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修打坐時的注意點(初學)

2021-01-15 廣濟龍王五爺

近來有讀者建議我講講關於禪門打坐的基礎知識,因此就我在禪堂學到的那點皮毛,大概的講一下初學打坐的注意事項:

打坐的環境

一般禪宗打坐有專門的禪堂,當然如果沒有專門的禪堂,在家人可以在自己的臥室,或者是安靜沒人打擾的地方即可,如果室外很吵那也沒辦法,只要室內安靜就達到要求了。

打坐的穿著

穿著其實很簡單,寬鬆的就可以;再來就是一定要保暖,不能受到一點的風寒,尤其是腿上,切記要包包腿布,把下半身都要包住(無論夏天還是冬天),如果不包包腿布,坐的時間一長,膝蓋等關節受了溼寒,就比較麻煩,而且很不容易排出。

打坐時的包腿布

打坐的姿勢

以前我發過關於打坐姿勢的文章,當然如果能雙盤的最好,不能雙盤的就單盤,如果單盤覺得夠嗆的就散盤,慢慢練習,不用急於求成;還有就是打坐的時候屁股底下最好墊一塊墊子(高度、軟硬、大小可隨自己的適合度調節)這樣有利於坐姿和經脈的流暢。

打坐的時候想什麼?

1.禪宗一般打坐的時候就是以「參話頭」為主,當然對於初學來說這個就比較難,一般不推薦。

2.參不了話頭,還可以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或者是一個咒,又或者是經典等等都可以,心裡默念即可。當然認準了一個就不要換,不要今天念念阿彌陀佛很舒服,明天念煩了就換個咒念念,這樣可不行,無論煩不煩一句佛號死磕到底。

3.關照自己也可以說是看自己的妄想,就是觀察自己的每一個念頭,等沒有妄想了,就觀察現前的這一念清淨,保持這個狀態,這樣反覆地練習,慢慢地把心靜下來。但估計這個方法對於初學的還是有點難度,可以量力而行。

4.觀呼吸,待身體調整之後,在自然放鬆的狀態下,看自己的呼吸,也不用去數,就靜靜地觀自己的呼吸一進一出,一進一出,慢慢地心也會細下來;同樣的還有觀自己肚皮,一起一伏,一起一伏,這些都屬於內觀禪的,初學的可以試試。

5.還有就是冥想,把自己放空,什麼都不要想,當然這個不提倡,因為不是我們佛教的教法,但幫助睡眠很管用,對於睡眠不好的人可以嘗試下。

(我的建議一般初學打坐的,還是以一句佛號或一個短咒為宜,有妄念來了也不要管它,繼續一句佛號,佛號跑掉了,等發覺了再立刻把念頭收回來,像這樣反覆練習,逐漸逐漸自己的心就有了力量,做得了主就不容易被外鏡所轉了。方法簡單,貴在堅持。)

大概的就是這些了

若有哪裡與經教不符的

可在後臺聯繫小編

相關焦點

  • 【實修打坐方法】
  • 打坐時間的探討(初學參考)
    本文整理部分實修者的經驗如下:第一部分1、何時打坐初學者飯後不要立刻打坐,要飯後1.5~2小時以上再打坐。吃飽飯時,血氣在胃部進行消化作用,且食物聚集在胃部,若此時打坐,腳一盤,血氣分散到腳部,手印一結,肩膀會有氣行走,血氣會集中到手去。
  • 清平子打坐實修分享:打坐靜修不能諱疾忌醫
    清平子打坐實修的群內分享:這幾天打坐時,身體和腳熱熱的,要先敞一會兒窗戶放涼空氣後打坐才舒服。我以前氣血虛身體寒涼,除了運動外,打打坐確實很受益,身體狀態氣血循環大有改善。不過其中也有值得注意的事,我也走過彎路:最近幾個月,因為家事耗費心神,身體總是氣血不足疲倦欲睡,有那麼幾天,每到晚上七點半左右,就心跳頻率紊亂,時大時小、時快時慢。雖然沒學過中醫,但知道此時正是心經當令:是我的心臟有問題了。
  • 打坐的好處,初學示範圖和注意事項
    到了那個程度,若有一天不打坐,都會覺得生活有些失序。非有長期打坐經驗的人,難以體會到混亂的思緒與井然有序的思惟之間有絕大的區別。  打坐時如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是因為心不能安定,心裡不自在的緣故。時間的長短跟心情有絕對的關係,心不能適應,就覺得時間長,心能適應,便覺得短。所以佛經裡說,在地獄覺得時間特別長,在天堂覺得時間特別短。當心不能適應時,便需要予以調整,方能得自在。
  • 初學打坐常見事項,我們要注意哪些!
    很多人習慣了以打坐作為命名,其實佛家的禪修,具體的應該叫靜坐,而非打坐。前文我們講了「七支坐法。」本文大茶經來分享初學者打坐時,我們要注意哪些事項,以此來次第成章,步步升入。說起打坐,佛家的「戒律」有許多,且很多戒律在我們生活中一樣的實用。只不過道場不同,個人的心念磁場也不同。
  • 同修體會:打坐熬過兩個小時後的感覺特別好!
    跟師父實修打坐快兩年了,給初學打坐師兄的一些建議練習晃海使我受益匪淺---上果下空禪師有任何參禪打坐的問題,請關註上果下空禪師百家號,修行中遇到的問題可以發私信給果空師父,歡迎大家加入免費實修群一起共修,請私信「進群」。
  • 千裡之外,始於足下,初學打坐要制定小目標!
    禪修打坐也一樣,我們也需要目標,修行的人,目標就是成就佛道,明心見性;我們平常的人打坐,或是為了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雖然佛陀告訴我們,不能執著於相,但我們在沒有明心見性之前,沒有「得道」智慧之前,我們就應該有良好的目標,就像修行人發菩提心一樣,立大志,發大願,起大行,成大事。但是,禪修打坐大的目標有了,我們也不能太執著,不然我們就會誤入歧途,著急著成就。因為凡事都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 打坐-雙盤打坐正確方法-修禪定的方法-禪定
    吃肉的人可以打坐,但進不了禪定的境界。進了也只是暫時的,不能長久,更不能悟道,所以你還沒有戒肉,那起碼從現在開始不要吃肉,如果一定要吃肉,那也可以來打坐,但不要指望能進入什麼境界。第二,環境。找個安靜整潔的地方,放上一個蒲團來打坐。嘈雜的地方對初學影響很大,環境髒亂也影響心情。所以禪房要經常打掃,儘量少擺家具。
  • 打坐:打坐姿勢+坐上練習
    7、舌頭輕微舔抵上顎,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以上是七支坐法的說明。其中舌的位置可以參考吐氣法動畫演示。第4、5、6條,均以自己舒服自然為好,不必刻意要求自己達到某個標準。南老《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還講了打坐需要注意的事項,摘錄如下:1、凡在靜坐的時候,必須使腦神經以及全身神經與肌肉放鬆,絕對不可有緊張狀態。
  • 禪修靜坐,初學打坐四個字很重要!
    其中,打坐也漸漸成為更多人追求身心健康的一種方式。而在中國,除了道家,佛家的禪修靜坐,近年來受到了越來越多人關注。那麼,剛開始禪修打坐的人,我們最為重要的是學習哪些方面呢?其實並非盤腿功夫上,而是我們應該從自心中去領悟。本文大茶經就來分享禪修靜坐,國學大師南懷瑾給初學打坐者的兩個建議,其中四個字很重要!說是初學者的兩個建議,其實這兩個建議在禪修者看來非常重要。
  • 實修 | 數息打坐方法詳解
    聲音不要太響,以免在坐得很沉時嚇到自己。或可用毯子蓋住,聲音較不會尖銳。只要在時間到的時候提醒自己結束即可。  2、一條薄毯,蓋在膝蓋上。打坐時,膝蓋很容易受到風寒。如果天冷,可用保暖的毯子。  3、如果是在地上盤腿打坐,為了阻隔地上的溼氣,先鋪一張方墊。為了幫助腰部減輕壓力,坐圓蒲團。先把方墊放地上,再把圓蒲團放方墊上。
  • 南懷瑾:打坐」教學
    最好是微帶笑容,因為人在笑時,神經自然會全部放鬆。  (二)初學靜坐者,不可以吃過飯就打坐,以免妨礙消化。同時也不能在肚子餓時打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靜坐時空氣必須流通,但是不能讓風直接吹到身上。  (四)靜坐時光線不能太暗,否則容易昏沉;光線也不能太強,否則容易緊張。
  • 打坐之時,如何正確處理犯困昏睡?
    打坐之時初學打坐者,往往會遇到的一種現象。如果精神力嚴重透支,那就容易犯困。人犯困了自然就想睡,這是自然現象。沒什麼對與不對,也不要有負擔。打坐入睡,也是在補充精神能量。所以初學打坐者,若有昏沉睡意現象,就不要刻意去抵制,也不要刻意貪住。最好是無思無念,進入深度睡眠之中。睡功修到一定時候,可以睡形不睡神。
  • 什麼時候打坐最好,時間探討
    本文整理部分實修者的經驗如下:  第一部分  老參可藉用後天營衛來幫助氣運行,飯後打坐更能有進境。初學者打坐時間選在(1)早上起床盥洗後,(2)睡覺前打坐,約在11點時,就不受食後多久才能打坐的困擾。2、打坐時間長短初學的人可由10~15分鐘開始,慢慢加長打坐時間,至每炷香約一個半鐘頭到兩個小時左右。
  • 胡耀中老師喊你來打坐:價值788的胡老師專用打坐墊任性送!
    來這裡找志同道合的同修,一起做養生達人養生達人靜坐實修活動:
  • 女性打坐時要注意的幾個禁忌?如月經來時?
    問:女性打坐時要注意的幾個禁忌?  答:一、座上忌想心思動腦筋。  因為平時想不起的念頭,一上座都想起來了,噢!這件事情該怎麼做,那件事情又該怎麼做。這樣不好!這樣打坐沒有用處。  三、吃飽了飯不能馬上上座,對胃不好,要隔開一到一個半小時,才能打坐。  四、心情不愉快、煩惱時,不要打坐,因這樣壓制了肝氣不通,會生病。所以心情不愉快時,可以出外散散心,把不愉快的心情消化掉,再來打坐。  五、尤其要注意的是夫妻同房的事情。
  • 最經典的打坐教學視頻《如何靜坐》,南懷瑾老師演示
    聖賢智慧之光特別提示各位初學打坐的師兄,打坐不單純是腿上的功夫,更加是心性的功夫,心越開闊,越調柔的人打坐才越好。另外每次打坐結束後,要有基本的收功動作,即雙手自己揉一揉(按摩)膝蓋,起身後用幾分鐘時間活動一下全身關節,加上全身拍打拍打更好。
  • 打坐:打坐的準備
    注意不能太軟了,一坐就壓扁了,好像坐著個墊子,其實沒有高度,容易直不起腰來。有些習練者打坐時感覺腰部不適,有可能是座墊高度不合適導致的,可以先調整座墊高度,如果仍無法解決,再考慮是不是其它原因。不一定要買專門的打坐墊,有些品種的枕頭就挺好,比如厚度合適的七孔棉枕頭,但是蕎麥皮枕頭就有點硬,容易麻腿。有些專門的打坐墊會有條硬邊,容易把腿硌麻了。
  • 打坐的詳細教學!
    最好是微帶笑容,因為人在笑時,神經自然會全部放鬆。  (二)初學靜坐者,不可以吃過飯就打坐,以免妨礙消化。同時也不能在肚子餓時打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靜坐時空氣必須流通,但是不能讓風直接吹到身上。  (四)靜坐時光線不能太暗,否則容易昏沉;光線也不能太強,否則容易緊張。
  • 南懷瑾老師,親自示範:打坐」的詳細教學
    最好是微帶笑容,因為人在笑時,神經自然會全部放鬆。  (二)初學靜坐者,不可以吃過飯就打坐,以免妨礙消化。同時也不能在肚子餓時打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靜坐時空氣必須流通,但是不能讓風直接吹到身上。  (四)靜坐時光線不能太暗,否則容易昏沉;光線也不能太強,否則容易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