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體驗 15 天后,我對這兩款睡眠監測 App 的看法

2021-02-07 最美應用

古龍在《多情劍客無情劍》裡描寫過一個情節,一對廚子,飯館打烊後,在後廚,自己給自己炒了盤菜,找點小酒,很愜意的飲食一番,舒服那一兩個時辰,「他們還活著,就是因為一天還有那麼一兩個時辰」。而在床上的一隅天地睡個好覺,顯然成了當代年輕人那個奢侈的「精神後廚」。

如何好好睡覺——這一近年來逐漸興起的課題吸引了無數行為學和生物學領域的專家投入精力研究,NBA、奧運會英國代表隊的健康顧問尼克·利特爾黑爾斯曾寫了一本介紹科學睡眠習慣的書《睡眠革命》,甫一問世就風靡世界。

在養成科學睡眠習慣的同時,及時知曉自己的睡眠質量,跟蹤自己的睡眠狀況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這一難題隨著可穿戴電子設備功能的日益完善,以及開發者對於傳感器數據日臻完善的算法處理,逐步迎刃而解,使得睡眠監測不再是一個實驗室級的需求。

而今天我要介紹的這兩款睡眠監測 App——「Pillow」和 「AutoSleep」。也就是這個領域為數不多的可以做到「全天候全自動」的佼佼者。

筆者在深度使用半個月後,收集了較為豐富的數據,下文將從設計、精度等幾個方面逐一介紹。


一、好的設計很重要

事實上對於一個監測 App 來說,似乎傳感器的數據分析永遠是第一位的,那麼好的設計有什麼意義呢?我認為,睡眠監測作為一個不那麼「硬」的需求,如何引導用戶積極查看自己的睡眠日誌,此時好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1.AutoSleep

作為一款老牌的睡眠應用,AutoSleep 經歷了幾次比較大的版本迭代,由於是獨立開發者 David Walsh 幾乎一人之力完成,17 年初才適配中文,所以在前期幾乎沒有太多精力用在設計上,直到最近的 6.0 版本,開發者在安排好底層開發之後,終於完成了設計層面的涅槃重生。

經典的圓環式睡眠圖例,在保證了美觀的同時,儘可能地表達了最多的數據信息,中間的四個圓環分別代表「睡眠總時長」、「睡眠質量」、「深度睡眠時長」以及「bpm(睡眠時的每分鐘心率)」。

外側的大圓環則直觀地表現了你從入睡到甦醒的時間跨度,大家可以看到,中間的缺口就是我中途甦醒和或淺睡眠的時段。

首頁則是以板塊的方式提供「今天」的睡眠情況,值得一提的是,該頁面還提供了「熄燈」功能,在你上床熄燈之後,可以點擊該按鈕,這樣 App 可以進行更準確的計算,當然你也可以在 Apple Watch 上操作。

「歷史」模塊則提供了過去一段時間的睡眠數據直方圖,讓你可以對你的睡眠趨勢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不但可以知曉入睡時間,還可以知曉睡眠質量,睡眠心率等一些列睡眠數據趨勢,量化的睡眠反饋可以讓你對下一個階段的睡眠計劃做更好的安排

2.Pillow

得益於充分的競爭,繼 AutoSleep 加入中文後,老牌睡眠應用 Pillow 也加入了中文支持,相比 AutoSleep 的各種複雜調試和古怪的圈圖,Pillow 無論從操作還是展示上,都算是非常「親民」的那一位。

首頁簡潔的圓環直觀地表現出你的睡眠狀況,除此之外,還提供了幾個重要參數的數據詳情例如睡眠時段。同時將你的睡眠質量用直方圖的形式表現出來,不同的色塊代表不同的睡眠參數,點擊之後則能看到具體的數據。

到目前為止,Pillow 的 UI 都還算是一個完美的設計,但既然拿出來對比,就說明有它的一些短處。

如圖所示,當你想要和 AutoSleep 一樣看過去一段時間的睡眠數據時,你必須要在保證手機屏幕翻轉打開的前提下,橫置手機,這樣才可以看到睡眠趨勢圖,而上下滑動則切換不同的數據項目。不過好在項目還算簡潔美觀,但是筆者不太明白為何要設計成這樣。

3.對比

如果細究二者的界面,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兩邊開發者對於睡眠監測的思路的差異。Pillow 的思路顯然是不想讓用戶一覺醒來攝入太多的數據。

所以採用了外部單一的圓環呈現睡眠完成度,中間的白色圓環呈現睡眠質量,但就這兩個同心圓的話,幾乎看不到太多數據。甚至連幾點入睡,幾點甦醒都不知道,開發者只是單純想讓你在首頁獲得一個簡單的睡眠報告。

而如果想要看更多的數據,必須要點擊下方的數據直方圖進入詳細數據界面。

而 AutoSleep 則以四個圓環再加頂部一個睡眠趨勢直方圖的龐大模塊數據量組成了你的今日睡眠簡報,並且每一個模塊都是可以通過點擊進入二級界面的。

無論是心率,還是就寢時間,都給出了詳細的數據,頂部的睡眠模塊還以色塊的不同讓用戶直觀地看出昨晚睡眠的質量,中途甦醒還是深睡眠,都是一目了然。


二、準確記錄是核心

在查閱了開發者的一些資料後發現,AutoSleep 看似強大的睡眠數據收集功能,實則底層邏輯是很巧妙的,利用的完全是 Apple Watch 手機到的心率、重力加速度等數據。

當然,經過複雜的數學模型之後轉變成睡眠數據結果,而 Pillow 似乎選擇了另一條路。

這裡筆者選擇 4 月 15 日這天的數據進行比對,大家可以發現二者都可以做到精確收集到筆者中午一個多小時左右的午休時間。

無論是 AutoSleep 還是 Pillow  ,都準確識別出筆者是在中午十二點左右進入了睡眠,然後在下午 13:30 左右甦醒(事實也是如此),而二者也通過各自的方式簡要地傳遞了午休的睡眠質量。

AutoSleep 的三個黃色塊代表中深度睡眠,綠色塊代表甦醒。而 Pillow 則是以柱狀圖的方式,相比較而言我還是覺得 Pillow 的更準確一些,因為不可能一直都是深睡眠,傾向於認為中間還是有異動的。

而如果從夜晚睡眠的情況來看的話,似乎 Pillow 又略遜一籌,直接忽略了筆者 22:30-23:00 這段「從上床到睡著」的數據。

由於中途有事,又打開手機使用了一會兒,所以 Pillow 甚至直接從 1:09 開始記錄,而 AutoSleep 則是從 23:00 開始記錄,你很難說誰的模型更好,因為從兩方面來說的話,也都說得通。

至於心率的話,繼續拿這天來做對比,可以看出 AutoSleep 記錄到的最高心率為 64,最低為 53,平均 bpm 為 59;而 Pillow 記錄到的數據波動則要高得多,區間在 54-73。

我個人是比較傾向於 Pillow 的數據的,從醫學角度來說,顯然睡眠時的心率波動不可能如 AutoSleep 記錄的那麼小。

如果你看了上面後覺得 Pillow 太遲鈍的話,那麼看這張圖你會發現,在 4 月 20 號這天,它記錄了我 18:29-19:29 這一個小時的時間為睡眠時間,但此時我則是在看書,可能是一直沒動靜讓它誤以為我已經進入了睡眠。

當然這樣的情況絕非 Pillow 的專屬,在 4 月 17 號這天,AutoSleep 記錄了我下午 17 點開始的僅僅 10 分鐘的「睡眠」,著實令人哭笑不得。

當然,如果從這些方面來看的話,似乎二者都沒有完美的解決睡眠監測的精確的問題,但正如我開篇所說的,將這一不太硬的需求從實驗室級轉化到消費層級,已經是一個足夠優秀的呈現了。

至於瑕疵,開發者似乎也心中有數,二者都提供了「修正」功能,可以將誤記錄的區間手動刪除,以達到獲取準確的結果。


三、錦上添花也很重要

由於是搭配 Apple Watch 使用,所以二者對於 Apple Watch 的適配也能體現出一個 App 開發者的良心,而從目前來看,兩者都做得足夠優秀。

從錶盤來看,二者都提供了小插件功能,只是二者呈現的方式不同,AutoSleep 以圓環來顯示睡眠目標完成了多少,而 Pillow 則是以百分比的方式。

從通知功能來看,二者的設計也有很大不同,筆者特意等待截選了某一天二者同時存在於通知中心的畫面,可以看到 AutoSleep 是比較簡單的一句話,而 Pillow 則信息更加充分一些。


四、總結

作為一個普通用戶,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你很難去明確給出誰更優秀的結論。作為一個需求不那麼強烈,但使用了之後又會提升幸福感的工具,睡眠監測可有可無,但有一定比無更好一些。

至於我們應該選擇哪一個,畢竟二者的表現都不俗,而且甚至可以做到優勢互補。

如果你是一個比較喜歡折騰的極客,那麼推薦你下載 AutoSleep ,你可以每天深度了解自己的睡眠狀況以及睡眠數據,一種自我監控的感覺還是蠻奇妙的。當然,如果你是一個對這方面需求僅達到「要有」,而不在乎「要精」的佛系用戶的話,那麼 Pillow 肯定是最適合的工具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AutoSleep 標價 18 元,而 Pillow 雖然免費下載,但是閹割了幾乎所有的功能。例如只提供當天的數據,要想看歷史趨勢等高級功能,解鎖價格高達 30 元。

至少目前對筆者來說,兩個都放在手機裡沒捨得刪。


小美說 

失眠大概就是

夜晚睡不著白天困成狗

身在中國卻過著外國的時間

真心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個好睡眠

 這兩款應用為 iOS 單平臺

  關注「最美應用」,後臺回復「sleep」

 即可獲取下載地址 


相關焦點

  • 37度睡眠監測帶使用體驗,高質量睡眠從此刻開始
    現在手機上有很多檢測我們睡眠質量的APP,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我們會發現基本檢測的時間都不夠準確,也不夠數據化,我個人覺得如果真想精準的檢測我們睡眠質量還是要靠硬體才可以,今天我有幸拿到了這款產品,來大家分享的是有37度的智能硬體產品—37度睡眠監測帶。
  • 比手機app更靈敏 這款睡眠質量檢測儀
    科學家研究證明,成人一天睡眠達到8小時(  青少年更多)有助於身體健康,集中精力工作、學習,記憶力也更好。獲得適當的睡眠似乎有助於我們的免疫系統發揮最佳功能。    日本一家公司推出一款幫助睡覺並監測睡眠質量的產品,該產品類似於手環但戴在手指上即可進行數據監測和採集。    休眠跟蹤器功能將在判斷為身體進入了睡眠狀態之後打盹時間。
  • 運動睡眠全監測,榮耀手環3體驗評測
    人們的健康問題在現在快節奏的時代很難引起重視,但健康問題可以從心率變化、睡眠情況、以及運動情況的細節處看到一些端倪。榮耀在最新推出的榮耀手環3上就能體現以上幾點,當然,也不僅僅只有這幾點,榮耀手環3還有很多其它優點。小編也於近期體驗了榮耀手環3,具體榮耀手環3有其它的什麼表現,我們接下來看詳細體驗。
  • 競品分析:基於用戶體驗5要素,分析小睡眠和蝸牛睡眠兩款APP
    國內的睡眠經濟發展多元化。近年來,不僅大量的助眠產品、各類促進睡眠或監測睡眠情況的App備受歡迎,就連依靠虛擬環境來治癒失眠的睡眠艙或午睡吧也屢見不鮮。2.1.1 用戶可以從這個產品中獲得什麼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這兩款產品的核心功能主要有二:睡眠監測和白噪音助眠。
  • 種草四款好用的睡眠APP,讓你告別失眠煩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工作的時候睡不醒,休息的時候睡不著,原本還想著趁著放假就可以美美的睡上一覺,可現實和想的截然不同,這該如何是好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幾款輔助睡眠的app,相信你肯定會用的上喲!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休息好,而潮汐就是這樣一個有助於睡眠的APP。
  • 睡眠監測 App 到底有沒有用?我睡了 34 晚,做了一個實驗
    然而在這些健康改變中我發現睡眠對健康的影響力是最大的,很多人口中常津津樂道的「早起毀一生」也應驗了這一點,所以從去年年初開始我就堅持使用Sleep Cycle記錄睡眠,再到後來買了 Jawbone 的 UP 3,UP這款 App 也成為了我首屏常駐的應用。
  • 它成為了我的最佳入睡陪伴,Amazfit ZenBuds 睡眠遮噪耳塞體驗
    深圳灣在第一時間獲得了這款耳塞的評測機,開箱圖都沒拍,老闆就迫不及待地安排我和它在假期睡了幾夜,現在由我向大家分享一下它陪著我睡的體驗。先說明一下,Amazfit ZenBuds 是一款專為睡眠設計的智能助眠遮噪耳塞,通過遮噪設計及助眠音律阻隔噪音,進行放鬆身心,實現快速入眠。耳塞同時還具有智能睡眠監測功能,可以分析每晚睡眠質量,幫助養成良好睡眠習慣。耳塞內部採用的是一枚樓氏全頻動鐵發聲單元,可以更真實細膩地模擬不同的自然與環境聲音,當你在入睡前,Amazfit ZenBuds 可以播放助眠音律。
  • 為你的健康監測 10款睡眠監測智能手環推薦
    現在生活節奏、工作壓力大,導致睡眠質量越來越差,久而久之就會由睡眠問題而導致的生理、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可見,對於防止健康惡化角度,簡單的睡眠問題不可不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個人健康,而智能手環無疑是個人健康數據監測的好伴侶。智能手環可以根據用戶需求不同,設置減脂模式、信息提醒、心率監控、睡眠監測等眾多功能,從而為用戶打造健康的身體狀態。
  • 可以連續監測睡眠血氧數據的手環,有什麼不一樣:OPPO 手環體驗
    基本體驗&血氧監測深度體驗首次使用需要連接充電器,手機上下載HeyTap健康APP後即可開啟配對模式。OPPO 手環的邏輯還是比較簡單的。這個連續是指精確到每秒,不過僅限於夜間睡眠時間監測,同時在APP中可以設置實時監測還是間隔監測,前者精度更高,但是耗電量會有所增高,會犧牲一定的續航體驗。好在OPPO 手環在默認狀態下使用時續航表現還算不錯,而且也能在一個半小時內把電充滿。。
  • OPPO 睡眠手環用「連續血氧監測」功能告訴你,睡眠健康很重要
    在新推的兩種風格的手環中,時尚版創新地將金屬環扣融於外觀設計,腕帶弧度可 360°靈活調節,手環更緊密貼合手腕,並在流沙金款的錶帶上配上了玫瑰金鍍膜,戴在手腕上宛若一款時尚的配飾。OPPO 手環具備了基本的智能運動監測、微信消息推送、來電通信、行動支付等功能,但更主要的是,它內置光學血氧傳感器,具備「連續血氧監測」的功能。
  • 好的睡眠,是最棒的「保健品」與「聰明藥」——助眠、睡眠監測APP...
    好的睡眠,是最棒的「保健品」與「聰明藥」——助眠、睡眠監測APP排行榜  鄭萃瑜 • 2019-06-11 12:03:00 來源:前瞻網 E5645G0
  • 國產智能手錶跌至百元,心率睡眠監測一個不落
    要知道這可是國內排前幾的運動健身 App 推出的智能手錶,除了常規的心率監測、睡眠監測、多種運動模式支持以外,它還有咕咚定製的運動指導視頻。 專業級心率、睡眠監測,打工人必備守護神 有健身經驗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咕咚,這可是國內第一批做運動健身 app 的廠家,在全球 210 個國家擁有 1.8 億的用戶,某 K 字頭健身運動軟體在它面前都是後輩
  • 37度睡眠監測帶使用評測
    所以監測我們的睡眠絕對是一個監測自己健康的好方法。所以今天帶來的是小米有品的37度睡眠監測帶的使用評測。話不多說,開箱看看。產品開箱這款睡眠監測帶有兩層外包裝,一層是紙漿色的小米有品包裝,打開就可以看到採用天地蓋設計的37度睡眠監測帶的包裝。
  • 不想戴手環還能監測睡眠質量,Sleepace智能健康枕來了
    目前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而健康包含很多部分,比如營養、運動,還有睡眠。目前的睡眠監測方法,主要是通過佩戴手環實現的,但也有一些朋友,是不太喜歡佩戴手環睡覺的,戴手錶也不喜歡。在這種需求下,新的科技產品應運而生。
  • 睡眠app大合集!但我們最推薦第一款|另附5款應用+2018全年app文章
    你可以通過位於屏幕中央的聲波上的白點滑塊來調整你對聲音的喜好。如果小夥伴們在夜晚輾轉反側實在難以入眠,不妨用這款App來自我催眠一下。2018年app推薦文章:  《這款批量識別圖片文字的app,只要一元!
  • 亞馬遜推出 Halo 手環,支持睡眠監測、體脂測量、還能分析語氣,只...
    8 月 27 日,亞馬遜官宣了一款智能手環——Halo,它是亞馬遜全新的健康服務項目,以外形時尚併兼具健康監測功能的手環為載體,搭配手機 app 使用,提供包括活動量評估、睡眠監測、體脂測量等在內的 5 項健康監測功能,幫助用戶改善個人健康。
  • 【此貨怎麼用】助睡眠更治心病,FitSleep α1主觀體驗
    直到最近王寶強離婚事件發生,我突然發現太過小看了這款產品,除了助睡眠外這個產品其實還有劃時代的意義,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在後文會有詳細說明。▐  略微「奢侈」的黑科技這款產品是深圳市三分之一睡眠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產品,據官方介紹,這款產品研發打磨兩年,可以檢測人體心跳、呼吸、體動和深淺睡等數據,其準確率可達99%,可以媲美醫療級別的產品。
  • 靈鴿APP深度睡眠諮詢師:深度睡眠,並不遙遠
    都是一天八小時的睡眠,但是有些人睡醒之後,精神飽滿、鬥志昂揚,有些人卻依舊萎靡不振,沒睡醒的樣子,其間原因在於睡眠深度的差異。深度睡眠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恢復體力、修復受損部位、解除疲勞感,而淺眠則是一種半醒半睡的狀態,根本達不到應有的睡眠效果,並且會「越睡越累」。
  • 這款睡眠APP可以幫你記錄下來
    大家好,我是姍姍學姐!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壓力,多少個深夜,在床上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眠,第二天早上還要拖著疲憊的身軀上班!想要睡個好覺或許已經成為了部分人的奢望!那麼今天,學姐就給還在與低睡眠質量作鬥爭的你推薦一款app「蝸牛睡眠」這款app憑藉專業的睡眠報告、柔和的催眠音樂、記錄夢話、打鼾等功能讓學姐成為了它的忠實粉絲!
  • watchOS 7體驗:好像提前上手了新一代Apple Watch
    相信你應該能夠看得出來,我並不建議各位使用主力機升級,但如果你喜歡嘗鮮,喜歡追求新科技,那麼watchOS 7一定是你必升的系統,因為的確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如果你也是Apple Watch用戶,相信你在升級後也會和我有一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