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韌帶撕裂,感覺關節有問題走路不穩,該怎麼辦?

2020-12-16 骨科王健醫生

前交叉韌帶撕裂是一種比較容易因為運動而造成的膝蓋損傷。前交叉韌帶位於膝蓋裡面,主要是幫助膝關節維持平衡和完成日常的下肢運動。一般來說,引起前交叉韌帶撕裂的原因都是外傷,比如運動的時候,膝關節受到扭轉或者落地姿勢不當。所以經常踢足球和打籃球的人會比較容易發生前交叉韌帶撕裂的情況。

發生前交叉韌帶撕裂時,運動的時候會發出明顯的韌帶撕裂的聲音,會感到疼痛難忍,而且之後膝關節會逐漸腫脹起來。還會嚴重地影響到正常的活動,關節存在問題,走路不穩,這時候損傷應該比較嚴重了,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確認損傷的程度。

應該馬上到醫院進行檢查。最好及時到專科醫生進行詳細的檢查,確認前交叉韌帶是否存在撕裂的問題,然後撕裂的程度如何,需要進行怎麼樣的治療。一般情況下,醫生都是先用手檢查膝關節是否鬆動,然後再拍核磁共振,看一下是否存在明顯的韌帶撕裂的問題。

在診斷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到兩個問題,第1個問題是影像學診斷和手法查體該相信哪一個?有的醫生單純看影像學表現就認為韌帶已經斷了,然後就建議病人做手術,很多病人,看完以後覺得不滿意,說醫生連給我檢查都沒有檢查,看了片子就說要做手術。其實患者中抱怨是有道理的,通常情況下核磁共振的準確性並不是100%,假陽性和假陰性都是存在的,所以單純看核磁共振的片子,來判斷是否需要手術是非常不客觀的一種方法。對於一個有經驗的,骨科醫生來講,更相信自己手法查體的結果,影像學的結果只是作為一個參考來印證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而不是以影像學為主手法檢查為輔。這裡面存在一個,誰先誰後的問題,以誰為主的問題。

那麼反過來說,是不是醫生的說法查體有一定很準確呢?這也是不一定的,這要看手法查體的時間點在什麼時候。如果一個患者剛受完傷,做完磁共振就找你來看,這個時候其實手法查體的準確度是不夠準確的,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時候關節內有出血有腫脹,還有整個關節的疼痛造成的肌肉的一個痙攣和僵硬,都會抵抗我們手法檢查的一些力量,所以說手法查體的很多體徵,不典型的,也是不準確的,所以我們這個時候就不能夠非常的從手法查體方面確認病人的一個損傷程度和手術時機。

對於嚴重的完全性的撕裂和損傷,這個時候可能手法查體,相對來講,可以比較明顯,但是對於一些部分損傷的患者,查體的準確度就會有明顯的下降,所以我們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點,來進行一個說法查體和影像學資料的一些確認。如果這個病人在急性期你已經檢查出來典型的陽性體徵,那麼說明這種損傷是非常嚴重的,就可以基本上確認他是一個斷裂。那麼如果說,在急性期的時候檢查出來是一個陰性的體徵,也不能完全的否認他的韌帶沒有損傷,因為這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因為急性期的很多病理特點造成了我們手法查體的假陰性出現。所以在急性損傷期,如果檢查出來,手法查體的體徵是陰性的,是需要在經過兩周的消腫以後,進行再次的檢查和確認的。

其次,選擇治療方式。

通常情況下,前交叉韌帶撕裂的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選擇哪種治療方法主要根據前交叉韌帶撕裂的程度不同而決定。如果是受傷程度較低,而且日常活動較少,特別是年紀比較大的老年人,都可以進行保守治療,就是自然恢復膝關節的功能。

但是對於韌帶撕裂較為嚴重,而且是日常運動量需求較大的運動員和年輕人來說,最好還是選擇手術治療比較好。因為前交叉韌帶一旦受傷,是比較難自然恢復的,所以如果是想恢復膝關節的正常功能,也就是不影響日常的正常活動,最好還是進行手術治療。

有些患者可能會問,那麼如果說年輕人來講的話,不做手術的話會有什麼嚴重的影響嗎?有些陳舊性損傷的患者,來看病說「我的膝關節只是有一些不舒服並沒有嚴重的疼痛,這種還要做嗎?」我們的建議是還是要做的,因為不穩定的膝關節,可能在短期內不會產生大的影響,但是,時間長了以後,對於膝關節的一個磨損會有一個明顯的加速作用,造成膝關節磨損型關節炎或者是創傷性關節炎,會提早出現。

一般的手術治療是自體/異體肌腱移植和人工韌帶移植,就是通過手術用人工假體或者其他材料代替斷裂的韌帶,來恢復膝關節功能。那麼不同的移植材料,對於手術本身來講有什麼特別的影響嗎?

我們首先來說一下,異體肌腱移植所謂的異體肌腱就是指從別人身上取下來的肌腱組織,植入以後首先是存在一個排斥反應的問題,另外呢,再血管化和自體化進度會比自己肌腱慢很多,後期的效果也會差很多。所以目前來講,異體肌腱移植的,手術數量也會越來越少。

那麼目前來講做得最多的就是自體肌腱移植和人工韌帶移植。自體肌腱移植這個很簡單,就是從自己身上取一條肌腱,或者是韌帶來移植到自己的交叉韌帶上去。它的好處就在於是自己的組織沒有排斥反應,和自己身體長為一體的機會比較大,進度也比較快。但事件本身來講存在一個叫做蠕化現象的作用,所以有一部分患者在做完手術半年到一年以後會出現韌帶有部分鬆弛的現象。

而對於人工韌帶來講,就不存在這種所謂的蠕化現象,也就是說你做完手術以後,穩定性是什麼樣?過了半年一年後這種可能性還是這樣,不會有大的變化。但是人工韌帶是人造材料,畢竟不是人體的可以繼續生長的組織,所以它可以使用多少年呢,目前來講還不是很確切的知道,因為人工韌帶出現的時間也只有,十幾到二十年,那麼是否能夠讓年輕人使用一輩子,目前來講還沒有一個最終確認的報告。

最後,要注意術後的康復訓練,術後護理工作十分重要,護理得好可以幫助更快地恢復。

相關焦點

  • 前交叉韌帶斷裂,該怎麼治療?
    摔跤或者運動受傷等緣故容易導致前交叉韌帶撕裂,最常見的容易導致前交叉韌帶損傷的運動主要是包括了籃球,足球,羽毛球,因為在這一類的激烈對抗的球類運動中呢,如現出容易出現膝關節姿勢的異常,通常情況下,我們的韌帶對外界應力是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和耐受力的,在某些極端的情況下,比如說在打籃球的時候突然跳起落地,這個時候突然受到他人的側面撞擊,從而導致了關節的不穩發生
  • 文獻翻譯:前交叉韌帶重建時間和半月板撕裂的相關性
    前交叉韌帶損傷是膝關節最為常見的運動損傷,但對於前交叉韌帶損傷後的手術時機,尚無統一認定,尤其是前交叉韌帶損傷後造成的繼發性半月板損傷的時限,沒有期限確定。近期在美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獻就這一問題進行了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
  • 前交叉韌帶斷裂了一定要手術嗎?
    膝關節是由骨頭、半月板和韌帶等結構組成的,前交叉韌帶位於膝關節內,限制小腿的骨頭向前移位,和關節的其他結構共同作用來維持膝關節的穩定性,前交叉韌帶主要作屈伸運動及輕微旋轉運動,使人體能夠進行跑跳、打球等體育運動。 二、哪些人容易出現前交叉韌帶斷裂?
  • 韌帶撕裂怎麼辦?一定需要手術嗎?
    一、什麼是韌帶撕裂?韌帶撕裂,一般因活動中做出超出關節活動範圍的動作,導致相關韌帶被動牽拉而引起撕裂或完全斷裂,常伴有扭傷和骨折。二、韌帶撕裂是怎麼形成的?人體在負重活動或體位變換時,肌肉、韌帶、筋膜、滑膜等受到牽扯,當關節扭轉或肌肉驟然收縮時,可使少數纖維被拉斷、小關節微動錯縫,形成韌帶損傷,導致韌帶撕裂或斷裂。三、從哪些症狀可以判斷是韌帶撕裂?局部腫痛、壓痛或關節不穩等。
  • 堪稱「災難」的前交叉韌帶斷裂併發症!
    前交叉韌帶的受傷一般是由於膝關節過伸或者過度外展造成的。這種損傷在需要急停、急轉這樣結合各種變向動作的運動中會非常的常見,典型的就是足球、籃球。足球運動中抬腳射門時出現的「踢漏腳」(也就是一腳踢空),是比較典型的會導致前交叉韌帶受傷的動作,這是由於突然失去受力點導致了膝關節過度前伸。另外,在身體對抗後失去重心導致膝關節過度外展也很可能造成前交叉韌帶撕裂。
  • 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 可能是交叉韌帶斷了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翁淑賢 通訊員張燦城、王雪)一些運動愛好者在打籃球、踢足球時不慎摔了一跤或者扭傷了腿腳,總覺得休息休息就好了,結果過了一年半載甚至兩三年時間,膝關節還是疼痛、活動受限,去醫院一檢查,竟是前後交叉韌帶斷了
  • 肩膀、關節、前十字韌帶的損傷,絕對不能小看!
    前十字韌帶:位於膝關節內,起於股骨外側髁部的內側向前下方止於脛骨平臺的內側髁間棘,其功能是限制脛骨向前過度移位,是膝關節主要的穩定構造。由於這兩條韌帶在膝關節內的穿越時呈現交叉的狀態,故稱為十字韌帶。前十字韌帶又稱為前交叉韌帶(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
  • 膝關節損傷篇:前十字韌帶撕裂
    內外側韌帶分別在膝關節的內外側;十字韌帶在膝關節的內部,分別稱為前十字韌帶(ACL)和後十字韌帶(PCL)。前十字韌帶起於股骨外髁內側面後部,向前內下方走行,止於脛骨髁間粗隆前方及外側半月板前角。其正常時維特膝關節前後方穩定,參於限制膝關節過伸,協調關節旋轉活動,限制內外翻活動。由於膝關節過伸或外展,過度展曲、內收、旋轉均可引起損傷撕裂。
  •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7個階段歷時1整年!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是運動系統常見損傷之一,傷後關節疼痛、穩定性差、自然修復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功能活動,並且使骨關節炎的發生率增加。圖片來源:Pixabay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後關節不穩,通常依賴外科手術重建前交叉韌帶才能根本解決。
  • 摔傷後骨頭沒有問題,但覺得膝關節不穩?不要忽視前交叉韌帶損傷
    日常生活中的跑跳、基本體育鍛鍊以及交通傷都有可能造成前交叉韌帶損傷。而且,很多時候我們的損傷已經發生,只是腫痛消退,因為正常步行不受影響,我們往往會忽視它可能帶來的遠期問題。」例如:1、打籃球時,一次上籃動作的摔倒。
  • 膝關節韌帶受傷怎麼辦?
    美式足球員在進行達陣過程中,全身所承受的衝撞力道,有時會造成多重受傷的情況,也就是是內、外部障礙都有損傷。前十字韌帶受傷最常見: 前、後十字韌帶是維持膝蓋前後方向穩定的結構,前十字韌帶可以限制脛骨(小腿前方骨頭)往前移動,後十字韌帶則是防止脛骨往後滑動,兩條韌帶呈現十 字交叉。
  • 關節韌帶損傷時,會有這幾種表現,如你一個不佔,恭喜你
    韌帶是維持關節穩定性非常重要的一種結構,關節韌帶運動損傷也多見於膝關節,因為膝關節處分布的韌帶比較多,而且我們走路、運動都會用到膝關節,所以很容易發生運動損傷。一旦韌帶發生損傷,我們就要及時處理,以免耽誤病情使損傷加重。
  • 考辛斯韌帶斷裂和之前跟腱受傷有關?醫生:「本體感覺」有問題
    考辛斯前交叉韌帶斷了,我做了一個傷情分析,結合他之前出現過左跟腱的斷裂的情況,判斷他這次的前交叉韌帶撕裂跟之前的跟腱受傷有關。主要是因為這次雖然說是有一定意外,但其實跟之前的傷病還是有一定因果的,比方說膝關節本身的肌肉力量會因為之前跟腱受傷而導致力量的下降,最重要是整個下肢的「本體感覺」都會出問題,正是因為這樣,跟腱受傷之後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增加韌帶受傷的風險。什麼叫「本體感覺」?
  • 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診斷
    在進行Lachman試驗和前抽屜試驗檢查時應注意韌帶終末點的情況。韌帶完整時,脛骨幾乎沒有移位,同時可以感覺到堅硬的終末點。前交叉韌帶損傷時,脛骨移位明顯,終末點有鬆軟感。①Macintosh軸移試驗:
  • 前叉韌帶斷了必須手術嗎?
    最近有不少朋友詢問十字韌帶斷裂的有關問題。其實在前面的文章中,針對這個問題我曾經有過涉獵,只不過沒有單獨列出。但考慮到朋友們的心情,我還是決定單獨就這個話題展開討論。 十字韌帶,也叫交叉韌帶,是膝關節腔內重要的力學結構,有前後兩根,分別也叫「前十字(前交叉)韌帶」和「後十字(後交叉)韌帶」。
  • 【專欄】接地氣|前十字韌帶損傷
    至今,仍有好多運動達人談「膝」色變,今天大地告訴您這是咋回事!前十字韌帶,又稱前交叉韌帶,位於膝關節內,連接股骨與脛骨,主要作用是限制脛骨向前過度移位,它與膝關節內其他結構共同作用,來維持膝關節的穩定性,使人體能完成各種複雜和高難度的下肢動作。前十字韌帶損傷簡稱ACL損傷。ACL損傷一般出現在體育運動中,橄欖球、籃球、足球、滑雪等運動項目中尤其多見。
  • 其實你不知道什麼是前十字韌帶損傷
    在眾多的關節中,膝關節無疑極具代表性的關節,作為人體中構造最為複雜的關節,膝關節連接了人的大腿和小腿,對於幾乎所有的項目都承載著巨大的作用。作為一個靈活度極高的滑車關節,膝關節需要依靠大量的強有力的韌帶來保持靈活性和穩定性。主要的韌帶包括,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腓側副韌帶,脛側副韌帶和髕韌帶。通過解剖圖能夠比較清晰看到膝關節的構造。
  • 膝關節韌帶重建的幾大問題,你值得一看
    但是確實就出現了一個關節不穩定的問題,正是因為這個問題造成了他的關節不適。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這樣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並不是很少見,我覺得應該從幾個方面來解釋:第一,有一部分人就是先天性的韌帶鬆弛,甚至有非常罕見的前交叉韌帶缺失的患者,這個主要跟先天發育有關係,發生率是很低很低的。
  • 韌帶斷裂多久能好 韌帶斷裂應該怎麼辦
    如果撕裂較嚴重,想要徹底恢復至少需要1個月,嚴重的可能要3個月以上。韌帶完全斷裂時需要手術治療,恢復時間是3個月以上,通常建議半年內不要做重體力活,避免跳躍等可能損傷韌帶的動作。韌帶斷裂怎麼辦部分斷裂關節內無積血,外翻位X線片顯示內側關節間隙不大,可做局部封閉、彈性繃帶加壓包紮,早期鍛鍊股四頭肌或用踝上長腿石膏託固定於膝內翻和稍屈位3―4周,石膏完全乾後可開始股四頭肌鍛鍊和下地行走。完全斷裂原則上應行手術治療如韌帶斷裂,可直接縫合;如骨附著處撕脫,可用鋼絲貫穿法固定或直接縫合於骨膜及軟組織上。
  • 膝關節韌帶損傷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丨患者科普
    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全靠韌帶及肌肉維持其穩定性。韌帶好比是一條堅韌的帶子,把兩塊骨骼緊緊地連在一起,預防兩個骨塊間錯動帶來的不穩。若外力使膝關節旋轉或過度彎曲的力量超過韌帶所能承受的張力,那麼就會導致韌帶的損傷。膝關節有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四組韌帶。