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朋友問:室友A從小得抑鬱症,重度,但是性格開朗,不說話不會知道她有抑鬱症。她只和我,還有另外一個室友B玩得比較好。後來我搬出去了,她只偶爾跟我說說,或者跟室友B說,我們相處三年,都沒發生什麼大問題。只是有時候她會半夜哭,然後找人說話。前些天,她因為遊戲裡的感情糾紛一直很反常,不吃飯不睡覺,一直哭,也不跟室友說話。就做凳子上跟人打電話(遊戲裡的好友),再後來自殺未遂後休學……
(2)
首先開始你說她從小得抑鬱症,卻看不出來。這樣的症狀叫微笑型抑鬱症。是少部分抑鬱症患者的症狀,病症的根源是患者無法正當地處理外界壓力。
這部分患者儘管內心深處感到極度的痛苦、壓抑、憂愁和悲哀,外在表面卻若無其事,而帶「微笑」,這種微笑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強做歡顏,內心卻是深刻的寂寞與孤獨。
2017年6月,英國東米德蘭茲的諾丁漢郡的16歲少女,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在周圍所有人眼中,Maisie是個開朗活潑的姑娘,學習不用父母操心,笑起來沒心沒肺,在他人眼裡,永遠展露出最可愛的樣子。
經過一段時間的仔細調查,警方確認Maisie生前,患有一定程度的抑鬱症,而這正是她自殺的原因。
Maisie的家人和朋友,對這一調查結論,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
在Maisie去世之後,姐姐Amy在整理妹妹遺物時,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
「I’m fine」(我很好)
但當姐姐不經意間將它倒過來的時候,這紙條上的字竟然變成了:help me(救救我)。
這或許是某個夜晚,小姑娘在痛苦絕望中寫下的,可惜被微笑的面具掩藏著,家人沒能及時發現,結果釀成了悲劇。
(3)
微笑型抑鬱症其實更危險。這位同學可能只會跟你和另一位室友聊天,你又不經常在。所以她自己無法排解內心的痛苦。
後期她半夜突然情緒爆發哭泣,是內心太苦悶,需要一個發洩的出口。
於是她開始迷上網路遊戲,還因為感情問題,不吃飯不睡覺,哭泣,也不跟室友說話,就是跟網友打電話,她比較敏感,只有跟陌生人有傾訴的欲望。
因為距離產生美,陌生人不會讓身邊的人知道她的現狀。這也是微笑型抑鬱症的特徵,要面子,怕受到傷害。
她後來自殺又是怎麼回事呢?
投入的太深,可能會假戲真做,愛上對方,可是對方只是遊戲中的一個角色,沒有這種感覺。所以也不會配合她。或者人家現實中有戀人,也不可能跟她談戀愛,都有可能。
一個人投入的愛一次,對方卻不愛她,你說以她的處理問題的能力,她能從這樣的感情中解脫出來嗎?
小時候就有抑鬱症,也說明她的原生家庭沒有給予她足夠的關注。讓她總是覺得沒有人真正愛她。這與父母的表達方式有關。有的父母不善於跟子女溝通,說話還很直白,不會考慮孩子幼小的心靈是否能承受。
或者還有別的不高興的事兒。總之讓她沒有安全感。
遊戲中的好友開始可能是個關心體貼的大哥哥,善解人意,讓她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他不能自拔。
這樣的男孩會沒有女孩愛嗎?所以對方有可能有女朋友。而且可能是身邊的同學一類,有感情基礎。
這樣的苦戀,帶著點絕望,會加重她的抑鬱症。自殺隨時有可能發生。
自殺未遂,她只能選擇休學。
發生這樣的事情,室友跟她又不太熟,不了解她的以前,更加不理解她的做法,反倒都會覺得是她不對。你肯定就認為室友說她讓你不能接受。
是這樣嗎?
自殺只在題目中提到,我按照她的思路發展說下來的……
她需要看心理醫生了,自己和家人都不知怎麼讓她恢復過來。
我給她的建議是:
1、調理一下睡眠和脾胃。她的狀況,這兩樣肯定都不好。肯定有肝淤氣滯。
2、把注意力轉移,看看自己有沒有啥興趣愛好。最好不要跟我說她就喜歡玩遊戲,那個肯定沒法拯救她,而且每次玩遊戲,還會讓她想起過去的事兒。
3、如果開始實在找不到喜歡做得事兒,就去跑步吧,讓自己每天出一身透汗。出門去鍛鍊身體,還能接觸一些喜歡跑步的朋友。
4、有時間讓她學做美食,美食和美景都不能辜負。所以還要出門去多看看美景。做美食和吃美食,想想就開心。接觸大自然,可以讓她放鬆一些。
5、想哭就讓她哭吧,不要壓抑自己。適當哭一下,眼淚可以解毒。作為她的親人,朋友,多一些理解和關心。
我們多付出一分愛,關心自己的家人,朋友,這世界就多一分美好,少一分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