鐘一次,即每分鐘30次左右。
  • 按壓兩個穴位治療下肢水腫效果好
    (一)穴法特色: 董氏奇穴分布在手指、手掌、前臂、上臂、足趾、足背、小腿、大腿、雙耳、頭面以及前胸、後背等十二個部位,脈絡清晰,有章可循。(二)針法特色: 董氏針法別具一格,自成一家,與十四正經傳統針法迥然不同。董氏針法內容有:倒馬針法、動氣針法、牽引針法、不定穴針法。
  • 十大治療腰痛的穴位
    選取膀胱經治療腰痛療效最為確切,常在外面做保健的人可能比較熟悉,按摩師給你拔罐、按摩選擇最多的部位就是後背--在後背拔滿了罐,或者在後背按摩、刮痧、捏脊、踩背。為什麼都願意選擇後背進行治療呢?因為後背是膀胱經主要循行的部位,治療的範圍極其廣泛,可以說身體內任何疾病都和膀胱經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它就像你家的汙水管道,如果不通,整個日常生活都會被破壞。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
  • 十二正經上的八脈交會穴通於奇經八脈,是靈龜八法的基礎穴位
    十二正經上的八脈交會穴通於奇經八脈,是靈龜八法的基礎穴位十二正經上具有特殊作用的穴位叫做特定穴,特定穴中有一類穴位經氣通於奇經八脈,叫做八脈交會穴。八脈交會穴不僅可以治療本穴所在經脈和所通奇經的病證,而且可以應用於時間醫學,也就是靈龜八法中的取穴,從而加強治療效果。
  • 善用這八個穴位,小病小痛不用跑醫院
    列缺穴在手腕橫紋以上 (尺骨陷中),在這個部位,所有頭部的疾病,頭疼、頭暈、眩暈嘔吐等,都可以用列缺穴來治療。位 置:列缺穴位於手腕內側(大拇指側下),能感覺到脈搏跳動之處。(或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 艾灸這幾個穴位,能治療你身上一多半的慢性病!
    啥,脾胃咋不好了,我很能吃的啊……年幼時欠的帳遲早是要還的······自從我知道,如今賴皮的眼袋,日漸肥胖的身材,老是不守規矩的大姨媽…都是因為冷淡了脾而得到的懲罰,當初借我十個膽子也不該傷了脾的心。如今雖然每天都用灸法灸著脾經,甜言蜜語地哄它開心,脾畢竟是大小姐脾氣,依舊在考驗著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